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偉大的皇帝都愛旅遊,除朕以外,他們也喜歡
乾隆:鎮江「仙桃」
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
,話說一生最好遊玩的乾隆皇帝,第五次巡幸江南。這一天,已經69歲的乾隆乘坐著御船,去往江蘇
鎮江
。離鎮江城還有十幾里水路時,突然遠遠就望見竟然有一枚顏色紅翠嬌滴、超級無敵、無比巨大的
「仙桃」
立在岸邊,我的乖乖,連一生吃喝玩樂、見怪不怪的乾隆,都覺得有點詫異了。
這「仙桃」究竟有多大呢?
乾隆皇帝的船繼續往前走,待到快接近大仙桃時,突然煙花齊放怒射,
「光焰四射,蛇掣霞騰」
,炫目得周圍觀眾的眼睛都睜不開了,正當乾隆覺得有趣的時候,又是一聲巨響,然後大仙桃突然裂開,中間竟然出現了一個大劇場,上面有幾百個人,開始演奏一出《壽山福海》
的戲曲來,引得乾隆皇帝連連嘖嘖稱奇、讚嘆不已。話說,能容納幾百個人和一座劇場的大「仙桃」,估計這人世間,也就只有乾隆那些善於揣摩主子心意的手下們,才能做得出來吧?
皇帝愛出巡,自古以來沒少這事,而耗費民力,乾隆更是此中的極品,今天
最愛君
,要來講講那些喜歡出巡的帝王們,以及有關出巡的那些事兒。乾隆愛出巡,愛遊玩,這個連乾隆自己也都這麼認為。
▲乾隆下江南
在
《御制南巡記》
中,乾隆就曾不無得意的說:「
予臨御五十年,凡舉二大事,一曰西師,二曰南巡。
」
對於自己的六下江南遊玩,乾隆得意的很,甚至將它與用兵西北,擊滅準噶爾余部、平定新疆相媲美,可以想見,乾隆對於自己的吃喝遊玩,該是多麼的引以為傲。乾隆在位60年(
1736—1795
),又當太上皇3年多(1796—1799
),有好事者曾經做過統計,他一生至少154次出巡:他曾80次巡視京畿(其中包括44次拜謁清東陵、清西陵,17次到南苑行圍,13次登盤山,6次出巡天津);此外,他還到過1次河南,5次去山東祭拜孔子、封禪泰山,6次西巡五台山,4次東巡盛京,52次北狩,6次下江南。光看這些行程,就覺得夠累的吧?
秦始皇:耗盡生命的巡遊
對此,秦始皇可是深有體會,皇帝出巡表面風光,實際上累得要死,而且,這裡面經常還暗藏著殺機。
話說秦始皇一生曾經有5次大出巡,西至甘肅隴西,東至遼寧綏中大海,南至湖南衡山,無不留下他的足跡。
翻開
《史記》
就可以發現,從公元前221年始皇帝38歲時統一天下,到公元前210年他49歲去世,11年間除了有3年沒有記載外,其他8年,秦始皇幾乎年年出巡,最終始皇帝年僅49歲,就死在了巡遊的路上
,可以說,出巡,幾乎耗盡了秦始皇全部的生命和氣力。
與喜歡吃喝玩樂的乾隆不同,秦始皇出巡,比較喜歡干公事,例如巡視、祭祀各路神明,人家乾隆是繼承祖先康熙、雍正的老底,起碼中原大地還是太平的,可秦始皇剛剛平定六國,整個秦帝國並不安生,因此勤奮努力如始皇帝,自然要經常出巡察看了。
▲秦始皇尋仙
儘管大部分出巡都是公幹,但在秦始皇看來,他巡視東方,其實還潛藏著一個秦帝國深處的秘密,那就是東方六國剛剛平定,內部並不安定,而民間紛紛傳言,「東南有天子氣」,對此始皇帝東巡,除了耀武揚威之外,也有「厭勝」東南王氣的目的。
坊間就紛紛傳言,南京的風水絕佳,但建都在此的王朝卻普遍壽命不長,原因就是當初秦始皇察覺此間有王氣,因此通過破壞山水的方式,破了金陵的王氣。
