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媒揭秘諾曼底登陸7件秘事:前總統之子拄拐杖搶灘登陸

美媒揭秘諾曼底登陸7件秘事:前總統之子拄拐杖搶灘登陸

參考消息網7月17日報道美國「偵察勇士」網站6月10日報道稱,關於諾曼底登陸,以下7件事也許會讓你大吃一驚:

一位56歲的將軍拄著拐杖搶灘登陸

知道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的兒子小西奧多?羅斯福准將參加了諾曼底登陸日作戰的人不多。他甚至不該出現在那裡。沒有人認為這位患有關節炎的56歲將軍能在登陸戰後活下來,因此,他所在的第4步兵師的師長兩次拒絕了他參加登陸作戰的口頭請求。但是,這並不能阻止羅斯福的步伐,在書面申請獲得勉強批准後,他率領第一波部隊攻上猶他海灘。在登陸時,羅斯福憑一己之力改變了第4師的整個進攻計劃,挽救了很多戰友的生命,為自己贏得了國會榮譽勳章。令人遺憾的是,他不久就因心臟病發作在夜間逝世。而他原本能在第二天接到自己被提名獲得國會榮譽勳章、擢升為少將和第90步兵師師長的通知。他是當天搶灘登陸的軍人中最年長的一位。

在戰鬥的前20分鐘,一個連有60%人員傷亡

在諾曼底登陸戰中,美軍遭受了極其巨大的損失。但是,第116步兵團第1營A連的遭遇尤為慘烈。該連的任務是搶佔一條通往法國小村維耶爾的道路。在登陸前,情況就已經變糟。洶湧的海浪讓人頭暈目眩。厚厚的雲層阻礙了美國轟炸機的視線,使之無法消滅在奧馬哈海灘「綠狗區」等待著A連的德國炮手。在終於設法登陸後,A連被德國迫擊炮、火炮和機槍火力完全壓制。在不到20分鐘時間內,該連有60%人員――其中很多人此前從未參戰――傷亡。

第一名陣亡軍官是一位空降兵中尉,他在受傷後仍率領部下跳下飛機

在諾曼底登陸日陣亡的首位美軍軍官是第82空降師第508傘兵團E連的羅伯特?馬賽厄斯中尉。他未能打開降落傘就已陣亡。6月6日凌晨2時左右,他正準備從全排人乘坐的C-47運輸機上跳下去時,機腹遭德軍炮火掃射,就在艙門燈變綠時,馬賽厄斯被炮火擊中了。但倖存者們回憶,這位流血不止的傘兵高喊「我們走」,率領其他人跳了下去。後來,在地面上找到了他的傷痕纍纍、與降落傘纏在一起的遺體。

大部分行動計劃是英國人制定的

儘管人們的印象是,諾曼底登陸是一場美國人主導的行動,但事實上,在戰鬥中起領導作用的是英國人。幾乎整個諾曼底登陸行動――或稱「霸王行動」――的計劃都是地面部隊司令、英國上將伯納德?蒙哥馬利制定的。戰鬥的海上計劃也是皇家海軍制定的。在當天出海作戰的1213艘軍艦中,892艘屬於英國,美國艦隊有200艘。在登陸艇方面,差距更大,英國擁有4126艘登陸艇,美國只有805艘。然而,這仍是一場有10多個國家共同策劃和作出貢獻的盟軍行動。

未來的作家J?D?塞林格參與了第二波攻勢――身上帶著小說《麥田裡的守望者》的部分章節

在6月6日那個決定性的上午,一名年輕作家登陸猶他灘。J?D?塞林格原本應隨第一波部隊在6時30分左右上岸,但最終是在數分鐘後隨第二波部隊一起登陸。洋流令登陸點南移了大約2000碼,使塞林格和第4反諜隊分遣隊的其他軍官遠離了火力最強的德軍防線。也許正是這一細微差別挽救了他的生命――以及一部美國文學經典之作。在塞林格的背包中,裝著《麥田裡的守望者》的前6章。

