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直接繼承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它的影響一直持續到清朝,這就叫做為萬世法

唐朝直接繼承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它的影響一直持續到清朝,這就叫做為萬世法

任何事物它總是要向前發展的,好的制度也會有時效性,隨著時間的推移,六官制就越來越顯示出它不太適合的一面。

開皇元年(581年)的2月,也就是楊堅剛剛當上皇帝之後,他馬上宣布改革中央官制,廢除北周的中央官制六官制度,改行漢魏制度,也就是實行三省六部制,也就是恢復漢制。

所謂的六官制,大冢宰(天官),大司徒(地官),大宗伯(春官),大司馬(夏官),大司寇(秋官),大司空(冬官),就是天地春夏秋冬,六官。這些都是宇文泰在給西魏當權臣的時候制定的,後來就一直沿用到北周。

所謂漢魏官制其實既不是漢朝的官制,也不是曹魏的官制,它是把南北朝時期,經過歷代政權整合起來的這個中央官制,給匯聚成一個新的整體,成為一套新的官制。

根據《資治通鑒》的記載,開皇元年,隋文帝「置三師,三公及尚書,門下,內史,秘書,內侍五省,御史,都水二台,太常等十一寺,左右衛等十二府,以分司統職」,說全了是這麼一大套的制度改革。

這個記載涉及的內容相當廣泛,但是究其核心而言,那就是三省六部制。

所謂三省,尚書省,門下省,內史省,相當於唐朝的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內史省是負責起草詔書的,長官叫內史令,就是相當於唐朝的中書省和中書令,門下省是審核詔書的,長官叫做納言,在唐朝叫做侍中,而尚書省是負責執行詔令的,他的長官叫尚書令,只不過因為尚書令位高權重,所以在一般情況下,並不設置,這個職位是空缺的,只由尚書省的副長官來安排工作,副長官就是左右僕射。

六部就是尚書省下設的吏,禮,兵,都官,度支,工這六個部。

內史省和門下省是是出政令的,尚書省是最高行政機構,這三省之間相互配合,就共同構成了國家的最主要的政務部門,而中國古代最主要的官職宰相,就是由這三省的長官共同來擔任的,這可是中國宰相制度的一大變革。

中國宰相制度的發展,從最大的角度來講,一共劃分為三個階段。

1、秦漢時期的三公九卿制。

2、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制。

3、明清時期廢除宰相,實行的內閣或軍機處這樣的替代機制。

這三省六部為什麼可以作為第二階段的開始,它和三公九卿制有什麼區別,我想有三個特點,是我們一定要注意到的。

1、在三省體制之下,宰相它就由具體的個人,變成機構的負責人。

在原來的三公體制之下,宰相那就是三公,就是太尉,司徒,司空,國家先任命這麼三個人,當這三公,這三公自己就有權力開設丞相府,然後主管全國政事,這意味著是先有宰相個人,再有宰相機構,所以宰相是名副其實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宰相就氣焰熏天,經常跟皇帝一爭高低。

漢武帝的時候有這麼一個故事,漢武帝任命了一個叫田蚡的人當宰相,田蚡也是遇到事當仁不讓,每天就忙著讓自己的親信當官,後來把漢武帝惹火了,就質問他,「君除吏已盡未,吾亦欲除吏」,你任命官任命夠了嗎,我也想任命幾個自己人當官行不行啊。

可見啊,在那種情況下,宰相權力非常大,君相矛盾非常突出,可是到三省制時代,就不一樣了,三省它的長官共同構成宰相,三省的長官尚書令也好,內史令也好,門下納言也好,他們是由機構的長官來共同構成的,宰相集體,這意味著先有機構再有個人,先有宰相機構,再有宰相機構的首腦,成為宰相群體。

