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清兩朝有兩位皇四子就了大業 兩人竟有這麼多巧合

明清兩朝有兩位皇四子就了大業 兩人竟有這麼多巧合

學習研究歷史,常常會有一些有趣的發現。有些歷史事件,儘管朝代不同步,又相隔久遠,但演繹的內容卻很是接近。比如同是兄弟相爭,唐代有玄武門之變,明代有奪門之變;同是當朝皇帝被北方少數民族兵馬俘虜,宋代有徽欽二帝,明代有土木之變中的明英宗皇帝。

明清兩代,最巧合的是繼承明太祖朱元璋帝業的燕王朱棣和繼承康熙大帝權柄的雍親王胤禛,兩人都是皇帝的四兒子,也就是清代流行的稱謂「皇四子」。

(永樂帝)

再往下看這兩位「皇四子」的相同、相近之處:

接班繼位手段都不太光彩。燕王朱棣是通過發動「靖難之役」,從自己的侄兒朱允炆手中奪得皇位;雍親王胤禛在「九子奪嫡」大戰中暗暗下手,野史瘋傳是通過篡改父皇遺詔,從皇十四子胤禵手中搶來皇位。

都是在過了不惑之年才當上皇帝。燕王朱棣1402年在南京登基稱帝時42歲;雍親王胤禛1722年繼位時44歲。

兩人就位後鞏固自己皇權的手段都很殘酷:

朱棣攻下南京後,在虛意拒絕支持者們反覆幾天的勸進之後,於1402年7月17日即皇帝位,但宣稱不是繼承朱允炆的帝位,而是繼承明太祖朱元璋的帝位。他立即廢除了建文年號,把建文四年改稱洪武三十五年。在對靖難功臣進行封賞的同時,下令大力搜捕鼓動建文帝「削藩」的親信朝臣齊泰、黃子澄等人。戰亂中建文帝朱允炆已經下落不明,生死難尋。朱棣迅速誅殺了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等前朝重臣,而且滅其三族。其中方孝孺受牽連而死者八百多人,充軍等罪者千餘人。因黃子澄受牽連的有近四百人。眾多建文朝舊臣在遭屠殺、牢獄懲罰的同時,他們的家屬和親人也被牽連,死者甚眾。

朱棣還下令盡復建文帝所改的一切太祖皇帝制定的成法和官制,以表明其起兵目的在於恢復祖訓。凡建文年間貶斥的官員,一律恢復職務;建文年間的各項改革一律取消;建文年間制定的各項法律規定,凡與太祖相悖的,一律廢除。

登基之初,朱棣為了安撫自己兄弟中的諸位藩王,穩定局勢,同時表示自己和建文帝的不同,曾先後復周、齊、代、岷諸親王舊封;建文帝的弟弟吳王朱允熥、衡王朱允熞、徐王朱允?尚未就藩,朱棣皆降為郡王。又將已就藩的朱允熥、朱允熞召到燕京,以不能匡正建文帝為由廢為庶人,軟禁於鳳陽。皇位得到鞏固時,朱棣也開始實行削藩。周、齊、代、岷諸王再次遭到削奪;遷寧王於南昌;徙谷王於長沙,旋廢為庶人;削遼王護衛;削齊王護衛及官屬,不久廢為庶人。

同樣,雍親王胤禛坐上皇帝寶座後,在重用一貫支持自己的十三弟胤祥同時,立即著手打擊「八爺黨」。雍正二年(1724年)三月,青海平叛勝利,雍正皇位逐漸穩固,隨即加緊懲治八阿哥胤禩一夥。四月初,雍正帝對胤禩本人聲罪致討,說他「肆行悖亂,干犯法紀,朕雖欲包容寬宥,而國憲具在,亦無可如何,當與諸大臣共正其罪」。於是對他削宗籍和圈禁,並被改名為「阿其那」(意為待宰的魚),九阿哥胤禟也被削宗籍和圈禁被改名為「塞思黑」(意為討厭的人)。同時被圈禁的還有皇十子。皇十四子先是被派去守陵,再後來也受到圈禁,皇十二子被降爵,皇三子也被革爵圈禁。

(雍正帝)

雍正四年(1726年),胤禟、胤禩先後囚禁致死,大阿哥胤禵被逐到京城景山,胤禩的親信全部遭到懲處。至此,從康熙時期起經營二十多年的八爺黨徹底垮台。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又以作威作福、結黨營私之名,責令撫遠大將軍年羹堯自盡,同時削掉舅舅隆科多太保,後將他圈禁致死。

