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高考失利,這3類考生才適合復讀,這4類考生不適合復讀!

高考失利,這3類考生才適合復讀,這4類考生不適合復讀!

高考失利,這3類考生才適合復讀,這4類考生不適合復讀!

導讀:高考成績陸陸續續的出來了,十幾年寒窗,只為那一朝金榜題名。然而,在高考的過程中,有些學生並沒有獲得期望的結果,是選擇復讀還是先讀一所大學?北京五中校長張斌平表示,是否選擇復讀,必須由學生自己決定。只有學生自己決定,才不會後悔,才能「丟掉幻想,準備戰鬥」。這種「戰鬥」可能在復讀班,也可能是暫時認為不理想的一所大學。如果被動選擇,即使選擇復讀也未必能挖掘出潛力,發揮到最好。

在此提醒:並不是每一個同學都適合復讀。因為一般來說,考生剛經歷了高三,已經走過人生求學階段身心最辛苦、壓力最大的一年,而復讀(高四)往往要比高三更辛苦,心理壓力更大。所以,在決定要高復之前,考生和家長不妨先問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哪類落榜生適合復讀

1、有強烈復讀慾望的考生

這類考生由於各種原因,導致今年的高考成績不符合預期。考生對結果心存不甘,很想通過一年的努力拚搏,爭取明年考上理想的大學。

2、高考發揮失常的考生

這類學生高三平時基礎紮實,成績優異,綜合水平頗受認可。一般來說只要他們通過半年(參加春考)或一年的復讀,並加以適當的考試心理調節,第二年高考成績基本都能提高30分-50分左右。

3、有學習潛力的考生

這類學生腦子很聰明,學習能力也不差,只是在高中階段,沒把主要精力用在學習上。在經歷過這次高考失利的打擊之後幡然醒悟,決心要好好為了自己的前途,再全身心投入地拼搏一次。

復讀建議

如果這三類學生經過慎重的考慮,決定要復讀。那麼根據不同目的的人群分類,給出如下建議:

1、復讀沖一本的學生

要對自己的潛力有充分估量

立志考一本,高考成績在一本線下20分-25分左右的學生。通過一年有效復讀,一般85%的學生能達到理想的成績。

立志考名牌,高考成績在目標名校線下10分-15分左右的學生。通過一年有效復讀,一般80%的學生能進入理想大學。

2、復讀沖二本大學的學生

要對自己的實力有綜合考量

這類學生較前一類實力稍欠,這個時候對自己的綜合實力有個準確定位顯得尤為重要。

對高考成績考量:根據歷年經驗,一般在線下30分以內的考生,用功復讀一年本科成功率90%左右;線下60分以內的考生,用功復讀一年本科成功率65%左右;線下超過60分的考生,成功率較低,約為35%左右。

平時成績及學習習慣考量:有些考生受班級學風及師資因素影響,高中階段基礎沒打牢,加之學習方法也有些問題,從而成績不理想。但其實這類考生具有很大的學習潛力和進步空間,若這些有潛力的同學通過高考落榜的刺激,自身激發了想奮發努力,改變自己命運的強烈慾望,那麼這類考生今年的努力必能有所收穫,離成功不再遙遠。

【案例】

家長周先生:孩子高考分數不是很理想,估計上不了第一志願的學校,是應該選擇復讀還是讓孩子先讀一所大學,很糾結?

【專家觀點】

北京五中校長張斌平:高考出分的第二天,我聽到一位復讀的學生的成績,總分比去年還降了5分,如果把一本線低7分的因素考慮在內,這個考生的復讀成績與去年成績相當。還有一個學生,第一年成績與北大提檔線差3分,被一所師範大學錄取,入學三個月後退學了,選擇復讀,第二年如願以償考入北大。

對於正在糾結的家長來說,是否判定第一個同學復讀失敗了,而第二個同學復讀成功了呢?

