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林氏宗祠巡展3:八閩名祠·福建晉江陳埭西濱林氏宗祠

林氏宗祠巡展3:八閩名祠·福建晉江陳埭西濱林氏宗祠

在晉江陳埭,林姓是一個主要姓氏。陳埭南部的當地人口就以林姓為主,分布在桂林、宮口、坊腳、西霞美和梧埭等村。那裡的林氏老人習慣稱自己是「西濱林氏」。據《西濱譜志》記載,「西濱林氏」至今已有679年的歷史,而這些歷史也被記載在了那裡的一座林氏宗祠里。

「西濱林氏」的林氏宗祠坐落在桂林村南港路旁,先後經歷過三次重建,佔地30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1600餘平方米,呈五開間三進結構,兩側各有一長廊紀念館,紀念館裡記載著「西濱林氏」的古今傑出人物。

西濱祠堂後忠烈比干公祖公祠

根據《西濱譜志》記載,這座林氏祠堂創建於明朝弘治年間(公元1488年至1505年),迄今已有600多年,明嘉靖辛酉年,由於國家動蕩,林氏宗祠毀於兵焚;到了西濱林氏的第七世林雲程高中進士之後捐資在宗祠的原址進行第二次重建,建成後並邀請當時的大學士張瑞圖為林氏宗祠題匾,張瑞圖所題的「林氏祠堂」四個大字,後人們一直沿用到現在。而第二次重建的林氏宗祠也一直作為當地林氏後人祭祀之地。抗日戰爭勝利後,「西濱林氏」的愛國華僑熱衷教育,在林氏祠堂左右兩側及後面各捐建了一些房屋,作為當地孩子讀書的學堂,林氏宗祠又成為一塊文化教學的聖地。

「文革」期間,林氏宗祠的文物古迹一度遭到破壞。改革開放後,「西濱林氏」子孫為了弘揚祖德,海外華僑及大陸同鄉鄉民協力興建。1998年冬天,林氏宗祠在原址進行第三次重建,並於2000年落成。

由於建築規模宏偉,而且人才輩出,第二次修建的林氏宗祠被當時的朝廷誥封為「八閩名祠」之一。當地的老人介紹,林氏宗祠既是林氏大家族的聖地,亦是一處難得的人文景觀,在當地還有一種說法是,「泉州南門外有『三座半』的祠堂,林氏宗祠便是其一。」

英才輩出見證「西林」史

現有的林氏宗祠整體建築上保持了明清風格,宗祠外的石埕上新添了東西兩側護廊做歷史、名人紀念館。宗祠前面是一個池塘,隔著池塘是一面石牆,石牆上刻著「九牧屏」,象徵林氏。重建後的林氏宗祠遠觀飛檐翹角、大氣恢弘,近看精雕細琢、俊秀端莊。

西濱林氏開基祖錫昌公

走近林氏宗祠,宗祠大門外撰刻著三幅大門楹聯:「將相家聲遠,元魁世澤長。」「西拱羅山鍾秀氣,濱臨晉水映祥光。」「源溯三仁馨祖德,派分九牧紹宗風。」宗祠內牌匾顯赫,述說著「西濱林氏」家族的輝煌。宗祠後面,還建造了兩座安著雕欄的石拱橋,與祠堂建築連成一個整體,更延伸了林氏祠堂的歷史文化內涵。

在林氏宗祠的大院內,宗祠主建築的後面還有一座祠廟——比干公祠,相傳林氏太始祖是比干公,而關於西濱林氏的基祖,據林氏宗祠「西濱老人總會」的老人們介紹,西濱林氏的始祖為錫昌公。據《西濱譜志》記載,錫昌公於元順帝至正年間,從筍江霞洲(鯉城浮橋)到陳埭桂林定居(那時候的陳埭桂林一帶統稱為「西濱」),此後也開始了600多年的「西濱林氏」史。

