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時代重新崛起的343

新時代重新崛起的343

新時代重新崛起的343

——16-17賽季的那些獲得成功的非對稱343們

上賽季,孔蒂執掌切爾西的第一個賽季,就以343陣型帶領前一個賽季僅排英超第10的藍軍,提前兩輪登頂英超。其中包括聯賽30個勝場、13場連勝等強勢的表現,讓各路球迷和專家對孔蒂的343大加讚賞和輪番品評。

同時在意甲,亞特蘭大也在新帥加斯佩里尼的帶領下,將原有的352陣型調整為343陣型,一口氣帶領這支常年徘徊在中下游的意甲最著名的青訓工廠,最終攀到了意甲的第4名。還有其他一些豪門球隊,在個別場次使用了343陣型,恍若一夜之間這個陣型又一次迎來了受關注的巔峰。

【343的發展】

最早的3後衛,起源於上個世紀初,越位規則修改之前。為了鼓勵進攻,越位規則的主體從「最後3名防守球員」改為「最後2名防守球員」並延續至今,其後最多只是細節上的變化。比如大家最熟知的,從「倒數第二名防守球員身前」調整到「不超過倒數第二名防守球員(平行)」。

從現代足球誕生最早期的235陣型,到3後衛的產生,再經歷了越位規則的修改。最終讓343第一次在世界足壇大放異彩的,就是上世紀30年代查普曼。當然,由於場上球員的職責劃分與今天的足球相距甚遠,那套陣型有個更為有名的代號——WM。

3名後衛,來自於越位規則修改後,加強防守的需求,比原先的235多回撤了一個偏向防守的中前衛。另外2名中前衛負責連接後場與前場,而前場的5名前鋒中,有2名回收的內鋒。所以形成了類似於字母WM的3223陣型,也是最早期的343起源雛形。

這個陣型被之後的4後衛所替代,被遺忘在了歷史長河之中。直到80年代352的出現,又一次將3後衛帶回了人們的視線。其中最成功的,就是比拉爾多的那支阿根廷國家隊……直到90年代初期,克魯伊夫在巴塞羅那才讓世人第一次清晰的意識到了現代足球下的343威力。

在90年代那個特定的歷史環境下,克魯伊夫布置的3後衛身前,站著的4名球員,是一個菱形中場布局。一個後腰就是從此名聞天下的「4號」球員,注重掌控皮球大於身體對抗的技術型後腰。當時的主力,正是現在做為教練名滿天下的瓜迪奧拉。

當然,在更加發展的今天,菱形中場這種單後腰的陣型早已被淘汰。隨著節奏和速度的加快,中路的防守重要程度與日俱增。特別是在中場開始,從2名球員,到3名球員,一步一步都是為了進一步的壓縮中路的人員密集度。菱形中場的343,最終被薩基那個輝宏的史詩級的米蘭王朝,快速淹沒。

傳統343陣型,也可以說是標準343的陣容,或者包括所有陣型的基礎版本,左右路相對更平衡和對稱。但是在現實世界裡,經常受制於球員個人能力的差異,非對稱陣型和戰術要求的出現,從上古時代起就已經屢見不鮮了。比如80年代初,卡布里尼充當翼衛的那支佐夫、普拉蒂尼、博涅克、羅西領銜的尤文圖斯隊。

因為陣型中球員的各自風格和特點,這一類3中衛的體系,很多時候並不能嚴苛的去區分到底是352還是343。而其中歸根到底,最容易產生分歧的,其實是一個3412還是3421的問題……

【非對稱343】

16-17賽季,有那麼幾支球隊依靠343陣型(或者說是非對稱343陣型),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這裡主要選擇了比較有代表性的新科英超冠軍切爾西,上賽季意甲第4名亞特蘭大,還有在一些關鍵場次使用了343並最終打進歐冠決賽的尤文圖斯做為案例,來分析下他們的343陣型的共通點與不同點。而類似於巴薩、多特、熱刺、羅馬等,只在個別場次使用過343、而非主要輪換戰術陣型的球隊,在此就不做討論了。