一名英國軍官攜劍作戰,而且派上了大用場

在諾曼底登陸日,海灘上的武器不止機槍和炸藥。英國軍官約翰?馬爾科姆?索普?弗萊明?丘吉爾(人如其名,他綽號「瘋傑克」)中校從登陸艇跳下時,手上拿的是一把劍。丘吉爾曾在一次突襲中讓40多名德軍成為他的劍下俘虜,並曾在1940年用長弓射殺一名敵軍――這是歷史上最後一次長弓殺敵記錄。不足為奇,他有一點兒精神失常。據稱,他曾抱怨,「要不是那些該死的美國佬,我們還能再打10年仗」。

所有人都不敢叫醒希特勒、請求增援諾曼底

在諾曼底,德軍人數遠遠不及盟軍,這主要是因為,直到1944年6月6日盟軍登陸那一刻,關於盟軍將於何處登陸,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一名為盟軍效力的雙重間諜還向德國人提供關於將於何處開展行動的假情報,使真正的登陸點的德軍防禦極其薄弱。據估計,當天海灘上有17.5萬名盟軍,而德軍只有區區1萬人。德國人為何不下令向登陸點增援?顯然,是因為希特勒在睡覺!德國軍官不敢叫醒元首,不敢在未獲希特勒允許的情況下派出更多軍隊。因此,長話短說,也許是希特勒的這一覺促成了盟軍的勝利。(編譯/裘芳)

資料圖:美軍在奧馬哈海灘登陸。

敬畏戰爭!諾曼底登陸戰後的瘡痍景象

這組照片向人們詳盡展示了諾曼底登陸對人類文明的毀滅性破壞,以及滿目瘡痍的戰後景象。但是它所表達的含義卻毫不複雜:致敬那些在諾曼底登陸中,為全人類拚死作戰,或英勇犧牲,或幸運生還的盟軍勇士;紀念那些在戰爭中飽受摧殘的城鎮市民;銘記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人類文明的破壞。圖為1944年,諾曼底聖洛,美軍士兵正在清理殘骸。

1944年夏天,法國西北部 被摧毀的城鎮。

1944年夏天,法國西北部,房屋廢墟旁標註著法德雙語的告示牌 。

1944年,法國聖吉爾斯村中的報廢坦克。

1944年夏天,法國西北部的城鎮廢墟。

1944年夏天,諾曼底聖洛的衰敗景象。

1944年,法國聖吉爾斯村,報廢的坦克。

1944年夏天,位於法國西北部的某城鎮廢墟。

1944年法國西北部 ,戰爭造成的破壞。

1944年夏天,登陸艇上卸下的汽車和補給。

1944年夏天,法國西北部地區的美軍士兵。

1944年,城鎮廣場上的吉普車。

1944年夏天,法國西北部,置身郊區廢棄建築中的美軍士兵。

1944年夏天,裝甲車駛過城鎮街道。

1944年夏天,一輛兩棲裝甲車駛出登陸艇,正在登陸。

反攻歐洲!全景式回顧諾曼底登陸戰

諾曼底登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戰役發生在1944年6月6日早6時30分。這次作戰行動的代號「霸王行動」(英語:Operation Overlord)。諾曼底戰役是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陸作戰,接近三百萬士兵渡過英吉利海峽登陸法國諾曼底。為實施這一大規模的戰役,盟軍共集結了多達288萬人的部隊。陸軍共36個師,其中23個步兵師,10個裝甲師,3個空降師,約153萬人。圖為5個登陸灘頭。

1943年5月,英美華盛頓會議,決定於1944年5月在歐洲大陸實施登陸,開闢第二戰場。1943年12月,美國陸軍上將艾森豪威爾被任命為歐洲同盟國遠征軍最高司令,於1944年1月2日抵達倫敦就任。1944年2月,英美聯合參謀長委員會批准了「霸王」計劃大綱和修改後的作戰計劃,但是隨之對登陸艦艇的需求也增加了,為了確保擁有足夠的登陸艦艇,英美聯合參謀長委員會決定將登陸日期推遲到6月初,並且將原定同時在法國南部的登陸推遲到8月。圖為1943年美英首腦華盛頓會議期間,左起分別是艾森豪威爾上將,迪爾元帥,阿諾德上將。

