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我不苛求你有多完美,但你一定要努力

孩子,我不苛求你有多完美,但你一定要努力

如果我們從小到大受競爭,攀比,羞辱式責罵的熏陶,那麼我們對生活的態度,可能會變得很悲觀。如果我們對孩子的要求只有一個標準,那無論最終孩子是否能夠達到我們的期望值,在為父母的要求而努力的孩子,都會有一塊一觸則痛的硬傷。

我們有時候會覺得自己所做的不是自己所熱愛的,但我們仍然需要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去做,於是我們的內心,便儲藏了很多的空洞,如同病毒般蠶吞我們的意志。我們會變得不快樂,會變得生活沒有目標,會變得對所有新鮮事物都沒有了激情。記得前陣子看一個新聞,習近平視察中科大,媒體放大了圖書館裡一個女學生,習近平在圖書館視察,她卻視若不見,仍然埋頭複習功課。在過去我們的價值觀可能會去稱讚這樣一位同學的用心專註,有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崇高意志。但是從今天人的思想和意志都更開放的目光來看,一個只知道埋頭應戰考試,卻對周遭事物沒有半點激情的學生,將來也將會在社會的蕩滌中吃盡苦頭。

激情,是創造力的原動力。而我們是不是不經意間澆滅了孩子對生活的激情,把他們培養成了工業化標準化的作物?記得我上中小學期間,因為迷各種圖書漫畫書,我姐姐常常用她的錢偷偷地給我買這些閑書來讀,為此姐姐不少挨我母親的責罵,母親認為她給我看閑書,讓我荒廢了學業。但從今天回頭來看,我卻非常感謝我姐姐當年對我讀書的引導,至少讓我在標準化的教育產業鏈中,還擁有自己的愛好和特長,並從閱讀中認識了外面的世界,保留了自己對生活的激情。

再看美國考核人才的標準,上大學不是光憑几張卷子上漂亮的分數,還得有相當比例的當義工或者志願者的經驗,有打工的經驗,有藝術或者體育特長,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你有沒有愛心,是否做過慈善或公益性質的工作。

記得1994年普利策獲獎作品《飢餓的蘇丹》,自由攝影師凱文-卡特所拍攝的圖片上一個奄奄一息的黑人小女孩,她的背後是一頭等著小女孩死亡的禿鷹。這張照片震撼了全世界,西方國家和人民因為這種照片的發表而開始了解蘇丹的疾苦,並採取一系列措施去拯救這個國家和他們的兒童。但這張照片也引發了極大的新聞價值與道德倫理的大討論,攝影師凱文眼看禿鷹在小女孩頭頂盤旋了20分鐘才拍下這張照片,同時因為無法說出女孩最終的下落而遭到非常激烈的道德譴責,以致照片發表後不久他便自殺了。由此可知,西方人在道德價值觀上所抱持的生命至上,關愛弱小的態度,是如此強硬

為此美國的高中生不會光埋頭於課本,他們做各種課外的研究和調查,去做一些幫助貧困地區或兒童的慈善報告,去自然保護區當義工照顧小動物等等。美國的教會和學校一般都有一些非洲貧困兒童領養計劃,讓孩子和家長領養非洲兒童。這種領養不是帶到家裡來,而是讓孩子每月用自己的零花錢取出一部分,比如20或者30美元,支付給遠在非洲的某個特定兒童,這筆在美國為數很少的錢,卻足以支持一個非洲兒童一個月的飲食和學習所需。為此,在美國,如果有一個孩子告訴你他領養了一個或者多個非洲孩子,這一點都不奇怪。

在美國呆過的人可能都有這種感受,為什麼美國人那麼擅長演講,他們可以抓住一個主題,很快就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像我先生曾經在一個公司里做科研,他說大多數中國科研技術人才,在公司里多是可以做出很好的成果,卻很難在眾目睽睽之下表述出來。而相反公司里有一些美國小夥子同在團隊里,他們對研發基本上只知皮毛,卻能夠把整個隊伍的各種策劃,目標,成果等系統有序地表達出來,站在台上是那樣的自在自信,似乎這個項目是他一手做出來的一樣。這裡面雖然有語言的因素,但其實更多的是教育的因素。

