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牡丹畫法心得

牡丹畫法心得

世人愛牡丹,譽為「國花」而名滿天下。自唐以來,畫牡丹花者多矣。牡丹花品種也不斷增加。七彩牡丹,爭奇鬥豔。牡丹花習性愛涼爽、忌酷熱、畏嚴寒、喜乾燥、惡潮濕、忌澇積。所以安排畫面時,不宜以河池邊為配景,以符合它的生態特點。畫家把牡丹花和水仙畫在一起,是表達另一種感情。吳昌碩說;「畫牡丹易俗,水仙易碎,唯佐以石,可免二病,石不在玲瓏,在奇古」。


畫牡丹花 一般易犯「三病」;

一;用色不當,絢紅搭綠,尖跳刺目,臃腫軟疲,即為「甜俗」。

二;一味粉厚色濃,乾澀塗抹,滯膩浮漲,色墨混濁,此謂「脂粉氣」。

三;凝結板刻、僵硬平勻、造型陳腐、缺乏生氣,俗稱「工藝氣」。

中國畫追求氣清色薄,艷而沉著,明凈典雅,意趣蔚然,氣韻生動的藝術效果。用粉較難,其關鍵也在水分充足與否,用粉要薄,粉薄水足,色澤才能鮮明。花葉有水氣,就顯得生動滋潤,牡丹花嬌露欲滴的神態也能夠充分表現出來。

- 牡丹花屬於落葉灌木,干赭褐色,表皮粗糙,每年在春天發芽,長出草本枝莖,莖上生葉,頂端開花。枝為草本(有的枝能保留到第二年,變成木本,生一尺,退八寸。),干為木本,牡丹葉為羽狀複葉,互生,每葉柄分三叉,每叉生三片葉子,統稱「三叉九頂」。

- 牡丹花整體來看內層如碗狀,外層如盤狀,內層比較緊密,外層比較鬆散,它的大形變化決定整個花朵的優美與否,繪畫要著重注意外層邊緣的姿態。有缺刻才顯得活潑而不呆板,盡量避免雷同。也要讓人感覺花瓣都是從心部長出來的。使花朵參差錯落,楚楚動人。花頭分為單瓣;復瓣;(其中分為球形和葵花形)千重瓣(其中分為皇冠形和繡球形)。畫花瓣一筆三色,充分運用筆根;筆肚;筆尖;一筆成形(叫一筆色,有利於乾濕濃淡,自然的表現形態)。

- 花苞端尖如桃狀,慢慢長大呈圓球型,畫時要圓而不圓的變化。其被上層五片大花萼緊包花瓣根部,下面有五六片小花萼不規則帶狀圍繞大花萼下面。畫時以筆醮草綠色,再醮胭脂色點畫。初放花朵剛剛伸展,還在包心。畫時要注意反花瓣較淡,正瓣較濃,心部不要點太多的花芯。

- 牡丹葉要有疏密和虛實變化,不能夠像真葉那樣均勻對待。用筆果斷,寓中鋒於側鋒之中,既見厚重兼俊俏之形。落紙即見濃淡變化,但是變化服從整體,以免顯得破碎,也有層次感,可以以淡托濃,也可以以濃托淡。勾葉脈是最關鍵的,葉子的反側正背,都是靠勾出來的。筆要干,墨色要比葉子顏色濃重。濃墨用焦墨勾,灰葉以濃墨勾,淡葉以灰墨勾。也可以焦墨先勾深色葉子,然後勾淡葉,筆的顏色不斷變淺,最好可以掃的方法,表達脈的乾濕濃淡。(叫一筆墨)。嫩葉草綠筆鋒醮曙紅或胭脂色,落筆成了泛紅的漂亮色彩,使新葉充滿活力。勾脈可用胭脂色。

- 畫牡丹花不能有乾澀的感覺,要充分發揮宣紙滲化效果。花朵濃淡主要靠水分調解,不能過多依賴白色,一旦白色濃厚,行筆必然澀涕,膩而不暢,造成板結乾燥效果。水分加大之後,行筆要快,趁濕完成,才能夠使花瓣色彩分明清晰,滋潤融洽。如果想追求豐富多變的花瓣形象,就必須在用色時中鋒、側鋒,逆鋒,拖筆等多種筆法並用,單一的點法,必然顯得花瓣雷同。

點子房一般用石綠,(黃色花子房用赭石醮胭脂畫。藍色花一般不宜畫子房。綠色花用石青畫子房比較合適。)圍繞心的芯一般用白粉+藤黃點出,黃色花畫芯用純白或朱磦。白色花花芯用朱磦。注意「芯出於心,隨於瓣」。

- 畫紅牡丹花,一旦配以綠葉,對比太強烈了,就使人感到俗氣。為了使畫面穩定而脫俗,就應該用水墨畫葉子,壓住火爆局面,取得視覺上色彩平衡。這樣才能夠「艷而不俗」。

- 枝莖,畫枝或色或墨要健勁有力,忌柔弱,宜中鋒用筆以顯圓厚。要穿插得體,有疏有密。畫木本老乾應該體現蒼老硬朗的神采,中側鋒並用。筆中含水量要小,顯現乾的特點。可以出現飛白,藉以與花葉滋潤的對比豐富。老乾也畫得結構鬆動,用筆變化略小。要有聚散,前後,穿插,疏密。乾的畫法;1,用赭墨直接畫出。用筆要頓挫,中鋒,側鋒並用。2,用濃破淡法;用赭墨和石綠畫出干,用焦墨用滾筆+側鋒+中鋒乾濕生動破墨。後點苔。

