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石台?一期一器
生靈萬物,自然生長,讓生命回歸自然
「蝶戀」
材質:玉檀硯
規格:90cm*30cm*3cm
零售價:3680元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詩經 小雅 斯干篇》
3000多年前,一位詩人坐在雨後的窗前,望見對面山中的竹林在悠然清風中舒枝展葉,飄蕩搖曳,隨口吟誦出「秩秩斯干,悠悠南山」的句子。那一刻起,竹子變成了具有特別含義的審美意象。
竹子「寒風不變終身節」,竹子具有「寧折不彎」的豪氣和「中通外直」的度量,它性質樸而淳厚,品清奇而典雅,形文靜而怡然,所謂「末出土時已有節,待到凌雲更虛心。」
中國文人歷來把竹子作為人格品格的象徵,認為竹子具有中通外直,寧折不屈,凝霜不凋,群居而又獨立,清寒而繁茂等一系列優異的品質,是士大夫理想的人格象徵。所以,歷朝歷代的文人墨客都以種竹、賞竹、吟竹、畫竹為格調品味的象徵。
2017年春夏新品,緣石台創作的萬物生長系列——「蝶戀」作品,一隻蝴蝶駐足於竹葉之上,夏蟲可聞的意境畫面,栩栩如生。留人「你若花開,蝴蝶自來」般的想像。這也使我聯想「竹林七賢。」如此,我們不妨將文字的時代追溯到魏晉時期,講講代表魏晉文化符號的這一個群體。
竹林七賢有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阮咸和王戎。他們常相聚于山陽(今河南修武縣),共游於竹林,他們談玄清議,吟詠唱和,縱酒昏酣,遺落世事,以其鮮明的人生態度和獨特的處世方式引起了世人的廣泛關注,成為中國文化史上一個廣受爭議的群體,也成為魏晉時期的一個文化符號。
漢末以來,禮崩樂壞,人心思亂,而主張清靜無為、返璞歸真的老莊哲學則順應思想潮流。竹林七賢崇尚老莊,質性自然。任情和率性是竹林七賢的共同特徵,他們的人格精神,他們的瀟洒懷抱,他們的處世方式,他們的文學創作,他們的多才多藝,都給後人以雖不能至而心嚮往之之感。
我們念之自然淡泊,念之脫俗非凡,念之任情率性,念之風流浪漫,雖不能至而心嚮往之。如此以茶代酒,把之內化於心,方可外化於行。
《蝶戀》——遵其自然法則,萬物生長,終有規律。你要做的僅僅是做自己。幾千年的主流文化,一直如此。在當今世界,我們各種壓力接踵而來,我們沒有辦法做到任何時候的隨意自在。索性,就用器物這樣的質樸自然,安放自己的性情。
是清高、是高雅
是群居而獨立,是寧折不屈
是坦率隨性,是素雅恬靜
器物也只是安放你的性情而已
你是怎樣的人,你就能夠吸引怎樣的人來。
每一件器物都有屬於自己的生命載體,也有自己所想傳達的內容。他們和人一樣,會成長,也會老去。它在走過歲月之後的模樣,就是你生活中烙下的印記。它是你的朋友,或是深夜陪伴,或是熱鬧非凡,這一切,都由你來賦予。
人若有氣節,此生不枉然。玉檀硯以素黑質感呈現,竹子有節,蝴蝶生動,意境恰到好處。閑時飲茶,你若仔細一瞧,器面上竹子有節,細緻之人便能了解這是一位有氣節的人在呵護著這面乾淨的器面。
玉檀硯原石面,不打蠟,不拋光,沒有包漿。養護它,就需要你使它包上漿,擁有亮麗的光澤,出落有樣,才算得上心頭好的作品。在日夜相伴的日子裡,茶盤裡每一處印記,都有著關於自己的獨有記憶。
/
人生在世
沒有無緣無故的遇見
也沒有無緣無故的緣分
你是鮮花,才有蝴蝶;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


TAG:緣石臺 |
※一處山洞,一方石台,一杯禪茶,醉人心
※一縣一品公益助農,雄偉綺麗牯牛降,安徽石台特色農產品石台香芽
※分享你在生活中會說的一句爐石台詞
※集三帝於一身的碑——《石台孝經碑》
※安徽石台有一個隱藏的古村,比宏村還淳樸,幾乎沒有遊客
※快聽!一首唱給石台的歌《嗔痴之外》
※在石台,想和你一起做的10件事
※男子家門前的石台階全部被鑿裂,台階的表面有很多魚化石!
※石台低溫還將持續幾天,更悲催的是還有這7個壞消息……
※石台牯牛降景區太低調,居然隱藏一座皇家後裔村落
※安徽石台有條河 酒過三巡才敢去
※去石台不能錯過的10種旅行體驗,你最想嘗試哪一種?
※古代的石台階還有這麼多知識,你知道嗎?
※安徽省淮北市石台鎮程村的一名小朋友展示點燃的面燈
※薩摩耶和金毛一起趴在石台上鍛煉腰部力量,金毛樣子好可愛
※今生有幸,生在石台……
※空中看石台,發現"中國原生態最美山鄉"別樣的美麗
※安徽石台有個慢庄,環境清幽,城裡人來此過慢生活
※古代建築中的石構件——石台階
※南京出發僅4個小時!夏季避暑,一個石台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