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弱國難自當主 當年俄日美在遠東

弱國難自當主 當年俄日美在遠東

俄國早在17世紀就開始對中國進行侵略活動。到19世紀末已把原屬於中國的150多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併入了自己的版圖。

日本是新興的帝國主義國家,19世紀70年代開始對外擴張,1872年侵佔了琉球;1874年侵略中國的台灣,最終以失敗告終;1875年又入侵朝鮮,取得開放港口和領事裁判等特權。1885年,日本迫使清政府訂約,使日本在朝鮮取得了與中國同等的權利。當時英,美等國企圖利用日本排擠俄國在中國和遠東的勢力,在英,美的支持下,日本於1894年7月25日發動了侵略中國和朝鮮的中日甲午戰爭。清政府戰敗後,於第二年被迫同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根據《馬關條約》的規定,中國割讓遼東半島,台灣,澎湖列島給日本;賠款白銀2億兩;長沙,重慶,蘇州,杭州開放為商埠,允許日本資本家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承認日本對於朝鮮的控制。此外,為了保證中國履行條款,日本暫時佔領威海衛。

甲午戰爭徹底暴露了清帝國的虛弱本質,各國不再有任何顧忌,立即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馬關條約》中遼東半島割讓給日本的條款極大地觸怒了俄國,俄國聯合德,法兩國威逼日本放棄對於遼東半島的佔領。1896年,李鴻章在莫斯科與沙皇政府代表簽訂了《中俄密約》,這是一份以同盟面貌出現的條約,俄國以「還遼」功臣自居,獨霸了中國東北,而後取得了修築東清鐵路(後改為中東鐵路)以及在鐵路沿線的行政,駐兵,司法,採礦及貿易等權利。

1897年11月,德國以武力佔領膠州灣,租期為99年,進而把山東全境變成它的勢力範圍。俄國勢力的加強使日本更加向英,美靠攏,因此,在遠東已形成俄,法,德為一方和日,美,英為另一方的對立格局。

美國在亞洲、太平洋也有著重大的利益,1895年以來,美國對中國貿易增長很快,對中國投資也已起步。但是,俄國對中國東北的控制使美國面臨失去重要的中國市場的危險,美國國內許多壟斷財團紛紛要求政府採取措施,以便打開中國市場。當時,美國主要是利用日本來同俄國對抗,然後從這種「均勢」政策中獲取自己的利益。遠東的這種均勢,一直維持到1905年的日、俄戰爭才被打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鵬 的精彩文章:

岳飛家屬被充軍嶺南到了廣東惠州?
唐三藏並不是第一個在西天取經的高僧
不忠不義人憎人厭 清朝著《貳臣傳》
鴛鴦最先用於比喻兄弟

TAG:南方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