特朗普首訪法國 出席國慶閱兵式
7月14日,在法國巴黎協和廣場,美國總統特朗普(前排左二)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前排左三)觀看法國國慶閱兵儀式。新華社記者 陳益宸 攝
以紀念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100周年;法國新任總統馬克龍在香榭麗舍大街首次檢閱部隊
據新華社電 法國傳統的國慶閱兵儀式14日在巴黎舉行,法國新任總統馬克龍在香榭麗舍大街首次檢閱部隊。美國總統特朗普受邀出席閱兵儀式,以紀念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100周年。特朗普13日抵達法國,開啟了36小時首訪之旅。
美軍方隊中5人著一戰部隊軍服
當天上午,在9架噴出法國國旗紅白藍三色彩煙的飛機帶領下,包括8架美軍飛機在內的60餘架飛機依次掠過巴黎上空,拉開了閱兵式的序幕。由145名美國士兵組成的方陣率先登場,其中5名士兵身著100年前美軍參加一戰時部隊的軍裝。隨後,法國不同軍種的士兵方陣和摩托車隊、馬隊、裝甲車隊等先後經過主席台。
據悉,本次閱兵共出動超過3700名士兵、241匹馬、149輛軍車和62輛摩托車,另有92架飛機和直升機參與了飛行表演。
儀式結束後,馬克龍在主席台發表簡短講話,向為保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作出貢獻的軍人致敬,並重申法美兩國歷史悠久的聯盟關係不會改變。
防恐襲 閱兵式採取嚴格安保措施
馬克龍隨後前往尼斯,紀念去年7月14日晚尼斯恐怖襲擊中的86名遇難者。面對嚴峻的反恐局勢,今年法國國慶節閱兵式和慶祝活動採取了嚴格的安保措施,僅巴黎地區就有1.1萬名憲兵、警察等參與安保工作。
2016年7月14日晚,31歲突尼西亞裔法國男子穆罕默德·拉胡艾傑-布赫萊勒駕駛一輛卡車衝進尼斯欣賞國慶煙花人群,致86人死亡。
特朗普13日上午抵達巴黎,並與馬克龍就打擊恐怖主義、敘利亞問題、氣候治理、自由貿易等問題進行了會談。這是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首次訪問法國。
1789年7月14日,法國人民攻克了象徵法國封建統治的堡壘巴士底獄,奪取了反對封建制度的勝利。1880年7月6日,法蘭西第三共和國頒布法令,將7月14日定為法國國慶節。
■ 分析
特朗普馬克龍再握手 淡化分歧求同存異
親臨《巴黎協定》簽訂的城市巴黎,直面怎麼都繞不開的氣候話題,特朗普會怎麼說?在其他領域,雙方又如何重新定義跨大西洋關係?
馬克龍稱將堅定落實《巴黎協定》
馬克龍與特朗普13日在巴黎會談。會談後的聯合新聞發布會上,馬克龍承認在全球氣候治理上雙方存在分歧,但未直接批評特朗普。
對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馬克龍表示「尊重特朗普總統的決定」,但不贊同其對這一重要氣候協定的解讀,希望未來與美方就應對氣候變化問題進行商討。他說,將繼續堅定支持按部就班落實《巴黎協定》各項內容。
兩國領導人均表示,分歧不影響雙方在其他重要國際問題上的溝通與合作。法美將繼續在敘利亞和平進程方面加強合作,在聯合國框架下有效推進中東地區特別是敘利亞的和平進程。
美歐關係走上「求同存異」軌道
特朗普上台後,氣候變化問題成為美歐之間的一大分歧點。今年6月1日,特朗普宣布,美國將退出《巴黎協定》。在近期七國集團峰會、G20漢堡峰會等場合,美歐在這方面的分歧十分顯著。
但馬克龍並未糾結在這一問題上,發布會上,除了少數無法迴避的問題,他小心避免強調美歐分歧。用《華盛頓郵報》的話說,他和特朗普13日的活動充滿了向外界表示兩人親密關係的安排和「在求同方面的共同努力」。在經歷了一開始的不適應之後,美歐關係也逐漸走上「求同存異」的軌道。據新華社
編輯:倪雪瑩


※定格精緻 遠離脫妝困擾
※吳越:沒勇氣再演「凌玲」這樣的角色
※順義設719個空氣質量監測小微站治污
※融創萬達交易後 4萬達城變更註冊資本
※前門三里河水系明年繼續北延
TAG:新京報網 |
※馬克龍訪美:借力特朗普 重塑法國國際地位
※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後,法國號召歐洲與美國「對著干」
※馬克龍訪美:特朗普力挺法國政府新移民法案
※衝出巴黎!《蒙娜麗莎》或首度法國巡迴展出
※法國國慶閱兵烏龍頻出 車隊相撞國旗換色
※中國艦隊訪問法國
※德國法國領導人接連出訪俄羅斯,都是因為特朗普的原因
※法國大師昂特蒙揭幕國際鋼琴系列
※安哥拉新總統非洲之外首訪法國
※梅拉尼婭親自操辦特朗普首個國宴,法國第一家庭會滿意嗎?
※劉燁獲法國尼斯「榮譽市民」 並出席授予儀式
※鬧掰!法國政府宣布不再邀請特朗普參加今年閱兵式
※蒙娜麗莎有望在法國巡迴展出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美國國會發表講話,敦促美國抵制民族主義維護伊朗核協議
※中國戰艦到訪法國土倫港
※浪琴錶法國黛安娜,法國風情麗穎
※法國空軍戰機群密集轟炸伊斯蘭國「首都」
※法國總統馬克龍迎接法國隊凱旋
※默克爾暗示法國交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給歐盟,法國:你想的真美
※法國總統馬克龍警告特朗普不要在七國集團峰會慘敗後大發雷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