由於登陸日(代號D日)推遲到6月初,盟軍統帥部開始確定具體的日期和時刻,這是一個複雜的協同問題,各軍兵種根據自己的需要提出不同要求,陸軍要求在高潮上陸,以減少部隊暴露在海灘上的時間;海軍要求在低潮時上陸,以便盡量減少登陸艇遭到障礙物的破壞;空軍要求有月光,便於空降部隊識別地面目標,最後經認真考慮,科學擬定符合各軍種的方案,在高潮與低潮間登陸,由於五個灘頭的潮汐不盡相同,所以規定五個不同的登陸時刻(代號H時),D日則安排在滿月的日子,空降時間為凌晨一時,符合上述條件的登陸日期,在1944年6月中只有兩組連續三天的日子,6月5日至7日,6月18日至20日,最後選用第一組的第一天,即6月5日。圖為英國港口城市,美軍部隊正準備接下來的登陸作戰。

海軍投入作戰的軍艦約5300艘,其中戰鬥艦隻包括13艘戰列艦,47艘巡洋艦,134艘驅逐艦在內約1200艘,登陸艦艇4126艘,還有5000餘艘運輸船。圖為駛向法國海岸的盟軍特混艦隊。

1944年停在英國南安普頓的大批登陸艦,正等待命令即刻向法國開進。

空軍作戰飛機13700架,其中轟炸機5800架,戰鬥機4900架,運輸機滑翔機3000架。為此,盟軍的空襲由轟炸德國的工業區轉變成轟炸德國的交通線,在D日前夕這些轟炸機又轟炸了海灘的防禦設施。圖為盟軍空襲切斷德軍的運輸和增援。

諾曼底登陸之前,盟軍飛機拍攝的德軍嚴密防守的海灘。

在諾曼底登陸中,盟軍空降兵的任務是在登陸灘頭兩側距海岸10至15千米的淺近縱深空降,阻止敵預備隊的增援,並從側後攻擊德軍海岸防禦陣地,配合海上登陸。由於在最初的1~2天里,盟軍只登陸6~8個步兵師,只有在建立起可供裝甲師展開的大登陸場後,才將裝甲師投入作戰。如果在裝甲部隊上陸前德軍突破了登陸部隊的防線,將會給登陸帶來滅頂之災。所以空降兵的行動在登陸初期對於登陸勝利是至關重要的。圖為艾森豪威爾與將要空降到歐洲大陸的士兵。

儘管盟軍的空降存在不少問題,但仍取得了很大成功,說明艾森豪威爾的觀點是正確的。盟軍的空降,在登陸的最初時間裡奪取了至關重要的交通樞紐、橋樑、海灘通路,摧毀了德軍的炮兵陣地,破壞了德軍防禦的穩定性,牽制了德軍的預備隊,使德軍處於被動局面。為登陸的勝利創造了條件。參與空降作戰的盟軍士兵。

英軍第6空降師空投到登陸地區的左翼地區,奪取附近的橋樑,以防止德軍的裝甲部隊前往海岸支持。

盟軍空降作戰。

美軍第101空降師在猶他海灘後方空降,支持登陸部隊,和82空降師一起阻擋德軍援軍的增援。圖為美軍101空降師登機前。

101空降師在法國小鎮。

1944年6月8日,時任海軍少將的柯爾克(左一)與其他美軍高階將領在奧古斯塔號重巡洋艦艦橋上觀看作戰。

登陸艇萬船競渡!