切爾西、亞特蘭大、尤文圖斯343陣型的常規陣容如下(下文陣型中皆未包含門將):

切爾西:

阿茲皮利奎塔、大衛·路易斯、卡希爾

摩西、坎特、馬蒂奇、馬科斯·阿隆索

佩德羅(法布雷加斯)、阿扎爾

迭戈·科斯塔

亞特蘭大:

特洛伊、卡爾達拉、馬謝洛

孔蒂、凱西、福爾勒、斯皮納佐拉

庫爾蒂奇、A·戈麥斯

佩塔尼亞

尤文圖斯:

巴爾扎利、博努奇、基耶利尼

阿爾維斯、赫迪拉、皮亞尼奇、A·桑德羅

迪巴拉、伊瓜因、曼朱基奇

1、後防線:

傳統的3中衛陣型,3名中後衛的位置相對更緊湊。不論攻守,3名中衛的站位寬度基本不會超過禁區線的長度。也就是居中中衛在中間,兩側的中衛收在不超過肋部、相距不超過30-35米的範圍。

進攻時中衛線提到40-45米的進攻二區底線附近,防守時退後到點球點到禁區線附近。同時防守狀態下,邊路的防守位置留給邊前衛(或翼衛),中衛相互之間的距離壓縮的更近。

亞特蘭大和尤文圖斯仍然保持了這種更加平衡的防守策略,而切爾西的3名中衛在球隊部分進攻和防守狀態下,陣容會有一定的傾斜。

切爾西在有些時候,在進攻狀態右中衛阿茲皮利奎塔更加接近右邊路,在很多的進攻跑動路線和覆蓋區域上,更接近一個右邊後衛。而防守狀態下,馬科斯·阿隆索在左路也回收的比右路的摩西更深,加上阿茲皮利奎塔的右移,形成一個標準的4後衛站位。這也跟球員自身的特點有關。同時也是球隊需求有關,因為右邊前衛是邊鋒出身的摩西,在進攻端他的位置更加靠上,身後的空間相對更大。

這種中衛平拉開到邊路的方式,在之前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巴薩,也包括瓜迪奧拉執教的各支球隊。他們雖然使用的是4後衛體系,但是在進攻狀態下,兩名邊後衛前提到中場(或邊路邊前衛位置、或中路後腰位置),中路組織後腰會回撤到居中中衛的位置接球。這是因為他們球隊前場超強的傳控能力,或者說優勢巨大的技術保障才能實現的。

切爾西更多時候,是單側中衛更向邊路傾斜(阿茲皮利奎塔,他也是球隊上賽季場均傳球最多的球員),幫助球隊拉開進攻寬度。同時,這一側的後腰(坎特)回收肋部進行保護,另一側的中衛卡希爾也並不拉邊。這就保證了,即使在向前輸送皮球的過程中,一旦出現了失誤或者回防不及的情況,球隊仍能在後防線上保持足夠的防守人數。

當然,即使這樣在進攻狀態下的中衛拉邊,同樣需要基本的執行前提條件,就是具備像切爾西在英超這樣強大的整體實力、前場具備優秀的傳控能力、對手面對自己時回收的更深本方後場擁有更大的控球空間等優勢因素的情況下,才可能完成和實現的。

上個賽季末段的一些比賽中,蒙特拉對於米蘭也曾做出過一些類似的要求。在352陣型的進攻狀態下,兩側的中後衛非常靠近邊線位置接球,中路只留一名中後衛防守球員。比如薩帕塔更接近左後衛在左路邊線的位置,古斯塔沃·戈麥斯更接近右後衛在右路邊線的位置。同時兩側的邊後衛(班西奧尼)或邊鋒(德烏),前提或接近到邊鋒的位置。這樣一旦失去控球權,面對攻守轉換的情況下,經常看到,在最後一道防線前,只有居中後衛(帕萊塔)一個人,一對一、一對多正面防守著中路35-40米的橫向寬度(還有身前沒有專職防守型後腰保護的20-25米的縱深寬度)。這種情況下,拿到很多紅牌是不奇怪也不意外的。而米蘭的前場也不具備足夠的技術能力和絕對實力,控制球權來給球隊整體帶來前壓和上提。所以米蘭發起進攻,特別是開球門球的時候,會遇到對手非常大力度的前場逼搶。在進攻中,大量的球權轉換下,米蘭經常面對和遇到前邊說到的這種防守狀況。中後衛所能做出的選擇,只是送牌好呢,還是丟球好呢。

