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喪屍」文化如何從電影走到了街頭?

「喪屍」文化如何從電影走到了街頭?

從電影走到G20峰會前夕的漢堡街頭,喪屍文化歷時近百年,一直在變化。它像一塊橡皮泥,能輕而易舉地被更改,塑造成與時代特徵契合的形狀。

幾乎每一屆G20峰會都會面對同樣的問題——會場之外就是戰場。

今年峰會場外聲勢浩大的遊行和抗議讓舉辦城市-漢堡—陷入了一片狼藉。十萬多示威人群甚至引發了暴力衝突,在德國街頭燃起了「戰火」。而在這喧囂之中,一批「沉默」的抗議者顯得更加與眾不同。

7月5日,漢堡多個地點同時出現大批被灰色粘土包裹著的喪屍。他們在街頭無聲遊走,眼神空洞,步履蹣跚。

2017年7月5日,G20峰會前夕,一眾行為藝術表演者全身包裹泥漿,猶如疆屍般步履蹣跚地穿過漢堡市中心。

這個遊行叫做1000 Figures,由行為藝術團體「千人形」(1000 Gestalten)發起。4月份時,他們在Facebook及twitter上發出志願者召集令,但由於人們報名的積極性太高,6月29號晚,官網報名入口不得不提前關閉。最終,來自80多個歐洲城市的1000多位表演者和志願者參與了這場活動。

人們如此熱烈的反應,與喪屍文化在西方國家的流行不無關係。

其實對西方人來說,喪屍(Zombie)這個概念也是一個舶來品。它起源於海地的巫毒教(Voodoo),當年是隨著奴隸制度一起進入西方世界的。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被以《白色喪屍》、《和喪屍同行》等喪屍題材電影帶入大眾視野後,繼而由民俗文化轉變成流行文化。但當時電影中的喪屍除了面容更蒼白一點,外貌和一般人無異,與現在人們所熟知的喪屍形象有很大的區別。這些喪屍不具有攻擊性,只是在控制者的操縱下進行無意識工作的被壓迫者。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很容易讓人們將其與莊園中的奴隸們聯繫在一起。

《白色喪屍》劇照

三十多年後,一位改變喪屍命運的人出現了。他就是喬治?A ?羅梅羅

(George A. Romeros)。這位導演走出了喪屍的傳統設定,將食屍鬼(ghoul)的部分特徵與之結合,讓這些被人操縱的奴隸變成了殺人的惡魔。

自此以後,流行文化中的主流喪屍形象,就變成了我們今天所熟悉的模樣:血腥,食人,攜帶傳染性病毒,一定要被爆頭才能死掉。羅梅羅的喪屍三部曲《活死人之夜》,《活死人黎明》以及《活死人之日》也成為了喪屍文化發展歷史中里程碑式的經典。

這些電影的另一個貢獻是,讓人們開始意識到喪屍這個題材在政治表達上大有文章可做。影片中大量映射當時美國社會種種亂象的內容,陪伴人們走過了從越戰到冷戰時代。

《活死人之夜》劇照

隨後,在金融危機爆發,恐怖主義橫行,以及人們開始對科技產生恐懼的時候,各種相應的喪屍題材影視作品爭相出現。這群遊走於城市之中,沒有意識的人形怪物,被安插進各種社會背景。它們迎合大眾的負面情緒,將抽象的矛盾具體化,以誇張的形式展現出正在發生或可能出現的社會圖景,讓人們切實感受到恐懼,進而開始反思自身與社會。

正如宗教學專家Douglas E. Cowan 所說,「那些讓我們恐懼的,正是人類個體和社會的本質所在」。

在熒幕上風生水起的喪屍,也在現實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們總以群體的形式出現,能夠輕而易舉地融入現實世界的環境,不像吸血鬼、狼人會受到陽光、月亮等自然條件的限制。簡直是為遊行量身定做的好題材。

GIF/2.0M

2000年的8月,北美最大的桌游展——GenCon在Milwaukee舉行。幾位決定搞點事情的小夥子,組織了60多位喪屍,在大會快要結束的時候,來了場出其不意的快閃,打破了現場一派祥和的氛圍。這是有記載的第一場喪屍遊行。

