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西藏文明三千年】02:從遠古走來

【西藏文明三千年】02:從遠古走來

文/悼紅戰士

袋鼠君:

如果把西藏的地理知識都忘光了,可以回顧本公眾號以前的文章:

【西藏文明三千年】01:先搭建一個舞台。

閱讀之前的文章可查看歷史消息,或與袋鼠君私信哦~

在西藏本教和民間流傳的各種繁雜傳說中,世界誕生時瀰漫著海洋的氣息,人類則起源於於卵的孵化。

有人說,在一切存在之前,有五種本原物質:空、風、水、火、土,它們的精華凝結成了一枚巨大的卵,卵旋轉著孵化著,蛋殼形成了天界的白色石崖,蛋清形成了白螺之海,海中孕育了18枚卵,有情眾生即從這些卵中破殼而出,其中一枚即孵出了人類的先祖。

還有人說,虛空中產生了一枚光卵和一枚黑卵,光卵射出的光芒產生了冷熱,冷熱中產生風,風中凝結成霜露,霜露彙集成大海,大海被風吹起的水泡飄到光卵上,迸裂產生了眾生之母(曲堅傑謨),而光卵則孵化出了眾生之父(斯巴桑波奔赤),兩者共同孕育出飛禽走獸、諸神與人類,而黑卵孵化出的則是惡魔之祖。

「卵生神話」有著印度文明的印記,而光明-黑暗的二元論則有著波斯文化的濫觴。

還有人說,世界本為汪洋大海,後來所有的水都流入貢吉曲拉山洞中,陸地才顯現出來。又有人說天空中從前有七個太陽,在暴晒中陸地逐漸從海洋中顯現出來,岩石崩裂混合著海水,形成了孕育眾生的泥土。

很多西藏人一輩子都沒見過大海,但在藏地眾多部族的遠古記憶中,大海的印象如此深刻。有學者據此輕率地推斷,這些傳說源於對青藏高原從海洋中升起的記憶(真夠扯的)。這片雪域高原在遠古時本為「特提斯海」,印度次大陸撞擊亞歐板塊的邊緣,使這裡逐漸隆起成為「世界的屋脊」——然而,特提斯海退卻、陸地顯現的時候,恐龍尚統治著地球;而導致西藏地勢進一步升高的「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也經歷了至少300萬年的時間。當西藏最早出現人類的時候,這裡早已高聳入雲,接近眾神居住的蒼穹。

西藏人的海洋記憶,很可能移植於古印度人的神話——這是一種說法。另外,傳說中的「海洋」,也可能是對遠古大湖泊的稱呼。

三百多萬年以來,西藏的地勢抬升運動從未停止,即使在人類到來以後仍在進行。一萬年前的西藏,不僅平均海拔要比今天低,氣候也更加溫暖濕潤。如今荒涼乾燥的藏北高原,從前卻可能是水草豐茂之地,甚至有森林分布。如今藏北、藏南的交界區分布有納木錯、色林錯、扎日南木錯等大大小小的內流湖,這一串湖泊地帶,很可能是古代巨大湖泊的殘留。雖然謹慎來說,遠古超級大湖也許並不存在,但可以確定的是,千萬年來這些湖泊面積在逐漸縮小——西藏人據此倒推出了遠古巨大水域的存在。

在藏傳佛教徒的傳說中,藏地各處的湖泊曾「連成一片」,湖水逐漸退卻,乾涸的湖址上長出樹木,人類在其中繁衍生息,建立村落和寺院。這是藏族文化中的一個隱喻——在乾涸的湖址上,新生的樹木與興建的寺院有著相同的意義——它們意味著文明,文明在自然中的開拓(如後所見,也意味著佛教對土著的征服)。

在藏族神話傳說中,遠古時的藏地曾是汪洋大海,然而神話的起源更有可能是來自印度文化,抑或是西藏遠古大湖區的記憶。

圖片來自:《中國藏族文化藝術彩繪大觀》

那麼,人類最早何時登上青藏高原的土地?這個問題和亞洲人類起源的問題一樣充滿了疑雲。最近十幾年興起的分子人類學研究,看似給現代人類起源與遷徙過程提供了比較明確的描述,但是基於種族主義和偽科學的觀點也藉此四處矇騙,因此也只能點到為止地討論。

簡而言之,目前認為早在1萬—3萬年前,青藏高原上就出現了早期人類活動的身影,他們在西藏各處遺留下了原始的打制石器——靠著做工極為粗糙的砍砸器和刮削器,他們艱難採集著當地的植物果實,與野馬、盤羊相追逐,並與兇悍的野氂牛、狼群進行著爭鬥。這些最早的高原人類來自何方?較大膽的猜想是,他們屬於已滅絕的丹尼索瓦人——這種早期智人與歐洲尼安德特人一樣,都是由直立猿人在200萬年前走出非洲後在歐亞大陸當地進化而成。丹尼索瓦人擁有可適應高原缺氧環境的基因,這種遺傳特性可能為今天的藏族人所繼承。

而另一種推測則是,這些早期舊石器遺存的主人已經屬於現代人類——他們可能是晚期智人中較早離開非洲的一批,這些人如今的倖存後裔皆身材矮小、皮膚黝黑,散居於東南亞的叢林、島嶼中。但大約6萬年前他們可能從今雲南進入中國境內,在青藏高原的邊緣地帶與當地的丹尼索瓦人進行了少量融合(大部分丹尼索瓦人都被驅逐或滅絕了)。這些獲得了高寒適應能力的智人逐漸擴散到了西藏腹地,在雪山夾峙的森林與草甸中與野果為食,與鳥獸為伍。