這其實就是把國家對於個人的依賴轉化為國家對於機構的依賴,這是一個很偉大的進步。

另外,在這個制度變革之中,宰相個人的權力就下降了,皇帝的權力就上升了。

2、三省制還意味著決策和行政的分離。

在三省制體制之下,門下省和內史省是最高決策部門,主管詔令的起草和審核,但是它們不管執行,而尚書省它管詔令的執行,但是並不管詔令的出台,換句話說,管決策的不管執行,管執行的不管決策,這其實叫做決策權和行政權的分離,這也就意味著對於宰相權力的分割。

分割相權,不就是提升皇權嗎,這是第二點。

3、三省制還意味著對於決策的程序性分工。

當時出台任何一個詔令,都是先在皇帝的指導之下,三省的長官作為宰相集思廣益,然後出來一個大的意見,一個總的方向,有了這個總的方向,再交由內史省去起草,起草具體的文件,內史省起草之後,再交給門下省去審核,如果門下省覺得審核通過,再交給尚書省去執行,這個時候一個紅頭文件才算是正式成立,一個詔令才算是真正形成。

這種程序分工,就意味著只要中間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的話,都不可能形成一個真正的決策,這就叫做行政的審慎化,就最大程度地避免了拍腦門決定,避免了很多行政失誤,因為環節多了。

把這三個特點結合起來,我們怎麼考慮這三省六部制呢,我想,這三省六部制貫徹的就是君主集權,宰相分權,行政合理化這樣三個基本原則。

而這三個基本原則,都是符合中國古代社會發展方向的,所以生命力特別旺盛,不光是後來的唐朝直接繼承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事實上它的影響一直持續到清朝,這就叫做為萬世法。

天命不常,惟德是輔;有勢者強,有德者昌。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佛道雙修+儒家經典+歷史+哲學(活法,心學),牛*到不行。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以上所有,只要關注【歷史粉】,全都可以學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隋朝 的精彩文章:

中國這一朝代曾盛極一時, 留下這工程已經有1400多年了至今還在使用
隋朝第一美人 一位迷倒無數皇帝的傳奇女子
勁爆亮點:他是隋朝開國大佬被封為靠山王,但是他的結局卻不是很好!
隋朝蘭陵公主是什麼人?蘭陵公主怎麼死的?

TAG:隋朝 |

您可能感興趣

隋唐兩朝各自的第一位太子,下場凄慘都沒有能夠繼承皇位
朴信惠最好看的四部韓劇,《繼承者們》也僅排第二,第一看了三遍
日本直到今天還繼承中國這種文化,一直被各國取笑,想改都改不了
漢朝首創的這條法律,在清朝時被廢除,但卻被美國人繼承了
朱棣做了一個夢,明朝未來的繼承人就確定了
最好看的10部韓劇,繼承者們僅排第六,最後一部熬夜也要把它追完
甜到心裡的4部韓國,來自星星的你墊底,繼承者們第二,第一百看不厭!
雍正王朝:這兩點是胤禛在險境中繼承皇位的關鍵,八阿哥卻不懂
他是雍正帝的第一繼承人,卻為何被賜自盡?原來在康熙朝就已註定
為什麼朱棣聽了三個字後,就決定了明朝未來的繼承人?
最好看的5部韓劇,繼承者們未上榜,最後一部熬夜也要把它追完
「死火海」真正的繼承者?七月番中最值得看的一部?不看就虧了!
這些要繼承幾十億的富二代,並沒有夜夜笙歌
漢朝時我國有一條律法,沒有被繼承下來,卻被美國學了去
清朝皇帝為什麼很多都不是嫡長子,清朝的繼承製度到底是什麼
諸葛亮死後的真正繼承者,蜀漢四傑之一,末了也是殫精竭慮而死
倚天:丁敏君一直想要繼承峨眉派,可為什麼滅絕一直看不上她!
原來劉禪一直被誤解了,他才是三國繼承人種最厲害的
蘇聯解體後,真正繼承蘇聯的是這個國家,因為它繼承了一樣東西!
楊過是唯一一個有能力繼承降龍的,為何郭靖沒給他?秘密終被說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