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佛像历经三代僧人官员工匠90年的努力完成,如今门票收入过2亿

佛像历经三代僧人官员工匠90年的努力完成,如今门票收入过2亿

唐朝有位和尚叫海通,今天贵州遵义人,12岁出家,24岁开始游历天下,后来来到了今天的四川乐山市,在凌云山搭了一个茅屋修行,凌云山是大渡河、青衣江和泯江三河的交汇处,三江交汇处水流肯定很急的,所以这个地方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就是容易翻船,海通法师在这修行,天天看到翻船可不好,有一天这位大和尚,就想了一个办法,在这里开凿一座大佛,让佛来镇住这里的水,保佑大家平安。

三江交汇

海通法师是说干就干,从此之后就开始四处化缘,然后周边的工匠听说海通大师要开凿佛像之后,也都纷纷前来帮忙,毕竟这是造福万代的好事,大家说干就干。这一年是公元713年。

海通法师每年都出去化缘,前后单纯外出化缘的时间就长达10年,时间久了积累了一大笔善男信女给的财富,钱多了就有人惦记,当时乐山市长(古代叫嘉州)听说后,就带了很多人前来索取,真是想钱想疯了,给佛祖的钱都敢要,海通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和尚,打肯定是打不过的,就这点事佛祖也不会现身的,海通面对乐山市长毫不畏惧,斩钉截铁的说,眼睛可以给你,但是佛财不能给,说完,海通法师就剜出自己的一只眼睛,举起放到市长面前,把当时的乐山市长吓坏了,钱也不要了,从此再也不敢来了。

海通大师

当官的有坏的也有好的,这个市长虽然不怎么样,但是上级都很好,当佛像修到大佛肩膀的时候,海通大师就去世了,负责人不在了,钱也花完了,工程只能暂停了。后来四川的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又捐了很多钱,当时的大唐政府也出资,有政府的支持修起来就很快了,其实主要还是政府的支持,可惜啊,好事多磨,等佛像修到大佛膝盖的时候,当时的负责人章仇兼琼在746年被调往京城了,这下工程又没人管了。

章仇兼琼这个人在历史上还不错,但是他推荐错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杨国忠,所以导致不管是新唐书还是旧唐书都没人给他写传记,如果不是修乐山大佛,估计都不知道历史上还有这么个人。

乐山大佛

章仇兼琼离职之后,工程就又没人管了,在加上没多久就发生了安史之乱,国难当头更没人关注佛像了,这次工程暂停的时间比较长,一停就停了40余年。

到了786年,四川又来了一位大人物韦皋,担任剑南节度使,这位大人物在四川待了21年,不仅保境安民抵抗吐蕃的进攻,还和南诏修好,开通了西南丝绸之路。更关键的是,韦皋又开始出资继续完成大佛的工程,就这样从786年,到803年,又经过17年的努力,在前后三代和尚、工匠、官员九十年的努力下,乐山大佛总算开凿完成了。

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是我们现代人的叫法,他最开始的名称根据考证是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你没看错就是弥勒佛,现在我们看到的弥勒佛都是大肚子笑口常开的那个形象的,其实在唐朝时期,弥勒佛的形象就是现在乐山大佛的样子的,这个名字有石碑可以证实的。

开凿完成的佛像,头与山齐,足踏大江,面江而坐,大佛通搞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大佛头高14.7米,头宽10米,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这么大的工程,在古代那种原始的条件下,确实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支持,当时的人确实非常不容易。

大佛的脚

据说,这座乐山大佛曾经在上个世纪三次闭眼流泪,网上还有很多这样的照片,我看过,感觉实在是太神奇了,而且每一次发生时,当时都确实都有大事发生。

如今的乐山大佛

想当年三代人,九十年的努力好不容易修成了大佛,从此也成为了当地的百姓的信仰。到了近代乐山大佛的名气就更响亮了,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而且成了四川乃至全国有名的旅游景点,每年节假日都要排队参拜,单纯门票收入根据乐山2014年的统计,就已经超过2个亿了,现在肯定更高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嘉佑风云 的精彩文章:

TAG:嘉佑风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