更晚些時候,又一批走出非洲的現代人類自西方風塵僕僕而來,這一波智人是現代蒙古人種的先祖,他們約2萬年前自西南方進入中國以後便逐漸散居各地,其中一支在黃河中上游地區活動——這支人類是後來被稱為「漢藏語系」的龐大族群的先祖。有人稱他們為古「羌」人——其實他們當時還處於狩獵-採集社會,尚未發展出遊牧經濟和農業種植,「羌」字象徵的羊群遠未成為他們溫馴的圈中之物。這群狩獵者在遼闊的西北草原-濕地間逐漸壯大,一部分向黃河中游發展,大約在7千年前逐漸孕育出中國北方最早的種植文化——這些最早的農民以「粟」為主要作物,並融入了華夏族形成的洪流中;另一部分人群則逐漸向西南方的青藏高原滲透,並在高原各處與更早居住於此的那一批智人發生融合,這就是如今藏族的前身。除了藏族,這群重新南下的狩獵民族甚至最終返回了熱帶叢林中,成為彝族、景頗族、緬甸人的祖先——青藏高原的東部邊緣作為民族遷徙、分化、融合的大通道,因此有了「漢藏走廊」「藏彝走廊」「藏緬走廊」等稱呼。

最早的藏地居民起源示意圖

註:此處並未標明古代族群攜帶的變異基因型,欲了解人種起源的遺傳學詳情建議查看相關論文,而不是搜索某些網站里的偽科學神棍文章。

可以看出,哪怕是西藏最早先民的出現,也是一個反覆融合、融合、再融合的過程——這種融合併非短時間內完成。即使是最晚到來的所謂「先羌」人群,他們內部也是分批次進入西藏的,由此對遠古西藏形成反覆的文化衝擊,不斷帶來新的元素。

(不定期更新,謝謝關注)

參考書目:

1.《中國國家地理》2014.10月刊「西藏專輯」:單之薔 主編

2.《唐卡中的西藏史》:瓊那·諾布旺典 著

3.《西藏的文明》:[法]石泰安 著,耿昇 譯

4.《西藏通史》:陳慶英、高淑芬 主編

5.《西藏農牧史》:王健林、陳崇凱 著

6.《西藏:改變一生的旅行》:尼瑪達娃 著

【風物誌】轉山,轉湖

神山、聖湖崇拜在藏族信仰世界中有著無比重要的分量,它源於遠古藏民對自然萬物的敬畏,經過雍仲本教和佛教的改造,形成了非常複雜的神山、山神、聖湖的信仰體系。藏地的「九大山神」中,為首四尊分別是雅拉香波、庫拉卡日、諾吉康娃桑布、念青唐古拉——他們分居東南西北四方,其下又各自統領諸多小神。神山不僅是某特定山神的化身,另有幾座著名神山還是眾多神佛的居所和道場,例如岡仁波齊山、扎日神山、雲南的梅里雪山等。而聖湖則多與附近的神山相傍,兩者神靈互為陰陽,瑪旁雍錯(近岡仁波齊山)、納木錯(近念青唐古拉山)、羊卓雍錯(近拉軌崗日山)被稱為西藏「三大聖湖」。

轉神山或者轉聖湖,被藏區信眾視為人生最重要的經歷之一。在環繞神山或聖湖的道路上,信眾們徒步前行甚或一路叩頭,每轉一圈都意味著減輕罪孽、積累福報。藏傳佛教徒轉山方向為順時針,本教徒則為逆時針方向。藏區還流傳有「馬年轉山(岡仁波齊山),羊年轉湖(納木錯),猴年轉森林(扎日神山)」的說法,在藏曆的此時前往朝拜則功德不可限量。少數虔信者會矢志不渝轉山上百圈——他們相信如此可福佑眾生,甚或成佛。

地圖來源:《中國國家地理》2003年第7期 金志國《西藏的神山聖湖》

我是袋鼠君(筆名悼紅戰士),下面是我的個人公眾號,歷史、哲學、神經科學、地理、電影、旅行····什麼內容都可能出現。我喜歡不含糊地追求深刻的知識,努力而笨拙地原創著,願與有心者分享。歡迎大家關注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星空下的袋鼠紅 的精彩文章:

TAG:星空下的袋鼠紅 |

您可能感興趣

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來自中國的一遠古遺址,距今已有9000年
山東發現遠古文字,比甲骨文還要早1000多年,西方專家:否決
山東挖出遠古文字,比甲骨文還早1000年,西方:文物嚴重造假
遠古最神秘家族:出了91個帝王,統治華夏2000年
三峽挖出10米遠古「巨龍」,距今超8000年,龍是真實存在的
山東5千年前古墓,身高在1.9-2米:遠古巨人出現,專家興奮
國王在位4萬餘年,這五個遠古文明和外星文明有關?
比甲骨文早1000年,山東出土的遠古文字,西方為何不敢承認?
3億7400萬年前的遠古樹木揭秘遠古時期樹木為何如此巨大
罕見!非洲最古老的DNA揭示了1.5萬年前遠古文明的奧秘
我國發現遠古遺址,考古出土21個古文字,距今已有9000年
遠古之謎!在法國發現了一個12000年前的「非凡」史前寶藏
109的獅駝嶺修鍊竟然20級!藏寶閣出現15年前的遠古神器號
我國發現遠古「鴨嘴獸」龍!距今約2億4千8百萬年
古墓出土遠古文字,比甲骨文早1500年,有望改寫世界歷史
2200萬年前遠古滅絕怪獸堪比《指環王》中「座狼」
70萬年超遠古文明?一個細節的疏忽,讓日本史學界自卑幾十年
有史以來視野最大的遠古宇宙照片,包含了將近15000個星系
遠古「基建狂魔」是英國人?5600年前,陶片和石頭填出一座島
台灣澎湖海底發現遠古文明,年代可能在七千至一萬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