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荒淫晉武帝封縱親王,後害南北朝「五胡亂中華」

荒淫晉武帝封縱親王,後害南北朝「五胡亂中華」

自東漢以來,匈奴、鮮卑、羯、氐(di)、羌等少數民族不斷地向長城以內和黃河流域一帶遷徙,到西晉時,有的已經徙居內地很久。由於長期與漢族交往,他們逐漸走向定居的農業生活,經濟文化有了迅速的發展。

魏、晉以來,歷代統治階級對百姓進行殘酷剝削,民族壓迫也很嚴重。各少數民族很多人被迫替漢族地主充當佃客,有的甚至被掠賣為奴,如羯人石勒就曾被賣到山東做地主的耕奴。漢族統治階級強迫他們出租稅,服兵役、徭役,並且極端歧視他們。各族人民在階級與民族的雙重壓迫下,過著悲慘的痛苦生活。他們對漢族統治階級蘊藏著強烈的仇恨。

西晉末年,腐朽的統治階級內部爆發了八王之亂,長達十六年之久的激烈的混戰,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百姓無法生活,走投無路,不斷掀起了反對西晉統治階級的英勇鬥爭。各少數民族也都乘機起來反抗晉朝的統治,最先起兵的是匈奴族的劉淵。劉淵是匈奴貴族,公元304年,在左國城(今山西離石)稱漢王,公元308年稱帝,建都平陽(今山西臨汾)。劉淵連敗晉軍,很快佔領了山西中部和南部一帶地方。公元310年,劉淵死,劉聰繼位。次年,劉聰派劉曜、石勒攻進洛陽,俘晉懷帝,殺晉王公、士民三萬餘人,縱兵焚掠,洛陽城遭到嚴重破壞。懷帝被殺以後,晉愍(min)帝即位長安。公元316年,劉曜攻破長安,晉愍帝投降,西晉滅亡。

西晉滅亡以後,中國出現了各族統治者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從公元304年劉淵稱王起,到公元439年北魏統一中國北部止,一百三十五年間,各族先後在北方和巴蜀建立了十幾個國家。(這段有史稱"五胡亂華":在西晉時期塞外眾多游牧民族趁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陸續建立的非漢族政權,形成與南方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但事實上五胡是西晉末各亂華胡人的代表,數目遠非五個。百餘年間,北方各族及漢人在華北地區建立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的國家,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有"五胡十六國"。)

中國北部這種分裂的局面,最後為鮮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所統一。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自平城(今山西大同)遷都洛陽,改姓元,實行改革,推行均田制,並加強鮮卑貴族和漢族大地主的結合。各族人民在北魏政權的統治下逐漸融合。公元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以後東魏為北齊所代,西魏為北周所代。

西晉亡後,公元317年,司馬睿在江東建康(今南京市)建立政權歷史上稱為東晉。東晉從建國起到公元420年滅亡止,共經歷了一百零四年。東晉以後,緊接著有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它們都建都在建康。

這樣,從公元420年東晉滅亡,到隋統一的一百七十年間,中國歷史上形成南北對立的局面,這一時期,歷史上稱做南北朝。南方的東晉、宋、齊、梁,加上三國時候的東吳,都是建都在建康(東吳時稱建業),歷史上又把它們稱做六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晉 的精彩文章:

西晉的歷史究竟是怎麼樣的?
晉朝「八王之亂」指的是那八個王侯?
三國司馬懿借力而曹操打壓的勢力,卻成為坑害孫子亂國的誘因
江浙如何一步步變得經濟發達、人傑地靈?
持續時間最長三大亂世,幸未斷我華夏之根基

TAG:西晉 |

您可能感興趣

漢武帝封禪泰山(二)
漢武帝封禪泰山(一)
山西也有「故宮」,運城的這座祠堂曾被漢武帝封為國家祠堂
一個匈奴人,為何被漢武帝封為「託孤大臣」?
李廣軍功不夠,不被封侯;但此人毫無戰功,一年內就被漢武帝封侯
此人一生三征匈奴,卻未嘗一勝,憑什麼被漢武帝封為貳師將軍?
守墓人上書一奏摺,被漢武帝封為宰相,背後原因反映出人性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