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勤襄國用研周化,克振家聲讀魯論」

「勤襄國用研周化,克振家聲讀魯論」

翠花灣13號

這是西城區西長安街辦事處翠花灣13號門的一幅門聯。翠花灣位於和平門內北新華街南段西側新壁街西段路北。其東邊的一個南口通新壁街,西邊有兩個出口,均通南翠花街,是一條既帶半方形,又帶曲里拐彎的一條衚衕。而13號門就坐落在這條衚衕的西北角路北。它的東側隔著11號一個小門,就是一座有著新式灰色鐵大門的9號院,那就是中央首長董必武、王震、萬里等人先後住過的地方。

翠花灣13號門,是一個十分老舊的小如意門,以前還真完整。平日大門緊閉,顯得十分嚴謹。後來即將拆遷,門墩少了一個,門坎也沒了,門下邊變成了一長條黑洞,而門上還貼了不少售房的小廣告,顯得很是雜亂破敗。而為了拍門聯,我也只好把它們全拍下來了。

此門聯的上聯:「勤襄國用研周禮」。指的是春秋時期,從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7年,由周成王姬誦的叔叔姬旦(人稱周公)輔佐周成王的故事。

周公姬旦

周公一方面忠心耿耿,盡心竭力輔佐年幼的周成王治理國家;一方面為了使國家能長治久安,他殫精竭慮為周朝制訂出有效管理國家的各種典章制度,內容即豐富又全面,上至王位的繼承,下至諸侯和各級官員的任免,以及君臣、父子、兄弟、親朋等均應遵守的禮儀制度,開創了在中國建立各種典章制度的先河,對後世也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正由於此,才使得周朝從此強大起來並一直延續了八百年,成為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一個朝代。由此可以說「周禮」的創造者,就是周公。

此外,在周公輔佐成王時,他還曾作《無逸》告誡成王:「要以殷商的滅亡為前車之鑒,勿縱情於聲色,勿貪圖安逸、享樂」。他說:「萬物必有盛衰,萬事必有弛張,國家必有文武,官制必有賞罰。」周公很早就提出過以德治國和以法治國的理念,這與孔子所說的「為政以德」是相似的,但比孔子說的周全,而且早600多年。難怪孔子對周公崇拜得五體投地,幾乎一生都在為宣揚周公的思想和為恢復周禮而奔走呼號。這也就是門聯「勤襄國用研周禮」的由來。

下聯:「克振家聲讀魯論」。這句話的意思是,每個人都想使自己的家興旺發達,有一個好名聲,然而不要忘了讀讀「魯論」。這裡所說的「魯論」,是指西漢初年由孔子的家鄉魯國人所傳的《論語》。而後代通行的《論語》,就是據此而編訂的。

孔子和《論語》

這是一部專門記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內容十分廣泛而深刻,如忠孝仁愛、為政以德、修身齊家、清廉守節、平和處世、勤奮節儉、待人以誠、精忠報國等等,充滿了儒家的仁愛思想,是千百年來封建社會士大夫們的一部必讀之物,也是舊社會廣大群眾一個精神信條。對我們今天的社會來說,恐怕也有著很好的借鑒作用。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更多西城衚衕老門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城市漫遊︱成都怎麼能那麼好啊—帶外國遊客探秘成都你需要知道的事
映日荷花別樣紅
我照護玉梅43年
地表植物種類、功能及選種(上)

TAG: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