英軍第3步兵師及第27裝甲旅進攻劍海灘。從寶劍灘東邊登陸的英軍部隊在搶灘後,很快地便擊潰德軍輕裝步兵的火力,並於午後與先前空降內陸的傘兵部隊會合。但從寶劍灘西邊登陸的英軍,則遭到德軍第21師坦克部隊的頑強抵抗,無法順利與從朱諾海灘(Juno Beach)登陸的加拿大部隊會師。雙方一直激戰至黃昏後,盟軍才成功擊退德軍的裝甲部隊。當天登陸的29000名英軍中,傷亡人數僅有630人。

1944年6月6日,英軍軍艦上的艦炮轟擊德軍陣地支援登陸部隊。

英軍第50步兵師第8裝甲旅登陸金灘頭。金海灘(Gold Beach)是整個登陸行動的中心點,登陸的時間則比猶他和奧馬哈海灘的登陸行動晚了一個小時。由於漲潮和海相不佳的緣故,盟軍無法徹底清除海域中布雷和障礙物,這也使得想迅速搶上灘頭的英軍陷入苦戰。德軍在濱海小城利維拉(La Riviere)和阿梅爾(Le Hamel)部署重兵防守,還在離海岸500公尺的內陸設置了四門155毫米的重炮,直接瞄準海岸。英軍在皇家海軍艾傑克斯號(HMS Ajax)的強力炮火轟擊下,終於摧毀這四門重炮,壓制了德軍的防衛火力。在入夜之前,已有25,000名盟軍順利登陸,並迫使防守的納粹部隊往內陸撤退6英里。英軍僅有400名官兵傷亡。

加拿大第3步兵師及加拿大第2裝甲旅登陸朱諾海灘。加拿大的攻擊部隊雖然很輕易地越過沙灘,卻在沙丘前遭到德軍火力無情的攻擊,使得首波進攻部隊的傷亡率高達50%。接近中午時分,加拿大部隊才佔領了沿岸的城鎮,向內陸挺進,並與來自金海灘的英軍會師。參與裘諾登陸戰的官兵共21400名,傷亡人數則為1200人。圖為在朱諾海灘登陸的加拿大士兵。

加拿大軍隊騎自行車登陸。

朱諾海灘上升起的黑煙。

1944年6月朱諾海灘,加拿大部隊和他們俘虜的德國軍人。

美軍第1步兵師及第29步兵師在奧馬哈灘頭登陸。美軍遊騎兵部隊負責進攻奧克角。圖為6日,美軍登陸艇沖向奧馬哈灘頭。

奧馬哈海灘(Omaha Beach)是諾曼底登陸戰役中戰鬥最為激烈的海灘。盟軍在奧馬哈灘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僅陣亡者就達2500人,因此又稱「血腥奧馬哈」。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中開始那一段經典的戰爭場面就取材自奧馬哈海灘。圖為沖向奧馬哈海灘的美軍登陸艇,遠處是盟軍炮擊德軍陣地升起的濃煙。

登陸戰場的俯視圖。

奧馬哈海灘全長6.4公里,海岸多為30幾米高的峭壁,地形易守難攻。這裡的登陸作戰任務由美軍第九軍承擔。盟軍由於情報有誤,認為這裡的德軍守備部隊只有一個團的兵力,還多是後備役人員,沒有裝甲車輛,戰鬥力很差。而實際上隆美爾在3月將德軍精銳的352步兵師全部調往諾曼底,而352師的一個主力團就駐守在奧馬哈灘頭。

登陸當天天氣狀況極端惡劣,盟軍在登陸前就因風浪過大損失了10艘登陸艇和300餘名官兵。在登陸艇上的官兵多為暈船和濕冷所苦,還沒到達作戰地點就基本精疲力盡了。登陸作戰開始後也非常不順,海灘西段預備的32輛水陸坦克中有27輛剛一下海就因風浪過大而沉沒,倖存的5輛坦克中還有2輛很快被德軍炮火炸毀。由於潮汐影響和秩序混亂,登陸的美軍士兵很多都搞不清方向和集合點,大批士兵擠在灘頭任憑德軍炮火攻擊。整整兩個小時的時間裡美軍沒有一名士兵在西段衝上海灘,在東段也僅僅佔領了9米寬的一段海灘,登陸行動幾乎完全失敗。

由於海灘登陸部隊長時間沒有任何聯絡傳來,海軍指揮官意識到奧馬哈海灘上的形勢可能已經極為嚴峻,於是17艘驅逐艦不顧觸雷、擱淺和被155mm海岸炮炸翻的危險,前進至距海灘僅730米處,在近距離為登陸美軍進行火力支援。圖為盟軍戰艦向登陸海灘德軍陣地傾瀉炮彈。