走進林氏宗祠,祠堂內莊嚴大氣,雕樑畫棟、精緻華美,各種牌匾琳琅滿目:「四代一品」「兄弟尚書」「重宴瓊林」「柱國少師」等等,在林氏宗祠的長廊紀念館裡,「西濱林氏」人才薈萃,明清兩朝科第蟬聯。據記載,明清以來,「西濱林氏」先後有進士14人、舉人33人、序貢生員126人、職官79人、七品以上官員63人,清正廉明,名噪一時。其中,著名的有重宴瓊林的林雲程,廣西右布政使林欲廈,兄弟尚書林欲棟、林欲楫,太常寺少卿林洪烈等等。

林欲楫(1576—1662),字仕濟,號季猻,欲棟弟。萬曆三十一年(1603)解元,三十五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歷官中允、右諭德、少詹事、禮部右侍郎,因拒絕為魏忠賢生祠撰文得罪閹黨,罷歸。崇禎時擢禮部尚書,掌詹事府事。大學士楊嗣昌議增兵餉,欲楫上疏言:「三空四盡之秋,不宜以窮民養驕兵」,崇禎帝不聽,欲楫遂以疾乞休。唐王入閩,召入閣,封光祿大夫右柱國少保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不久乞歸,卒於家。著有《易勺解》、《學庸註解》、《水雲居詩草》等。

林肇開,字國先,號景實。萬曆四十三年(1615)舉人,四十四年進士。授戶部主事,升黃州知府,為官清白不錙。

林欲枊,字爾禎,號豫章。萬曆廿五年(1597)舉人,授程鄉縣令,值歲飢,亟開倉賑濟,親諧各鄉散賑,百姓感載。升戶部員外郎。

林期昌,字泰曾,號存崖,欲棟長子,天啟元年(1621)舉人,崇禎十年(1637)進士,授工部虞衡司主事。

林徽初,字調復,號希庵。天啟七年(1627)舉人,崇禎八年 (1635)進士,任浙江布政司參議。

林象祖,字羽堯,號愧蓼,順治十七年(1660)舉人,康熙三年 (1664)進士,歷任常熟知縣、內府科給事中,贈太常寺少卿。

林洪烈,字孫肯,號修亭,象祖子。康熙二十六年(1687)舉人,三十年(1691)進士,授吏部清吏司,升太常寺少卿。

林鶚烈,一名複發,號根亭。乾隆五十一年(1786)欽賜舉人,恩賜翰林院檢討,泉州清源書院掌教。

林梁材,字弼卿,號悅萱,同治元年(1862)舉人,四年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歷任吏部員外郎。

林啟然,字則昭,號熙東,晉江西濱(今陳埭鎮坊腳村)人。他出身農家,兄弟六人:啟華、啟榮、啟抱、啟然、啟虎、亦元。清道光年間,晉江人渡台經商的很多,運去大陸的布匹、油料及日用百貨,並運出台地盛產的稻米、糖和水果,獲利頗豐。為了維持家計,弱冠之年的林啟然與仲兄啟榮、三兄啟抱、五弟啟虎一起到台灣經商。因林啟然生性誠樸,經營守信,素為同行信服,生意亦日見興隆。

最初,林啟然在笨港開店,笨港下湖一帶突然遭遇海嘯,有不少居民遇難。災難過去後,無數屍體在海面上漂浮,令人看了心酸。林啟然慨然捐出千金,置買一片土地作為義冢,收拾流屍,盡為殮葬。後來,他的商店移到麥寮,扶危濟困一如既往。咸豐五年(1855),笨港發生饑荒,林啟然特地調運米穀數千石往笨港平糶施賑,救活災民無數。咸豐六年,嘉義城牆塌壞,林啟然又樂捐千金倡修,並親自董理修城工程。雲林縣他里霧天后廟圮塌,他也捐資助修。咸豐七年,林啟然回到故鄉,見到西濱林氏大宗祠破損,遂捐獻重金倡族人共修。當時凡是家鄉親戚鄰里往台灣謀生的,一概在林啟然店鋪里落腳,無不受到殷誠的接待。所以,閩台兩地都傳頌他的義行,其輕財尚義的行為聲名遠揚。

