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間諜到大清

日本間諜到大清

【網路圖片】

日本間諜到大清(1)

侯德雲

《中日修好條規》簽訂始末

近代史上,中日關係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轉折點,是從日本明治維新之後開始的。1870年9月27日,日本外交代表柳原前光,攜帶明治政府的「無限誠意」,到達天津港,旨在遊說清政府與日本訂約通商,建立正式外交關係。

柳原率領的代表團,共有十三人。這個數字,在西方人看來很不吉利。後來的事實也證明,日本人的主動「示好」,對於大清帝國,確實很不吉利。

柳原到天津後,先後拜見三口通商大臣成林和直隸總督李鴻章,遞交日本外務卿清原宣嘉的書信。書信的措辭情真意切:「方今文明文化大開,交際之道日盛,宇宙之間無有遠邇矣。我邦近歲與泰西諸國互訂盟約,共通有無,況鄰近如中國,宜最先通情好,結和親,而惟有商船往來,未嘗修交際之禮,不亦一大闕典也乎?」信中的「泰西」,意思是「西方」。

成林很快將書信轉交總理衙門。這個大清帝國的外交部,上上下下,最怕辦外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他們給柳原發照會說:「貴國既常來上海通商,嗣後仍照前辦理,彼此相信,似不必更立條約,古所謂大信不約也。」結尾還自作多情加一句:「此乃中國與貴國格外和好親睦之意,諒貴國必明悉此情也。」

先說什麼「大信不約」,再把不跟你玩兒說成是「格外和好親睦」,明顯是糊弄鬼嘛。柳原不聽糊弄,轉而遊說李鴻章,再三懇請,說:「英法美諸國,強迫我國通商,我心不甘,而力難獨抗……我國與中國最為鄰近,宜先通好,以冀同心合力。」此番言語,一下子撓到老李的癢處。老李是主張「以夷制夷」的呀。何況,早在1865年,他給老師曾國藩的信中,就提出「聯日以制泰西」的主張。

李鴻章上書總理衙門,陳述與日本建交是大勢所趨。最重要一條:「推誠相待,縱不能倚作外援,亦可以稍事聯絡。」同時成林也上書陳情,意思跟老李差不多。

總理衙門再次照會日本方面,說,好吧好吧,既然「大信不約」、「格外和好親睦」你們不幹,那就照你們說的辦,等明年你們的「特派大臣到津」以後,我們再好好商量這事兒。

隨後,恭親王奕給兩宮太后上奏,說日本打算如何如何,臣讓李鴻章和成林去交涉,成林「往複再四」勸日本人回去,他們說不。臣為什麼沒有立刻答應他們呢?怕的是答應得太痛快,他們登鼻子上臉,還會提出更多的要求。另外,要是不答應他們,他們一旦請英法出面幫腔,咱就被動了。咱得罪不起英法啊,到那時候再答應,太丟臉了是不是?與其將來不得不答應,還不如現在就答應算了,省得日本人「饒舌不休」,臣的耳朵都讓他們磨出老繭啦。

從奕的奏摺可以看出,大清的外交大權,基本掌握在總理衙門手裡。上奏,僅僅是通報一下情況。也不難看出,恭親王把自己的身段放得很低,言辭也很柔軟。他還是很講「政治」的。

洋務派同意跟日本訂約的消息傳出以後,很快就有人提出異議。反對派以安徽巡撫英翰為代表,提出訂約「恐貽後患,殷殷以杜絕為請」,衡量利弊,「與其將就一時而貽害無窮,不如明其大義,以絕非禮之求」。

說起來,清廷還是有一點民主意識的,他們把英翰的奏摺「寄諭各疆臣」徵求意見。力挺英翰意見的人,皆「以前明倭寇為辭,奏請拒絕日本通商」。

李鴻章坐不住了,上奏駁斥反對派的觀點,曆數跟日本訂約的理由,其中有很尖銳的一段話:「聞該國自與西人定約,廣購機器兵船,仿製槍炮鐵路,又派人往西國學習各色技業,其志固欲自強以御辱。就之距中國近而西國遠,籠絡之或為我用,拒絕之則必為我仇。」說到底,還是重申「以夷制夷」的思想。不過必須承認,老李對日本及國際形勢的認知,顯然高人一頭。

