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踏訪蒼溪和旺蒼

踏訪蒼溪和旺蒼

快,關注這個「長征路上我和你」,一起漲姿勢~

【25位紅後】

踏訪蒼溪和旺蒼

文丨湯華明編/Allice圖/趙玉蘭

25位紅後向蒼溪紅軍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後,

站在紀念館前合影

中央紅軍在遵義取得婁山關大捷的同時,紅四方面軍在川陝蘇區的旺蒼、蒼溪、劍閣、閬中的嘉陵江沿線,打響強渡嘉陵江戰役。戰役的目的就是渡河西進、迎接黨中央和中央紅軍北上。

1

強渡嘉陵江,迎接黨中央

紅四方面軍在蒼溪強渡嘉陵江的巨型雕塑

昨天,25位紅後從古城閬中沿嘉陵江一直向北,不到一小時就來到蒼溪這個川陝蘇區時期的模範縣。站在嘉陵江東岸的塔子山紅軍渡紀念園,「打倒軍閥、赤化全球」、「強渡嘉陵江,迎接黨中央」布滿整個山頭的紅軍標語,把大家帶回到當年轟轟烈烈的場景。紅軍標語、紅軍戰績,展現著這支部隊的狼性、也展示著紅軍戰士的血性。

蒼溪紅軍渡管委會的王敏介紹說,1932年10月,紅四方面軍千里西征轉戰到川陝邊區,趁四川軍閥酣戰之機,相繼佔領了通(江)、南(江)、巴(中)等地,創建了僅次於中央革命根據地的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陝根據地。紅色之火迅速漫卷蒼山溪水。

蒼溪籍老紅軍蘆桂秀家房後的山崖

當時僅有28萬人的蒼溪,共有3萬多兒女參加紅軍,在不到兩年時間裡,進行過大小戰鬥100多次。為爭取建立新中國的勝利,有25000多人犧牲,有名可查的烈士就有6000多名。在軍閥嚴密封鎖下,蒼溪人民忍飢受餓,接濟、支援紅軍。在這裡走出了羅青長、任榮、楊大易、吳忠、蘇毅然、李澤民等6位中央委員和任榮、楊大易、吳忠、李開湘、李明、樊學文、趙承豐、伍國仲等18位共和國將軍。

紀念園的陳列館資料顯示,1935年3月28日,為了貫徹黨中央「渡河西進」的戰略方針,紅四方面軍提出「強渡嘉陵江,迎接黨中央」的口號,總指揮徐向前、副總指揮王樹聲親臨前線,尋找渡口,選定這裡為強渡嘉陵江渡口。紅四方面軍策應中央紅軍邁出的第一步。強渡嘉陵江戰役,是紅軍歷史上對敵正面作戰投入兵力最多,歷時最長,規模最大的一次作戰。從此,紅四方面開始了舉世聞名的長征。

從塔子山參觀下來,25位紅後來到紀念館前,恭敬地向犧牲在蒼溪大地上的紅軍烈士獻花。

紅四方面軍總政委陳昌浩之孫陳奇月,

走在旺蒼縣紅軍城,尋找爺爺當年率部強渡嘉陵江的足跡

2

「我替媽媽回故鄉」

四川蒼溪縣元壩鎮老紅軍蘆桂秀

離開故鄉85年從未回家,這是她百歲時的留影

在數萬蒼溪籍的紅軍中,有一位女紅軍叫蘆桂秀,她的故鄉在蒼溪縣元壩鎮蘆家岩,這位勇敢、堅定、勤勞、善良的紅軍媽媽,從15歲走出故鄉後,直到她今年3月101歲辭世,85年沒有回到故鄉。而在這次「尋親、尋根、感恩」川陝蘇區行的25位紅後中,就有她的女兒趙玉蘭,她這次多了一項特殊任務,替母親蘆桂秀回鄉探親。

下午3時,趙玉蘭從蒼溪縣城出發,經過近一個小時的跋涉,終於來到元壩鎮的蘆家岩,這是一個沿山而居的大村。森林、翠竹密布的宋江河西岸山頭,一排排十分漂亮的農家民居,在密林深處顯得層層疊疊,第二層的蘆家岩山上,有一塊荊棘叢生的平地,過去就是蘆桂秀一家住的房子。這是母親生前告訴趙玉蘭的。山崖的石壁上,有當年存放糧食和武器的崖洞,老房子還存有一段石頭牆基。紅軍戰士蘆桂秀、蘆桂榜就是在這裡長大的。終於來到母親生活過15年的故土上,趙玉蘭噗通一下跪在草地上,熱淚早已流滿了臉頰:「媽喲,我現在就在您老家的土地上,女兒替您回家了,代替您給姥爺、姥姥叩頭。」

趙玉蘭站在母親蘆桂秀老家的房基上與鄉親交談

聞訊而來的蘆桂秀老人的親屬、蘆家岩村的村民聚了過來,不知是激動還是難過,村民個個都是熱淚滾滾。

在鄉親的陪同下,趙玉蘭走過山頭的玉米地、水稻田、梨樹園、李子園、竹林叢,感受到這裡的綠色生態和村民生活的富庶。趙玉蘭深情地對鄉親們說:離開故鄉85年的媽媽從來沒有回過故鄉,可是母女從來沒有忘記故鄉的熱土和故鄉的親人,感謝鄉親們把母親的故鄉建設得這樣的好。

85年來,蘆家岩的一代一代鄉親,都沒有忘記村裡走出去的兩位紅軍兄妹,哥哥蘆桂榜犧牲在抗戰中,50年代後期,人民政府發來了烈士證書,妹妹蘆桂秀長征後,參加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這兩個紅軍兄妹是蘆家岩全村人永遠的光榮和驕傲。

老紅軍蘆桂秀的女兒趙玉蘭和她的親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征路上我和你 的精彩文章:

TAG:長征路上我和你 |

您可能感興趣

小白山望祭殿遺址踏訪記
踏訪井岡山,感受「紅軍傳人」譜寫魚水新篇
踏訪開山島 追尋英雄王繼才的守島足跡
最美沙河 踏訪中國傳統村落沙河市柴關鄉綠水池村
小白山滿族文化旅遊開發項目溫德河濕地公園踏訪記
七夕會·旅遊 踏訪老村
古迹尋蹤:踏訪曹雪芹舊居,成年曹雪芹為何會生計無著
去新鄭,踏訪鄭韓故城
踏訪「天下第一雄關」,《在那遙遠的地方》帶你遇見千年古城酒泉
薦讀丨軍報記者踏訪朝韓邊境板門店:這裡曾讓中國人揚眉吐氣
記者老旺踏訪56個民族:感受阿昌族傳統婚禮
古稀老人十年自費踏訪「金兀朮運糧河」:發現沉船和小米
踏訪千年安居古城文旅融合發展換新顏
新華社記者實地踏訪校園「操場埋屍」案現場
記者老旺踏訪56個民族:別樣的侗族婚禮 女方陪嫁120雙膠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