後來,林啟然因功被台灣兵備道獎賞,授予候選布政司理問(掌推勘刑名,相當於今之法官),後又賞加奉政大夫(正五品)同知銜。光緒二年(1876),林啟然在台灣麥寮逝世,家屬為運柩送回家鄉西濱厚葬。知縣王昀為其撰寫墓志銘,稱其「貿遷善營,急功力奮,尚義財輕,崇勛疊著」。

西濱林氏第二十一代裔孫,世界體操冠軍林超攀

1995年8月27日出生於福建省晉江市陳埭西濱鄉,中國男子體操隊隊員。 林超攀於2008年入選國家體操集訓隊;2011年在全國青年錦標賽中獲得跳馬、單杠等多項體操項目銀牌;2013年10月,獲得世界體操錦標賽男子雙杠冠軍;2014年10月,成為世界體操錦標賽男團冠軍成員;2014-2016年期間舉行的全國體操錦標賽中,獲得多項體操項目的獎牌。

中文名林超攀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日期1995年8月27日

運動項目體操

所屬運動隊國家體操隊

主要獎項第十二屆亞洲青少年體操錦標賽男子團體、鞍馬、跳馬、單杠冠軍 2012年國際體聯體操世界盃斯洛維尼亞站男子跳馬冠軍 2013年10月6日比利時安特衛普世界體操錦標賽男子雙杠決賽冠軍 2014年廣西體操世界錦標賽獲得男團金牌

西林裔孫遷徙台灣

西林人自明末開始入台後,便在台繁衍生息。像林啟然這樣與台灣有割不斷情緣的人舉不勝舉,如,據《晉江縣誌》載:林華昌,欲楫子,康熙十一年(1672)舉人,任台灣府儒學教授,後升常熟知府。族譜記載:林為都,諱昌時,字俞臣。邑庠生,才華出眾,曾攜子紫山游台,設幕課徒多年。林亦元,諱啟蘭,字則修,號雪亭。咸豐四年(1854)台灣府試第二名,科試取進嘉義學第九名。林後達,諱後發,孥賊有功,得台灣道丁日健、前任鹿港理番分府獎賞頂帶。

現如今,西林人與台灣的族人往來密切,渺渺海峽數百年來從未隔斷這血濃於水的情緣……

泉州南門外三座半祠堂

西濱林氏祠堂是泉州南門外有名的「三座半祠堂」之一。何謂「三座半祠堂」?原來,這說的是泉州南門外有三座半祠堂是受皇帝誥封的。另兩座半傳說為衙口一座、湖中一座,梧棣半座。當然這說法特指的是某個時期,現今它們在眾多新建祠堂中已不如從前突出。在這三座半祠堂中,西濱林氏祠堂規模頗大。

林氏祠堂始建於明嘉靖初年,林氏五世林度、林玙倡議,擇址於祖居地桂林村興建林氏祠堂。據說該建築區別於其他祠堂的最明顯所在便是與水相連,祠堂擁有「前三溝,後三溝,三獅十二欄杆,兩柱八駿馬,石埕十八坎」的特色,這在其他地方並不多見。

驅車至祠堂後門,從後門入。先是一仿古石門,而後花徑彎曲,綠樹成蔭,如入花園。一水自右手邊潺流,水上架有兩座石拱小橋。左手邊,一座龐大仿古建築,從林清珍老人口中得知,那便是林氏祠堂了。從右側走廊進入祠堂,繞至祠堂正門,豁然開朗。祠堂正前方水塘蕩漾,東西兩水彙集而至。據說過去水流大時,兩水在此迴流擊盪,形成漩渦,固有「鯉魚吐珠」之稱。

繞祠堂一周,方明白「前三溝,後三溝」之意。這是一座臨水而居的祠堂,前後左右皆是蜿蜒水流,碧波縈繞,充滿了靈秀詩意。祠堂前有水塘者不少,然像西濱林氏祠堂周邊如此多之水者,卻是少見。徜徉其中,有心曠神怡之感。