其實情況並不盡然,因為判斷復讀成敗的主體應該是學生,糾結、選擇是否復讀的也應是學生。

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復讀不是學生的錯!因為高考是決定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考試。選擇大學和專業是每個考生的一個夢想。選擇復讀意味著繼續選擇大學和專業。在現行體制下學生在大學期間轉學、換專業的道路不通暢;學生缺乏足夠職業規劃培養,因此夢想不明確、不穩定,通過復讀再給自己選擇的機會;或者單純是成績與理想的大學有差距,單純希望通過復讀提高分數實現高考夢想。

其次,復讀是一種教育。一年復讀,不僅要強化對高中所學知識的掌握,更多的是一種心理考驗。無論什麼原因選擇復讀,都對學生是一個重大的考驗,這種心理考驗過程對學生的成長有重要作用。

第三,「糾結」是成長的起點。當學生因此而糾結,也就是學生重新進行自我認知,對自己人生進行思考和規劃的時候。無論最終作出哪種選擇,都意味著學生完成了一次人生的選擇判斷。

所以,是否選擇復讀,必須由學生自己決定。如果被動選擇,即使選擇復讀也未必能挖掘出潛力,發揮到最好。高考並不是唯一的出路。同理,復讀是學生的一種選擇。一般來講,復讀的原因應是你覺得自己的能力還可以去另一類型的高等學府。無論做什麼事,嚴謹認真都是必須的,不能一邊復讀,一邊還猶豫著別的事情。

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職業興趣、學習潛力、心理品質等進行引導,提供參考意見,最終由孩子自己決斷。

最後提醒大家:落榜後不止高復一條路,學生和家長定要先冷靜分析,綜合考慮之後再做決定。

四類考生不宜復讀

1、心理素質差的考生。復讀的考生已經經歷了一次高考失敗,一般更加容易悲觀,對考試更容易緊張和焦慮。因此,選擇復讀的考生,需要具備更加良好的心理素質。

2、高考分數較高或過低的考生。往年總有一部分高分考生非北大、清華等重點院校不上,選擇復讀。然而,對那些600分以上的考生來說,成績提高空間不大,心理包袱卻更大,來年高考成績可能還不如今年。因此,已被錄取的考生,不如讀一個相對比較滿意的專業。

3、缺乏毅力和約束力的考生。復讀一年是艱難的一年,對考生的毅力是極大的考驗。復讀的一年時間,需要考生具備吃苦精神。考生如果沒有堅強的毅力,沒有做好吃苦的準備,沒有約束力,最好別選擇復讀。

4、被逼無奈型的考生。有些考生是聽從家長的決定才選擇復讀,自身並沒有太大動力。如果考生自己不想讀,家長千萬不要逼迫他。否則,考生不但學不進去,還浪費財力,更嚴重的是浪費了孩子一年寶貴的光陰。

高考志願填報前,你必須知道的潛規則—致2016年完成高考的朋友(很全的講解,建議收藏!)

一、高考的感想:

對於高考首先請記住這麼幾點:

第一,記住無論你的高考成與敗,愛你的人還是愛你,恨你的人還是恨你,不會變。

第二,再慘烈的結局兩個月後你也絕對可以習慣了,人生就這樣。

第三,不要想著離家越遠越好。孤身一人在陌生的城市,無論怎麼堅強也會有難過的時候

第四,如果不是太喜歡某專業,千萬不要選學科性質太專一的學校(比如某財大)。盡量選綜合性大學,這樣你的機會和快樂會多很多。

第五,也許你高考還是沒能達到你痴心了這麼久的目標,你想到了復讀,但是你想想,萬一第二年高考變態難怎麼辦,萬一考的就是你不擅長的怎麼辦?而且,你的缺點並不會真正改變多少,除非你壯士斷腕,但是有了壯士斷腕的信念你也可以在大學混得風生水起。

「分數是基礎,志願是關鍵」 這句話,填報志願與高考成績的重要性幾乎可以抗衡:「七分考,三分報」。跳出「重分數,輕志願」的壞心態,不要因為自己的大意與自己心儀的象牙塔失之交臂,遺憾不已,也不要因為自己發揮失常,覺得這點分沒啥好斟酌志願的,那就錯了,我們要努力把損失降低到最小,志願填報很重要。這裡作為過來人給出最中肯的建議,當然,最終如何去報,取決於你自己。

二、學校排名的了解,預估自己分數,然後對號入座!