在此之後,很多城市出現了由喪屍粉們舉辦的定期喪屍遊行,一些電影也選擇以喪屍遊行的形式進行宣傳。在被娛樂化的同時,喪屍遊行也和喪屍電影一樣,作為一種政治表達的方式,頻繁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去年,英國倫敦街頭出現了為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們籌集善款的喪屍遊行。今年六月份,澳大利亞的善待動物組織在肯德基門前進行喪屍遊行,抗議食用動物肉。而此次出現在德國G20峰會上的喪屍遊行也是這樣的一個例子。

當地時間6月15日,澳大利亞悉尼,善待動物組織成員扮「喪屍」遊行,抗議食用動物肉。

在G20峰會上,世界上最大的,最有影響力的20個國家的領袖和政府首腦在談判桌前進行討論。他們的決定直接影響整個世界的未來走向。1000Figures對這一點提出了質疑:為什麼我們要將選擇權交給他們?

用粘土製成喪屍外殼的遊行者們意圖以這樣的形象表現當下自私冷漠,不再相信團結力量的社會。普通人都只追求自己的個人利益,卻選擇對整個大環境中的問題視而不見。他們失去了對整個社會的責任感,沉默地接受精英階級的統治。

活動的組織者認為,當下的社會結構需要重新被探討。人們不應該像喪屍一樣,一直無意識地被操縱。

於是在遊行的最後,喪屍隊伍匯聚在同一個地點。喪屍中的一個開始覺醒。他擦掉了臉上的結痂的粘土,扯掉灰色外衣,露出灰色外衣之下的彩色T恤,擺脫了喪屍的形態。

在這位覺醒者的幫助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剝下自己的喪屍外殼,塵土飛揚中,灰色粘土與衣服落了一地。而人群又有了色彩,人們重新有了意識。他們歡呼著散去,如同他們從千千萬萬個普通人中走出來那樣,又走回到千千萬萬個普通人中去。

抗議者開始脫掉外衣,露出裡面色彩艷麗的衣服。

其中有一名抗議女性赤裸了上身。

可以看出,1000Figures摒棄了羅梅羅時代以來殘暴嗜血的喪屍形象,回歸了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最初設定,強調喪屍們的無意識和被奴役特質,以此呼喚大眾的覺醒。

若是將人類社會中的種種問題看作本體,「喪屍」已然成為與之對應的萬能喻體。

(圖片來自網路)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聯生活周刊 的精彩文章:

章瑩穎案嫌疑人即將被提審
山間玉米和平地玉米
這周發生很多事,不說了,看片吧
巴黎大學城又添一座中國樓

TAG:三聯生活周刊 |

您可能感興趣

從電影里走出來的女主角!
未來香港電影的出路何在?誰能扛起香港電影的大旗?
除了星爺的電影,國產喜劇還有一些可以讓你從頭笑到尾的電影
情人節來襲,看電影?不如一起玩遊戲!
周星馳為啥滿頭白髮?原來並不是為了電影!
《紅海行動》暴力血腥嚇到孩子,這個鍋電影不背!
又黃又喪,卻是最好的台灣電影
媽媽的鏡頭前,孩子變身從電影里走出來的萌娃
一部發糖甜到做夢都能笑醒的電影!被譽為「英版斷背山」
如何防禦敵方手榴彈,轉身去撿還能扔過去?答案跟電影里的不一樣
八一電影製片廠被解散,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電影行業山窮水盡了嗎
《謎巢》:跑去電影院鑒毒的小編,吐著血爬了出來!
周星馳電影為何能做到百看不厭?看了這五個「經典鏡頭」就懂了
趙又廷為了拍這部電影差點瞎了,敬業又拚命,姑父又來圈粉兒了!
山西走出去的知名電影導演有哪些?
走了喂!鳳崗文廣中心請你睇電影!
梁朝偉連拍兩部爛片!香港電影淪落到這樣,讓影帝來內地撈錢?
你還沒看過這部色彩逆天的電影嗎?
這些無法超越的經典鏡頭,你知道來自那些電影嗎?
《紅海行動》火了!但沒想到電影背後的這支部隊竟這麼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