眼前所見祠堂為2000年新建。林氏祠堂在明嘉靖四十年(1561),因沿海倭亂,毀於兵火。直至天啟年間,族人林雲程 「宦遊過家,蒿目刺心,捐俸金累百,鳩工重建」。族人又共置祀田若干畝,供每年春秋祭祀。現祠堂內有東閣大學士李廷機撰文,族人林欲廈書丹的《重建林氏祠堂碑記》記其事。後因年久失修,於1998年拆了重建,2000年完工。

新建的林氏祠堂是在原祠地基上建立起來的,總共佔地面積23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80平方米。為磚石木構仿古建築,五開間三進,硬山頂,飛檐翹脊,脊角立著鴟吻,脊間堆塑剪瓷彩色麟鳳。兩側建有廡廊,前面鋪石埕,埕前樹立登科中舉標誌的旗杆。埕角建有兩座造型精巧的重檐石柱涼亭。祠堂背後,隔著一道水溝,建有一座比干祠,與祠堂同在一中軸線上。祠堂門牆以細雕花鳥圖案的青、白堵石砌築,面牆上安圓形竹節窗,門路則安八角螭虎窗,刻工頗佳。原先的祠堂坐東朝西,背對大海,遙望羅裳、紫帽諸峰,故大門有「門對羅裳,欣添淑氣;堂垂紫帽,嘉助祥光」楹聯。現在因為大門前方已經讓鱗次櫛比的新式建築擋住遠望的視線,所以換上新撰的大門楹聯:「西拱羅山鍾秀氣,濱臨晉水映祥光」。

祠堂大廳,朱梁畫棟,裝點得金碧輝煌。祠堂兩側,在原有規制上,新建了兩條長廊,牆上石碑篆刻著西林歷代人物簡介,以及海外華僑先賢事迹。祠堂後為比干祠。比干祠兩旁建造碑亭兩座,豎立一方方石碑,鐫刻晉代劉夢熊,唐代李白、孟郊,宋王十朋,元歐陽玄,明曾用升、萬法,清魏裔介、余乾貞等古人詠吊比乾的詩篇。比干祠前,栽植不少花木,點綴得生氣盎然。祠堂與比干祠相隔一水,由兩座安著雕欄的石拱橋連通,兩者渾然一體,更延伸了林氏祠堂的歷史文化內涵。

入得林氏祠堂,亭台樓榭,如入花園。如此詩意祠堂,想來不必因誥封的「三座半祠堂」而名,但因那龐大規模及園林之景,便足以名譽泉南了。

前三溝後三溝 祠堂棲水鄉

若要說西濱祠堂與其他祠堂有何區別,當數祠堂內牆密密麻麻的石刻碑文,上面銘刻了西林族源、先祖畫像、族內名人事迹、祠堂往事……就像一部西林族人在西濱這塊土地上的濃縮史,讓人一目了然。如此詳盡地用碑文石刻表現在祠堂內,在晉江眾祠堂中極少見。

第三次重修西濱祠堂時,西林族人將祠堂原有的匾額亦統一修繕製作。如今一入祠堂,便可見大廳和後落掛滿密密麻麻的匾額,匾額近50方,黑底鎦金大字,金光燦燦,輝煌無比。匾額上多為西林族人歷任官職名稱,如「禮部尚書」(林健)、「吏部尚書」(林欲楫)、「工部尚書」(林欲棟)、「光祿寺卿」(林勤)、「布政司參議」(林徽初)、「太常少卿」(林洪烈)、「太平縣令」(林喬松)等等。也有如「四代一品」、「兄弟尚書」等特指匾額。西濱在明清兩朝,科第不絕,共有進士十四人,舉人三十三人,庠貢生員一百二十六人,職官員七十九員,七品以上官員六十三人,可謂人才濟濟,燦若星河。特別是出現了祖孫父子四代一品、同胞兄弟同朝為尚書、五服之中八進士、伯叔子侄同位朝班等等,更是名噪京華。這一塊塊匾額便是最好的見證與歷史記載。