中國教育重視讀寫,大學被稱為象牙塔,只要讀好書沒有其他太大的壓力,一般人讀完博士會有很強的研發能力,卻因為長期埋頭讀書或做實驗而變得不善於表達。而美國人在受教育工程中便一路摸爬滾打,他們在高中時期,可能就已經站在台上揮著拳頭演說,呼籲環保事業的建設,呼籲善待海洋動物等等。而這些,都可能成為他日後跨進大學校園和社會的通行證。

而美國社會對於人才的定義也不一樣,他們不以入大學來作為人才的衡量標準。記得我們曾經去參觀過一個玻璃製品作坊,那裡生產非常精美的玻璃製品,銷售至一些酒店或者飯店作為裝飾物。玻璃製品作坊的老闆非常平易近人,聊起他的創業史時,他說他上高中時他的父母希望他能當醫生或者律師,但他自己不想上大學,每天都窩在房間里擺弄他的玻璃器皿。後來他的父母沒有強迫他,他自己弄了一個小店自己設計並手工製作玻璃花飾,小店越做越大,現在有非常多的酒店都使用他們設計製作的產品。因為是做自己熱愛的事業,他覺得很有成就感,也覺得生活很美好,他說難以想像如果他真的去當了醫生或者律師,估計會每天都鬱鬱寡歡。

為此,作為父母,我們不能去強迫孩子去做他們不真心熱愛的事,才能保留他們對生活的激情。而人對某樣事物充滿了愛與激情的話,那他自發的內在力量就可以促進他去做好。但當然我們作為父母也都希望孩子有更好的未來,做什麼職業無所謂,但至少得有一技之長吧。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我們便應該去挖掘孩子的天性和優勢,通過不斷的觀察和嘗試,去找到適合孩子的方向,為他提供一些條件去發揮和完善他的優勢。很多人都以為美國的孩子小學只上半天課很輕鬆,也不需要上什麼輔導班之類的。其實並不準確。

美國公立學校實施半日制,另一個半日的時間,其實就是留給孩子自己發揮的。他們可以自由玩耍,可以去參加各種感興趣的輔導課程,這些課程一般都是藝術活體育類課程。我覺得孩子十歲以前就是父母在對孩子的天賦優勢不斷觀察發掘並培養的過程,而到十歲以後基本上讓孩子選定方向,自主學習,或者有目的性地培養。

在特長培養這件事時我曾經做過很多嘗試,我兒子寬寬現在還沒滿六歲,但他去玩過滑冰,玩過國際象棋,學過音律,學了鋼琴,學過畫畫。每一種嘗試我都能看見孩子在裡面投入的興趣有多少,如果興趣實在不大,我們就一律放棄。他對鋼琴的興趣從小就顯露,而如今學會一些曲子,他會在每天飯後自己有事沒事地跑到鋼琴那彈一會,於是我們才開始用心培養,寬寬爸爸自己也開始學習鋼琴,就為了陪孩子練琴。而畫畫卻是他自己要求學習,我本來覺得孩子還小不應該去學畫畫破壞他畫畫的天性和創意,但孩子一再要求,我也就支持他了。相信能有一兩項拿手本領,孩子將來在社交上會更有自信,不至於對生活厭倦或失落。

我認為現在放養的觀念中只讓孩子玩,不需要學習任何技能,這對於孩子來說是比較危險的。記得看過一篇文章說一個富裕家庭實施放養教育,讓孩子只管玩,學校功課不用在乎,反正長大了就出國,孩子在中國覺得自己學習不行沒有自信,爸爸說去美國就好了,美國人不在乎學習成績。後來到中學時送到美國來,結果孩子看到美國孩子一般都有幾項拿手本領,鋼琴小提琴,擊劍馬術,籃球橄欖球等等,且個個是演說高手,這孩子什麼都不會,根本沒法跟美國孩子聊到一塊去。於是他打電話給老爸哭訴,為什麼在中國不行,到了不重視學業的美國也不行。