永樂帝在位22年,雍正帝在位12年多。雖然在位時間相差十年,但執政期間,這兩位皇四子都能勵精圖治,而且都政績斐然,贏得後世一致好評。

朱棣在位時,政治上改革機構,設置內閣。對外五次親征蒙古,收復安南,並於東北設奴兒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衛,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設貴州承宣布政使司,鞏固了南北邊防,維護了中國版圖的完整。朱棣多次派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外友好往來,強化了對南海的經營。他還命人編修《永樂大典》,疏浚大運河,主持遷都北京,對強化明朝的統治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在朱棣在朝期間,明朝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稱永樂盛世

(永樂盛世圖畫)

雍正一朝,他整頓吏治,肅貪倡廉,在中央創立密折制度監視臣民,對官員實行養廉銀制度。大力整頓財政,實行耗羨歸公,並廢除議政王大臣會議,設立軍機處以專一事權。改善秘密立儲制度,使得皇位繼承辦法制度化。雍正帝在位期間,勤於政事,親自硃批過的摺子有360卷之多,自詡「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雍正七年(1729年),他果斷出兵青海,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雍正十三年(1735年)五月,貴州古州、台拱的苗匪在邊境滋事,他又命哈元生為揚威將軍,統領四省官兵征討平定。還命果親王胤禮、皇四子弘曆、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等協同辦理苗疆事務,鞏固了疆域安寧。

有清史研究專家認為,雍正帝在位13年,實際是12年多時間,然而他卻通過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迅速扭轉了康熙晚期積弊嚴重,社會發展受到阻止的局面,使康乾盛世進入鼎盛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統治達到最高峰。雍正帝發揮的承先啟後作用無可或缺。

再說說這兩人的死,也都是死的很突然。

史料說,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7月),朱棣在第五次北征班師回京時,大軍到達榆木川(今內蒙古烏珠穆沁)後,身體終於支持不住,于軍營中病逝,享年65歲。

《明太宗實錄》對朱棣之死的記載筆墨不多,概括起來就是,朱棣在榆木川自然死亡,太監馬雲與大臣楊榮等人商議決定秘不發喪,派出御馬監海壽急速趕往北京向皇太子報喪。太子朱高熾派皇太孫朱瞻基趕赴開平去接靈···。而朝鮮的《李朝實錄》對此卻有截然不同的記載。其所載透露:永樂皇帝駕崩於榆木川之前,大明的東路軍曾遭到韃靼人的致命打擊,將士們死傷許多,本來就已身體不舒服的朱棣看到這番慘狀「勞心而死」。

還有說法稱,朱棣是中了降將金忠與蒙古人合夥設計的圈套,被害致死。

(影視劇中的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的《起居注》記載的:雍正帝在八月二十一日,感覺身體有點不適,但仍可以召見臣工。到了二十二日,就沒有再召見臣工,皇子寶親王、和親王終日守在身旁,以防不測。這天戌時(午後七時至九時)的時候,雍正皇帝的病情突然加重,宮中傳出急詔召諸王、內大臣及大學士覲見。到了二十三日子時(夜十一時至翌日一時),雍正帝就歸天了。

雍正朝大學士張廷玉在《自訂年譜》中記載,雍正帝在臨終之前,沒有絲毫一病不起的跡象,他本人在雍正帝死之前不久,還曾「每日進見」。雍正駕崩那天,張廷玉被被急召進宮,得知雍正皇帝已瀕彌留,這個消息使他「驚駭欲絕」。

雍正皇帝的突然死亡,成為史上著名的懸案。關於他的死因,大概有五種說法:一是被呂四娘等仇人殺死說;二是被宮女、太監縊死說;三是被竺香玉謀害致死說;四是吃丹藥中毒致死說;五是勞累病死之死說。

這些歷史謎團,何時何人可以理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心春秋 的精彩文章:

廣東軍閥洪兆麟被手下電務員騙翻 還曾讓眾多小老婆元宵節扮名人巡遊
明清兩朝 這兩位著名皇帝有這麼多巧合與相近之處
客棧在古代原來還叫這些名 最有名的「龍門客棧」是虛構的
他被楚霸王項羽尊為亞父 如果項羽聽從他建議 秦末的歷史或將改寫
明朝十六帝 皇陵中只有十四位 還有兩位遭遇了什麼至親嚴懲

TAG:掌心春秋 |

您可能感興趣

老四混得也不錯,歷史上登基為帝的皇四子有幾人?朱棣:算我一個
八皇子備受康熙喜歡,皇位卻傳給了皇四子,只因八皇子做了這事!
康熙帝心儀的皇位繼承人,到底是皇四子還是皇十四子?
乾隆出巡迴京,遇到了皇四子丟失的兒子,他這麼處理?
道光為何選中資質平平皇四子奕詝?而不是精明過人的皇六子奕??
康熙遺詔宣布皇四子胤禛登基,為什麼雍正當皇帝還有那麼大爭議?
還原被遮蔽的皇四子葉布舒公爵及其家族的原貌
太子、秦王、晉王都已去世,朱元璋為何不肯傳位給皇四子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