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自動化的崛起帶來挑戰,政府應該在其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自動化的崛起帶來挑戰,政府應該在其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本文系商業周刊App付費文章,禁止轉載。

撰文:邁克爾·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前紐約市長、聯合國城市與氣候變化問題特使、彭博有限合夥企業創始人兼大股東。)

技術的進步需要我們重新思考工資、醫療保險和教育的問題

政府、企業、教育和樂善好施的領導人之間應該進一步加深合作

資本主義給全球數十億人帶來機遇,大大減少了貧困和疾病的發生,而推動這一切的正是知識和技術的進步。在這個過程中,行業格局被打亂,新行業興起了。由此呈現的整體效益讓人歡欣鼓舞,但與此同時,這種市場擾亂也讓技能過時的工人面臨挑戰。

如今,自動化時代的影響輻射到更多行業,越來越多的人面臨上述挑戰。想通過延緩技術變革留住某種工作,這既不可能也不可取,能源行業或許就是個最好的例子。

20世紀20年代,有80多萬美國人在煤礦工作。很多人身體日益衰弱,患上了致命的疾病。2008年美國煤炭產量達到頂峰,而技術普及導致90%的工作崗位被裁撤。今天,隨著消費者轉向清潔度更高、更便宜的能源資源,廣大社會都獲益匪淺:煤炭污染導致的死亡人數減少40%,可再生能源行業的工作機會大幅增加。而另一方面,這股趨勢讓不斷減少的煤礦工人身處困境,失業後僱主不再支付退休金和醫保更是讓他們的生活雪上加霜。

2008年,美國的煤炭產量達到頂峰

其實,我們可以做到既享受技術變革產生的社會效益,同時又直面它給單個工人及相關社區帶來的挑戰,前提就是我們的政府領導人要向前看,不要向後看。要找到有效的應對措施,而不是讓各個群體互相對抗消耗。

世上沒有靈丹妙藥。有人提出富人應該多繳稅,將額外徵收的這部分稅款重新分配,用來支持那些失業者,而這個辦法也不是萬能的。當然,如果這筆錢花得明智,我不反對。但要知道,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我們的生活意義和方向,直接給人一張支票,和讓他們有機會追求抱負、發揮個人潛力,這二者是完全不同的。美國之所以能成為現在這樣一個獨一無二的國家,人們奮發進取,並有機會把握自己的命運,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找到更多獎勵和鼓勵工作的方式對於應對自動化至關重要。低收入所得退稅(Earned Income Tax Credit,簡稱EITC)就是其中一種。實際上,EITC對於低收入者來說就是一種工資補貼,而推廣這種補貼使用,或利用其他補貼來鼓勵就業(就像通過補貼鼓勵投資一樣),可能變得越來越必要。

美國政府甚至可能會試行直接就業方案,讓國民從事一定公益性的工作,不管公益性程度有多低。無論採取什麼方法(都有成本),讓勞動年齡的成年人留在就業市場,而不是宅在家裡,都是值得追求的目標。

持本科文憑者遭受的工作自動化風險較小

自動化造成的市場擾亂還將影響到美國人的健康。目前大約有1.5億美國人通過工作獲得健康保險。僱主負擔健康保險可以說是歷史的偶然——企業開始提供這項福利是為了避開二戰時的工資管制,而《平價醫療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將這套做法基本確立了下來。那麼如何減輕失業工人受到的衝擊?有一種方法是讓健康保險不與就業掛鉤,讓每個人在需要時都能享受保險,無論他們是在找工作還是處於失業狀態。

我們還必須重新考慮我們的教育方法。我們目前的教育模式已經過時:學年的劃分是農業經濟的遺留,當時孩子們夏季要去田地里幫忙工作。教育法阻礙了創新和家長選擇。職業培訓計劃則是工業文明的產物,它將大量可能有意向的學生拒之門外,留下來的學生也沒有得到充分的職業培訓,無法直接上崗。

不僅如此,社區大學常常讓學生背上沉重債務,同時又沒有儘力確保他們獲得學位以及市場需要的技能。繼續教育和培訓計劃能幫助成年人不被日新月異的勞動力市場淘汰,但也往往與僱主的需求脫節。至於政客,他們總是輕易許下承諾,事後卻被市場打臉。

不過,為了讓自動化時代的好處澤披天下,我們需要政府、企業、教育和樂善好施的領導人之間進一步加深合作。

編輯:馬珊珊、王倩

翻譯:楊熙

立即獲得關於TA的更多信息!

機場健身丨廉價iPhone丨睡眠丨美國山寨

麥肯錫丨摩托車崛起丨日本百元店丨塔吉特危機

......

樂視股東大會15分鐘閃電結束

供應商齊聚現場,高喊還錢|視頻

盡在《商業周刊/中文版》App

長按識別二維碼,速速下載吧!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周刊/中文版 的精彩文章:

飛行汽車、人工智慧……用1000種方法來破解班加羅爾的交通困局
比特幣和以太幣正處於水深火熱之際
新加坡「第一家族」內鬥:李顯龍與弟妹反目可能造成什麼社會影響?
高技能專業人才緊缺,世界上最宜居的國家想吸引移民卻束手無策……
香港vs新加坡,以下是外籍人士權衡選擇工作地點的終極指南

TAG:商業周刊/中文版 |

您可能感興趣

緊急起飛,戰機全面開戰,敘利亞以色列多枚導彈打擊,敘政府要怒了,這是要開打呀!
敘利亞政府軍為什麼作戰時候,讓自己關在籠子里,原來這可以保命,真的是這樣嗎?
以色列軍方回應空襲敘利亞:我們只是自衛反擊,敘政府先動的手!
一戰俄國沙皇政府倒台,隨之而來的不是全新發展,而是血腥內戰!
敘利亞政府軍又被潑兩盆髒水,美軍的戰斧導彈是否會再度來襲?
橄欖枝行動被放棄,土軍從俄手中獲得戰略要地,敘政府抗議能怎樣
這些武器要用來干大事,敘政府軍嚇一跳,反對派絕不是「土軍隊」
要說敘反政府武裝倒霉呢,有這樣一個善變的幫手,這下輸慘了
被現代戰場淘汰的迫擊炮,敘政府軍用起來卻很順手,可來源成謎
突然崛起的習俗,為什麼會遭到政府的打壓?
竟然是這個最不可能的國家,出動戰機幫助敘利亞消滅反政府武裝!
美國揚言對敘動手,敘政府軍就遭神秘力量打擊,這是誰幹的!
為力挺巴沙爾政府,俄不惜動用「壓底箱」?專家:這次真的要背水一戰了!
土耳其政府不讓飛機上天飛,反而將其沉入海底,究竟是為什麼呢?
義大利將步入美國的後塵,政府竟然做出這個舉動,特朗普都笑了!
戰爭是起因難民是結果,西方政府必須對他們發動的犯罪戰爭負責
林則徐領導禁煙運動的勝利,對當時的清政府產生了哪些影響?
穿著中國防彈衣,頂著俄羅斯頭盔,就這樣,敘政府軍把叛軍擊敗了
一個打磨「寶石」的海灘,引起政府重視後再也不能帶一塊
敘反對派不用政府軍出手 這些人開始自己搞事情 突然明白俄敘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