在決定填報志願前建議先了解一下大學排名,以下是我花了很多時間精心整理的,希望對你們有用!

1、 了解全國大學排名:

2、了解一本、二本、三本大學的排名

三、報考的關鍵

1、專業先還是學校優先

答:總的來說,如果你的分數高,可以重本及以上大學,對專業沒有特殊要求,那就學校優先;如果你的分數不是那麼高,只能上二本學校甚至三本學校的話,那就專業優先。

詳細解答請看:高考志願:學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

2、報考要考慮的因素和順序是什麼

答:優勢所在、興趣愛好、職業理想、校園風氣、校舍條件、所在城市、院校名聲,按排序重要性依次遞減

3、有哪些專業適合女孩子呢?

通過以往就業率統計,下面九大類專業對女生來說還是不錯的!

1、經濟學類 2、外國語言文學類 3、中國語言文學類  4、藝術類 5、醫藥護理類

6、管理類  7、新聞傳播學類  8、教育學類  9、法學類

4、報考志願的一般順序是什麼呢?

1)必須必須確定自己的職業理想;

如果你還沒有職業理想,或者職業理想並不清晰,可以先確定一下你希望自己的未來是下面哪四類人:

每個人未來的發展都只有四種:學術與技術、仕途、商業、教育

(1)學術與技術:語言類、醫學、科技、民航、工程類、數據與IT。這類工作主要是靠自己的技能和學識來獲得收益,優點是在自己學到技能以後,相比無此技能的人有絕對的優勢且工作一般較在銀行、科技集團、研究生等穩定的機構。不足是知識也會更新換代,也會過時,需要長期而大量的學習,工資增長緩慢,工作較為單調,就業對學歷和本科學校的專業排名有一定要求。

(2)仕途:通常為管理類相關專業,也就是官場,俗稱從政,這類工作無需經過大量的技術學習,也對本科畢業的學校級別及學歷情況要求略松,是通過社交能力、口才、人際關係和家庭背景來換取工資,優點是如果發展較好,可以在一個領域裡掌權,福利待遇較好,不足是人事關係複雜、工作公平性一般、起步時要忍受一定委屈、工作壓力較大。 這方面推薦的專業有對對外經貿、政法、財會學、管理學、外交學、人力資源管理學、社會管理學專業等。當然其實當官和你學什麼專業沒有必然聯繫。

(3)商業:較多高考失常學生的選擇,這個行業的工作對你的大學級別和學歷好壞幾乎沒有要求,你完全通過自己的商業頭腦和社交能力來獲取自己的收益,銷售類工作、市場類、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網、服裝及餐飲業通常也屬於商業環境下的工作,優點是靠業績換取工資,公平得體,工作實用性強,靠綜合能力就業,能力通用,不怕調動。不足是競爭壓力大、工作穩定性差,工作對個人休息有一定影響。這方面推薦的專業有市場營銷、企業管理、財會、工商管理、財務管理、商務英語、電子商務、數據通信、多媒體、互聯網管理等。此外,社會是最好的大學,計劃自主創業的同學大學裡要有自己的經營嘗試計劃。

請輸入圖片

描述

(4)教育:通常指的是做一名學科老師,或教學研究,對應的專業是各學科的師範,優點是工作穩定、與學生打交道、人際環境相對純凈,不足是收入較少、擇業壓力大,對應的還有教育機構的教師,這種是沒有編製的私企教師,優點是收入極高,不足是工作環境一般、工作地點不穩定。

所以,要知道自己想報什麼專業,你必須得把你是四類中的哪一類想好了,然後才能進行下一步。

2)確定自己這個職業理想有哪些專業;

確定自己屬於哪一大類以後,找到這一類相關的一些職業,初步確定希望從事一份什麼樣的工作。鎖定專業範圍。

3)確定自己的分數段對應的學校批次里有哪些學校有這個專業;