對於3名中衛的分工,兩側的中衛更多負責的是前壓和上搶,用傳統的概念定義,也就是人們所熟悉的——盯人中衛。他們要負責第一時間破壞對方的持球進攻,經常要趕在對手接球之前,所以對於這兩個位置的中衛要求要更嚴格一些。需要具備不錯的頭槌爭搶能力、身體對抗能力、對持球人的壓迫能力、對球的破壞和掃蕩能力。同時,如果中衛具備極強的個人單兵防守能力、防守覆蓋面積和侵略性,會對球隊的幫助更大一些。

而居中的,也就是傳統概念里的拖後中衛。一般來說,需要更好的判斷能力,可以幫助兩側的中衛撿漏補缺,協調3名中衛之間的空間距離。同時,如果具備居中長傳調度的能力更好。這一點不光是在現代,在早先的足球世界裡也同樣存在。還更加充分的發揮了該位置的進攻能力,並由此誕生了一個新的足球位置和概念——自由人。

切爾西和尤文圖斯在中路,使用的是大衛·路易斯和博努奇,也是各自在協調組織方面最好的中後衛。亞特蘭大使用的是3名中衛一對一防守里比較偏弱卡爾達拉居中補位,稍微缺乏速度,覆蓋面積有限,所以亞特蘭大的3名中衛之間,距離也拉的並不開,相對更緊湊。

2、前衛線:

(1)兩翼:

中場4人組裡,分居左右兩翼的邊前衛,現在更常被人稱之為「翼衛」。但是除了尤文圖斯在兩翼使用的傳統的雙進攻型邊後衛(阿爾維斯、A·桑德羅)以外,切爾西和亞特蘭大都使用的是非對稱的邊路球員。

在3後衛陣型下,特別是早期的352陣型中,義大利人就比較偏愛在兩翼使用進攻型邊後衛,也就是翼衛。而其他國家足球風格,大多使用邊前衛,甚至單側邊鋒。即使到了新世紀,哪怕換成了343,這種風格印記也一直存在著。

比較有代表性的,正是現在亞特蘭大的主帥加斯佩里尼。他在熱那亞之時,就通過常年的打造,固定了這種兩翼使用翼衛,主要負責防守。特別是翼衛的高位逼搶,在中場線和後衛線之前就壓迫對手失去對皮球的控制。進攻時,翼衛也要前插到邊前衛負責的進攻區域。一個人完全覆蓋一條邊路上下的60-70米區域,至今仍在熱那亞效力的烏拉圭小將拉克索爾特就是其中代表。

*關於翼衛的概念和三後衛中的使用,包括時下常見的誤區,請查閱我昨天發在微博的前一篇頭條文章《閑談翼衛誤區幾則》。因為寫的比較長,單獨分出去寫了,在這裡就不贅述了。地址:

切爾西在左路使用了邊後衛出身的馬科斯·阿隆索,他在防守時之前也提到過,經常會回到和防線平行的位置上。進攻時,會前插到平行於中場線的位置上。屬於一個標準的翼衛站位。

而在右路,切爾西使用的是邊鋒出身的摩西。他的防守時,位置更靠上,比後防線提前一檔位置,接近於後防線和中場線之間,有時也平行於中場線。而在進攻中,他的位置也更加靠上,更接近於鋒線,與傳統菱形中場里的前腰位置平行。