而大廳上石柱所鐫聯對,多為古代所撰。如「父武子文三進士,兄魁弟解兩尚書」等等。在眾多楹聯、匾額之外,祠堂內有一物更能見證西濱祠堂的榮耀。在祠堂大廳左側的牆上,一組特別的鎦金碑文極其醒目,行雲流水一般的滿文,方正大氣的印章。沒錯,這是當年的聖旨碑文。在滿文的右邊,用漢字翻譯了聖旨的內容。四方聖旨皆為康熙所頒,細看旨文,是表彰林洪烈、林象祖兩人的父母及妻子事迹的誥封。據說,這四方聖旨原件在第三次重修時依然完好存在,牆上石刻完成後由私人收藏,而後漸漸不知所終。

開基主錫昌公的故事

西濱林氏祠堂位於陳埭。初時,我們以為所謂西濱林氏祠堂即在現西濱鎮,卻不曾想南轅北轍,走錯了路鬧了笑話。

這裡所指西濱,原名西邊,並非指現在的西濱鎮。據說,五代南唐時陳洪進為漳泉節度使,令吏役兵民圍埭造田,因陳姓首居於此,故名陳埭,雅號陳江。陳埭分為四隅,即東西南北四邊。元末,林氏定居西隅墾拓,便稱為西邊。

七十多歲的退休老教師林清珍是西濱林氏第十九世孫,他告訴我們,現在西濱林氏已繁衍至第二十六世,而目前尚在的最老的輩分是第十六世孫,可謂「十世同堂」。 2007年,海內外西濱林氏子孫倡議重修《西濱譜志》,林清珍任編纂委員會的常務副主任兼主編,所以,他非常熟悉族史,以及西濱祠堂。

林清珍介紹說,西濱林錫昌公於元末由筍江霞州肇基西濱,世代繁衍,歷六百餘年。明清兩代,西邊林氏以最先開族的溝西村往南發展,析居到坊腳、對門厝、大三房、後田前、後店、祠花、宮口、義美、潭頭、曾厝、金溝、西霞美等13個村落,總稱「西林」。上世紀 70年代,西邊改稱西濱,劃為五個行政村(坊腳、桂林、宮口、梧棣、西霞美),分屬陳埭管轄,現有人口1萬多人。

西濱林氏自明、清兩代至民國期間,先後渡台灣謀生者甚多,他們分別定居鹿港、淡水艋舺、貓里干、彰化麥寮、枋寮、朴仔腳、仔腳、灣里街、高雄等地。除此之外,還有不少人旅居菲律賓、新加坡、印尼、緬甸、越南、美國、加拿大等國以及港澳地區。

至今,在西濱各個村落仍流傳著一個關於錫昌公的故事。

傳說,以前的晉江永和鎮英墩村炳山下是一片草埔,有一條大路從草埔前穿過,通往沿海一帶。這個草埔水草豐美,有戶人家便利用這塊草埔放羊,並在草埔路邊開了一家飯店,專門賣羊肉飯。由於生意不錯,店主的羊越養越多,幾個月後就養到了100隻。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從那時起,店主今天宰1隻羊,明天羊還是100隻。宰5隻羊,第二天依然是100隻。這草地上的羊,就這樣一直保持著100隻。店主因此發了大財。

這一天,一位風水先生從草埔經過,到飯店中吃飯。他一邊吃一邊打量周圍的環境,發現這個地方的風水很好,是難得一見的「羊穴」。他越看越入神,不知不覺吃了很多羊肉飯,等到付賬時才發現身上錢不夠。店主以為來了個吃白食的,兩人便吵了起來。