德軍在海灘上布置了大量的反登陸設施,一輛美軍謝爾曼坦克毀在灘頭。

海軍肆無忌憚地向德軍據點傾瀉炮彈,先前被堵在海灘上的美軍也在精銳部隊第一師的帶領下開始衝鋒。中午時分登陸部隊第二梯隊提前登陸。而在空軍的指引下,美國海軍的戰列艦和巡洋艦也開始對岸射擊,德軍的防禦至此基本崩潰。圖為6日,傷兵撤離。

跟在登陸部隊後面的救援船,把落水的倖存者救上船。

戰死沙場的美軍士兵。

美軍第4步兵師及第90步兵師在猶他海灘登陸。圖為美軍在猶他海灘上挖的壕溝,可以暫避喘口氣。

猶他海灘(Utah Beach)位於卡倫坦(Carentan)灣的西側,是一處寬約3英里、被覆著低矮沙丘的沙灘。盟軍實際登陸的地點,雖然比預定地往東偏了一英里,不過還好德軍在登陸點部署的兵力並不多。攻擊行動展開後,僅僅三小時內,盟軍部隊就跨越了灘頭,掌控了沿海的公路;當天中午之前,登陸部隊便與五小時前空降於敵後的空降部隊碰頭;而到了當天午夜,盟軍不但已成功達成此次登陸預訂的作戰目標,更向內陸推進了四英里。在所有登陸作戰中,猶他灘登陸是傷亡人數最少的一場戰役,23,000名官兵中,僅有197名傷亡人員。

盟軍登陸。

1944年6月7日,希特勒將西線裝甲集群的5個裝甲師的指揮權交給隆美爾,隆美爾決心憑藉這支精銳部隊大舉反擊,但面對嚴峻局勢,他不得不把反擊的第一個目標定為先阻止盟軍將五個登陸灘頭連成完整的大登陸場,其次再確保卡昂和瑟堡。可惜這支裝甲部隊從100~200公里外趕來,一路上在盟軍猛烈空襲下,根本無法成建制投入作戰,即使零星部隊到達海灘,也在盟軍軍艦炮火的轟擊下傷亡慘重,再沒了往日的威風。就這樣1944年6月7日整個白天在盟軍海空軍絕對優勢火力下,德軍無力發動決定性的大規模反擊。圖為戰線穩固之後大批的增援部隊和物資陸續上岸。

奧馬哈灘頭,人員物資持續登陸。

6月12日,退潮後擱淺在海灘上的美軍運輸船。

當盟軍登陸灘頭成為鞏固統一的登陸場後,就按預定計劃向內陸發展,美軍第1集團軍奪取瑟堡,擔負主攻;英軍第2集團軍猛攻卡昂,造成直取巴黎的假象作為佯攻。圖為登陸成功後快速推進的美軍。

1944年6月13日,英第7裝甲師在向卡昂西南的維萊博日推進途中,與正從亞眠趕來的德軍黨衛軍第2裝甲師遭遇,雙方隨即爆發激戰,英軍人員、坦克損失很大,被迫後撤。雖然英軍的進攻沒有進展,但卻將德軍精銳的第2裝甲師吸引在卡昂地區,為美軍進攻創造了條件。圖為1944年6月據守卡昂的納粹黨衛軍。

1944年6月21日,美軍為保全瑟堡港口設施,以廣播敦促守軍投降,遭到德軍拒絕。於是美軍決定對瑟堡實施強攻。圖為瑟堡的德軍火炮。

1944年6月22日,盟國空軍進行攻擊前的航空火力準備,出動500架次飛機對瑟堡實施密集轟炸,投彈1100噸。隨後美軍3個師從南面發起猛攻,德軍殊死抵抗。海軍派出3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11艘驅逐艦組成艦炮支援編隊支援地面部隊,在強大的海空軍火力支援下,美軍第7軍於1944年6月25日黃昏沖入了瑟堡市區。圖為1944年戰火中的瑟堡。

