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縣記憶之鐘益樓
咚——咚——曾經響徹費縣的古老而厚重的鐘聲,伴隨著鍾益樓的拆除,變成了費縣人的回憶。
上世紀90年代初,費縣的地標性建築屈指可數,佇立在溫涼河岸邊的鐘益樓成了縣城為數不多的「高樓」。大樓新建伊始,咚咚的鐘聲總是準時響起,似乎在告訴人們,時間在前進,城市的腳步在前進……
鍾益樓身著雪白的外衣,矗立在溫涼河岸邊,像聖潔的少女,靜靜地看著溫涼河緩緩流淌,更見證著費縣的城市發展。醒目的大鐘高高地站在樓頂,以獨特的造型、黑白相間的碩大指針和刻度表,吸引著眾多人的目光。尤其是它那穿透整座城市,洪亮而低沉的鐘聲,更凸顯著這座城市的歷史人文氣息。
鍾益樓在費縣的發展中扮演了多種角色。曾幾何時,許多來費縣的客人,如果不認識路,許多人就會以鍾益樓為中心告訴他們該怎麼走。可以說,鍾益樓是費縣的一個地標。最初它的身份是書店,每逢周末都會吸引很多小朋友來此讀書學習。後來它變成了股票交易場所,最後它又變成超市。每一次角色的轉變,都反映著費縣經濟社會的巨大發展變化。
這座曾經被人熟知的大樓,經歷了數十年的風雨洗禮,見證了費縣經濟發展的腳步。這兩年,費縣實施了「兩河」治理改造工程,為溫涼河、護城河兩岸重新梳妝,所以,鍾益樓與費縣人告別了,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也永遠留在了費縣人的記憶里。但是,我相信,每一個費縣人在經過此地時,依然會記起鍾益樓,因為,它是伴隨我們成長的大樓。
伴隨鍾益樓消失的還有車站、得月樓、鍾羅山賓館等見證費縣發展變化的標誌性建築。每次坐公交車經過鍾益樓的站點時,聽到「鍾益樓」的報站聲傳來,我總是習慣性地往那邊看去,浮在眼前的,還是那座熟悉的大樓。
關於鍾益樓留給我們太多的記憶!


※沂水有機蜜桃獲歐盟認證,150萬斤「貴族桃」將漂洋過海去歐洲
※臨沂知名書畫家鄭建成
※獻禮父親節!聽聽父親怎麼對我說!
TAG:任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