這時,有一位小販,走進店中準備吃飯,看到兩個人在爭吵,問清緣由,便慷慨掏出錢幫風水先生付了錢。風水先生非常感動,一問,才知道這小販家住西邊村,那裡是個窮村子,生活很困苦,村民四處討生活……風水先生為了報答小販的恩情,建議小販將祖墓遷葬到這草地邊。小販依照風水先生所說,將墓移了過來 ,正好葬在「羊穴」的羊嘴上。說來真靈,這個小村果然發達起來,人口一年比一年增多。而從那時起,飯店主人的羊群開始殺一隻少一隻,而活著的怎麼也養不肥,飯店的生意日漸冷清,最終倒閉了。從此,這裡便只留下一個大古墓。因為曾經是羊住的地方,所以稱它為「羊巢墓」。

這和錫昌公有什麼關係呢?原來,那個好心的小販就是錫昌公了。這個故事一直在西濱流傳著。據說,在「文革」之前,「羊巢墓」還在的呢!

西濱林氏的顯赫家世家

西濱林氏家族自元末明初錫昌公始祖肇基以來,歷經六百多年滄桑,已支衍廿六世。而十六世子孫還有人健在,是十世同堂之鄉。西濱地靈人傑,祖先重視教育,兒孫立志顯祖,歷代優秀人才輩出:六世祖秋崖首登科舉,開西林科甲之先河,而後科第不絕:七世祖雲程中進士,重建祠堂,明清兩朝共中十四進士,三十三舉人,一百二十六庠貢生員。職官七十九員,七品以上官員六十三員。

西濱林氏祠堂懸掛著:四代一品、兄弟尚書〔八世欲棟。欲楫。見:(泉州名人錄) (泉州歷代宰相全傳)〕、禮部尚書,吏部尚書、工部尚書、父子鄉賢〔武苴,欲楫〕、柱國少師、光祿寺卿、天恩存問、重宴瓊林〔七世雲程〕、百僚端揆、匹夫之責〔林夢飛(香港藝人林峰之爺爺)]、五服八進士、祖孫父子兄弟進士。祖孫父子兄弟叔侄科第、太史、布政、解元、會元、選元、文魁、亞魁、經魁、翰林、進土、舉人、知府、同知、知縣、守備、司訓、都司、教諭等匾額四十多方,昭示歷代登科發甲晉身部班之榮耀。

至今仍保存的封官賜爵的聖旨

據譜冊記載, 四世孫就有進身仕途,六世林輅首登進士第,並西濱科甲之先河,而後科第不絕:簪纓繼起,縉紳冠蓋,摩踵相望,在明清兩朝計有進士十四人,舉人三十二人序貢生員一百二十六人,職官七十九員,七品以上官員六十三員,祖孫父子四代一品高官,同胞兄弟同朝為尚書,五服之中八進士,伯叔子侄同主朝班,名噪京華。較有聲望者有:

七世林武苴又名雲標,字養萬,號震宇。生於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一五四四年)少攻舉業,後投筆學劍,萬曆辛卯科中武舉,壬辰科中武進士,授湖廣都司僉事,閩海告警,奉命守遷嶼,條上三議,均被上所採納,升廣西永福守備,捕五山大王,平下涯諸寇有功,五山縣人民感其德,立祠奉祀,後以征狙盡瘁,卒于軍中,上嘉其忠欽賜御葬,敘功贈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崇祀鄉賢祠,忠義祠,著有《壯獻集》事載《泉州府.世行吏》。

八世林欲棟,字仕隆號羽漢武直長子,生於明隆慶五年(公元一五七一年)自幼聰穎,七歲能詩文,十歲應童子試,揮筆主就,宿儒避席,與當代名人張瑞圖大學士,李鹿巢勛卿齊名,晉邑稱神重,二十四歲中萬曆甲午科鄉試第六名亞魁已未科中二甲第十八名進士,官至工部尚書,覃恩封特進榮祿大夫,太子太師,為官清正廉明,政聲頗著,時值魏閹結黨煽禍,橫徵暴斂,附加的遁加錢穀,民苦不聊生,欲棟敢於抵制,在其權力所及,罷去附加的遁加,減輕百姓負擔,又訂皇室限祿之制,准差銷苦樂相兼之法,宦轍所至,民皆感其德,由於在職期間,為政廉潔,體恤民情,為眾官所稱讚,後因告老還鄉。思宗即位,誅滅閹黨,帝感欲棟忠貞廉明,派遣欽差來鄉慰問,因有 「天恩存問」之殊榮。欲棟生平淡薄自恃,身為尚書,仍持儉樸,食不兼味,衣經數浣,柱杖徒步於里中,外人不知其為上卿,訓戒子孫惟孝悌二字,戒不可以富貴驕人,壽至九十而終,《泉州府志.仁跡》有傳。