瑟堡被毀壞的橋樑。

1944年7月1日最後瑟堡最西北端據點裡德軍被迫投降。至此,美軍佔領整個科湯坦半島,在奪取瑟堡和科湯坦半島的戰鬥中,美軍傷亡達2.5萬人,德軍傷亡被俘約3.6萬人。就在美軍攻佔瑟堡的同時,蒙哥馬利指揮英軍第2集團軍,於1944年6月26日以4個師的兵力發起代號為「埃普索姆賽馬場」的作戰,猛攻卡昂。圖為1944年在卡昂的戰鬥中損毀的英軍和德軍的坦克。

1944年,英軍架設浮橋前進,旁邊是毀於戰火的大橋。

1944年6月28日,英軍主力渡過奧登河,建立起正面寬3650米,縱深900米的橋頭陣地。1944年6月29日,德軍集中5個裝甲師發起反擊,盟軍的空軍乘著天氣晴朗的有利條件大舉出動,對德軍裝甲部隊實施了極其猛烈的轟炸,瓦解了德軍的攻勢。英軍第11裝甲師乘機佔領卡昂西南的戰略要地112高地。圖為英軍裝甲部隊正在渡河。

1944年7月7日,盟軍出動460架次重轟炸機,對德軍陣地進行密集轟炸,在四十分鐘里投彈達2500噸。1944年7月8日,英軍2個師和加軍1個師在海軍艦炮火力支援下,向卡昂實施向心突擊。不料空軍的猛烈轟炸雖給德軍造成了慘重傷亡,卻也造成了遍地瓦礫廢墟,其損壞程度甚至嚴重影響了己方地面部隊的推進,因此英軍於1944年7月10日才佔領卡昂。圖為拿下卡昂之後加拿大士兵合影留念。

1944年7月1日,盟軍宣布「霸王」登陸作戰中的海軍作戰即「海王」作戰勝利結束。隨即撤銷東、西特混艦隊的番號,所屬艦艇一部分被調往地中海和太平洋。盟軍又在諾曼地新設立兩個海軍基地司令部,一個在瑟堡,一個在朱諾海灘的人工港,具體負責指揮調度人員、物資的運輸和卸載。圖為後續部隊大規模登陸集結。

1944年7月6日,直屬盟軍最高司令部指揮的具有極強機動力和突擊力的美軍第3集團軍,在驍勇善戰的巴頓率領下,踏上歐洲大陸。

圖為1944年,聖洛附近,一名德軍向盟軍投降。

1944年7月11日,西線美軍向諾曼底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聖洛發動鉗形攻擊,但德軍依託預先構築的工事拚死抵抗,美軍的攻擊未能如願。於是美軍停止攻擊,整頓部隊,補充彈藥,準備第二輪進攻。而德軍人員、裝備、彈藥所剩無幾,又得不到補充,已是山窮水盡。圖為美軍部隊開進聖洛。

在美軍隨後發起的第二輪進攻中終於不支,聖洛於1944年7月18日被美軍攻佔。在聖洛戰鬥中德軍在諾曼底地區重要的前線指揮第84軍軍長馬克斯中將陣亡。美軍為奪取聖洛也付出了近4萬人傷亡的高昂代價。隨著聖洛的失守,德軍在諾曼底地區防線被盟軍分割為兩段,局面更為被動不利。圖為美軍開進聖洛。

1944年7月,美軍部隊開進聖洛。

1944年7月18日,為進一步將登陸場擴大到奧恩河至迪沃河之間,英軍繼續由卡昂向東南推進,為配合英軍的進攻,盟國空軍實施了更猛烈的航空火力準備,共出動1700架次重轟炸機和400架次中轟炸機,投彈達1.2萬噸,並吸取對卡昂轟炸的教訓,炸彈都改用瞬發引信,以減少對道路的破壞。德軍也改變戰術,採取縱深梯次防禦,大量使用88mm高射炮平射坦克,並在有利地形不斷組織反衝擊,使英軍傷亡很大,坦克損失達150輛,進攻被迫停止。圖為向法國內陸推進的英國軍隊。