切爾西這就相當於左路用了一個邊後衛踢法的翼衛,在右路用了一個邊鋒踢法的邊前衛,這樣一個非對稱結構。

與其類似的,亞特蘭大在右路使用了一個右後衛出身的小孔蒂,但是他在防守時並不完全回收到平行與後防線的位置,而是略微靠上。進攻時,甚至經常前插到對方禁區內。他在這點使用上,是和摩西一樣的情況。雖然兩個人一個是邊鋒一個是後衛,但都屬於標準的右邊前衛位置。只是他們覆蓋的縱深範圍都相當大,在過去一個賽季里,他們兩個人都成了優秀翼衛的代言人,這裡也顯然存在著一些誤區。

亞特蘭大在左路使用了邊鋒出身的斯皮納佐拉,他在防守時回收的更加靠上。在進攻時,由於身前的A·戈麥斯是亞特蘭大的主力持球點,所以他前插配合、保護的成分也就更多。所以他從作用上來說,更近似於摩西這種邊鋒踢法的邊前衛。

所以在亞特蘭大的4人中場里,中場4個人是幾乎平行一條線站開的。孔蒂和斯皮納佐拉,在均衡的態勢下,並不是與後防線平齊的防守站位,而是出於領先3名中衛的高位逼搶方式。他們相對於翼衛,更接近傳統邊前衛的要求。

這也是孔蒂在加盟米蘭後的採訪里,面對他對於踢邊後衛的想法時,孔蒂會說自己很久之前的「曾經」打過並打了最多的是右邊後衛,過去幾個賽季他是打右前衛的原因。因為他踢的是一個標準的邊前衛位置,就如同過去的吉格斯、貝克漢姆等人一樣。而不是很多人所想像的翼衛。

翼衛歸根到底是後衛,而邊前衛是中場,這是兩個特點類型要求並不相同的位置。

尤文圖斯在歐冠的關鍵場次里,也使用了343陣型,在他們的兩翼,是兩個更加傳統和對稱的進攻型邊後衛阿爾維斯和A·桑德羅。兩人在防守時,都會落回到與後防線平行的邊後衛位置。進攻時,會前插到與中場球員進攻時所平行的位置,甚至有時候阿爾維斯會更前提到與前腰平行的位置。

所以,總結來說,這三個隊在邊路使用的類型情況是:切爾西——左翼衛、右前衛;亞特蘭大——左前衛、右前衛;尤文圖斯——左翼衛、右翼衛。

(2)中路:

中場4人組裡,位居中路的2名中前衛,三支球隊也稍微有所區別。

切爾西在中路使用了兩名更擅長防守的防守型後腰:坎特和馬蒂奇。一個腳下靈活覆蓋面積極大,一個高大強壯身體對抗極強。一個擅長搶斷攔截,一個擅長爭頂對抗。而其中馬蒂奇還有一腳長傳轉移,可以分擔一些出球任務。

他們兩個人,加上3名中後衛,以及左翼衛馬科斯·阿隆索,所以切爾西實際上在面對攻守轉換時,至少可以保證5-6名球員及時出現在各自的防守位置上。同時也意味著,除了門將以外在場上的10名本方球員,其中有6個人可以提供防守兵力投入。反觀上賽季實力更弱的米蘭,在攻守轉換時,經常只有2-3名球員可以出現在各自的防守位置上。而多數場次的首發10人里,能提供防守支撐最多不到4人。

亞特蘭大上賽季在中路使用了兩套主力搭配,冬歇期以前是加利亞爾迪尼和凱西。一個是高大的控球型後腰,一個是強壯的B2B中前衛。兩個人共同的特點是都很年輕,也很願意投入防守。到了冬歇期之後,加利亞爾迪尼轉會去了國際米蘭,亞特蘭大扶正了瑞士後腰福爾勒。

福爾勒更是個擅長拼搶的防守型後腰出身,而且由於比賽的積極性和投入度很高,跑動覆蓋面積很大,前後上下往複非常賣力,所以他雖然技術一般,卻也在瑞超和意甲得到了不少進攻端的數據進賬。而凱西也擁有意甲名列前茅的身體對抗能力,雖然他才只能20歲。