八世林欲楫字仕濟,號平庵,武直三子,欲棟季弟,生於萬曆四年,(公元一五七六年),天性聰明,過目成誦,因了父母尤六年,至萬曆三十一年癸卯科始應試,中第一名解元,時年廿八,越四年丁了未科中二甲十二名進士,選翰林院授編修官至禮部尚書,晉特進光祿大夫左拉國少保,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為官清正,剛直不阿,對魏黨之勢炎,凜然傲視,其黨羽謀劃為魏閹建生祠,求欲揖撰文以頌德,欲緝嚴峻拒絕,部中司官魏某乃魏閹義孫,把持部務,欲揖力發其奸而予罷去,欲楫之凜然正氣,為閹黨所忌,而為同僚敬重,後召入閣。告老還鄉後興利除弊,憐貧恤飢,修繕津渠,傾資不吝,壽至八十七,崇祀鄉賢祠詞,著有《易經句解》,《學庸文注補》,《道德經注》、《日記》、《有清堂文集》,《水雲居詩草》等書,其事迹《泉州府志.仕跡》及《晉江縣誌》均有詳細記載。

七世林雲程,字登卿,號震西,於明嘉靖四十四年(公元一五六五年)乙丑科中進士,出任通州,宿州,九州,汝甯四州知府,兩任南北戶曹。中進士之六十年後,天啟五年乙丑,帝特賜再參加瓊林宴。乃亘古少有重宴瓊林」之特殊榮譽,重建林氏祠堂,壽至九十六,著有《樅蘭館史編抄》,《蘭窗雜記》,事載《泉州府志.文苑》。

八世林欲廈字從渙,號隆南,生於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一五四六年)。萬曆十年丙戍科中進士,由戶部出知饒州。轉江西參政,晉按察使,擢廣西布政使,升巡撫副都御使,工部右侍郎。

十三世林洪烈,字孫肯,號修亭,生於明順知壬辰年(公元一六五三年)。康熙三十年(公元一六九二年)辛未科中進士,初知陝西西安府兩縣事,升太常寺少卿,覃恩特授奉政大夫,鴻寺少卿加一級,晉大理寺副國子博士,吏部稽勛清吏司。