美軍運輸船卸載英軍的坦克和卡車。

值得一提是法國抵抗組織也在德軍統治區英勇戰鬥,有效的策應了盟軍的登陸行動。圖為8月,法國抵抗組織的戰士。

儘管英軍的進攻沒有取得進展,但在整個戰場上,盟軍已到達岡城――考蒙――聖洛――萊索一線,形成正面寬150公里,縱深15―35公里的登陸場,建立並鞏固了戰略性質的橋頭堡,完成了大規模地面總攻的準備,奪得了供大規模裝甲部隊展開的進攻出發陣地,為收復西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圖為1944年7月24日,一輛盟軍謝爾曼坦克渡過奧登河上的橋樑。

大批艦船被鑿沉從而形成防波堤,建造大型人工港口。

艾森豪威爾查看一輛被同盟國空軍炸翻的德軍「虎王」坦克。

法國巴黎市民歡迎同盟國軍隊,雖然德軍撤退了但是還是有德軍狙擊手在活動。

諾曼底登陸戰役,是20世紀最大的登陸戰役,也是戰爭史上最有影響的登陸戰役之一。盟軍先後調集了36個師,總兵力達288萬人,其中陸軍有153萬人,相當於20世紀末美國的全部軍隊。從1944年6月6日至7月初,美國、英國、加拿大的百萬軍隊,17萬輛車輛,60萬噸各類補給品,成功地渡過了英吉利海峽。到7月24日,戰爭雙方約有24萬人傷亡、被俘,其中盟軍傷亡12.2萬人,德軍傷亡和被俘11.3萬人。至8月底,盟軍一共消滅或重創德軍40個師,德軍的3名元帥和1名集團軍司令先後被撤職或離職,擊斃和俘虜德軍集團軍司令、軍長、師長等高級將領20人,繳獲和摧毀德軍的各種火炮3000多門,摧毀戰車1000多輛。德軍損失飛機3500架,坦克1.3萬輛,各種車輛2萬輛,人員40萬。諾曼底登陸成功,美英軍隊重返歐洲大陸,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圖為美軍和自由法國軍隊進入巴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多彩貴州網 的精彩文章:

真實的湯顯祖:不只寫過「臨川四夢」,還是位傑出詩人
全新「星戰主題樂園「模型在迪士尼D23大展首曝光
溫網:大威與穆古魯扎會師女單決賽
追夢不屑西部軍備競賽 稱你們還沒見過最強勇士
激動人心!美國Hyperloop One首次完成超高速運輸系統測試

TAG:多彩貴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揭秘:美國總統手錶背後的秘密
秘魯前總統烏馬拉夫婦被釋放
韓媒:韓國前總統李明博侄子牽涉秘密資金案被檢方傳喚
王者歸來:揭秘普京二次當選俄羅斯總統始末
李明博被捕前深夜留書,透露總統的秘密
俄羅斯總統選舉,美國海軍卻送上「登門大禮」
南非總統祖馬宣布辭職 古普塔家族遭突查
韓國前總統李明博被逮捕,歷史第五人
為挑戰特朗普,前副總統拜登或將競逐下一屆美國總統寶座
烏克蘭總統緊跟美國腳步 宣布驅逐13名俄羅斯外交官
青瓦台魔咒?韓國前總統李明博長兄因涉秘密資金案被調查
公然刺殺委內瑞拉總統!幕後黑手曝光
韓國前總統李明博被逮捕!
韓國前總統李明博難逃「青瓦台魔咒」 被捕畫面曝光
旅行家陳剛 蒙古國遊記 之六《前往肯特山路遇總統車隊》
第2次彈劾前 秘魯總統庫琴斯基宣布辭職
布吉納法索之後是誰?海地總統被曝「正在和台灣談條件」
美副總統彭斯訪以:明年底將把大使館遷往耶路撒冷
韓國前總統李明博被批捕
星巴克之父卸任董事長,未來目標:當美國總統將特朗普拉下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