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慶人的一次性毛板船
最新
07-17
編者按
本文根據王瑞燮所著《天下湘商》素材編寫。
寶慶人的一次性毛板船
資水上游各縣盛產木材,明清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木料需求量大增,寶慶商人就採購當地木材,然後利用資江便利的水運,送到長江中下游,成為長江中下游木材的重要供應地。從上游往下游放排時,滿江全是木材,「見排不見水」,排山倒海,浩浩蕩蕩,其場面非常壯觀,成了資江的一道風景。
清朝嘉慶年間,湖南寶慶府下轄新化、邵陽和武岡三縣,當地盛產杉木、煤炭、土紙和筍子。
漢口「九省通衢」,水陸交通發達,是理想的商品流通的大市場,於是一些寶慶人以杉木造船,然後載上一船煤炭、竹子、紙張、茶葉之類土特產順水來到武漢,在漢江邊找到了一個避風港。
考慮到從漢口返回寶慶乃逆水,行舟實在吃力,這些來漢口的運輸船,就設計只用一次,不擇木料,用當地松木板,船面粗糙,只刮灰不上油,到了漢口,連貨帶船一起賣。由毛板船承載的水路貿易逐漸發展起來。
在資水水運史上,寶慶毛板船是最讓人稱道的。毛板船是用剛鋸開的松樹板拼裝而成,裝煤順流到達長沙、武漢等地,賣煤之後,再將船體拆下當木板就地銷售,無須返航。毛板船是一種特殊經濟現象,極盛時每年有2000艘以上,是寶慶商人的一大創造。


TAG:邵商一家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