實際上,無論在哪裡,絕對放任的童年,到成年後沒有半點特長的話,孩子也是會比較痛苦的。美國有一种放養理論,但前提不是不培養,而是要根據孩子興趣愛好來培養。且不以父母的意志來強迫去取得某種級別或成績。也有部分完全不培養孩子的家庭,但孩子成年後常常會說,如果父母在他們小時候能對他們狠心一點點或許對自己更好。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自己常常會過分地要求孩子,我們在育兒上的各種問題,原因往往是我們所看到的跟我們所期望的不一樣。當父母的很容易認為孩子應該就是自己最好的作品,在孩子身上我們投射了很多的愛和期望,我們都想讓孩子變成我們所喜愛的樣子。為此,當孩子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期望時,我們可能會很沮喪,認為自己很失敗覺得自己不是稱職的父母。我曾經因為自己無故向孩子發了一通脾氣,就覺得非常沮喪,責問自己為什麼懂那麼多的育兒理論,在關鍵時刻還是會任由自己的情緒隨意爆發。

這是因為我有時候會潛意識地要求自己去做一個完美的父母,而實際上,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和物,我們學習如何做好父母,也需要從不斷犯錯中成長和進步。而孩子也沒有我們想像中的脆弱,不會因為我們偶爾一兩次的犯錯就記恨我們。相反,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過於完美,從來沒有讓孩子看見發怒的真實的父母,或許對於孩子對界限的試探也是有損無益的。

作為父母,我們不用要求自己完美,但要求自己努力。努力做到最好的狀態,努力讓自己知道的育兒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同樣道理,我們也不能要求孩子完美,不需要孩子每次都考高分,不需要孩子各個方面都優秀,不要求孩子不犯錯誤。但是,我們得要求孩子努力,只要決定去做一件事,不要求做到最好,但一定要付出最大的努力,犯錯也好,失敗也好,只要曾經努力過了,就會有收穫。

記得我看美國蔡美兒寫的《虎媽戰歌》,蔡美兒作為華人二代,在美國土生土長,按她所接受的教育,其實她不能稱自己是中國人。她的書受到眾多爭議,是因為她把她的虎媽教育方式歸結為中國式的教育方式,為此受到西方國家爭議和批評。而實際上,在我看來,她的教育方式其實可以代表美國中產階級以上群體的一種教育理念,就是要求孩子既然做出了選擇,就得為之努力。她是一個完美主義者,願意花高價為女兒聘請著名的小提琴名師,不惜每周帶女兒跑一次單程三小時的車程去上一次課。她的女兒目睹她的一切努力,為此她們也都很努力。只是最終小女兒在叛逆期要掙脫母親的束縛,毅然在成為首席小提琴手時放棄了音樂而重新選擇去學網球。追求完美的虎媽蔡美兒為此很失落,但她在哭著跑了幾條大街以後,還是接受了她女兒的放棄,並為她請了網球教練。她的女兒在長期目睹母親為自己音樂之路的努力中,已經繼承了她的堅韌精神,在網球領域又掀起了一股風潮。

