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吃貨」官員因吃路邊攤送前程

唐朝「吃貨」官員因吃路邊攤送前程

中國美食博大精深,從古至今都讓人愛不釋「口」,不止有今天的饕餮一族為吃瘋狂,古代各種各樣的「吃貨」也不少……

唐朝「吃貨」官員因吃路邊攤送前程

狂熱 「吃貨」:馬鞍墊也能做成美食

有「吃貨」就必然有滿足他們願望的好廚師。令人拍案稱奇的是,除了專業廚師,在唐朝或者稍後的行政界和軍界都有一批善於烹飪的大師級人物。在唐德宗貞元年間,有個將軍,史上沒有記載他的尊姓大名,但記載了他「吃貨」的行徑。這位將軍以美食家的眼光看待天下萬物,他認為,天下沒有什麼東西是不可以吃的,「每說無物不堪吃」。

他自己開飯館膳堂,什麼都可以用來做菜。烹飪原料多元化的程度,足以讓人吃驚:他居然能將馬鞍下面的舊墊子,還有用過的箭壺,修理一番,加工一番,放到廚房裡一做居然成了美食,還挺可口,「修理食之,其味甚佳」。不知道這位將軍在吃馬鞍墊子和箭壺的時候是什麼感覺,據說馬鞍墊子在那時叫「障泥」,箭壺則都是熊皮和鹿皮做的,想必比較安全,今天的人不可效仿這位狂熱「吃客」。

唐朝「吃貨」官員因吃路邊攤送前程

倒霉「吃貨」:路邊攤上吃個餅丟官

張衡當時是朝廷的四品官員,本來不是正規國家幹部,帶點編外性質,不過終於熬到要轉公務員編製,升三品的地步,「合入三品」,檔案也放到提升一檔裡面去了。陞官之前最緊要的是不要出事,張衡也小心翼翼地不做出格的事。然而,他還是出事了。有一天,張大人退朝回來,經過長安的商業區,路旁餅店一批蒸餅剛出爐,「路旁見蒸餅新熟」,饞得實在不行,心中在做著天人之爭,最後,舌尖的慾望戰勝紀律的約束,他下馬買了幾個香噴噴的蒸餅,美滋滋地騎在馬上啃起來,「遂市其一,馬上食之」。殊不知,張衡的政治前途就止於這幾個蒸餅上了。他好歹是個公眾人物,朝廷大員在大街上買蒸餅吃的事迹馬上傳開來了。沒想到街邊買零食的事,大唐政府的紀檢委員也管,專門負責糾風的御史在武則天面前奏了他一本,武則天也覺得挺丟臉,馬上批示:「流外出身,不許入三品。」在唐朝,宰相也才是三品,張衡喪失了進入最高行政管理層的機會。這個「吃貨」,真是舌尖上小不忍就斷送前程。

唐朝「吃貨」官員因吃路邊攤送前程

強勢「吃貨」:強人所難吃乳酪害人拉肚

古代皇帝中也有不少「吃貨」,著名的唐玄宗就比較「重口味」,喜歡用鹿血煎鹿腸吃,並取名為「熱洛河」。他覺得不應該獨佔這麼好吃的美味,因此又將此菜賜給安祿山和愛將哥舒翰吃,不管他們兩人愛不愛吃。

有「小唐太宗」之稱的唐宣宗繼承了唐玄宗的「重口味」和強勢,他喜歡吃游牧部落的乳酪餅,美其名曰 「銀餅」。他喜歡的臣子是翰林學士韋澳,這位韋大人便不幸唐宣宗被強塞吃了「銀餅」,卻也因此升了官。有一年,唐宣宗在太液池避暑,忽然想起要關照這位親信,於是把韋大人和另一位學士孫宏叫過來,談了一會,宣宗高興起來,就賜給兩位大臣吃乳酪餅,他以為自己「重口味」,人家便也是「重口味」。韋澳本來不喜歡這種油膩的東西,但如今皇恩浩蕩不得不吃,結果腸胃受不了這重口味食品,而且當時太液池太涼爽,大暑天 「寒氣逼人」,肥膩食物加上凍人的溫度,韋澳腹瀉好幾天才好。不知是不是有愧於這件事,唐宣宗後來讓韋澳做了長安刺史,韋澳這也算因「吃」得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婉婉 的精彩文章:

神秘怪聲繞地球4圈之謎
史上五花八門的「另類」狀元
洪秀全被曾國藩「焚屍揚灰」
歷史上兩姓不通婚的「世仇」有多少?
「天府」從來指四川嗎

TAG:上官婉婉 |

您可能感興趣

有種粉絲叫鹿晗的粉絲,為了鹿晗的尊嚴,在影院擺攤送禮物求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