切爾西和亞特蘭大在中路這兩名球員的選擇上,具有相通的理念。就是通過中路這兩名後腰(或者B2B),來做為對對手進攻的第一層過濾。在他們的高強度壓迫和身體對抗下,如果能搶下皮球固然很好,搶不下來,也會為身後的3名中衛減輕一定的工作壓力。

而身後的3名中衛,在雙後腰進行了第一層防守過濾後,再通過一輪高強度的壓迫和身體對抗,進行二次篩選。3名中衛,兩側的負責盯人與上搶,拖後的負責掃蕩。再經過這一層後衛內部的篩選之後,能夠給予對手射門得分的機會就少之又少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由優秀的防守教練所調教出的球隊,所具備的——防守層次感。

由這5名偏防守的球員(3名中衛+2名後腰)組成的中路過濾網,至少可以在防守人數上保證球隊具備足夠的投入,這也是這兩支球隊上個賽季取得非常不錯的防守數據的基石。

尤文圖斯的中路人選,和切爾西、亞特蘭大有所不同。表現上看來,並沒有太大的問題。尤文圖斯為了攻守平衡,採用了一個防守型後腰+一個進攻型前腰的組合。皮亞尼奇主攻,能夠增強前場的兵力投入和進攻實力。畢竟尤文圖斯在意甲還是具備絕對的控制力和實力,需要的只是進攻端的優勢轉化和機會創造與把握。而皮亞尼奇也確實擔負起了球隊在進攻端的重任,上賽季聯賽9次助攻全隊第1,場均2次威脅傳球同樣是全隊第1。

只不過進攻型前腰出身的皮亞尼奇,更偏向進攻,很難收的回來。身體條件、跑動能力方面也並不能夠覆蓋足夠的場上面積,和提供足夠的防守強度與壓迫度。而防守型後腰赫迪拉,一方面年歲有點大,另一方面速度、動作頻率方面比較慢,所以能提供的防守覆蓋面積和強度,遠遠不足以應付與強隊的對抗。無法給皮亞尼奇提供更充分的保護,這是阿萊格里需要面對的問題。

在平時面對弱旅,這樣講求傳控為先的情況下,還不是什麼很明顯的缺點,兩個人都能得到更輕鬆的發揮。而面對實力相當,甚至高於自己的對手時,這套組合就非常吃力了。在這種時候,就會顯示出博格巴的作用,或者說是尤文圖斯缺少的年輕有活力、有跑動覆蓋能力、能攻能守的中場球員了。當然,不用說都明白赫迪拉和博格巴的實力和價格畢竟相差甚遠,只是說一下球隊需要的類型。

本賽季最典型的案例,莫過於最後的歐冠決賽。尤文圖斯的中場,特別是皮亞尼奇的身後,太容易被皇馬球員通過,直接打擊尤文圖斯後防線的肋部空檔。讓尤文圖斯在這場決賽對決中,失勢的太快太輕鬆。

所以從更加合理的角度來說,切爾西和尤文圖斯面對新賽季,更應該加強這個關鍵的補充。切爾西先前的目標很明確,雙防守後腰對於進攻的輔助略微有點不足,所以在保留原有對抗和攔截力度的情況下,需要引進一個能夠偶爾提供後插上分擔進攻投入人數的中前衛。需求正好是一名標準的B2B類型球員,來替換掉馬蒂奇,以給進攻端帶來更多的支撐。傳聞中的巴卡約科,已經眉來眼去了很久。

尤文圖斯,其實夏季最合適的人選正是他們之前考察了很久的托里索。一個進攻型B2B,可以最大程度的替換掉皮亞尼奇的作用,同時加強防守端的拼搶與覆蓋面積。只可惜這個人選最後還是落到了拜仁手裡。退一步說,摩納哥的另一個後腰法比尼奧,也可以是替代赫迪拉的好人選。不但防守面積更大,跑動能力更強,法比尼奧還有優於赫迪拉的持球能力。只是這個夏天尤文圖斯遲遲沒有動靜,不知道是在琢磨什麼。

