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兩軍交戰為何主將先單挑 關羽千古罪人三國滅亡因他而起!

三國兩軍交戰為何主將先單挑 關羽千古罪人三國滅亡因他而起!

三國鼎立,指東漢末年三國時期,魏、漢、吳三國,三分天下,成犄角對峙局面。

從公元220年起,在我國歷史上先後建立了曹魏、季漢、東吳三個國家,它們三分東漢州郡之地,各霸一方,稱王稱霸,互相對峙,這種政治局面稱為「三國鼎立」。

關於三國時的行軍打仗,《三國演義》中有大量如是描寫:列陣之後,主將騎馬上前一對一廝殺,通常是大戰多少回合,要麼一方負傷敗陣,要麼一方被刺(砍)死於馬下,勝的一方掩殺過去,打敗對方。這純屬無稽之談。

所謂單挑,即兩匹馬相向疾馳,接觸交手是為一個照面,掉轉馬頭衝過來再交手,合兩個照面為一回合。一般來講,三個照面後,馬的奔跑衝刺就不能保持高速。文學作品經常通過單挑以事渲染,正史卻不屑一提。二十四史里幾乎沒有單挑。冷兵器時代的戰鬥有各時期的戰術原則,哪能靠主將單挑決鬥而定勝負呢!

由此可見,陳壽在《三國志》中寫關羽「望見(顏)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也屬於恭維之詞。一支部隊的主將,是不會沖在最前邊的,因為敵方矯健者甚多,特別是年輕的下級武官和強壯的兵目,會造成嚴重威脅,一旦帶隊主官有所閃失,這支隊伍就陷入無指揮的境況,後果不堪設想。

三國時究竟如何作戰?整個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主要靠陣法,雙方主帥要想勝利,主要目的就是一個:破敵,即破敵之陣,使敵人陣腳大亂,無法指揮、調度和配合,人數再多也會失敗。故古代士兵操練最多的就是陣法,步、騎、弓弩的排兵布陣、進攻防守,預備部隊的安排調度等等,對一支部隊來講是關乎生死存亡的大事。

關羽是一個從人跨越到神的人物,可就是這樣近乎神的人,卻被人說成是千古罪人。「關公誤國」的說法,由來已久。

有人說,諸葛亮最怕的人不是曹操,不是司馬懿,而是關羽,這個說法很耐人尋味。諸葛亮為什麼會怕關羽呢?關羽與劉備、張飛可是桃園結義過,並且關羽此人也很能打,為人也不錯,怎麼會怕?是怕他身在漢營心在曹?這似乎也說明不了什麼,他雖在華容道放走了曹操,但如果就這樣認為他是通敵叛國,恐怕不妥,證據不充分。

那是怕他武藝不精,不能在兩軍陣前斬將奪旗?那是更不可能的了,他在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這對他來說就跟玩兒似的。是怕他輕舉妄動,不堪軍國大任?也不是。關羽是有些衝動,一打起仗來就不管不顧的,只顧著自己痛快,卻忘了要謀定而後動,但這也不是他的主要缺點。那諸葛亮到底怕他什麼呢?說到底,諸葛亮怕他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諸葛亮為蜀國的將來設定了聯吳抗曹之計,這是三國鼎立的根本大計。如果此計不成的話,那麼蜀國將很難保全,諸葛亮的心血也將付諸東流。計策好做,實施難做,一個細節就可能把整盤計劃破壞殆盡。

這個計劃的變數就在關羽身上,諸葛亮很怕他搞不好與東吳的關係。他深知關羽其人,識小義而未必明大義,盡小忠而可能害大忠,逞小勇而未必能奮大勇。荊州與東吳接壤,又是一塊借而未還的有爭議的地方。關羽作為這個地方的守臣,最難處理的是要儘可能地保住荊州的同時還要維護孫劉聯盟兩者之間的關係。最好的結果是既不傷害吳蜀聯盟,又能長借荊州不還。但諸葛亮害怕關羽會因小失大。

