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把重機槍在太平洋戰場就是日軍的噩夢,大炮都頂不住它!

這把重機槍在太平洋戰場就是日軍的噩夢,大炮都頂不住它!

該槍與英國和德國生產的馬克沁機槍沒有本質的差別,只是採用了索科洛夫輪架。從1914年俄國捲入一戰,歷經十月革命、蘇俄國內戰爭,M1905式和M1910式重機槍忠實地履行自己的戰爭職責。日俄戰爭後,各軍事大國都認識到機槍的重要性。儘管俄國在戰爭中失敗了,但對機槍的研製生產卻給予更大重視,將更多的戰略資源投入到該領域中。根據德國馬克沁重機槍的技術,俄國生產出M1905和M1910重機槍,其中M1910重機槍影響俄國非常深遠。

此槍有不少的弱點,機械設計不良、裝彈慢,容易卡殼,分解後難以精確重裝,脆弱易壞等,號稱「史上最爛機槍」和「大型半自動步槍」。最失敗的是它的供彈設計,20發固定彈匣,彈匣固定在機槍一側,向前轉動可使用馬蹄形彈夾裝彈。也就是說,裝填的過程是:先把彈匣固定筍打開---彈匣向前轉動90度---用馬蹄形彈夾將20發子彈塞入彈匣中( 需要兩隻手用力塞)---抽出馬蹄形彈夾---彈匣向後轉動90度---關閉彈匣固定筍---上膛。和這條破槍比起來,小日本的歪把子簡直是完美的設計啊。

M1937重機槍是一挺非常優秀的機槍,使用20發彈板供彈,口徑8mm,與哈其開斯等其他彈板供彈式機槍不同的是,M37發射過的彈殼並不直接拋出槍外,而是抽出膛後重新卡在彈板上。此槍是義大利軍隊在二戰中使用最多、也是最得心應手的一種重機槍。二戰結束以後,義大利軍隊在較長一段時間仍繼續使用M1937重機槍和8mm貝雷塔步槍彈。

該槍採用勃朗寧的槍管短後坐式工作原理,卡鐵起落式閉鎖機構,整個機構比較複雜。機匣呈長方體結構,內裝自動機構組件。射擊後,火藥氣體作用於彈殼底部,推動槍機和槍管一同後坐8mm。隨後,機匣中的兩個開鎖斜面同時下壓閉鎖卡鐵兩側銷軸,迫使閉鎖卡鐵滑出槍機下部的閉鎖槽,於是槍機開鎖,脫離槍管和節套,單獨後坐。開鎖後,槍管和節套在後坐中猛擊旋轉式加速桿,加速桿上端撞擊槍機下面的突出部,在加速槍機後坐的同時,減慢槍管後坐速度。槍機在後坐、復進過程中,完成一系列拋殼、供彈等動作。

實際上水冷好還是氣冷好一直是重機槍發展的爭論之處,當然都是氣冷了,因為氣冷沒有那個套筒,輕便。不過這有一個發展過程。二戰中,中國軍隊主要使用水冷重機槍,比如24式馬克沁重機槍,威力大、火力強、可靠性較高。一直為中國軍隊所青睞,而日本軍隊用的92式重機槍,則是氣冷。不過,由於當時技術限制,氣冷重機槍使用金屬散熱片,普遍比較沉重,散熱性能也稍遜於水冷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使愛兵王 的精彩文章:

這麼美麗的槍外形超贊性能極佳,它就是德國製造
日本的第一支自動步槍,魔改到親媽都不認識了
陸戰隊最值得驕傲的狙擊步槍,被稱為冷戰「綠色槍王」
老將領比較喜歡的步槍,測試威力能擊穿一頭公牛
一把來自未來的「隱秘刺客」,能穿透50厘米的大石頭

TAG:天使愛兵王 |

您可能感興趣

清朝就有了洋槍大炮,為啥在甲午戰爭時,依然使用刀棍作戰?
軍迷都沒見過,二戰時候這國竟然有玻璃大炮,還是玻璃炮彈!
明朝的大炮就可以打炮樓,一炮一個效果顯著,八路軍為什麼不用
一顆就夷平蘇軍基地的大炮,炮彈比人都大,為何在二戰時被拆解?
解放戰爭中,我軍使用的大炮和炮彈從何而來?並不只靠戰場繳獲
讓人哭笑不得穿幫鏡頭:大清朝就有衝鋒槍了嗎,扛「大炮」抗戰?
戰場上機槍手最害怕的不是坦克大炮,而是隱匿在草叢中的狙擊手!毫無預兆的中彈!
穿越火線:夢幻大炮已石錘,一次出兩把,這樣的屬性你會買嗎?
在戰場上,為什麼老兵怕機槍,新兵怕大炮?
二戰潛艇為何裝有大炮?並非用來反艦,想不到還有這種功能
這才是真實的抗日武器,基層使用的裝備,機槍大炮團里有都不錯了
小孩都能看出的穿幫鏡頭:扛「大炮」抗戰我忍了,噴火槍忍不了
這才是真實的抗日戰爭,基層使用的裝備,別再看神劇那些騙人的什麼機槍,大炮!
罕見!這是一場明顯的硬仗,上級卻不準使用大炮和炸藥!
大炮滅火不再是瞎說,我們造出民用大炮對森林大火開炮,沒有弄錯
這種東西讓美軍愛不釋手,每年大量採購,不是飛機大炮,說出來你都不信
還有這種操作?大炮與槍結合的超級狙擊槍!裝甲車都不是對手
美軍每年大量的採購一種東西,不是飛機大炮,說出來你都不信
「大炮上刺刀」,拿破崙的炮兵還有這種操作!
老照片:清朝最後一支軍隊,大炮機槍樣樣有,留著辮子很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