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推延遲退休,不如推彈性退休

推延遲退休,不如推彈性退休

延遲退休目前條件並不具備,暫時行不通。「如果延遲退休年齡,帶來就業崗位減少,將使大量青年不能進入勞動力市場,形成青年失業狀況,由此帶來一些負面影響」。應該說,延遲退休影響就業是一個常識性問題。前述報告的數據對此提供了進一步支撐,在這種情況下,延遲退休條件的確並不具備。

不過,作為硬幣的另一面,我們也應該看到,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的加快,退休人員不斷增長讓養老金支付承受巨大壓力,存在潛在的缺口;同時,人類壽命普遍延長,使得不少男性到60歲、女性到55歲之後,還有意願有能力繼續工作。否定延遲退休,就會忽視一部分中老年人的社保、勞動權利。

正所謂眾口難調,是否延遲退休關係到不同年齡、不同階層的切身利益,無論決策天平倒向哪一方,都可能造成對另一方的辜負和傷害。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只能瞻前顧後,投鼠忌器。事實上,只要換一種思維方式,把延遲退休改為彈性退休,賦予勞動者在退休年齡、方式和收入方面以選擇權,矛盾和問題就有望迎刃而解。

一方面,彈性退休照顧到勞動者的個體差異。正如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指出,男性50歲以上、女性45歲以上的企業工人,因年齡和體力問題,存在一個「就業困難期」甚至是「就業斷檔期」。對他(她)們而言,可以選擇適當提前退休,讓身心休息的同時有一筆穩定的經濟來源。而對腦力勞動者尤其是高技術人才來說,選擇適當延遲退休,有利於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提高對社會的貢獻度。

另一方面,彈性退休能夠有效平衡政策影響。有提前退休的也有延遲退休的,二者作用自然抵消,不會對現有崗位供給產生太大的衝擊。同時,對於社保來說,可以緩解支付壓力。

凡事都有利有弊。如果我們糾結於是否延遲退休,改革退休年齡的條件恐怕永遠都不具備。我們所要做的不是坐等負面影響自然消失,而是主動找到各方利益最佳契合點。就此而言,彈性退休比延遲退休更具可行性,更值得有關部門認真研究和論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力資源知識分享 的精彩文章:

深度分析,為什麼要推行延遲退休?
這六種看似高大上的職業,實際工資少得可憐
這六種職業,工資雖然不高,但確十分穩定幸福
延遲退休不能是拿來主義,應該因地制宜
如果推行延退,5060的人怎麼就業?

TAG:人力資源知識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