- 構圖上要充分的認識「金邊銀角」的重要性。四個角和四個邊的中間不能作為花卉出枝的地方。假如畫面左邊搭邊,那麼右邊對應部位就應該空邊,上下邊處理方法相同。無論畫面大小,應該區分主賓,主賓分明,有爭有讓,才能夠和諧相處。

- 大勢統一,為了表達牡丹花的生機與活力,大勢不能過於平正,要有一定方向的斜勢,畫頭,枝幹、大組的葉子都要追隨這個斜勢,在統一中求變化,在斜勢中求平衡,使整個畫面活躍起來。

- 花鳥畫最基本構圖形式有三種;上插,下垂,橫倚。無論那種構圖都要追求一種大的動勢,就是「造險」。既生險絕,還要復歸平正,也就是均衡。動蕩歸於穩定。還要注意「濃淡相宜」,「動靜相生」「疏密得當」,「知黑守白」,「藏露結合」,「以葉襯枝」,「巧妙襯托」「師法造化」。

- 牡丹花調色法;紅花-----用朱紅、大紅、曙紅。以朱紅為主調大紅成基本色,筆尖醮曙紅點畫。也可以筆肚上足牡丹紅,筆尖醮胭脂畫出,色濃渾厚,要不,幹了就顯得單薄。

粉紅-----筆根白+筆肚牡丹紅+筆尖胭脂。

- 黃花-----黃加白,筆尖醮赭石與朱紅的調和色。花芯可用白色或胭脂畫。也可以筆根白粉,筆肚藤黃,筆尖綠畫出。收拾的時候筆尖用朱磦或胭脂。

橙色------筆根黃色,筆肚朱磦,筆尖胭脂。

- 藍花-----花青加白加少量曙紅做基本色,筆尖醮花青畫。也可以筆根白粉,筆肚肽青藍,筆尖胭脂畫出。

- 紫花-----白色加胭脂和花青調成基本色,筆尖醮胭脂。大體完成後,用濃厚胭脂再次花心部位的深度,並且使花瓣更加豐富。也可以白粉加胭脂就是紫加一點肽青藍。

- 白花-----草綠色加少許赭石和微量水墨調成基本色。畫時醮純白色,筆尖醮基本色。完成後,可以用綠色提染暗部和花心,純白色強調亮部的花瓣。

- 墨花------行筆速度要快,用筆果斷,變成清新暢快感覺,不要重複修改。可水墨干後,用石青、石綠、硃砂這些不透明礦顏色點花芯。畫花瓣時用筆有大膽,不要留白。

黑牡丹------牡丹紅+胭脂+墨調出黑紫。

二喬------粉紅色干透後(不會竄色,破壞花形)畫另外的黑紫色。

- 綠色-------白色加草綠色加少許朱紅調成基本色,筆尖醮草綠色從反瓣部位畫起。石青畫子房比較合適。(白粉+草綠+三綠+筆尖花青畫出------徐湛畫法)

- 深紅色-----大紅加少許曙紅調成基本色,筆尖醮胭脂,用筆乾脆利落,避免重複用筆,以免畫「糊"了。難點就是水分的掌握,水分多了,色彩沒有重量感,水分少了,又容易顯得干膩呆板。只有水分恰當才能夠厚重滋潤。

姿態;風(方向動態)晴(挺直)雨(下垂,礬水掃過)露(撒鹽)。

牡丹畫法心得

牡丹畫法心得

牡丹畫法心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沃德利成書畫院 的精彩文章:

齊白石寫意花鳥精品 欣賞
篆隸書扇面格式
鳥類畫譜(一)
工筆戲曲人物 欣賞
清末-任伯年作品欣賞《花鳥》

TAG:沃德利成書畫院 |

您可能感興趣

沒骨牡丹的畫法
寫意牡丹畫法
寫意牡丹畫法——枝幹的畫法
國畫技法 | 沒骨牡丹的畫法
畫牡丹忌三病:寫意牡丹畫法及調色技巧
牡丹花苞畫法—紫郁繪製
洋牡丹的浪漫畫法
水墨牡丹的寫意畫法
寫意牡丹畫法大全
牡丹寫意畫法示範
白描牡丹畫法概要
賈寶珉講「牡丹的畫法」
山水畫法——素畫法
實用牡丹畫法,收藏!
國畫牡丹花頭畫法教程
多花頭牡丹畫法
畫牡丹不會構圖?所有牡丹畫法都在這裡,喜歡畫國畫的快收藏起來
寫意牡丹花畫法步驟,牡丹的基本形態簡述,牡丹的結構與畫法介紹
山水畫法——勾斫法
氣不畫形,書法通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