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驚訝!香港6名狀元全部學醫!

驚訝!香港6名狀元全部學醫!

又是一年高考放榜時,今年香港有6名狀元,全部學醫!

作者 |羅拉

來源 |「醫學界」微信號

近日,據《大公網》報道:6名來自香港5間傳統名校的狀元各自分享學習心得,他們全部表示未來想就讀醫科。一時間狀元讀醫,又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

狀元們紛紛給出的學醫理由是什麼呢?

拔萃女書院狀元林莉雯(右)。(圖片來自港媒)

林莉雯:自幼已被醫生職業吸引,因家人曾經患病,所以立志在香港修讀醫科,運用醫學知識幫助別人。

皇仁書院狀元蔡維澤。(圖片來自港媒)

蔡維澤:「希望我的存在,幫到世界一點。」他透露,因為見到公立醫院輪候期長,令很多人得不到及時治療,又覺得不應因經濟條件而喪失看病的權利,期望為市民,尤其底層民眾的治療盡綿力。

聖保羅男女中學狀元李朗軒和鄧惠慈。(圖片來自港媒)

李朗軒:從小就對科學有濃厚興趣,也經學校課程接觸到醫院運作,他認為醫科能夠融入科學知識,如參與科研工作研製新藥物,能幫到有需要的人。

鄧惠慈:在中五時曾到醫院跟隨任職兒科醫生的學長實習一周,其間遇上1名約6歲的長期病患兒童,並主動陪伴他聊天及看電視,希望幫助他克服病魔;有關經歷令她體會到醫生的重要性,希望自己也能以專業醫學知識幫助病人。

庇理羅女中狀元施奕昕(中)。(圖片來自港媒)

施奕昕:中學時曾參與醫院義工服務,見到醫生照顧病人,認為工作富挑戰可幫助病人,就立志從醫。

民生書院狀元梁冠康。(圖片來自港媒)

梁冠康:計劃是首選攻讀牙醫。

香港和內地狀元們冰火兩重天的醫學報考態度,也引起了原廣東省衛計委副主任@波子哥-廖新波的關註:

近期香港高考放榜,6位高考狀元全部選讀醫科,這和內地高考狀元無人報讀醫科形成強烈的反差。香港的醫科錄取標準極高,能入讀醫科的都是最優秀的同學。5年來27位高考狀元中,有16位選擇了讀醫科,足見醫科在香港受追捧的程度。而內地,1952-2015年3千多省級高考狀元,醫科連熱門專業的前10位都沒進入。

網友們怎麼看?

@月下清影獨舞:年薪兩百萬和年薪幾萬,狀元們可不傻。

@炮子紙:醫療環境包括醫患關係惡劣是主要原因,培養周期長收入低也是一部分原因。

@平凡:雖然頂尖人才無人學醫,但是普通醫學院校依然擠破頭。

@長沙牙醫老黃:一方面內地醫療市場亂象過多,包括醫保的問題,藥品回扣問題,虛假宣傳問題,醫生過勞待遇差的問題,少數地區醫鬧屢禁不止的問題,這個得承認……但另一方面,醫生職業越來越受人尊重,這是必然趨勢,而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生的社會地位也會向發達地區靠攏!

可見,內地狀元們不愛報考醫學專業的原因,大致有可分為:

一、薪資待遇差

香港公立醫院各級醫生的薪資收入在香港各行各業中都是佼佼者,《醫學界》近日發文《月薪22萬!看看香港醫生工資是怎麼煉成的!》中,就有提過:

香港公立醫院住院醫生起薪為54220港元,若不計專科,約25歲就可獲逾5萬港元月薪,30歲約可達7萬港元。而且這還只是以公立醫院計算,不包括私家醫院及診所醫生。和咱們大陸一樣,醫生也分等級,醫生等級不同,工資也不相同。最低的是月薪5萬港元,最高的可以達到22萬港元/月。具體的如下圖:

而反觀內地醫生,根據2015《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數據:

收入在3000元及以下的醫師佔29.46%

收入在3000元至5000元的醫師佔37.37%

收入在5000元至7000元的醫師佔15.40%

收入在7000元至10000元的醫師佔11.58%

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醫師佔6.15%。

在凜冽的現實面前,內地狀元不學醫也就不難理解了。

二、培養周期長

儘管大家都知道,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對醫生臨床經驗的提升益處良多,也是打造標準化、同質化、高水平醫生的必由之路。這條路,美國、英國等很多國家的醫學生也都走過,但似乎我國的醫學生們,走的格外艱難。