兩江總督曾國藩也上奏表達個人意見,奏摺前半截的意思跟李鴻章相近,後半截提出一些具體的訂約意見,如「不可載明比照泰西各國總例辦理等語」,尤其不可說什麼利益「一體均沾」,簡而言之,「禮數不妨謙遜,而條理必極分明」。

曾國藩心裡有話,沒全部說出來。以前,大清跟西方各國訂約,吃過「總例辦理」和「一體均沾」的虧,他是暗示清廷,不能總吃豆子不知豆腥味。

【網路圖片】

清廷聽懂了曾國藩的言外之意,下詔書表揚老曾「所慮頗為周密」,同時指定由李鴻章負責跟日本人談判。就在此前不久,大清撤銷了三口通商大臣的職位,由李總督兼任北洋大臣。老李辦外交的時代開始了。跟日本訂約,是他外交生涯的「處女作」。

曾國藩的「所慮」,後來成為中日建交一個激烈的爭論點。日本代表團堅持要享受西方各國的一切待遇,商討信函的措辭非常巧妙,貌似有理有據。李鴻章的兩位助手,應寶時和陳欽反駁無據,極不耐煩,竟失外交禮儀,大耍潑婦,說什麼,我天朝沒想跟你小日本結好啊,是你們腆著臉主動要結好的,那幾個破字,就是不能寫,你們干就干,不幹拉倒!這一通潑婦語,把日本代表團副使柳原給整蒙了,「徘徊躊躇了十幾天」,才重開談判。

談判從1871年7月29日開始,到9月13日結束,雙方簽署《中日修好條規》和《中日通商章程》,約定互設使館、彼此商民往來貿易等各項事宜。

拋開簽約日里有個「十三」之外,這裡還有一個「十三」——日本成為跟大清建交的第十三個國家。歷史深處有一個小鬼頭,喜歡開開玩笑。

李鴻章挺高興,覺得跟以往不同,這是一部平等條約。後來的史書也多持此論。美國學者馬士,帶點調侃的語氣說,這「多少像是兩個平等國家之間所締結的」條約。

至此,大清終於放棄從名義上視日本為「藩屬」的想像,承認日本跟大清,是地位相等的主權國家。

《中日修好條規》簽訂之後,日本動作很快,第二年年初,先後開設上海領事館和福州領事館。同年8月,派遣陸軍少佐池上四郎等三人,到中國東北偵探考察。第三年,開設香港領事館。第四年,派遣柳原到北京,設置公使館,同年又開設廈門領事館。跟日本的「草率」相比,大清政府「穩重」多了,直到簽約後第六年,才派何如璋率使團進駐日本。

從此兩國官方和民間交往,日見頻繁。比較而言,還是來多去少。大清對日本真正感興趣,是在甲午戰爭之後,以日本為樣板推行各種改革措施。戰敗第二年,就派出十三人(怎麼又是十三?)到日本留學,到1905年前後,在日本的大清留學生達八千人之多,這其中,包括後來在新文化運動中博得大名的魯迅和周作人兄弟。在留學生團體之外,各地官紳到日本遊歷、考察的也不少。

日本人的動作總是比大清敏捷,自建交之日開始,他們就蜂擁而至。有官方組織派來的,有民間組織派來的,也有自己主動要來的。形形色色的官僚、學者、記者、作家藝術家、商人等等,都變成小蜜蜂,紛紛來大清采蜜。目的多種多樣,有觀光旅遊的,有求學工作的,有發展實業的。這些人中,混雜了大量日本間諜,以採集大清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地理、風土人情為目的。這支間諜隊伍,為後來甲午戰爭日本的獲勝,立下汗馬功勞。可憐的大清,那時候,根本不知道間諜為何物,直到戰爭即將爆發,才把日本間諜當回事。而自己的間諜隊伍,仍然是水中月霧中花。

中日兩國始於1871年的親密接觸,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日本非常主動,大清先是被動應付,到甲午戰敗後,才變得主動。對日本來說,大清是它強扭的瓜。誰說強扭的瓜不甜,他們覺得大清這隻大西瓜,甜得很。