秦始皇是典型的工作狂,他深刻明白,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對於一個古代皇帝來說,動蕩時處理戰爭,和平時祭祀鬼神,是他應盡的職責,比起明朝那些個能幾十年不上朝的嘉靖、萬曆皇帝,秦始皇簡直敬業得要命,所以,他最喜歡乾的事,就是到處祭拜秦帝國內的各路神明。有一次秦始皇在
封禪泰山
後下山時,突然碰到狂風暴雨,狼狽得要命,沒辦法秦始皇只好躲到一顆大樹下避雨,過後秦始皇感動得要命,說,大樹,你給我遮風擋雨,我要好好感謝你,於是就給這棵大樹封了個官職,叫「五大夫」
,這事還正兒八經地載入了《史記》。
出海:大魚與神仙
對於皇帝出巡,後世的小說家和電視劇作者們,經常喜歡寫皇帝微服私訪,實際上,到了清代,康熙、乾隆之類的已經不幹這事了,微服私訪風險太大,這也是有不少危險教訓的。
以秦始皇為例,哥們喜歡出巡,儘管經歷過被荊軻刺殺事件,但秦始皇還是樂此不疲,擊滅六國後,有一次在出巡河南陽武一帶時,始皇帝就碰上了刺客,儘管有驚無險,但秦王身邊的護衛們,竟然在眼皮底下讓刺客給溜走了。
還有一次事件,也讓後世想微服私訪的皇帝們提了大醒。
擊滅六國五年後,也就是
公元前
216
年
,這一年,有一次秦始皇突發奇想,就想著微服在秦帝國的首都咸陽城內,私訪私訪,於是帶著4位武士一起巡行,沒想到在咸陽城內的蘭池宮
附近,竟然遇到了一夥不知道是強盜還是刺客的惡賊,秦始皇一度危急,還好4位武士誓死擊退寇賊,事後秦始皇被嚇得不輕,在整個關中地區戒嚴20天、大行搜捕,結果又是一番無用功。儘管皇帝出巡這麼危險,可秦始皇還是樂此不疲。
而這位工作狂的皇帝,慢慢的也不能免俗,開始尋求長生不老了。
感慨於人生苦短,秦始皇先是派遣
徐福
率領三千童男童女出海尋仙,然後又先後派遣燕人盧生
,韓終
、侯公
、石生
等人到處去尋找長生不老葯,眼看著都沒啥效果,急於求成的秦始皇決定親自出馬,到海上尋仙去。▲
長生不老夢此前,秦始皇曾經多次巡視到
遼寧
綏中
、山東
琅邪
等地海邊,然而神仙始終沒見著,這讓秦始皇內心感到深深的失落,為了彌補這種遺憾,他下令在咸陽城中的蘭池宮中,建造了蓬萊
、
方丈
、
瀛洲
三座仙山,還
「引渭水為池,築蓬、瀛,刻石為鯨,長二百丈」
。到了生命中的最後一年,公元
210
年,
49
歲的秦始皇親自出海了。
這一年,徐福在坑騙了秦始皇諸多錢財後,眼看著好幾年都沒啥結果,錢財、人力耗費又這麼多,擔心被秦始皇怪罪的徐福,於是開始忽悠秦始皇說,我本來是可以到達蓬萊仙山採集長生不老葯的,但是我每次一出海,就老是有
大鮫魚
阻撓我們的船隊,所以我坑請皇帝您,派遣一些神箭手跟我們一起,去射殺這些大魚。聽說只要射殺了大魚,就可以到達蓬萊仙山了,於是秦始皇心飛飛然,馬上下令,準備
「
連弩
」
和「
捕巨魚具
」
出海。秦始皇於是跟著船隊一路出海,終於在快到山東
之罘
(今山東煙台的芝罘島
)時,見到了一條「巨魚」,於是秦始皇馬上下令,將這條大魚射殺。然而神仙依舊沒有見著,長生不老葯更是沒有碰到,在歸途中,秦始皇就一病不起了,這位偉大的千古一帝,終於在出巡中,耗盡了生命的最後氣力,最終病死在趙武靈王殞命的河北
邢台沙丘
一帶。
漢武帝:旅行的悲哀
與秦始皇一樣,漢武帝也非常喜歡到處出巡,據
《漢書
·
武帝本紀》
記載,從
公元前122
至
