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迷悟之間?要忍一時之氣

迷悟之間?要忍一時之氣

佛心慧語

微信號:XinXueCiHang

皈依正信三寶,遠離附佛外道,

聽聞正法,親近善士,依教奉行,持戒精進。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三皈依

皈依佛,兩足尊。

皈依法,離欲尊。

皈依僧,眾中尊。

皈依佛,不墮地獄。

皈依法,不墮惡鬼。

皈依僧,不墮旁生。

皈依佛竟,終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竟,終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竟,終不皈依外道徒眾。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和南聖眾。

要忍一時之氣

忍辱是人生最大的修養。在世間上什麼力量最大?不容分說,當然是忍的力量最大!所謂「忍一口氣,風平浪靜。」反之,「小不忍,則亂大謀。」一忍一氣之間,關係重大。

「不能忍一時之氣」,這是當前社會亂象的根源,很多人因為難忍一時之氣,結果原本小小的口舌之爭,最後竟演變為刀槍棍棒相向;甚至青少年血氣方剛,往往睚眥必報,結果不但招來殺身之禍,整個家庭社會更因此瀰漫著暴戾之氣,究其原因,都是為了不能忍一時之氣。

其實,忍一口氣並非就是吃虧,忍一口氣可能是最大的便宜。

所謂「忍」,對一般人來講,忍寒忍熱比較容易,忍飢忍渴也算不難,忍苦忍惱,還能勉力通過,忍一口氣,那就大為不易了。例如:吳三桂忍不下妻妾被擄,衝冠一怒為紅顏,而使將近三百年明朝的江山,斷於他的一怒;周公瑾禁不起諸葛孔明的三氣,因而短命身亡。反之,韓信,能受胯下之辱,勵志奮發,終能拜相稱王;蘇秦,不恥於父母兄嫂不以其為子為叔,懸樑刺股,終能學有所成,身配六國相印。忍與不忍,其關係成敗大矣!

忍,不是懦弱的表現;忍,是勇者的象徵。一個人只要能夠凡事忍耐,不逞一時之氣,必能成功。今日社會,更需要人人有肚量去容忍對方、接納對方,是故要忍一時之氣,不僅能和諧人際關係,更不會因此而鑄下憾事。

拳頭打出去,就沒有力量了;把拳頭一直縮在腋下,那才是一個有力量的人!

唐朝的寒山、拾得二位大士,有一天,寒山問拾得:「世人穢我、欺我、辱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我應該怎麼辦呢?」

拾得回答道:「那只有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過幾年你且看他!」

拾得的忍他,是一種智慧,是一種力量,是一種化解,是一種慈悲;在忍耐的世界裡,沒有瞋恨,沒有嫉妒,只有和平與包容。所以,忍,是成功立業必要的修養。

佛陀在《遺教經》里說,一個不能歡喜忍受他人的辱罵、毀謗、欺凌如飲甘露者,就不能名為有力大人。慈悲之前無敵人,忍讓之人沒有對手喔!

《迷悟之間》簡介

《迷悟之間》是星雲大師在《人間福報》上連載的極富感染力的小品文。這一千餘篇美文為大師歷時四年寫就,囊括了人生、社會、職場、生活、勵志、修身、成功、智慧、讀書、信仰、做人、處世等方面的內容。是難得的勵志經典,也是台灣的金牌暢銷書,全球銷量已逾二百多萬冊。

【星雲大師智慧文集44】迷悟之間?非法非非法

迴向偈

願消三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凈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平台自營微店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心慧語平台 的精彩文章:

佛法是怎麼定義魔的?
星雲大師談正信佛教
印光大師:邪淫痛快一時 後患一世
大安法師:富人如何將錢帶到下一世?

TAG:佛心慧語平台 |

您可能感興趣

【如是覺】佛陀說:「眾生皆有佛性」,許多修行人也一直希望可以見性成佛,但是一般人想要悟道談何容易,請問迷悟之間究竟相差有多少呢?
人與人的差別只在迷悟之間
迷悟就在一念間
紫柏尊者:名言也者,迷悟之紹介也。可不慎乎
暢談·六祖壇經-迷悟不同
真心佛性不屬迷悟
修習佛法:迷悟就在一念間
迷悟桌游推薦之《牙買加》
印光法師:佛與眾生佛性雖同,而迷悟迥異
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楞嚴經》參習(197)
賞物|木魚果菩提:警醒迷悟促人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