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56.6 度也不在話下,Waymo 自動駕駛汽車在死亡谷完成耐熱測試

56.6 度也不在話下,Waymo 自動駕駛汽車在死亡谷完成耐熱測試

56.6 度也不在話下,Waymo 自動駕駛汽車在死亡谷完成耐熱測試

雷鋒網按:除了能及時躲避障礙、避讓行人,自動駕駛汽車還必須擁有交通工具最基本的素質:可靠性。無論風霜雨雪,亦或極寒與酷熱地區,它都必須暢行無阻。

走在行業前列的 Waymo 在極端環境測試上也大幅領先,今年春寒料峭時,它們的自動駕駛測試車就來到了太浩湖(Lake Tahoe),而當時該地區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暴風雪。

Waymo CEO John Krafcik 當時在 Twitter 發布一張 Waymo 克萊斯勒自動駕駛汽車在雪地測試的照片,並配文「Smow Practice.」

Waymo 測試克萊斯勒 Pacifica 自動駕駛貨車將近一年。據雷鋒網了解, Waymo 團隊最初在一個可以模擬幾乎任何天氣狀況的風洞中進行測試,如今在公共道路上測試這些車輛。

這個夏天, Waymo 的測試車又要「走極端」,它來到了另一個極限環境——加州死亡谷(Death Valley),這裡是世界上最熱的地方之一(最高溫達 56.6 度),不知道測試車上搭載的先進感測器會不會在高溫的炙烤下「失控」。

Waymo 的耐熱測試在三個地方開展:測試始於亞利桑那州和內華達州邊界的戴維斯水壩,這是十分陡峭的路段。 從戴維斯水壩測試之後,Waymo 經過拉斯維加斯,最後達到死亡谷,這是北美的最低點。

56.6 度也不在話下,Waymo 自動駕駛汽車在死亡谷完成耐熱測試

為了獲知 Waymo 的測試車是否耐得住高溫,Waymo 資深熱能工程師 Simon 向外界解答了這幾個關鍵問題。

問:為什麼非要在極端環境下測試 Waymo 的自動駕駛汽車?

Simon:這樣的測試在汽車行業早已司空見慣,但加上自動駕駛系統就不同了,因為這套系統本就會發熱,因此在死亡谷的測試能保證該系統有足夠的可靠性。

其實大家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在烈日直射的高溫天,如果你稍微玩下手機,它可能就會因為過熱自動關機,而自動駕駛汽車必須比普通的電子產品更加可靠。

在測試中,我們的車輛必須學會自主降溫並在高溫下保持穩定運行,即使滿負荷運行也不能出岔子。

問:高溫測試時自動駕駛汽車都經歷了什麼?

Simon:其實我們的 Pacifica 測試車已經做了差不多一年的高溫測試了。起初,參與測試的是驅動單元。在風洞中,我們模擬了各類天氣情況,其中就包括高溫環境。在實驗室中經過密集的惡劣環境測試後我們才把測試車真正開到了死亡谷。

這次死亡谷之行的目標很明確,Waymo 要儘可能多的在高溫中測試各種行駛狀況。這就意味著,測試車要測試城市中走走停停的堵車、長時間怠速和爬坡等路況。在測試中,每秒鐘我們都會對系統進行200多次不同的監測,為的是確認感測器套件是否還在穩定工作。

此外,測試人員還時刻關注著車輛座艙的溫度,如果乘客都熱得受不了,感測器能正常工作也沒有意義。

56.6 度也不在話下,Waymo 自動駕駛汽車在死亡谷完成耐熱測試

問:為什麼還要專門找三個地方進行測試?

Simon:因為這三個地方能提供完全不同的路況。舉例來說,戴維斯水壩那邊有一段陡峭的沙漠公路,車輛需要在太陽直曬下完成長時間的爬坡。拉斯維加斯大道則屬於高溫的城市道路,這裡交通繁忙,車輛會遇到走走停停的路況。

在死亡谷火爐溪,車輛則需要經歷極端高溫的考驗。火爐溪曾在 1913 年 7 月 10 日創下地球最高溫記錄,當日最高氣溫攀升到了 56.6 攝氏度。因此不但車輛感測器要經受考驗,輪胎恐怕也得經受住這也那個的考驗。

問:這次測試有什麼收穫?

Simon:此次測試證明我們此前的驅動單元測試沒白做:Waymo 的測試車完全可以禁得住極端氣候的考驗。即使我們的自動駕駛汽車身處炎熱的沙漠深處,即使將空調開到最大,它也能安全的將乘客送到目的地。

雷鋒網推薦閱讀:

千里眼順風耳都得有:Waymo自動駕駛汽車正在學習如何辨別應急車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乾貨 | 深度學習的實踐應用之路
哈工大教授劉挺:人機對話技術的進展| CCF-GAIR 2017
黑客:iPhone的這些腦殘功逼我去越獄 蘋果:乖,招安是我強項!

TAG:雷鋒網 |

您可能感興趣

Uber自動駕駛車輛致行人死亡的背後,自動駕駛離我們到底有多遠?
Windows 10的Twitter應用程序從死亡中恢復過來,現在是PWA
科技早報 – Uber無人車上路測試致人死亡、Facebook用戶數據大規模泄露 – 20180320
JAHA:中風患者血壓<130/80 mmHg,可降低33%死亡風險
壽命沒有上限?Science給出證據:105歲以後,死亡率不再增長
ASCO:Keytruda將肺癌死亡風險降低31%!
NO.666 死亡時間
Uber攤上事了,全球自動駕駛首例致行人死亡
勇士以119-106成功射下火箭隊,死亡五小還是勢不可擋!
中國女遊客在Rinascente險被盜8000歐/憲兵開槍致一人死亡/兩車迎面相撞,4青年死亡
JACC研究稱,房顫患者的地高辛濃度超過1.2 ng/ml死亡風險高
iOS與Android市佔率已達99.9%,其他操作系統正式宣布死亡
Uber自動駕駛路途坎坷:首例自動駕駛汽車車禍,致行人死亡
悲劇:Nokia 5233充電時發生爆炸 導致一名女孩死亡
《死亡之書》登陸PS4 Pro平台 Unity 2018效果爆炸
死亡搖擺|200時速下的驚心動魄!別問技術,基本靠命...
【她 · 頭條】Apple Watch 也會致命?23倍死亡率就問你怕不怕!
特朗普親自吹捧F-18最喜歡,說完2小時不到一架F-18就墜毀,2名飛行員死亡
潮訊:小米Max 3有個Pro版,iOS 12正式公測,網友死亡時間可預測
玩命演出!Lil Uzi Vert「死亡跳躍」20 英尺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