3、前鋒線:

(1)中鋒:

中鋒位置,做為那個頂在最前邊的「1」,傳統角度來說,各種配置都有過。有出現過高中鋒的,有出現過突前前鋒的,有出現過組織前鋒的,當然大多數還是配置的搶點前鋒。這個使用什麼類型更好,還是取決於各隊中鋒身後的進攻梯隊球員的類型。比如看你的邊鋒或前腰,是擅傳,還是擅射。你的中場是擅長壓上,還是擅長退守。

切爾西、亞特蘭大和尤文圖斯,這3個隊的中鋒類型略微有差異,但是區別也在常理之間。畢竟各自的實力、財力以及本身的目標都有所差異。

切爾西頂在中鋒位置上的是迭戈·科斯塔,目前一直處於離隊邊緣。做為搶點型高中鋒,首要工作是得分,所以他也是上個賽季隊內的最佳射手,打進了20個聯賽進球,並有7次助攻。其次是對抗對手的防線,給本方進攻製造前壓的空間和機會。

亞特蘭大頂在中鋒位置上的是佩塔尼亞,策應型中鋒。很多人以為他是站樁型的高中鋒,是存在誤區的。學慣在中路拿球後,向肋部活動,然後再橫傳門前。聯賽打進5個進球平淡無奇,甚至可以說是非常慘淡,但是7個助攻的表現還是非常不錯的數據。

尤文圖斯頂在中鋒位置上的是伊瓜因,突前前鋒。以個人射門得分為首要工作,但是也具備不俗的個人持球能力。可以在前場接應、串聯、組織並且終結進攻。上賽季聯賽打進24個進球,隊內最佳射手。

(2)邊鋒:

這3支球隊,都沒有使用傳統的雙邊鋒的平衡對稱結構陣型,都是使用的非對稱的邊鋒結構。甚至,正統的純邊鋒球員也都幾乎沒有。

切爾西在左路使用了前腰踢法的內鋒阿扎爾,更多的負責持球、控球、傳球和組織。本身還具備攻擊型中場的得分能力。學慣從肋部向中路切入,是個標準的內鋒式球員。上賽季聯賽打進16個進球,隊內第2射手。

在右路主力使用的是影鋒佩德羅,隱藏在中鋒迭戈·科斯塔和左內鋒阿扎爾的掩護之下,在他們倆人吸引火力的時候,完成對最終得分的輔助和串聯。多在右側肋部,甚至接近中路的位置完成包抄或者後插上。上賽季聯賽9球9助,進球和助攻數均是隊內第3。

而佩德羅的替補,主要是現在跑動能力和動作速率下降的前腰法布雷加斯。他也是賽季隊內助攻王,聯賽12次助攻。還有一個威廉,也是前腰踢法的內鋒型球員,做為阿扎爾和佩德羅雙料替補。

當佩德羅做為影鋒出現在主力陣容時,切爾西實際上更接近一個非對稱的3412陣型。而當法布雷加斯或威廉首發的時候,切爾西實際上更接近一個非對稱的3421陣型。這也是我在開篇第一段寫那段話的目的,352和343,3412和3421之間,有時候的區別可能只是一個影鋒和內鋒之間的反差。

亞特蘭大在左路和切爾西類似,也是球隊的進攻核心A·戈麥斯,負責主要持球、控球、傳球和組織的掌控。個人的活動範圍也非常大,不局限於左路,甚至也活動在右路。可以說,他是這3支球隊,6名紙面上的邊鋒里,風格和特點最接近傳統純邊鋒的一名球員。但是從具體應用上來說,由於戈麥斯在亞特蘭大前場所處於的地位和技術優勢,特別是加斯佩里尼給他的戰術靈活度方面來說,他仍然是一個更接近於內鋒的角色。從邊路或肋部開始持球,逐漸向中路靠攏尋求機會,然後掌控射門還是傳球,以及主導進攻走向。上賽季聯賽12球10助,隊內射手王和助攻王。

