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丨愛不愛,吵架見分曉
?
點擊上方綠標即可收聽
韓楓
主播的領讀
親愛的共讀小夥伴,今天我們繼續閱讀七月份的第二本書——羅蘭·米勒的《親密關係》。在昨天的共讀里,我們帶領大家走進了人類愛情的歷史,思考不同形式的愛情和不同類型的愛人,最後,我們也帶領大家關注了一個大家普遍關注的問題,也就是愛情能否持續。
在親密生活之中,伴侶之間的衝突在所難免,我們為什麼會和自己的伴侶發生衝突?你可曾思考過,哪些人比較容易和人起衝突?我們該如何看待和應對這些衝突?
今天我們將帶領大家領讀本書的第11章,今天的閱讀範圍是本書的第328頁到第351頁,讓我們開始第7天的共讀吧!
衝突總是不可避免的
關於衝突,作者是這麼定義的:當你的想法或者行為妨礙到別人的時候,就會發生人際衝突。衝突產生於差異,既可能表現為一時的情緒衝突,又可能表現為持久的價值觀的衝突。當伴侶雙方都能如願地行動的時候,衝突就可以避免。
但是作者認為,衝突之所以不可避免,一是因為在這個世界上,人與人之間斗存在著情緒和偏好上的差別。伴侶雙方的目標和行為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時斷時續的對立。
作者舉了這樣一個例子:即使夫妻雙方都有著外向的性格,也會因為彼此在公眾場合出現的行為的不一致,而感到失望,並導致爭吵。
作者認為衝突不可避免的第二個原因是,親密關係就像一張漁網,而且是一張有一定的張力的漁網:
當你和自己的伴侶在一件事上達成妥協以後,也可能因此導致另外一件事情無法妥協,從而釀成了衝突。
衝突即使在兩人相識不久之時很少發生,但在很長一段時間過去之後,也遲早會發生。當人們在愛情中投入較多的時間和精力的時候,探望朋友的時間也因此減少,這也使得人們很難對自己的社交狀況感到滿意。
哪些人比較容易和人起衝突?
作者在第11章也提到了,衝突在我們生活中發生的頻率,和以下幾種因素有密切關係:
我們的人格、依戀類型、年齡、與他人的相似性以及對酒精的依賴程度。
作者認為高神經質的人更容易衝動和發怒,更容易和他人起衝突,他們不習慣妥協,也缺少合作精神。反之,那些隨和的人往往性格和善、容易和人相處,所以他們的人際衝突可能更少。
那些過度擔心自己會被伴侶拋棄的人,也更容易與人其衝突,而且,當衝突發生的時候,他們會覺得,即使自己的伴侶覺得也沒有多麼嚴重,他們也會覺得,自己正在經歷的那些衝突將會造成非常嚴重的損傷。
年輕人和伴侶起衝突的可能性也很高,性格、價值觀的相似性越低的伴侶,起衝突的可能性也越高。
作者特彆強調的一點是,在酒精的作用下,人們的性格往往變得更加刻薄和暴躁,當醉漢和正常人經歷一樣的衝突的時候,醉漢會比正常人顯得更有敵意,抱怨的言語也會更多。所以,
借酒澆愁愁更愁這句話說的沒錯。
衝突是如何發生的?
既然作者認為衝突是不可避免的,那麼你有沒有想過衝突是怎麼發生的呢?作者在第11章也專門介紹了衝突發生的過程:
任何的衝突都需要一個事件來激發,激發一場衝突的事件,既可能是伴侶突然提出的無理要求或是伴侶用拒絕回應自己的求助,也可能是伴侶重複地做一些讓自己煩惱的小事。
煩惱在個體記憶中的不斷累積,也會挑起一個人的敏感神經,因此發怒,並因此與人起衝突。
衝突一旦發生,伴侶必須採取措施,要麼選擇介入衝突,要麼選擇迴避衝突,只有在伴侶雙方都希望避開爭端的時候,衝突才能避免。
如果想讓衝突消失得無影無蹤,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條件的其中一個:一是激起一場衝突的原因不值得讓二人起口角,二是雙方都認識到衝突帶不來任何好處。
衝突是怎麼結束的?
所有的衝突都會結束的,但是,根據心理學家彼得森在2002年的一份研究,所有衝突都會結束,但是所有的衝突卻有以下五種結局:
有些伴侶在衝突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其中一方或是雙方在衝突沒有解決的情況下,就選擇讓衝突結束,彼得森將這種結局稱之為「分離」,雖然分離能夠使衝突雙方能夠冷靜地思考各自的處境,但是分離無法給雙方提供解決衝突的方法。
為了結束衝突,有的人會選擇讓自己得逞,並讓對方放棄反抗,彼得森用「支配」二字形容這種結局,面對這樣的結局,強勢的一方會感到滿意,但是弱勢的一方卻非常反感,心中可能還會滋生敵意和恨意。
當然了,還有伴侶在面對衝突的時候,雙方都會選擇妥協的結局。彼得森認為,當你是在對方犧牲自己利益的情況下,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滿足的時候,妥協才是衝突的最好結局,但是在所有的結局裡面,妥協並不是最好的。
也有的人在衝突的時候,會選擇發揮自己思維的創造性和靈活性,滿足雙方最初期望,這種結局叫做「整合一致」,當然了,彼得森也清楚的是,這種結局很難實現,如果你想要讓自己正在經歷的衝突也能達到整合一致的結局,那麼你還需要發揮自己的決斷力和想像力。
有的衝突,不僅使伴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也令彼此得到了成長和學習的機會,這樣的結局,彼得森稱之為結構性改善,但是彼得森也承認這是一種少見的結局,這樣的結局,往往出現在親密關係經歷了劇變之後。劇變所帶來的壓力,使得雙方不得不對自己的舊習慣進行反省和改造,並讓他們鼓起勇氣,解決前所未有的衝突。
如何解決一場衝突?
