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女人,貪戀權位,以致宗族被滅
公元前180年,漢高祖遺孀呂后去世。
之前她已病重,料想自己難以痊癒,遂召諸呂來到病榻前,做了一番安排,下令任命侄子呂祿為上將軍,統領北軍;侄子呂產統領南軍,並告誡呂氏子侄:
「高帝平定天下之後,與大臣訂立盟約『不是劉氏宗族稱王的,天下共誅之』,現在呂氏稱王,劉氏和大臣憤憤不平。我快要死了,皇帝年輕,大臣可能發生兵變。所以你們要牢牢掌握軍隊,守衛宮殿,千萬不要離開宮殿為我送葬,不要被人扼制。」(司馬遷《史記·呂太后本紀第九》)
儘管如此,這場流血鬥爭不可避免地爆發了,最終以劉氏集團勝利、擁戴新王而告終。
專權15年的高皇后,苦心經營了15年,夢想呂氏集團與劉氏集團平分秋色、分庭抗禮。誰知她死後,劉氏小兒振臂一呼,老臣群起附和,呂氏集團應聲倒塌。
呂后(前241—前180),姓呂名雉。雉,就是野雞。今天看來,一個女人名字叫野雞,實屬不雅。但是在呂雉生活的那個年代,卻不是這樣。雉,有著鮮艷華麗的羽毛,是種很漂亮的飛禽。另外,據說:「雉,耿介之鳥也。」(《韓詩章句》)。耿介,意正直,不同於流俗。由此可見呂后之名在當時也是端莊美麗的,挺時髦。
呂雉是漢高祖的原配,嫁給他的時候,他還僅僅是個亭長,尚未大富大貴,而且私生活不檢點,還有一個非婚生的兒子,名字叫劉肥。
亭長,掌管治安警衛,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多以服兵役已滿期的人員來擔任,屬於低於縣一級的行政建制,級別相當於今天的鄉長,但是沒有今天鄉長這麼趾高氣揚,今天的鄉長屬於國家公務員,治理著大片的領域。而那時的亭長劉邦挺卑微的,成天戴著自己編織的帽子,跟一些狐朋狗友鬼混。
呂雉跟了劉邦一開始是很辛苦的,家裡外頭都需要她來打點。劉邦造反之後,他們的生活更是顛沛流離,分多聚少,呂雉吃了不少苦頭。人們常說:每一個成功的男人後面都有一個女人。此話用在呂雉身上真實不虛。
但是,老天爺把呂雉派到劉邦身邊可不是光來吃苦遭罪的,她在殘酷的南征北戰之中,歷練成了一個非凡的女性,成為劉邦集團中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酈寄說:「高帝與呂后共定天下。」雖然酈寄人微言輕,還背著背叛呂祿的罵名,但是他的話有著一定的代表性,是被很多人所認可的。司馬遷說:「呂后為人剛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誅大臣皆呂后力。」(司馬遷《史記·呂太后本紀第九》)。
她輔佐劉邦,誅戮功臣韓信、彭越,鎮壓叛逆,打擊割據勢力,對漢朝的長治久安起到了重要作用。關鍵的是,她這種該出手就出手的行為,為自己贏得了崇高威信,以至於在她後來治理國家期間,丞相陳平、絳侯周勃等唯唯諾諾,不敢輕舉妄動。
她帶著自己的兒子劉盈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史記》記載:
「孝惠皇帝、呂后當政之時,黎民百姓脫離戰火之苦,君臣都想用無為的方式來休養生息。惠帝無為而治,呂后攝行天下事,發號司令不用出門戶,天下安然無事,刑罰少用,罪犯不多,百姓專心從事農耕,衣食無憂。」
但是,呂后的殘忍和絕情也是非常著名的。一朝權在手,便把屠刀擎。她的屠刀砍向了丈夫的寵妃和骨肉。
首先,她開始了對戚夫人的迫害。戚夫人為高祖的寵妃,其子趙王劉如意一度被劉邦考慮立為太子。她尋機鴆殺了趙王,繼而將戚夫人斬手去腳,熏聾雙耳,挖掉雙目,將其毒啞,製造出一個「人彘」,拋入茅廁。彘,就是豬。變態的呂后竟然叫兒子劉盈前來觀看。這個仁慈的君主看到這一幕痛哭失聲,認為母親已違背常理,大失所望,也驚駭異常。從此不再對治理國家有任何興趣。