亞特蘭大的右路人選,是這3個隊這6名球員里,最有意思的一個。亞特蘭大使用的是庫爾蒂奇,他既不是前鋒、也不是邊鋒、也不是內鋒,甚至都不是正兒八經的攻擊型前腰之類球員。準確來說,他風格和特點,是個標準的B2B球員。而在場上實際的作用和功能,是個B2B踢法的前腰兼中前衛。簡單來說,讓他站在右前腰的位置上,乾的是B2B應該乾的工作。

前邊講過亞特蘭大和切爾西一樣,中場和後場層層過濾的防守體系。但是真要論起來,庫爾蒂奇才是亞特蘭大最前沿的第一道濾網。亞特蘭大的右半扇陣容,既有前插非常縱深且並不擅長防守的邊前衛孔蒂,右後腰又是年輕強壯卻速度頻率稍慢的象牙海岸新星凱西,從類型上來說,是漏洞比較大的一側。所以亞特蘭大在右半扇防區里,比左半扇多設置了一道濾網,就是庫爾蒂奇。

庫爾蒂奇在進攻時,並不太過於頻繁的在前場持球,只是偶爾的後插上進入禁區搶點。更多的時候,是在禁區外圍接應。而在對手轉入進攻,或是孔蒂前插進入禁區時,他要負責對手在本方右路這一側的第一道上搶和壓迫,拖延和破壞對手的進攻。防守時,退到B2B中場的位置上,保護右半扇的中場,在孔蒂和凱西身邊形成一道屏障。

不過利用邊路來回的小範圍轉移和傳中,他倒是經常能夠收穫進攻數據。比如戈麥斯左路轉移到右肋部,佩塔尼亞右肋部下底回傳中路,他在中路搶點得分。這也讓他本賽季收穫了6個進球3個助攻的成績。

尤文圖斯343的前鋒線里的3,有點半半結合的味道。右邊使用的是和切爾西套路類似的,一個影鋒——迪巴拉。左邊使用的曼朱基奇卻不是其他那兩支球隊的方式,而是皇馬在過去3次賽季歐冠決賽里,使用C羅和伊斯科的方式。

在13-14賽季皇馬面對馬競的時候,C羅在決賽場上就展現出來一種與以往不同的個人犧牲。進攻時,皇馬仍然是保持著433,C羅也頂在左邊鋒的位置上。而在防守時,C羅卻回撤到了左前衛的位置,形成442的站位。而把反擊的前鋒機會,讓給了貝爾和本夆馬。15-16賽季同樣如此。今年,由於貝爾的缺席,C羅成為了中鋒。而這一次起到變化作用的是伊斯科,在進攻時伊斯科起到的是一個前腰踢法的左內鋒角色,防守退回到左前衛的位置,又一次形成442的防守陣型。

曼朱基奇在尤文圖斯的343里,綜合了這三年里C羅和伊斯科的位置覆蓋。當防守退守時,曼朱基奇回到左前衛的位置上。A·桑德羅退回到左後衛的位置,阿爾維斯收在右邊前衛的位置上,形成一個442站位。而在進攻時,曼朱基奇前插到一個影鋒的位置,既可以拉到左邊路傳中,也可以在左肋部持球做球,更可以後插上禁區內形成搶點射門和高點爭搶。

4、各隊功能特點陣型圖:

按照球員的功能特點,再重新排布一下各隊的陣型:

切爾西:

出球型中衛、拖後中衛、盯人中衛

右邊前衛、防守型後腰、防守型後腰、進攻型左邊後衛

搶點中鋒

亞特蘭大:

盯人中衛、拖後中衛、盯人中衛

右前衛、B2B中場、防守型中場、左前衛

B2B中場、左內鋒

策應中鋒

尤文圖斯:

