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如何讓人誇你「會說話」
大一的時候,英語口語很差,詞都連不成句子,到了大三卻可能拿到英語辯論賽的冠軍;剛進大學,內向到沒有幾句話可說,幾年的社團實踐課外生活,畢業時也能變得口齒伶俐,說話恰到好處,人都變得活絡起來。
這些都是時間積累的神奇功效。其實,出了大學走進職場,高頓職業發展研究中心的吳老師指出,你就會發現,很多人參加會議、發言、彙報工作等場合,可能話都說不清楚,除了天生的原因,還與以前沒有意識地提升口頭表達能力有關。
想讓別人誇你「會說話」,不妨看看以下幾個小技巧:
1、了解對方的溝通風格
這是一種溝通中重要的策略,通俗來說,就是看人下菜碟。我們平常在說話時都曾遇到過被對方打斷的尷尬的情況,很可能就是因為說話不對別人胃口。
別人喜歡言簡意賅的,你非要啰嗦一大堆無關的東西。知道對方是什麼樣的溝通風格,喜歡怎樣的信息獲取方式,是提升我們溝通效率的前提。
即使是陌生人之前不了解,也可以先行試探,仔細觀察體會,再不時調整自己的說話策略。
2、先給出觀點再展開敘述
我們經常會羨慕很多人思維敏捷,說話時有層次有條理,其實是「總—分」模式起了作用。
比如對某個事情發表看法,切記一把抓,先梳理出觀點型的內容,並且先將觀點拋出來,再圍繞觀點展開後面的敘述。
許多人說話太繞,抓不住重點就是因為先給敘述,把別人聽得雲里霧裡。先出觀點,其實節省了聽話人的聽話成本,後面也能跟得上你的論證。
3、觀點最好不要超過3條
為什麼是3點呢?大量的研究發現,觀點類的東西,3基本上是一個比較合適的數字,也是不給腦容量增加過多負擔的範圍。
可以試想一下,雖然說你分了點,看起來條分縷析,可是一下分了十幾個點,那還是等於沒分,別人最多記住第一條和最後一條。
如果超過3條,你可以試著合并一下同類項,或者做一些取捨。
4、不要受外界的干擾
有人一邊說話,一邊查郵件回微信打電話。其實在對方看來,這是一種比較失禮的行為。造成的結果就是接完電話回來,一臉茫然,「我剛才講到哪了」?
所以你這邊話沒說完的,不是重要信息電話,先不要急著回復,這樣會打斷你的思路,也會造成對方的不滿。
5、不做「傲慢的假設」
說話表意清楚,即使是對情況一無所知的人,也能通過你的描述,立刻掌握現狀,這就是語言的功力不同。
有很多東西,不要自己假設看起來「很明顯」或者「大家都知道」。譬如,老闆把項目交給你做,不一定就表示他對這個項目100%都清楚,所以你若是彙報工作,最好事前考慮到這一點。
6、重新敘述講話重點
最後收尾,最好還能將你所傳達的全部意思,以最簡要的關鍵字或者關鍵詞,給對方總結梳理一下,幫助對方理解。這其實體現了你說話做事的周到性。
能把你想要表達的意思,用最通俗的語言,清楚地表達出來,也是一項本領,而且還可以為你今後的人際溝通中佔盡先機。以上這些小技巧,可以幫助你短期內提升說話的能力,提高表達的效率。而且,只要勤加練習,日後的口語表達能力必將會發生質的改變。


TAG:大學生活好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壞人喜歡選擇女大學生下手?原因你可能想像不到
※女大學生噁心嘔吐,以為是懷孕,真兇讓人意外
※當我們說工農兵大學生時我們在說什麼
※胡適先生對大學生說的一番話 時至今日仍振聾發聵 讓人深思
※你是如何看待學習這件事兒的?新時代大學生應樹立什麼樣的學習觀
※親愛的你,大學生活?你過得怎麼樣
※美女大學生因為懶惰獲大獎,爸爸擔心無人敢娶
※這是一個大學生講述的故事,看不清臉的女人你見過嗎?
※不要讓貧窮限制了想像,你怎麼看待大學生去旅遊卻讓父母買單?
※大學生上課怎麼玩手機?你們的方法弱爆了,我朋友這招才是真的狠
※我一個村裡的大學生朋友講的故事,你是不是一個壯丁?
※台大學生虐殺貓咪後,她沒有訴諸暴力而是做了這件事
※一份大學生的情書:我喜歡你,我把自己藏在了雨里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壞人喜歡選擇女大學生下手 | 根本原因是什麼?
※美國大學生如何不為「錢」所困
※准大學生們,這才是是真正的大學生活
※女大學生自白:我的原生家庭是如何一步一步,將我逼到跳橋的
※大學生用蚯蚓夜釣鯰魚,沒想到漁獲這麼好!看著真讓人羨慕
※大學生為寫科學論文去採訪神婆,結果卻是這樣~
※女大學生向老師請婚假,老師驚訝:大學可以結婚嗎?大學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