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經驗分享!磨礦分級管理一些事兒……

經驗分享!磨礦分級管理一些事兒……

磨礦分級作業是繼碎礦工序之後,將礦石在粒度方面進一步磨細,使其附合選別作業要求的加工過程,仍屬於準備作業。磨礦分級作業的工作質量對選礦廠的經濟技術指標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所以各選廠對磨礦分級作業給予極大的重視。

(一)礦石的計量

選礦廠礦石的計量包括礦石的數量、礦石的品位(含金量)和含水量。

1.礦石的數量(一般指干礦量)

大型礦山的選廠在磨礦機前面裝有各種計量裝置,可自動記錄給礦量;小型礦山的選廠可採用刮板取樣稱量法來記錄礦量。磨礦機前記錄的礦量稱為累計礦量,它必須有專人負責。每半個月至 1個月與碎礦工序來礦總量核對一次,兩者應持平,否則應查出原因,並及時處理。

對磨礦機的計量裝置應設專人加以維護,每個月最少要用實物核對一次,據核對的結果對累計礦量加以校正。

各台磨礦機的給礦量要定期記錄(自動裝置一小時讀記一次,刮板稱量法半小時一次),以便及時調節給礦量,使磨礦機處於均衡工作狀態。

2.礦石含水量

定期由磨礦機給礦皮帶上取樣,稱出其烘乾前後的重量,進而計算並記錄原礦的含水率。

3.原礦的品位

派專人在分級作業的溢流處截取礦流,每小時取一次,每班取八次樣,混均後送化驗室分析金、銀等金屬的品位,做為各選別作業技術指標的原始數據。

(二)礦漿的濃細度

磨礦分級作業產出的礦漿需要有一定的濃度和磨礦細度。

1.礦漿濃度

礦漿濃度一般由選別作業的選別方法來確定。選礦廠磨礦分級崗位工人必須每半小時記錄一次礦漿的濃度值,濃度波動範圍不得大於工藝要求的 ± 2% 。如波動範圍較大時,應及時調節磨礦機的前、後給水量和原礦的給入量。

2.礦漿的細度

礦漿細度系指礦漿內礦粒的細度,它與礦物的結晶粒度的大小和形狀等有關。各選礦廠合適的磨礦細度通過礦物可選性試驗來確定,它是礦物單體分離程度的標誌。礦漿細度以 -200目的百分含量來表示。選廠生產過程中,礦漿細度波動範圍也不得超過工藝要求的 ±2% 。礦漿細度應定期用快速篩析法測定,並做好記錄。礦漿細度也可通過控制溢流濃度的方法來間接的進行控制。

(三)磨礦介質

磨礦介質為磨碎礦粒的物體,其特性包括密度、裝入量(或充填係數)、配比、補加量和磨損特性。

1.球磨機的磨礦介質為金屬球體

選廠必須對不同球徑和材質的球標定其密度,盡量使用大密度的金屬球,以提高磨礦效率。

2.球磨機的裝球量

球磨機開始裝進球的總量稱為初始裝球量,它應據球磨機的有效容積在 45% 加以計

算(即充填率取 45% )。球磨機在整個生產期間應力求保持簡體內介質充填率在 42- 45% 之間,常通過定期補入新球的辦法來實現。

經常測定球磨機的工作轉數,使它穩定在 85% 臨界轉數範圍內,否則應及時調整裝球量(即充填係數)。

3.球的配比

各種直徑的球的重量佔總裝量的百分數稱為球的配比(球的粒度特性)。球的配比必須按球磨機總給礦(包括返砂和新給礦)的粒度組成加以計算。有時也可按經驗數據來選定。對於小型球磨機,可將 120mm 和 100mm 的球換成100mm 或 80mm 的球。

4.檢查和確定補球制度

為保持設計規定的磨礦效率,必須儘力使球磨機筒體內介質的重量和配比與初始裝球的重量和配比相接近,這就要求掌握補球制度(補球重量和配比)。

(1)每個季度(或半年)對球磨機筒體內的球要清理一次。準確的測定和記錄球的總重量和各種球徑球的配比(排出碎球)。

(2)依據清球期間的磨礦濃細度的記錄和磨礦效率等,確定出該球靡機最合適的裝球量和配比。

(3)同樣按磨礦效果最佳的清球期間的補球記錄,確立最好的補球量和配比。通常只補入一、二種大球,按比例每班補加一次。

(4)崗位工人必須按工藝要求,定時定量的補球。

(四)操作與檢修

1.經常檢查電機、傳動部件和軸承和溫度,使其與室溫差保持在 40- 60℃ 。

2.保持潤滑狀態良好。

3.定期巡視給礦器勺嘴磨損情況,球磨機筒體固定襯板螺栓是否漏礦漿。

4.備足襯板、金屬球等易損件。定期按計劃更換補板。在更換補板和排出碎球時,必須將廢棄的襯板和球體仔細清洗,以免造成顆粒金的損失。

5.崗位操作者應儘力保持球磨機給礦量、前後給水量和分級設備的返砂量的均衡穩定性;還要做好生產記錄。當班者應為接班創造良好的生產條件。

來源:天道研究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洲際礦山 的精彩文章:

美圖欣賞,絢麗的礦物、礦石實拍!
選礦藥劑的正確添加方式,礦山人要牢記!
狗鼻子有多厲害?居然知道哪裡有隱藏的礦產資源!
外表美麗的礦石,卻殺人於無形……
我國資源對外依存度高達70%!中國礦企怎樣正確的「走出去」?

TAG:洲際礦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