這時,孤憤的劉盈會想到什麼呢?是不是想到了趙王如意?他是那麼費盡心機保護自己的弟弟,在他受召回京的時候,他就知道這是呂后的一個陰謀,於是親自到霸上迎接弟弟,並與他一起入宮,帶他一起吃飯睡覺,不給呂后暗害弟弟的機會。可是,趁他外出打獵弟弟沒有隨行之機,呂后還是施行了她的計劃,結果在他回來之後,他發現弟弟被毒殺了。
他還想到自己的哥哥劉肥。
在他登基後的第二年,他的叔叔楚王劉交、哥哥齊悼惠王劉肥進京朝見。劉盈設宴與大哥飲酒,因劉肥是自己兄長,就按家人禮節,讓他坐在上首。這一舉動惹怒了呂后,她立即叫人拿來鴆酒,要毒殺劉肥。也許是天不該絕劉肥,此舉沒有成功,但是劉肥感到危險迫近。好在謀士向他獻計,趕緊讓他獻出城陽郡作為魯陽公主的湯沐邑。他才因此躲過一劫,趕緊回到自己的封地躲了起來。
可憐皇族一脈,劉姓骨肉,就這樣成為呂后案板上的魚肉,分崩離析。
《漢書》載:「高祖八子,二帝六王。三趙不辜,淮厲自亡,燕靈絕嗣,齊悼特昌」
那麼我們就來看看這八子的命運和歸宿。高祖八個兒子當中,出了惠帝和文帝兩位皇帝,哥倆一個叫劉盈,一個叫劉恆。六王之中,趙王如意、梁王劉恢、淮陽王劉友先後被呂后殺害;淮南厲王劉長在文帝時謀反,事泄被抓,文帝赦之,絕食而死;燕靈王劉建死後其子遭到呂后殺害,故無嗣。老大齊悼惠王一支子嗣興旺。齊悼惠王的兩個兒子在後來剷除諸呂的行動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此是後話。
哀莫大於心死!公元前188年,年僅22歲的劉盈就駕崩了,謚號孝惠皇帝。
如果說他生長在帝王之家是幸運的,那麼他成為呂后的兒子就是不幸的。
呂后自恃與高祖有「共定天下之功」,所行無忌,也與一些老臣的推波助瀾有關,這其中的關鍵人物是丞相陳平、絳侯周勃。
惠帝劉盈死時,年僅15歲的張良之子張辟強當時正擔任侍中,在守喪過程中他發現了一個秘密,偷偷問丞相陳平:「太后只有孝惠帝一個兒子,如今兒子死了,卻只見她乾哭而不悲傷,你知為何?」陳平問:「為何?」張辟強道:「皇帝沒有年紀大的兒子,太后害怕你們這班老臣,您現在應請求拜呂台、呂產、呂祿為將軍,統領南北二軍,並且讓呂家人都入宮,在朝廷執掌大權,這樣呂后才會心安,你們才能有倖免於禍患。」
於是陳平就找呂后提出了這個建議,呂后聽到陳平如此這般提議,果然大喜。
呂后對諸呂封王封侯,右丞相王陵堅決反對,堅持高祖與大臣的盟約:「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
但是當呂后問陳平和周勃意見的時候,他們卻說:「高帝定天下時,以自己的子弟為王;如今太后治理天下,讓自己的子弟為王,沒有什麼不行的。」散朝之後,王陵質問他們二人。二人辯解說:「在朝廷上抗爭,我等不如你;保全社稷,今後安定劉氏,你也不如我等。」(司馬遷《史記·呂太后本紀第九》)
陳平、周勃的回答應該是司馬先生的春秋筆法。陳平專擅陰謀,周勃不讀史書,按照他倆的性格分析,在當時的條件下斷然不敢口出此語。
但是,卻是他二人,在呂后百年之後,挺身而出,聯手誅呂興劉,立下大功,正應了後人評價王莽的那二句話:「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白居易)
呂后一死,呂氏集團存在的合法性就蕩然無存,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齊悼惠王的兩個兒子齊王和朱虛侯劉章先聲奪人,討伐諸呂,加上高祖老臣的呼應,一舉拿下呂氏集團。
呂雉奮鬥一生,一度手握權柄15年,但是屍骨未寒,其宗族即遭屠殺,因此她不能算是一個成功者。
呂氏集團的覆滅說明呂后因為與劉邦「共定天下」,因而要培植呂氏集團這條路走不通。漢家即劉家,已經深入人心,這也是朝野的共識。劉邦的「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就是一道符咒,無人能夠破解。丞相陳平、絳侯周勃雖然表面臣服於呂后,但內心深處時時繫念這道符咒,只要他們活著一天他們就不會放棄它。他們越是恭順,他們的心距離她也就越遠。正所謂最遙遠的人是最近的你!她與他們有著某種默契,這是因為她所做的每一件有悖正統的事情他們都能夠第一時間站出來給以合理的解釋,所以她需要他們。而他們需要的僅僅是時間和時機,只要靜靜地等候就行。只要認為時機適當,他們就會果斷出手,推倒你精心設下的權力積木。