衝突研究的主流觀點認為,衝突雖然造成了困境,但是困境本身也是促進親密感必不可少的工具。只有我們能夠嫻熟、有技巧地解決衝突,而不是迴避一場衝突,我們的親密關係才能一直持續下去。
關於如何解決一場衝突,戈特曼中1994年提出的三不原則,為我們提供了有力的參考:不退避、不消極、不淪陷。
所謂不退避,就是衝突來臨的時候,你不要選擇逃避,逃避不僅讓你的伴侶開始討厭你,而且衝突也無法解決。你應當請求自己的伴侶,重新安排時間來討論衝突,但是你要清楚的是,你也有履行約定的責任。
不消極,就是解決衝突的過程中,你要有積極的態度,不要去譏諷你的伴侶,更不要輕視你的伴侶,你要放棄原本傲慢無禮、尖酸刻薄的態度,這樣的態度,就是你的親密關係里的蛀蟲。
不淪陷,就是要求我們在面臨衝突的時候,不要陷入相互作用著的負面情緒形成的怪圈。當你意識到你和你的伴侶正在破口大罵的時候,當你發現你和伴侶之間的侮辱和譴責變得越來越強烈的時候,請停止這些行為,休息十分鐘之後,用誠懇的態度向你的伴侶道歉,重新開啟一段平和、理性的討論。
【結語】
親愛的共讀小夥伴,在今天的共讀里,我們認識了在一場親密關係之中,衝突發生的原因,衝突發生的過程,以及衝突的五種結局,同時,我們也認識到了衝突給我們的親密關係帶來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益處。我們知道,有些親密關係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結束,使得伴侶選擇離婚或是分手,為什麼有的人在親密關係面臨考驗的時候,會選擇離婚和分手呢?讓我們期待明天的共讀吧!
【今日話題】
今天是我們閱讀《親密關係》的第七天,你在自己的親密關係之中,是否經常發生衝突?或是經歷過一些令你印象深刻的衝突?你當時是怎麼應對和解決這些衝突的呢?如果換成是今天,你會如何應對當時的衝突呢?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內容,可以在文章底部給我們留言、點贊。閱讀好書,自我成長,相遇十點,讀你每天!我們明天見,晚安!
主播 :
韓楓,來自牡丹花城洛陽綜合廣播。靠近我,溫暖你,我用聲音陪伴你每一個孤單的夜晚。荔枝Fm:城市慢半拍。
領讀人:
林中,金融業民工一枚,他的公眾號是「林中說事」,微信搜索LinStories即可關注,你可以在十點讀書跟著他閱讀一本本好書,也可以在他的公眾號聽他說藝文、說職場、說人生。
實習編輯:郝小閑
關注公眾號
"十點讀書會"
和
160萬
小夥伴,10天共讀1本好書後台回復關鍵字
「領讀包」
查看
49本
十點共讀書目合輯長按識別二維碼,加入共讀
▼
↓↓↓點擊【閱讀原文】,進行【共讀簽到】哦


※嚴歌苓 | 終究要失去的東西,不如主動失去
※這個世界,還要誤解內向者多久?
※霍建華 | 與世界保持一點距離,才能更好地做自己
※《親密關係》丨只要我們活著,友誼就是無價之寶
※他造出了刷爆朋友圈的最美書店,現在他開的書店居然還會跑
TAG:十點讀書會 |
※愛不愛,吵架見分曉!
※他愛不愛你,吵架的時候立見分曉
※吵架顯真愛:吵架後才知道對方愛不愛你
※愛沒愛對人,吵架才知道?
※早讀 | 婚姻好不好,吵架見分曉
※男人愛不愛你,吵架態度最能知曉!
※他愛不愛你,看吵架態度就知道了
※愛你的人,分手見人品,吵架顯真愛
※第三種親子關係:不親密,不吵架,不交流
※文章馬伊琍疑似機場吵架,網友:文章臉上已經看不見幸福和愛情!
※男人愛不愛你,看吵架後的態度
※男人愛不愛你,看吵架後的態度。
※經常吵架分手的情侶,如何恢復親密
※一個人愛不愛你,看吵架就知道
※戀愛前聽話,戀愛後經常吵架的星座
※吵架歸吵架,依然很愛你
※戀人經常吵架而分手,如何力纜狂瀾恢復關係?談戀愛撩妹聊天話題
※愛人之間你會吵架不傷感情嗎?
※福原愛澄清吵架誤會並道歉,網友卻調侃:小愛為什麼這麼可愛
※孩子親眼見到父母高分貝吵架,父母該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