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百科:你的M.2SSD知識該更新了!

百科:你的M.2SSD知識該更新了!

記得當年剛剛普及VISTA的時候,一個新奇的功能吸引了許多人的注意,而且這個功能可以讓人在最短的時間內充分認識到電腦的性能,它就是WINDOWS體驗指數評分。WINDOWS體驗評分分為處理器、內存、圖形、遊戲圖形、主硬碟5個分項組成,總分數由最低子分數決定,完全的「木桶效應」法則。

到了WIN7的時候,這個功能進一步發揚光大,從VISTA到WIN7,由於當時 SSD並不普及,主硬碟得分項往往拖累了整機得分,可見SSD的性能對於整機性能的提升有很大影響。在WIN7、WIN10新一代操作系統下,SSD的重要性更加明顯了。


一、關於介面

隨著 SSD的小型化,從2.5寸介面、MSATA、M.2三種介面的三分天下,到現在的M.2介面如日中天,確實也經歷了幾年的時間。

原名為NGFF介面,全名是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r,它是為筆記本電腦制訂的新一代介面標準,用以取代原來基於mini PCIe改良而來的MSATA介面。Intel主導制定的M.2介面實際上是個龐大的總集,M.2介面根據類型和用途不同,它有A/B/C/D/E/F/G/H/J/K/L/M規範之分。

其中A、E口兩種類型常用於WiFI/BT無線模塊、NFC模塊、WiGig模塊等,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

B、M口可以用於SSD介面。其中,B口也被SSD廠家通過金手指缺口定義為「Socket2」,M口被定義為「Socket3」。

不同的介面意味著不同的性能,當然了,價格也是相差很多。


二、關於尺寸

M.2介面有豐富的可擴展性,從最短30mm開始,最長可以做到110mm,可以提高SSD容量。單面厚度為2.75mm,雙面快閃記憶體布局厚度不超過3.85mm。

目前常用到的有2242/2260/2280/22110四種規格的M.2屬於M口分支的,,不同尺寸的PCB板可以實現不同定位的容量和產品。

2242 寬度22mm,長度42mm,key位B和M

2260 寬度22mm,長度60mm,key位M

2280 寬度22mm,長度80mm,key位B和M

22110 寬度22mm,長度110mm,key位B和M


三、關於通道及速度

M.2介面SSD用有B、M兩種口,介面。其中,B口走SATA通道兼容PCIe×2,最大理論讀寫速度分別達到700MB/s、500MB/s;而M口專為高性能存儲設計,走PCIe×4通道,最大理論讀寫速度高達4000MB/s。B口通過SATA通道傳輸一般會使用AHCI協議,而M口通過PCIe×4通道傳輸一般會使用NVME協議。NVMe全稱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非易失性存儲器標準,是使用PCI-E通道的SSD一種規範,NVMe的設計之初就有充分利用到PCI-E SSD的低延時以及並行性,還有當代處理器、平台與應用的並行性。

通過M8SE進行介紹說明

M8SE產品

M8SE性能測試:

對於走SATA通道或PCIe×2通道的SSD,最大理論讀取速度達到700MB/s、最大理論寫入速度達到500MB/s,在實際使用中和2.5寸SATA SSD不會有太大差別。

一款SSD最核心的部件就是主控和存儲顆粒,SSD在傳輸過程中所使用的通道是由主控決定的。為了兼容性,M.2 SSD一般會同時具備B、M兩種口。選購SSD的時候,一定要明白所使用的主板M.2介面所使用的通道。

比如:浦科特M6E和M6G兩款產品雖然都使用M.2介面,都具備B和M兩種介面,但M6G系列使用的是 SATA通道,而M6E系列使用的是 PCIE 通道。所以,M6G只能使用在M.2支持 SATA 通道的主板上,而 M6E 同樣只能使用在M.2支持PCI-E通道的主板上。

