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繼婷剪紙:韓信瓜

黃繼婷剪紙:韓信瓜

黃繼婷老師是我一個哥哥的家屬。就職於邳州文化館。十年前,《連環畫報》向她約稿。她就委託我給她拍照上傳。

今年邳州市文聯公眾號編髮的她的作品。我想起我的電腦硬碟還有她投稿的資料,發上來,以饗讀者。

當時,她就已經成名了,獲獎無數。現在應該就是大家了。

1、邳州依宿山盛產三白西瓜:白皮、白瓤、白籽,馳名徐海。這三白西瓜有三好:一好個兒大,小的二三士斤,大的抱不動;二好瓤厚皮薄,瓜汁甜得噎人;三好能治病,夏天,牛不吃草人拉痢,連喝兩天三白西瓜汁,不用吃藥自好。

2、老人輩留言:「說三白,道三好,韓信留種有功勞。」這三白西瓜原是當年韓信選留下來的良種,所以,它又叫「韓信瓜」。

3、話說韓信年輕時,遍訪名山,廣交豪傑。聽說下邳南蔽江淮,北控齊魯,是兵家必爭之地,韓信決定到下邳去。一年春,韓信從淮陰出發,日行夜宿,不幾天就來到了下邳。他登上嶧陽山頭,滿眼的梧桐正在吐芽放葉;向北眺望,但見一座青山西北高聳,蜿蜒而東,像游龍掉尾而去。

4、韓信下山來,步行半個時辰,又來到這座山前,看到山腰間有一個小亭,遠遠望去,好像一頂黃草帽。太陽落山了,韓信便到山頂借宿。

5、韓信到山亭一看,一張石桌子,兩邊坐著一老一少,正在用黑白兩色西瓜籽下棋。韓信上前打躬施禮,自報姓名,說明來意。

6、老人起身讓座,說:「光顧著下棋,飯都快涼了。如果將軍不見外的話,咱們就一起用飯吧!」韓信也不多推辭,三人一起吃了晚飯。

7、飯後,那個年輕人收拾好碗筷走了,老人又邀韓信一起下棋。韓說:「既然老伯餘興未盡,晚生願奉陪再下兩盤取樂。」明月當空,亭內通亮。老人把白瓜籽遞給韓信,自己用黑瓜籽,二人又下起了棋。前兩局各有勝負,第三局接著又擺開了。老人擺兵布陣,步步緊逼,韓信及鋒而試,一著不讓。老人擺出一個「卧龍陣」,韓信卻來個「敲山震虎」法脫了險。老人暗暗稱好,又推出一個「困龍陣」。韓信一看便明白,這是一個絕陣,不好攻破。他順手捏起一顆白西瓜籽,在額頭上擦來划去思索對策,眉頭一皺,計上心來。韓信用個「生雲走龍」法,沒走幾步,便把黑籽吃個精光,又贏了第三局。

8、韓信連忙起身道歉。老人道:「將軍不必多禮,勝敗是兵家常事。老夫便是黃石公,今在此等候將軍多日,有一言奉告:秦末伐,且種瓜。」、

9、韓信聽說是圮橋授書張良的黃石老人,連忙叩頭求教。抬頭再一看,黃石老人和山亭都不見了,只有剛才擦額頭用的那一顆白西瓜籽還攥在他手裡。

10、夜黑更深,不好再到別處投宿,韓信便在這座山上倚著一塊石頭睡了一夜。

11、第二天清早,韓信在山前開了三分地,把這顆白瓜籽埋在地當中,施肥鋤草,精心培植。這顆西瓜籽長得也神,下種三天發芽,發芽三天放葉,放葉三天吐須,吐須三天蔓藤,蔓藤三天就開了三朵花,這三朵花三天結了三個瓜,又過了三天便瓜熟蒂落了。

12、三七二十一天,韓信收穫了三個白西瓜。這白西瓜大得出奇,三個正好卧滿三分地。

13、韓信把這三個大白西瓜搬到山上,用三塊大石頭墊牢,搭成了一個大瓜屋。

14、八月十五月兒圓,韓信把附近山村的老百姓都請到山上來,吃瓜賞月。大家切開一看,瓤白如玉,賞心悅目;嘗一口,清涼入脾,甜到心窩,便高興地把它叫做「韓信瓜」。

15、他們把韓信瓜籽帶回家,第二年春天種下地,結果家家西瓜大豐收,戶戶日子過得甜。一傳十,十傳百,下邳遠近的老百姓都來討瓜籽,韓信就把自己選留下來的瓜籽送給大家,讓大家種瓜養家糊口。

16、韓信跟劉邦打天下立了大功,被封為楚王,建都下邳。下邳人沒有忘記韓信的好處,就在八月十五這天,挑最大的韓信瓜送給他品嘗。韓信推辭不掉,便把大家送來的西瓜切成片片,分送全軍將士,一起吃瓜賞月過團圓節。

17、沒過幾年,呂后借故殺了韓信,下邳人鳴不平,就把韓信當年倚石而宿的那座山叫做倚宿山,作為對他的紀念。

18、現在,倚宿山上還保留著韓信當年的瓜屋,是用三塊大石頭砌成的。吃韓信瓜的時候,細心的人還會發現,那白瓜籽的上端,有一道黑邊,當地人說,這是韓信和黃石老人下棋時,擦額頭沾上的油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心文化傳媒 的精彩文章:

【邳州白馬寺故事之三】六時吉祥,法喜充滿

TAG:靜心文化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