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國也有一些零零散散的朝貢

日本國也有一些零零散散的朝貢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在滅亡金朝之後,又迫使朝鮮半島稱臣,志得意滿之下定都於大都(北京)。他即位後很快開始進攻日本。

忽必烈對日本有著明確的政治目的。第一,自唐代最後一代遣唐使之後,日本已經數百年未通中國,如果日本向忽必烈表示臣服,有助於增加元帝國的權威性,對忽必烈鞏固權力頗為有利;第二,當時元帝國正在對南宋發動最後的進攻,而日本是南宋的重要貿易夥伴。從切斷其外援的角度,獲得日本的臣服頗為重要。第三,元軍征服朝鮮半島後,高麗「三別抄」軍發動起義,曾尋求日本方面的支持,忽必烈感到了鎌倉幕府對自己的威脅。

1275年,元軍第一次進攻日本的戰役打響了,元軍選擇的進攻地點是最近的北九州地區。

首先遭到攻擊的是日本與朝鮮半島間的門戶對馬島。農曆十月初三,元軍從朝鮮半島的合浦,即今鎮海灣馬山浦悄然出擊,六日凌晨突然出現,成功登陸對馬島。元軍全殲島上日守軍,攻佔對馬島。接著,於十四日發動對壹岐島的攻擊,戰火開始燒近日本本土。十六、十七兩日,元軍開始攻擊日本本土,在九州松浦、平戶等地進行多點襲擾性登陸。二十日,這次戰役中兩軍最大的決戰在博多灣發生。此一戰,十萬日軍全軍崩潰,放棄博多等地,逃往北九州的首府太宰府。

戰爭的轉機在不經意間出現。元軍在追擊日軍的時候有些得意忘形,實際在前方指揮作戰的左副元帥劉復亨位置一度突出陣前。日軍大將少貳資景是一名神箭手,見此情景返身一箭將其射傷。

儘管進展順利,但因為主帥受傷,元軍決定停止追擊,撤回船上休整,第二天再次進攻。對日軍的戰鬥力元軍沒有看在眼裡。他們沒有想到,這一去,就再也沒有能夠回來。當天夜裡,北九州正好受到了一次颱風的襲擊,心驚膽戰的日軍守候一夜之後,第二天早上驚訝地發現海面上連一條元軍的船都不見了

第一次東征日本,元軍因大風造成大批船隻失事,據稱溺斃、失蹤一萬三千餘人,損失慘重,被迫中止

感到雙方矛盾無法調和的鎌倉幕府態度十分強硬,在1275年和1279年兩次將忽必烈的使臣杜世忠、周福等斬殺。蒙古貴族上層對此極為震怒,忽必烈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1281年第二次出兵討伐日

本。這一次,忽必烈出動兵力約15萬人,是當時世界上史無前例的大型艦隊。然而,這次的作戰進展比第一次要艱難得多。元軍兵分兩路,主力江南軍約十萬人因種種原因直到七月才抵達日本海岸,而東路軍約5萬人則循舊路再次登陸北九州。兵分力散的元軍因為受到日本沿海防禦工事的阻礙,尋找登陸點便花費很多時間。登陸後,又遭到早已有備、裝備訓練都得到很大提高的日軍的截擊。傷亡較大,加上疫病橫行,元軍前進速度十分緩慢。

農曆七月三十日,在海上徘徊許久的元軍再次遭遇颱風,這一次的損失更為慘重,特別是遲遲方到的江南軍因為倉促建造的戰船質量低劣而幾乎全軍覆沒,東路軍損失也幾乎達到七成。元朝的第二次對日征討再次失敗。

以後,雖然忽必烈還計划過第三次征討,但因形勢所限,最終沒有實施。

甲午海戰、馬關條約、南京大屠殺……中國跟日本有著說不清的恩怨情仇。如果當初朱元璋攻打日本的計劃付諸實施,也許……

中國與日本在地理上一衣帶水,自古以來就是唇齒相依的鄰邦,歷史上有過漫長的蜜月期,如漢唐。也有過水火不容的時候,後者最典型的莫過於元朝時忽必烈的兩征日本,其聲勢浩大,規模可謂空前。但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在明初建國的時候,雄才大略的朱元璋也有過進攻日本的打算

「倭寇」是明朝的關鍵詞之一,「倭患」一直貫穿了整個大明王朝。儘管在後期有諸如戚繼光、俞大猷等名將的一力抗擊,但是一直要到德川幕府17世紀,連續三次發布鎖國令的時候,「倭寇」才真正意義上在我國東南沿海絕跡,「倭患」也才真正解決。

早在朱元璋統治的洪武時期,倭寇就長期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騷擾。據統計,洪武年間有記載的倭寇入侵達44次之多,而且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洪武十四年之前,平均每年超過兩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朱元璋可謂殫精竭慮,絞盡腦汁。

