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平凡中孕育出的「不平凡」

平凡中孕育出的「不平凡」

攝影/雨點

平凡中孕育出的「不平凡」

王根成

近知白好壽老師正在收編《隴西民間故事集》囑我作文,我是一個半拉子讀書人,性情放縱,羈傲不遜,予以作文,實非易事,仿徨之中,想起了北宋學者楊時有這樣一句話「一德立而百善從之」,似有所悟,從德從善,人之大綱,能以性念追其德,拙筆從其善,我之志向所託,於是執筆投紙,略作小議。

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的差距,是沒有今天的廣播電視傳媒,更沒有現代文娛界的傳遞機器,由於觀念與現實作用的限制,能識文斷字的人在百姓當中寥寥無幾,哪么沒有文化的人們,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編撰出一篇篇感人故事,在勞做之中,茶餘飯飽之後,無以解憂,用這些口頭故事,作為調解疲勞、消除寂寞的精神食糧。也是非常快樂的享受。

民間傳說首先有一定的寫實性,也存在一定的虛構性,但其內容豐富,務真求實,勸人向善的宗旨,是亘古不變的,它可以隨意去編、隨意去傳,沒有文字修飾,也不必用文字修飾,但其思想源泉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任憑你去開掘,任憑你去攝取,不受任何約束,不受任何限制。說故事前首先冠以很久很久以前,來加深其神秘感,老太太豁著牙,撇著嘴,老大爺手裡提著旱煙袋,嘮嘮叨叨的說給鄉友們聽,併兼哄著孫子,那三句一咳,二句一喘的形象,使人著實可親可愛。樸素的語言,用樸素的方式,傳播給更加質樸的人群,便是民間傳說的特有功能。

民間故事流傳很久,很少被官方用文字記載,也不被高層文學界用於寫作題材,《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先生,開闢了以民間傳說為題材的創作先河,他成功塑造出了平民百姓當中所發生的各種故事,以致膾炙人心。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繁榮穩定,文化事業的迅速發展,一些文人已不在到帝王將相、才子佳人上多浪費筆墨,而開始注重地方文化的挖掘傳承,於是獻身於地方文化的開拓者比比皆是,白好壽先生也是這個隊伍中的列前捍衛者,但他與眾不同的是雙目失明,在暗淡的世界裡,堅貞不渝地尋找著自己的夢,成功創作出了長篇敘事詩《平凡人生》,整編了《隴西民歌選》以及這部《隴西民間故事集》,因而感化了周圍所有熱愛祖國,熱愛民族,熱愛文學的地方志士,這便是偉大產生於平凡的對應關係。

我生在隴西,長於隴西,這片熱土,孕育了我全部的成長過程,也孕育著幾千年的文明史,他的山川河流,土屋瓦舍,草木石礫,在我眼裡是偉大的,神秘的,更何況這片土地上的文化,不管是記載性的,還是非記載性的,都是我們祖先與今天幾十萬同胞奮鬥的歷史,能夠收集,整編出這篇文化遺產,留傳給後世的人們,何嘗不是一件善事!而白好壽老師不但這樣說,也在這樣做,豈不令人感到欣慰。

作者簡介:

王根成,號南山村夫,生於1957年,甘肅省隴西縣人。酷愛書法、文學。書法作品見於《甘肅書法報》《定西日報》,《即興仁壽山》收錄於甘肅隴西李氏文化杯全國詩文書畫大賽《李滿天下》詩文集。2011年策劃創辦了《鄉土情緣》雜誌、2016年策劃創辦了《百靈鳥》雜誌並擔任主編。書法詩文作品集成《塵緣筆韻》一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隴西視野 的精彩文章:

探尋曹家峴紅軍戰鬥遺址的前前後後

TAG:隴西視野 |

您可能感興趣

平凡中的不平凡
平凡又不平凡的你
在平凡中做不平凡的自己
致平凡世界中不平凡的你
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
平凡但不平庸
平凡還是不平凡?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夢
平凡不平凡的日常
平凡的中藥,不平凡的韻味
不平凡的《平凡的世界》
平凡也有平凡的風度,平凡也有平凡的境界
平淡,但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並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夢
致敬平凡中的不凡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你!
我不是葯神—平凡人的不平凡
出身平凡,但從不自甘平凡的四大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