我國目前推行的是「5+3+X」規培制度,即:5年臨床醫學本科教育+3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2至4年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這也就意味著,學醫至少需要8年,多則需要12年的煎熬才能成為一名合格醫生,而這8-12年中,醫學生們又面臨人生的大難題:買車買房、結婚生子、奉養雙親(乃至四親)···這些無不需要錢來解決,而我國規培生的收入較低也是眾所周知的,有些規培生甚至艱難表示:還需父母接濟。

漫長的學習生涯,迫在眼前的人生大事,與同齡人的現實差距···這些無不加重了醫學生完成規培,成為一名合格醫生的負擔,學醫之路,道阻且長。

三、醫患關係緊張

如果說薪資差強人意,培訓時間漫長,醫學生們還可用」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先賢哲學激勵自己一把,但面對日益惡劣的醫患關係,面對防不勝防的醫鬧,醫學生們常常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學醫的初心:當初的選擇是否正確?

不時發生的醫鬧事件,影響的不只有已經成為醫生的醫生們,還有正在成為醫生的規培生們,以及想要成為醫生的學生們。

儘管現在醫療界流行這樣一句戲言:勸人學醫,天打雷劈。但如果醫生們的生活待遇能夠切實得到保障提高,醫患關係能夠和諧相處,這樣的戲言也就只能成為一句玩笑話,被歷史塵封。

醫學註定是一個晚熟的職業,不僅需要專業知識和技能,也需要一顆兼濟天下,仁愛之心,正如《人民日報》刊文指出的那樣:

醫生是生命的守護神,也是社會的公共財富。給醫學生一個值得期待的未來,給獻身醫學者一份體面的收入,體現著我們對待生命的態度。如果毀掉一批醫學生的信心,未來幾代人將可能陷入有病無醫的困境。因此,請善待醫學生,莫讓醫學生吃苦又吃虧。

版權申明 |本文原創 歡迎轉發朋友圈

過往的君子給我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 的精彩文章:

27張照片,看看美國醫生咋做手術的!
不考慮ECMO的話,他必死無疑!
跳個廣場舞,腸道被切25厘米!
拒絕做頭顱CT,這個酒精中毒的男人死了……
為啥中國大胖子更容易死亡?

TAG:醫學界 |

您可能感興趣

從唐朝到清朝產生557名狀元,各省狀元數量排名
美忠實盟友納下投名狀,向美國獻上140億大禮,駐軍人數創新高
中國「最牛」學霸村,一村子就走出了26名狀元,就在浙江!
歐盟正式向俄羅斯交上投名狀!美國一口氣損失近千億美金
清朝第101名狀元陸潤庠書法:熔鑄歐陽詢、虞世南
美媒重排!NBA近十年最優秀的五名狀元,羅斯的排名卻遭到質疑
200億「投名狀」送普京,晉三受夠美「薅羊毛」?白宮措手不及
我國古代一共出了710名狀元,但其中只有一人被招為皇帝的女婿!
清朝共有114名狀元,江蘇省最多,卻有3個省「顆粒無收」
440萬iPhone用戶聯名狀告谷歌 索賠32億英鎊究竟為啥?
昔日盟友徹底反水,送美國140億納下投名狀,俄羅斯陷入包圍圈
19歲的內馬爾,19歲的姆巴佩,19歲的C羅,19歲的梅西,差距無以名狀!
波羅申科離任前向西方遞投名狀,撕毀20年條約,又給俄國找麻煩
歷史上一共592名狀元,三分之一來自一個省,被稱為「學霸省」
愛情投名狀
向美國遞投名狀,小國扣押一艘俄羅斯巨輪,沒收60輛坦克裝甲車
又一西部球隊涼了!3名狀元仍無緣季後賽,另一名狀元也快了
皇眉獸來襲!悉數詹姆斯生涯合作過的八名狀元隊友
俄羅斯再送中國大禮!千億訂單納投名狀,美國這次坐不住了
千奇百態的二戰中立國:美國租借中國千輛卡車,瑞典繳納投名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