虎媽蔡美兒被西方媒體譴責較多的一個場景是她的女兒給她做了一張生日卡,她認為女兒做得太差把生日卡丟回去要求女兒重做。因為在西方人對待兒童的態度中,孩子即便胡亂塗鴉一番送給你,可能都會獲得大大的感恩和稱讚,當然這無可厚非。只是看過《虎媽戰歌》的人才會知道,那張生日卡是出自已經是大孩子的女兒之手,而不是一個尚未認字的嬰兒。蔡美兒把生日卡退回去給女兒後,說:「我為你們的音樂教育努力工作奔波各地,我每年為你們操辦生日派對,而在我生日的時候,你只給我一張用20秒就可以做好的生日卡?」箇中滋味相信我們做父母的看了後都會懂,其實這件事蔡美兒給她的女兒上了一節很好的感恩教育課,我們作為父母不要求孩子回報,也沒有想過要從孩子身上索取什麼,但教育孩子懂得感恩,這是我們必須態度強硬的。而看看我們周圍,那些為孩子做牛做馬,願意為孩子付出一切不需要孩子做任何努力作為回報的,孩子通常都難有感恩之心,且容易認為從父母手中所得一切都理所應當,並想盡辦法索取。我們不要求孩子給我們一張完美的卡片,但至少這張卡片里得有她們努力的結果,是她們盡心儘力用她們的感激和愛做出來的。

我們常說父母要以身作則,我們不需要去做一個完美的父母,但我們需要做堅韌的父母。孩子會感受到我們對待人事的力量,並且內化為他自己的品格。大家試著去回憶一下,你的父母是否曾經很努力,供你上大學,為給你一個好的生活默默承受著生活的不容易。而當你成為父母后偶爾的那麼一天,你忽然發現自己已經變成了自己的父母,也在為你的孩子做著同樣的事情。為此,我們不需要對孩子的未來有過多的憂慮,因為只要我們做好了自己,我們給予孩子愛,也教會孩子愛人,那麼我們的孩子終有一天也會成為有著跟我們同樣價值觀的人。

童等艙

由幾位資深媒體人媽媽共同創建,

倡導有質量的親子陪伴。

做孩子成長的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

後台直接回復「我要進群」

與我們一同分享你的育兒經驗

----乾貨回顧----

----奇「貨」推薦----

童等艙是個育兒經驗的交流分享平台,歡迎小夥伴在公眾號給我們留言交流!辣媽奶爸有更多更好玩的東西分享給你們喲,可戳下圖掃碼了解詳情

坐上童等艙,忘掉年齡,跟孩子一起成長,做孩子成長的參與者,而不是旁觀者。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無論讀書還是旅行,我們只要有質量的親子陪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童等艙 的精彩文章:

最後一天!249元=兩大兩小自助晚餐!老廣的味道,高品質的享受!
很慶幸,在三歲前為你埋下了這樣一顆種子
嘉有寶貝之萌寶當家,童等艙邀你來玩!江門萬達嘉華酒店
孩子爬虎山,如何把到嘴的批評轉化為表揚?
打磨2年的「喜羊羊」主題農場開業了!去金贔喜羊羊農場垂釣、採摘、遊樂,嗨玩一整天!

TAG:童等艙 |

您可能感興趣

你目前還不是一顆珍珠,所以不能苛求他人重視你!
不要苛求,別人都對你好
女人們,完美是相對的,我們可以追求完美,但是不要苛求完美!
每個人都有不足之處,因此,我們不要苛求他人
孫允珠:再美好的人也一樣,所以不要苛求別人,不要埋怨自己
不要苛求每個人都與自己完全一致
不要苛求完美
我窮,哪有時間看這些帝王的金銀財寶,自己都沒理想就別苛求孩子
不苛求別人,不苛求自己!
真正的智者:先做好自己,不苛求他人
「切不可苛求朋友給你同樣的回報,寬容一點,對自己也是對朋友。」
哪有絕對真偽,不要苛求專家變超人
別為難自己,別苛求自己,心寬了,煩惱自然就少了
每個人都有可取的一面,也有不足的地方,別苛求十全十美
人與人,不要苛求別人都對自己好
關於碳水的一些真相:減肥不需要那麼苛求自己
你不必苛求靈感,靈感會來臨幸你
與人相處:貴在分寸,不要苛求誰都對自己不計較
用苛求別人的目光,反觀你自己
不必牽強,不必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