通常來講,任何專業在一本、二本、三本、一專二專中都有對應的學校,你完全可以在符合自己成績段的學校群中找到有此專業的學校,再通過百度查詢這些學校的這些專業的開設情況,最好別是這個學校的擺設專業以免影響教學質量,例如你在航天大學不學飛行卻學管理一定就沒有你在管理類大學學的好,有的學校一些專業是附屬,你可以在這個學校的貼吧或新生群了解。

4)確定這些學校歷年的分數線;

在百度查詢這些學校的分數線,結合自己所在省的報考政策,看自己的情況適合報哪個大學。

5)確定校風、校舍環境;

校園風氣決定了你大學很大一部分的學習心情和幸福指數,有必要做出了解。而校舍環境影響你學習的效率和學習的舒適,務必從圖書館條件、宿舍條件、自習室充裕情況、教學樓情況等了解學校的學習設施和生活設施是否符合你的期待。

6)確定學校所在城市

別距離家庭太遠,最好在自己省會所在的城市。或者至少有直達的飛機或火車,小城市的就業和鍛煉機會較小。

這就是選擇學校的過程!先確定專業,再找這個專業有哪些學校!最後看符合自己成績的學校範圍,在這些學校中找到環境和校風自己喜歡的地方,最後考慮個人意向、對城市的要求、離家遠近以及任何你需要考慮的因素。

5、平行志願的省份,填報是否該服從調劑?

這時應該特別注意以下兩點:

首先,準確定位,注意排列順序。雖然平行志願中的院校是並列關係,但投檔總有個先後,操作時還有個時間差問題。因此,考生應按自己的滿意度對高校從高到低進行排序,把自己最想就讀的院校排在前面。同時還要做到幾所院校間形成一定的梯度,這時的分差設置在5分左右即可。平行志願下,填在前面的志願可以適當冒險一點,「沖一衝」;中間的志願「穩一穩」;最後一個志願就一定要「保一保」,也就是說要填報一些往年「吃不飽」的或投檔分與考生分數相差比較大的院校,以確保被錄取。

其次,推薦填寫服從專業調劑。錄不到喜歡的專業可以進入大學以後再轉專業(但我提醒一下哈,轉專業往往需要成績在原專業排名前百分之十,而且大二才能開始讀新專業,如果新專業大一有專業課的話,要自學來補),除非考生分數優勢特別明顯,或者很想進某所院校的某個專業(職業理想非常鮮明者),否則,專業建議服從調劑!因為平行志願的投檔規則是:錄取時從前至後開始按A、B、C、D等志願順序依次檢索,當檢索到符合條件的高校時,則對其他志願停止檢索。也就是說,每個考生在平行志願中有可能被檢索幾次,但只有一次投檔的機會。如果你不同意專業調劑,一旦檢索後你被提檔,卻由於分數沒有優勢,錄取不到你所填報的專業,就會被退檔。被退檔後又由於受「只實行一次投檔,不補充投檔」的限制,檔案被「凍結」,不能參加下一所學校的檢索,從而就失去了該批的正常錄取機會。當然,如果你對某個專業特別痴迷,那麼不服從調劑賭一把也好,但自己要想通了,既然要賭,請樂觀接受一切可能的結果。

6、應該復讀嗎?

我不推薦任何能走上二本的考生復讀,要知道時間就是金錢,多讀一年書就會少賺一年錢,也許你會說你多讀一年之後可以有更大的本事賺更多錢補回來,但你怎麼就知道一定可以呢?你的父母還能等你多久呢?想過高三這年他們的緊張焦慮嗎?你父母年輕?可是明天和意外,不一定哪個先來。好不容易他們熬出頭了你要重來一次??讀書就讀好幾十年你打算什麼時候開始盡孝呢?高考只是對高中的一個檢驗,他證明了你高中的學習成果,但絲毫不證明你的大學和你的未來。沒聽說哪個知名的企業招CEO還要提供高考成績的。現在985找不到工作的年年都有,二本畢業月薪過萬比比皆是。