呂氏集團的覆滅在於呂雉缺乏政治家的胸懷和智慧。她雖然在劉氏陣營里經風雨見世面,但是她一旦掌權便展露自己的小婦人之心。她對戚夫人的迫害已經為人所不齒,殘忍、變態、沒有底線,使自己變成一個惡毒的黑森林之巫婆,她向外發泄的是她的私憤。她對惠帝劉盈兄弟們的摧殘也展露出她的市井小兒心態,僅僅因為劉盈讓座位給哥哥,她就要鴆殺他。而得到劉肥獻出的城陽郡後她又眉開眼笑,盡釋前嫌。沒有原則,按照一己之私行事,非國之幸,亦非家族之幸。
呂氏集團的覆滅還在於她沒有扶植起一個真正的呂氏集團。她在位時封了那麼多的呂氏之王,但是她看中的只是給他們食邑、黃金,讓他們均沾雨露,盡情享受,沒有設法去建立一個呂氏集團執政的合法制度。她在臨死的時候,對呂氏子侄的交代就是一個政治家窮途末路之舉。面對諸呂需要對待的棘手問題,她雙手一攤,叫他們做著衝殺的準備。她甚至不清楚真正廝殺起來,呂氏集團到底有幾何勝算?她唯一念念不忘的是他丈夫的那道符咒,那道符咒也是她的一塊心病。
況且她終極一生沒有在呂氏集團內部培養成一個有著政治遠見的人物。儘管侄子呂祿、呂產手握兵權,但是陳平、周勃一計就讓呂祿這個上將軍交出了兵權。她不知道在她死後,就在在歷史的緊要關頭,陳平、周勃派酈寄去說服呂祿:
「高帝和呂后共同平定天下,劉氏族人封立九位國王,呂氏族人封立三位國王。而今天太后去世,您既然佩戴趙王印,應該去封地鎮守。如今您仍做上將軍,統軍駐守長安,這就會被大臣諸侯所猜疑,您何不歸還印信,把軍隊交給太尉?這樣您就可以高枕無憂,世代為王了。」
好一個「共同平定天下」!如果這位上將軍睿智一些,他應該會想到姑姑臨終交代的時候可是隻字未提「共同平定天下」,而是特意強調了高祖的那個符咒:「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可是這位上將軍竟然忘記了姑姑臨終前的囑咐,照著酈寄的話做了。
你說這人是不是缺心眼?呂后靠這樣的人來支撐呂氏集團能行嗎?難怪蘇轍就說:「呂氏之族,若產、祿輩,皆腐才,不足恤。」
呂雉攝政15年,功過是非自有評論,其身後宗族被滅,其禍根正是其親手所植,不由不察。


※曹丕不死或成一代明君?曹丕三個昏招把帝位送給司馬懿
※最後一位宰相與秦檜齊名,懷恨將劉伯溫毒死,朱元璋為他殺3萬人
※秦朝滅亡時一支50萬的大軍竟按兵不動只因秦始皇下了一道死命令
TAG:歷史大真相 |
※婚外的愛里,女人貪戀的,不過是這一個字
※男人貪戀「婚外情」,最「放不下」3種女人,第2種最「騷」!
※女人到了中年以後,會更「貪戀」什麼樣的男人?
※這位皇帝貪戀自己的嫂子,嫂子誓死不從,卻因為一個原因妥協了
※一位離異母親給女兒的忠告:聰明的已婚女人,不要貪戀所謂的愛情
※採訪了上百位出軌男人發現,男人貪戀小三原因,其實就這一個
※人到中年,男人婚外有情,無非是貪戀這樣東西
※吳秀波事件的警示,年輕女孩貪戀有錢大叔,只會人財兩空!
※姑娘,別貪戀一個人對你的好!
※她是大唐最尊貴的公主,只因貪戀權勢,最後被自己的侄子殺了
※人到中年,不要貪戀這四種情!
※一代梟雄曹操,生平貪戀女色,但這個女人他睡過一次從此戒色
※異性相處,貪戀這三樣東西的女人,可以跟她絕交了
※花蕊夫人到底有多美?被兩個帝王貪戀,可憐一代佳人就這樣被糟蹋了
※這三個太上皇的地位不一樣,一個安享晚年,一個被逼無奈,一個貪戀權力
※他不貪戀皇位,因為重情義而捲入政治爭奪戰,卻被許多人誤解
※她因美貌得無上盛寵,卻因貪戀權勢成為死的最慘的女人
※他曾是抗日將軍,卻因為貪戀女色,最終受到懲罰
※他是趙匡胤的心腹,卻因貪戀權位被貶,竟然早在他父親的預料之中
※女人出軌後有三勇和三怕,雖然被折磨得半死,還是貪戀婚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