另外還有一個特點,兩國建交歸建交,骨子裡還是互相瞧不起。在日本一面,認為滿清不是正宗,是竊取中原的「夷」。簽訂《中日修好條規》時,有一個花絮,日本反對大清自稱「中國」。「中國系對己邦邊疆荒服而言」,「大日本」不是你的「邊疆荒服」,你不能寫「中國」,只能寫「大清」。其實日本人的這種觀念由來已久,宋亡於元,他們認為是亡於「夷」,宋可亡,而「中國」不可亡,自此以「中國」自居。李鴻章不理那一套,聲稱:「我中華之稱中國,自上古迄今,由來已久,即與各國立約,亦僅自約首,書寫『大清國』字樣,其條款內容皆稱中國,從無改國號之例。」意思不外乎是說,「中國」,是大清的固有稱號,想侵犯我們的固有稱號,我們堅決不答應。為這事,談判耽擱多日,最後折中,漢文版的條約寫「中國」,日文版條約寫「大清」。由此可以想見,《中日修好條規》是漢文版的說法,日本版應該叫《日清修好條規》。前文提到的日本外務卿清原宣嘉的信件,中有「況鄰近如中國」字樣,也是漢文版的說法,日文版顯然是「況鄰近如大清」。

可惱的是,即便折中處理,日本代表團在日方保留的漢文合約中,仍舊使用「大清」而非「中國」字樣。大清對此提出嚴正抗議!日本代表團狡辯。李鴻章息事寧人,算了,雞毛蒜皮的,沒意思,團結一致向前看吧。

其實不光「中國」字樣對日本人有刺激,「中華」和「神州」也一樣。以大量海外史料為切入點研究晚清的雪珥說:「甲午戰爭前後的日本文獻中,日本人將自己稱為『神州』、『中華』幾乎是一種常態,這成為他們戰時在東亞進行國家形象塑造的基調。」而且這種宣傳,還真的產生了一定效果,日本人覺察到,在大清的通商口岸,「漢人的抗日情緒遠低於滿人」。

大清朝野對日本的藐視,不以訂約而改變,嘴上紙上依舊稱對方是「蕞爾小國」或者「蠻夷小邦」。他們做夢也不會想到,二十三年後,這個「蠻夷小邦」竟然不宣而戰,「冒犯上國」。(未完待續)

作者簡介

侯德云:讀書人,品書人。作家。

出版《天鼓:從甲午戰爭到戊戌變法》《寂寞的書》《那時候我們長尾巴》《輕輕地愛你一生》《圓的正方形》等專著、文集十四部。

主編各種文集數十部。

往期鏈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侯講故事 的精彩文章:

作為藝術的攝影
一段一段說老湯

TAG:老侯講故事 |

您可能感興趣

清末五大日本間諜,學會廣東話辦報紙,天才少年假冒和尚被殺!
日本間諜鏡頭裡的中國
甲午戰爭大清為何慘敗?日本間諜早把中國摸透了
探秘日本侵華期間的最大間諜機構
川島芳子,從晚清格格到日本間諜,懵懂少女到民族罪人
快!抓住那個日本間諜
日本間諜多可怕,中國還未見光的坦克生產線突然登上日本雜誌
日本最自大間諜,潛伏37年回國炫耀,最後卻因一本書落網
日媒:四天里兩名日本間諜在華被判刑
一個潛伏中國40年日本高級間諜日記里的秘密
劉力源:日本高級間諜在日記里寫了啥?
日本7大女間諜特工,川島都排不上號,最後的間諜方式最為下流
在中國潛伏37年的日本間諜,終被抓獲
日媒:還有七名日本「間諜」面臨嚴苛判決
日本早就派間諜來中國「踩點兒」了!
一個日本間諜眼中的中國論:在中國,日本為啥會敗?
日本間諜拍攝的1927年間的昆明
日本間諜川島芳子像
最厲害的間諜,花日本的錢,娶日本媳婦,一句話葬送2萬日寇
日本間諜竟躲藏在中國34年!終因一本書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