洪武元年,他派永嘉侯朱亮祖鎮守廣東,在沿海要地設置衛所,派兵防守,同時發國書給日本諸國(當時日本正處於分裂的「南北朝」時期)表達了自己希望與日本諸國建立睦鄰友好關係,一起消滅倭寇,共享太平之福的願望。但當時的日本幕府將軍足利義詮以「倭寇乃九洲海賊所為,日本政府根本就不知道」為由予以搪塞。洪武二年,著眼於長遠利益的朱元璋又派楊栽等七人出使日本,並親自寫了一封措辭嚴厲的信威脅「倭寇」。接到信後,日本國的懷良親王大怒,斬殺明使五人,其他的悉數扣留,朱元璋的這一次交涉毫無成果可言。洪武三年三月,不死心的朱元璋又派萊州府同知趙秩等再次出使日本。趙秩經過一番驚險的周旋和唇槍舌劍後,終於軟化了懷良親王的立場。

懷良親王派和尚祖來捎帶了大量的貢馬和土特產向明朝「奉表稱臣」,而且還送還了七十多個被倭寇抓去的中國人。朱元璋十分高興,在皇宮設宴款待日本來使,並賞賜了大量的財物。考慮到日本人普遍信仰佛教,朱元璋還派了八個和尚護送祖來回國。但是朱元璋對當時的日本缺乏最起碼的認識,他高估了懷良親王的影響力,懷良親王只是一個親王而不是國王,他的意志並不能代表整個日本國的意志,那麼當時最有勢力的日本國王是怎麼想的呢?說來還真是湊巧,這位仁兄的想法正好與懷良親王相反,他並不認為跟中國交好是一件多麼急切而急需解決的事。於是這次曾給朱元璋帶來希望的交涉就這樣再次擱淺。

後來日本國也有一些零零散散的朝貢,但因為這些多是地方實力派官員貪圖大明朝的賞賜而搞的私人活動,沒有正規的表文和印信,所以朱元璋都不怎麼搭理。洪武十三年,日使再次來貢,情況同前幾次一樣也是沒有表文,但帶了一封日本徵夷將軍源義滿的奉丞相書,文章寫得極其囂張,朱元璋看後很不開心,便拒絕了

日本的朝貢。洪武十四年日本再次來貢,朱元璋又一次推卻,並讓禮部寫了一封信責備日本國王和他們的那個征夷將軍:「王居滄溟之中,傳世久長,今不奉上帝之命,不守己分,但知王環海為險,限山為固。妄自尊大,肆毀鄰邦,縱民為盜。上帝將假手於人,禍有日矣。吾奉至尊之命,移文與王。王若不審巨微,效井底蛙,仰觀鏡天,自以為大,無乃構嫌之源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忽必烈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忽必烈率領10萬蒙漢軍東征攻打小日本, 最終以失敗告終.
不做亡國奴十萬文臣武將齊投海,中國歷史上最悲壯一戰,沒有之一
如果忽必烈不死,歐洲也是元朝的囊中之物
忽必烈早年英雄得志,為何晚年卻不盡如人意!
關於他你知道多少?忽必烈是元朝的開國皇帝

TAG:忽必烈 |

您可能感興趣

除日本外,這兩國也曾計劃吞併中國,一個是鄰國,一個離我們很遠
歷史上突然消失的四大古國,中國也有一個,至今都是個不解之謎
英國也有個「瓷都」,這裡發明了世界上第一隻骨瓷餐具
全球唯一集體衰落的大洲,存在感日益下滑,就連僅有的大國也沒了
世界上有四大景點「因臟出名」,有兩處已經被拆除,中國也有一個
菜市場也可以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日本這個很常見,我國也有一個
這個小國與日本關係最好,說日語用日本旗,而至今和中國也沒有往來
沒有這個繩子,世界上大部分航母都報廢,除了美國,我國也能造
日本人每天吃的伙食,不僅有泡麵壽司,這幾種美食在中國也有
日本叫中國「支那」,中國也給日本起一個名字,戳痛日本短處
點硃砂的行為,除了中國還有一個大國也有,但是寓意卻不同
矛頭指向日本,三個大國罕見統一戰線,這次美國也在其中
世界上最經典的幾種手槍,我國也有一種上榜了
古代最牛的四個開國皇后,特別最後一個沒她,中國也許會少一個朝代!
我國也有一個七星級酒店,居然在這個城市,一般人都住不起!
今日份的德國也是糟心事一大堆喲
日本稱呼中國「支那」,中國也給日本起一個名字,戳痛了日本短處
在日本為何小偷十分罕見?「一文斬」影響至今,中國也曾有這規定
世界最經典的手槍,德國有兩種上榜,我國也有一種上榜
世界上有三個小國美國也惹不起,其中一個是盟友,另外兩個在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