盯人中衛、出球型中衛、盯人中衛

進攻型右後衛、防守型後腰、進攻型前腰、進攻型左後衛

影鋒、突前中鋒、影鋒/左前衛

通過功能陣型圖可以看出,非對稱結構下,球員的組合也有一些新的變化之法和參考借鑒的地方。

(1)對於中路的保護,和防守兵力的投入。各支球隊不管實力強弱,基本都是都會投入5-6人的能夠實施有效防守的排布。而米蘭上賽季很多場次投入的有效防守人數,只有這個數量的一半:2-4人。

(2)在邊前衛的位置上,不一定非要使用位置前提的邊後衛球員,也可以使用回撤的邊鋒球員。

但不論是邊鋒回撤,還是邊後衛上提,如果作為翼衛或邊前衛使用的話,必須具備很強的上下跑動能力和身體對抗能力。超強的跑動能力和極大的覆蓋能力是基礎,速度、爆發力、力量、耐力這些是基礎中的基礎。如果不具備這些基本的素質,很難在速度和節奏越來越快的現代足球翼衛的位置上能存活下來。

(3)前鋒不一定非要使用中鋒+2名邊鋒的配置。內鋒也可以,影鋒也可以,甚至全能前鋒也可以。庫爾蒂奇這樣的B2B式前腰充當的偽影鋒也可以,而上一個在加斯佩里尼手下大放異彩的這樣球員,正是米蘭目前正在到處處理的貝爾托拉奇。2個賽季之前,當時24歲的貝爾托拉奇,在加斯佩里尼執教的熱那亞,憑藉這種B2B式的前腰風格,做為偽影鋒,14-15賽季貢獻了6個進球8個助攻。這可比28歲的庫爾蒂奇,在聯賽第4名球隊里,拿到6個進球3個助攻厲害多了。

(4)即使球隊是使用352陣型,陣容的核心結構也是如此。同樣是3中衛里盯人中衛的實力決定整體防守實力;中場至少需要2個能提供大面積中路覆蓋的防守型後腰;兩翼在偏防守狀態下可以使用翼衛,平衡或進攻狀態下也可以使用邊前衛+邊鋒的配置;2前鋒其中可以有一名影鋒或內鋒,在他們身後可以使用前腰和內鋒……當然,這裡邊的種種可能性和組合方式,需要教練組在訓練和比賽中,去尋找答案。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撲體育-論壇 的精彩文章:

現在入手j wall 1什麼水平
大家身邊有沒有這種:打球很牛逼但卻幾乎不關注NBA的朋友?
說說我個人對李寧現在市場營銷的看法吧
埃德爾單刀破門,國際米蘭1-2紐倫堡
LEBRON 14 low PRISM PINK開箱+簡單測評!

TAG:虎撲體育-論壇 |

您可能感興趣

【奮進新時代 築夢新征程】圖解:2018兩會「新看點」
059期 新春特刊//我們是新時代的歌手
6核標壓新時代 8代i7 8750H遊戲本首發橫評
2018新時代中國模特大賽震撼來襲
2018讓人一夜暴富的區塊鏈,新時代革命的開始
清代青花——從盛轉衰的時代(1644—1911)
2022年9新車40萬輛 聰明的雷諾開啟「在中國,為中國」時代
新時代,信恆昌 2018開春恆昌沖頂大「匯」
首日累計新增破500萬 《楚留香》開創全新MMO 2.0時代
13億、3200萬人次,《捉妖記2》刷新多項紀錄,中國電影迎來最好的時代
2018海西才智戰略HR論壇:新時代下,HR應有新作為、新擔當
迎接高速交換時代的到來,新華三發布400G數據中心新品
2018年區塊鏈的新時代……
2018中國都市情感劇TOP100期待榜出爐!重塑新時代主流價值觀!
2018年區塊鏈時代,迎來了新趨勢
新時代聚合與革新 2018中國汽車金融產業峰會
「新時代 新趨勢 新機遇」,2018人工智慧創新峰會成功舉行!
記者觀察:2018中國發展高層論壇關鍵詞,開放 新時代 新機遇
蘇寧易購2017年靠炒股暴賺32.85億 新零售時代之下張近東站哪邊?
1890s——過去的美好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