當然,復讀的經歷會讓很多經歷過它的人變得異常的成熟、堅韌,以及經歷很多別人沒有經歷的那段難忘記憶,這是很多經歷過復讀的孩子的親身體會。復讀生來年高考時會有更大的壓力與心理包袱!而且由於大多數人不能忍受自己去復讀兩年,所以復讀生的高考承擔著必須一次成功的期待,這是巨大的風險,所以,你可以選擇復讀,但理由必須充分,不能說如果考好了你會怎樣怎樣所以去復讀,你要給自己留後路,如果考不好呢?你不能只在一方面考慮問題不是嗎?如果失敗了你願意承擔他人的嘲諷和一切來自周遭輿論的壓力嗎,這是個賭注,如果要選擇,就意味著你願意承擔風險,並同意接受一切結果,沒有這樣的心態,你是承擔不了的。

7、專業報名和父母有分歧該聽誰的呢?

父母推薦學生報考通常是因為可以借力,比如媽媽是這個行業的精英,父親是某個公司的老總,能夠對孩子的就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或能為其創業提供第一筆物資和人力資源,除此情況之外,我不推薦任何家長干涉學生的志願選擇。

一把來講,大部分的專業,真的沒太大的就業率區別,還在於你的能力。家長和孩子可以共同來分析社會的趨勢、一同來制定方案,但有時眼光要長遠,也要尊重學生自己的看法和夢想。將來要陪伴孩子四年甚至一輩子的,不是父母,是這個專業、這個職業,所以如果孩子選擇了不喜歡的專業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我想家長也不會願意看到吧。人生最難得的就是選個喜歡的專業,這樣大學四年都是快樂的,別人靠頭懸樑錐刺股來培養毅力,你卻像打遊戲一樣的快樂來享受你的大學課堂,這感覺是很美很美的,人生幾十年,不要委屈了自己,選擇喜歡的專業才能做好,才能更好的去完成自己的夢想。但考生們不要盲目自信,你對你熱愛的專業有沒有就業前景的估量,有沒有你自己的職業計劃,都要認真的考慮,不是你報個音樂學就可以去中國好聲音,也不是你學個漢語言文學你就能靠寫書養活自己,你得有自己的規劃。

當然,如果你的父母在某個領域裡有突出成就,你讀他推薦的專業可以保障你的就業,並且你個人的能力並不突出的情況下,其實可以聽從父母的安排,這樣將來求職的面試環節你會省不少力,但前提是這個領域你不討厭,並且你可以試著愛上它。

8、二本、三本學生就業會面臨麻煩嗎?

一般來說,任何大型的國企、世界五百強企業,在招聘的時候永遠都不會限制你是幾本,只需要你是一名本科生,同等學力,即可。有些小企業招聘要求必須來自985、211院校,這樣的公司不進也罷,一個願意拿學生四五年前的高考結果作為衡量學生大學畢業後的能力和未來標尺的老總,他能有什麼遠見呢,他開的公司又能有什麼大發展呢?我進英才面試的時候,校園雙選會-校園面簽-全市統面-蘇區培訓考試-總部培訓-總監面試-總裁面試-發配分部-正式派遣-試用期考核-轉正考試,沒有任何一個環節問我大學是幾本,老總只關心我能帶來多少業績,能多好的處理人際關係,就是這樣。

但是,如果你將來不想走企業路線,而是想從事學術、技術、醫學,那麼你最好就讀於一所一本院校,而且最好是211學校,因為這裡有更便捷的條件發表你的學術成就,不管是科研水平,還是畢業走向,都較有保障。此外如果你的志向是國外就業、涉外業務,你最好去一所能夠有中外合資項目的學校,並且每年有公平靠譜的機會到國際或港澳台交換,獲得更好的機會,也對自己未來的出國簽證提供足夠的校方支持。

如果你是一名熱衷於高中教學的決定報考師範的學生,那麼你最好去一所一本,因為教師這個職業目前沒有什麼市場需求,就業也比較難,所以招聘方不得不提出硬體要求,用來減少競選人數。除非你比較突出比較優秀,那有機會。總之,高於一本省控線的師範生,不要輕易放棄進入「211工程」院校的機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羅朝萱是大力萱 的精彩文章:

017高考志願指南!報志願三要素,關鍵詞,誤區都在這裡!

TAG:羅朝萱是大力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