明清兩朝西濱登科及官爵芳名錄

西下美

林輅公

宏載

秋涯

恪庵

明弘治十四年舉人

西濱林氏六世首中舉人

宅頂林

林雲程

登卿

震西

西浦

明嘉慶四十年舉人

明嘉慶四十四年進士

西濱林氏七世首中進士知通。

通州,宿州,九州,汝寧四州知府,兩任南北戶曹。

大三房 林雲宵翼齋

桂溪 明隆慶四年舉人

潮州永州同知

下列六位為五代高祖至玄孫。

【四代一品】、【兄弟尚書】、【祖孫父子兄弟進士】等榮譽萃於一家,官口 林勤公 昭勉 剛齋 約齋

西濱五世,因曾孫欲棟、欲楫功,贈南京光祿寺卿、柱國大學士。

宮口/子 林健公 元陽 西涯 剛齋

西濱六世,因孫欲棟、欲楫功,贈南京光祿寺卿、柱國大學士。

宮口/孫 林武苴 養萬 震宇 西涯 明萬曆十九年武舉人 明萬曆廿年武進士 累贈吏部尚書 武英殿大學士,曾任廣西永福守備

宮口/曾孫 林欲棟 仕隆 ?漢 震宇 明萬曆廿二年舉人 明萬曆廿三年進士南京光祿正卿 工部尚書

宮口/曾孫 林欲楫 仕濟 平庵 震宇 明萬曆卅一舉人解元 明萬曆卅五年進士 吏部尚書 武英殿大學士

官口/玄孫 林期昌本名長昌 泰曾 泰會 存崖 漢 明天啟元年舉人 明崇禎十年進士 南京戶部主事。

花邊房 林欲廈 從奐 隆南 前淮 明隆慶四年舉人 明萬曆十四年進士 廣西巡撫 工部侍郎

宮口 林欲相 仕觀 ?奕 一林 明萬曆十三年武舉人 漳州守備

林喬松 爾干 擎霄 良峰 明萬曆十九年舉人南京太平縣知縣

林微初 調復 希庵 良峰 明天啟七年舉人 明崇禎八年進士 浙江布政司參議

大三房 林欲昂 爾禎 豫章 翼齋 明萬曆廿五年舉人程鄉令 戶部員外郎

宮口 林欲藩 仕寬 侯西 學齋 明萬曆廿八年武舉人 廣東恩平府守備

西邊宅 林肇開 國先 景實 翠宅 明萬曆廿八年舉人 明萬曆四十四年進士 黃州知府 戶部主事

林同懋 齊陡 瞻闕 泉山 明萬曆卅五年舉人 明萬曆四十四年武進士 又明萬曆四十三年武舉 人

林長佩 孝惠 文甫 淮西 明天啟七年武舉人

林時興 禎甫 鍾山 清齋 明崇禎九年武舉人廣東蔗林守備 後田前 林宗昆 玉侯 碧山 春南 明崇楨十五年舉人廣東南海縣知縣

林斌吉 邦侯 陟紫 存崖 明隆武二年舉人

林學步 禹卿 蓼海 允玉 明隆武二年舉人

林長凌 哲增 授鼎 衷綸 清順治五年舉人

後店/父 林象祖 羽堯 槐蓼 實吾 清順治十七年舉人 清康熙三年進士 蘇州常熟縣知縣

後店/子 林洪烈 孫肯 修亭 槐蓼 清康熙廿六年舉人 清康熙三十年進士 吏部清吏司 太常寺少卿

後店/侄 林欽烈清康熙廿六年舉人

後店/侄 林升烈清康熙卅二年舉人

後店/孫 林為垣修亭 清康熙四十一年舉人

後店/孫 林為墉修亭 清康熙五十六年舉人

林華昌 鼎增清康熙十一年舉人 蘇州常熟縣知縣

林日輝清康熙四十四年舉人

坊腳 林鶚烈 遜鵬 根亭 義齋 清乾隆五十一年舉人乾隆五十二欽賜進士 翰林院檢討

林國蘭 辰茲清乾隆第八名亞魁舉人

宮口 林梁材 弼卿 悅萱 君逸 清同治元年舉人 清同治四年進士 翰林院庶吉士 吏部員外郎 後田前 林靖德 於仁 顧齊 儼齋廣東令史 南京知事 大三房 林靖璧 於圭 啟官 清江沂州衛經歷

坊腳 林亦元 則修 雪亭咸豐四年舉人九名

金溝水來 林爾公 世恩 戇庵 朴齋廣東雷州遂溪司訓 西邊宅 林磋公 元密 西浦 寒來

南京戶部郎中林茂成 維新 雲秀 湖廣德安府同知

西邊宅 林芝芳 襲甫 朋蘭 景資 漳州府鎮海衛司訓

林斌范 眉生 淡園 雲南武定府同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林氏宗親 的精彩文章:

明清時期的閩籍顯宦
原來早在明代刑部尚書林俊公就曾撰《十德堂記》介紹九牧林氏先祖

TAG:林氏宗親 |

您可能感興趣

晉江西濱村林氏族人尋根探祖14年 找到宋元祖墓
東海岸金剛大道美景再現 白沙屯西濱絕美海景
瀘州城西濱江路將正式通車!沿江風景定會讓你愛上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