公元
前87
年
這
35
年間
,漢武帝僅僅外出祠神、巡行、封禪就達29
次
之多,而且,漢武帝比秦始皇更加喜歡出海尋仙和找長生不老葯,並且漢武帝的體力、耐力也是非常驚人。我們來看看漢武帝在50歲時這一年的出巡路線,就可以知道這位皇帝,在古代艱難的交通環境下,體力精力是有多麼驚人:
公元前
106
年
,漢武帝從長安出發,先到達盛唐
(安徽六安
),然後登天柱山
,又從尋陽
(今湖北黃梅一帶
)過長江
,並親自在江上射殺了一條「蛟」
(也不知道是啥玩意
),船隊最後浩浩蕩蕩「舳艫千里」
,又北上山東琅邪
出海
,去尋找神山與神仙,無奈因為海風太大,最終才返航回岸;此後在57歲、60歲,甚至在他去世前兩年的67歲(
公元前89年
)時,漢武帝還親自從山東出海尋仙。不僅是喜歡出海尋仙,漢武帝還經常喜歡約匈奴人單挑。
漢武帝元封元年(
公元前
110
年
),
漢武帝親自率領18
萬
大軍,從陝西長安穿過上郡、西河郡、五原郡,穿越長城,登單于台,最後抵達位處今天內蒙古一帶的北河地區。漢武帝
並且派遣使者昭告匈奴單于
說:「你們單于能戰,我們天子(漢武帝
)將親自在邊境和你決戰;你要是不能戰、不敢戰,那就快點來投降,你整天逃亡藏在那些苦寒的地方,有什麼能耐!」當然,匈奴人看漢武帝這架勢,自然避開鋒芒不戰,於是乎,漢武帝最後率領著18萬大軍打了個空轉,又回去了。▲尋仙,漢武帝的幻想
然而,好大喜功的漢武帝,最終也將漢代初期數十年的國庫蓄積揮霍一空,加上連年戰爭,以致百姓流離失所、悲苦異常,加上天災人禍,漢武帝時期的帝國,其實已是內患重重。
漢武帝元光三年(
公元前132年
)
,黃河瓠子段
(今河南濮陽西南
)發生決口,以致黃河改道殃及16個郡治百姓,但是漢帝國對此卻不聞不問、放任黃河改道泛濫。這種狀況一直到20年後,漢武帝在前往泰山封禪途中,才發現黃河泛濫竟然給百姓帶來了如此深沉的災難,對此他當即命令所有當時隨從的將軍以下的人員,全部背負柴薪,堵塞瓠子地區的黃河決口,並親自寫了
《瓠子歌》
中進行了自我反省:「
不封禪兮安知外!為我謂河伯兮何不仁,泛濫不止兮愁吾人
」
。
在外出巡遊的旅途中,漢武帝逐漸感覺到了生命的流逝和無可奈何,對此他在一次出遊
汾河
的旅途中,寫了《秋風辭》
:「
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
即使是再偉大的君王,也在生命的旅途中,感到了悲傷與寂寞。
就在逝世前的兩年,也就是
公元前
89
年
的最後一次出巡中,當時已經是67歲老人的漢武帝,在山東的海邊等了十幾天,最終也沒能見到神仙的影子,在失望的歸途中,他路過山東矩定
(今山東廣饒
),看見田裡正在忙耕種的農民,非常感動,於是親自下到田裡和百姓一起耕種。後來,他又下了一道
罪己詔
,最終決定與民休息,從而才使得漢武帝末期動蕩不安的國內局勢逐漸好轉,並為後來的「昭宣中興」
奠定了基礎。
隋煬帝:好一顆人頭
而帝王在出巡旅途中的這種孤獨和悲哀,隋煬帝楊廣也深刻感受到了。
隋朝大業五年,公元609
年
,隋煬帝楊廣巡行西北,並親自率領數十萬大軍從長安遠赴河西走廊
,他沿著渭河
,越過隴山
,繞寶雞
,經青海樂都
,穿越大斗拔谷
(今甘肅民樂縣扁都口
),最終橫貫祁連山
到達甘肅
張掖
,並在此會見西域27國使者,就在當時所做的《飲馬長城窟行》