關羽本人非常看重桃園之義,是一個重情義的人,可是他對天下大義卻視而不見。舉例說明一下,馬超此人非常不懂規矩,曾口稱劉備為玄德,而不稱陛下。關羽和張飛都很惱怒,但兩人出的招數,對待事情的方法卻不相同。關羽要處死馬超,張飛則要做個樣子給馬超看。可以看出張飛是很識大體的,而關羽卻在執著於小義。張飛比關羽更懂得人和是劉備與曹操、孫權分庭抗禮的最大資本,如果內部不團結,那麼還何談什麼天下大事呢!更何況蜀國地處偏僻,人才匱乏,一員身經百戰的虎將很難得,他的得失關係到軍國大計。執小義,這就是諸葛亮最怕的。真是怕什麼來什麼,諸葛亮費盡心機,磨破嘴皮子對關羽做了一番事前動員,但關羽有他自己的行為準則。

孫吳一直想收回荊州,這次吳蜀聯盟就是一個好機會。呂蒙設計包圍了關羽,關羽失去荊州而敗走麥城時,曾派人突圍向劉備的義子劉封求救,可是連求三次,劉封也沒有來救援,關羽只能是被擒身死。而劉備知道劉封見死不救之後,大怒,不顧諸葛亮的勸阻,立馬將劉封斬首了,還召集全國的兵力準備伐吳,試圖打破吳蜀聯盟的政治格局。結果,還沒有攻打吳國,張飛就被他的手下給殺了,張苞也被馬給壓死了,劉備冒進,被東吳火燒連營,嚇死在了白帝城,最終蜀中再無大將,從此一蹶不振,最後被司馬氏所滅。

要不怎麼說,三國成於諸葛,毀於關羽。因為有了諸葛亮,才有三國的鼎足之勢,沒有諸葛亮的出山相助劉備,劉備哪有可能分得天下。而沒有劉備的成功,又何談三國,所以說三國成於諸葛;而關羽,盟友相攻,腹背受敵,敗走麥城,造成了蜀國的敗亡,而蜀國的滅亡加速了另外兩國的毀滅,所以說三國毀於關羽。有人給三國做了一個加減法,說三國之成,成於兩弱相加攻一強;三國之敗,敗於兩弱相減養一強。關羽這隻蝴蝶就是其中的減法,他的翅膀一扇,整個歷史都因他而改變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郝碎碎念 的精彩文章:

三國第一謀士是他比諸葛亮還神奇的存在 因討厭劉備躲了13年
慈禧用這東西容顏常駐 70歲還能保持著30歲的狀態
孫殿英盜掘慈禧陵墓為何不了了之 慈禧一頓飯:「吃掉」北洋水師
紀曉嵐以肉為飯日御數女奉旨納妾 幾天不碰女子就難受
慈禧在皇宮一天中原來是這麼度過的 晚年講排場太奢靡!

TAG:小郝碎碎念 |

您可能感興趣

秦國滅六國之戰,他一人獨滅了三國,另外兩國也是他兒子所滅!
三國第一常敗將軍,但每次戰敗都必斬敵軍一員大將
三國之蜀國必敗一
司馬炎為何統一三國後,卻判若兩人?
司馬懿被諸葛亮毒死?誰才是三國第一軍師
三國里關羽為何最倒霉?
三國「隱身」猛將,用八百人擊潰公孫瓚四萬大軍,因功高震主被殺
三國中猛將如雲的蜀國,為何最先滅亡?
在三國中,為什麼蜀國最先滅亡?
三國時連年戰亂,為何匈奴卻不敢進軍中原?因為有這兩位三國猛將
三國之中蜀漢為何會最先滅亡
官渡之戰——閑話三國之一二
三國名將系列之一四五: 呂布的覆滅, 皆因此兩人而起
這些人為三國最強卧底,第一成就三國,其二標誌三國滅亡,你知道幾個?
三國最令人痛恨的小人:害死戰神關羽,坑哭諸葛亮,出賣三位主公
世界僅這三國擁有四代戰機,此國軍費欠缺讓中國後來居上
三國武將誰第一勇猛?
三國第一「常敗將軍」,屢戰屢敗,但是每一次都射殺敵軍大將
他是漢朝滅亡的罪魁禍首,東漢分成三國鼎立之勢來自他的四字方針
三國名將系列之一七一: 一場大亂, 卻使此人由叛軍變成了官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