但是隨著產品和技術的發展,B、M兩種口所使用的傳輸通道和協議也不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三星SM951 M.2 PCIE SSD雖然是通過M口傳輸,但是就擁有AHCI和NVME兩種版本。同樣的,以後也不能排除通過B口進行NVME傳輸的產品。

所以,通過識別介面確認SSD的做法,已經OUT了,要想完美匹配主板和SSD,除了介面,還要明確SSD所使用的通道和傳輸協議。

另外說一點,現在MSATA介面基本上已經消亡,走SATA通道的M.2 SSD實際就是為了取代MSATA SSD,用於裝備帶有M.2介面的筆記本電腦、超極本、台式機主板等,畢竟在同等價格下,體積越小越受歡迎。


四、關於散熱

電腦上的硬體一旦擁有了高性能 ,一般會擁有大的發熱量,除了CPU、顯卡、電源, SSD也不例外。

特別是通過M口使用NVME協議傳輸的 SSD,強大的性能必然伴隨著高的發熱量。

這是浦科特M8SE在進行ASS測試時的溫度

將SSD取下後,進行溫度測試

長時間在高溫下使用產品,會產生電子遷移,影響到產品的壽命。面對高溫,就要散熱片來幫助降溫。

這是M.2 SSD專用的散熱片,馬雲家到處有售。

此散熱片為滲銀碳化型合金,內層鍍銀,外層氧化處理。配合導熱硅脂,導熱系統為560W/mk。

表面的導熱槽可以在氣流的幫助下,更快地進行散熱。

除此之外,部分M.2 SSD會通過轉接卡,實現PCIE介面的安裝方式。這些通過豎直安裝,可以擴大散熱面積,實現更好的兼容性和散熱效果,速度並不會受到影響。


五、總結

SSD在不斷發展,產口和性能也會越來越強大,它的發展已經成了電腦性能最關鍵的「那塊短板」。M.2 SSD由於自身所特有的優勢,也必將在電腦中扮演中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解決好散熱、兼容性等問題,它才能更好地為我們服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什麼值得買 的精彩文章:

放暑假了快補劇 這十部「0差評」美劇你入坑了嗎?
下廚房717年度大促 666元紅包使用攻略
我有酒你有故事 現在就差一套酒具了
500塊錢的差價,一加5和小米6的差距在哪裡?

TAG:什麼值得買 |

您可能感興趣

放著更好的M.2 NVMe SSD不要,卻買了SATA SSD?對比3點就懂了!
高性能512GB M.2 SSD橫評:誰才是千元內最強的M.2 SSD?
為何遊戲玩家更偏向:浦科特M9PeG M.2 NVMe SSD?
紫光 SSD P100 M.2評測:國產SSD砥礪奮進中的又一步
M.2 SSD賣價竟和SATA SSD一樣:先別急著買
SATA 3.0,mSATA,M.2,PCI-E一篇解析SSD介面疑雲
有了這樣M.2 SSD,實在找不到再買SATA SSD的勇氣
傲騰M.2 SSD來了,Intel展示傲騰SSD DC P4801X
上手PCIe 4.0 SSD影馳HOF Pro M.2,這速度太快了!
HP SSD EX900 M.2評測:難逢敵手的入門級NVMe
三星SSD加速技術 SATA變成M.2了嗎?
愁!我是不是該用M.2 NVMe SSD 呢?
亂中求真,購買NVMe M.2 SSD你必須了解這幾點
HP SSD EX900 M.2 500GB評測:是該搭上這班NVMe的車了
撿耙活要看準,NVMe M.2 SSD只要389元
0.83元/GB的2TB NVMe M.2 SSD,速度有保證?
硬評:帶熱管的影馳HOF M.2 SSD
降價潮終於對NVMe M.2 SSD下手,1799元的Asgard 2T M.2 SSD來了
三星970 EVO 500GB M.2 SSD評測:一個甜點級的SSD
讀取6.4GB/s、輕鬆秒M.2 SSD:東芝發布CM6 SSD固態硬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