這首詩中,隋煬帝寫道:「千乘万旗動,飲馬長城窟。秋昏塞外雲,霧暗關山月」。
而在第三次巡遊
江都
(揚州
),當聽說中原地區已經起義四起、兵馬戰亂時,雄圖大略、但也窮奢極欲的隋煬帝
,也感受到了時局的紛亂和生命的複雜與愁緒,對此有一次他對著鏡子自顧自憐地說:「好一顆人頭,誰會來砍掉它呢?」
▲
江都,隋煬帝生命的終點
在連續多年的無休徵戰和縱奢極欲後,隋煬帝,終於在江南的旅途中,感受到了生命的紛雜與喪亂的滋味。
對此,
最愛君
在文章開頭提到的乾隆皇帝,在晚年時,終於似乎也有所感悟,儘管乾隆一生的出巡,也多有祭拜皇陵、撫慰蒙古王公、禮祭孔廟等國家公務,但他在退位當太上皇后,有一次對臣下自我反省說,「
朕臨御六十年,並無失德,惟六次南巡,勞民傷財,作無益害有益。
」
儘管他一生文治武功,在六次下江南中,盡情享受著權力春藥帶給他的快感,但到了晚年,他終有所思。
是的,古來君王出巡,有公務也有私幸,秦始皇和隋煬帝,最終死在出巡的旅途中,而能自我反省的君王,最終留下了帝國。
—END—
*本文為微信公眾號「最愛歷史」(solovehistory)原創文章,歡迎轉發至朋友圈,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違者必究。
*本文所使用圖片屬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情況,請相關權利人與我們聯繫以便協商相關事宜。
好文推薦
西方人說可以不看紫禁城,但不能不看他
論罵人勝魯迅一籌,論幽默贏林語堂三米
▲點擊圖片查看文章
袁世凱為什麼要和魚鱗一塊兒洗澡?
這個問題也可以換成:劉邦的爸爸為什麼必須戴綠帽?
▲點擊圖片查看文章
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最愛歷史


TAG:最愛歷史 |
※宰相也瘋狂,皇帝和他們的大臣
※乾隆皇帝愛喝的茶你也喜歡嗎
※皇帝賜死大臣時,大臣們都要謝主隆恩,網友:奴性十足啊
※皇帝帶大臣給寵妃上墳,讓大臣哭愛妃,哭的痛就重賞
※東漢狂人,沒事在家玩裸奔,懟完大臣懟皇帝,皇帝:來啊,當大官
※古代膽子最大大臣,皇帝問:要何賞賜?大臣竟說:喜歡你倆妃子!
※都說「和珅倒,大清飽」,為何嘉慶皇帝把和珅抄家後,更窮了呢?
※大臣對皇帝說:將軍與皇后走得很近!皇帝大怒:你們不要挑撥離間
※她才是乾隆皇帝最愛的女人,大明湖畔的夏雨荷算的了什麼?
※《甄嬛傳》你以為皇帝真的喜歡夏冬青嗎?華妃告訴你,都是假的!
※皇帝一怒要殺大臣,皇后卻大喜說:恭喜陛下得到直臣
※中國歷史上最幸福的妃子, 因為愛情, 皇帝竟不惜與大臣為敵
※皇帝召大臣商議國事,大臣卻喝的爛醉如泥,皇帝大喜:必須重用
※古代皇帝都喜歡給自己的父親戴一頂大「綠帽子」,比如說漢高祖
※將軍救了皇帝一命,向皇帝請賞,皇帝卻說:叛徒,朕殺的就是你!
※乾隆皇帝下江南,最喜歡吃的一道美食,可惜,如今已經失傳了
※外國進貢麒麟,皇帝高興,宰相憂愁:送回去吧,我怕被人家笑話!
※古代上最會裝的人,臨死前還做著當皇上的美夢,妻子大怒,就連皇帝都笑了
※隋煬帝的命運告訴我們:愛瞎折騰的皇帝,基本上都亡國了!
※乾隆皇帝為什麼那麼喜歡和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