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首屈一指的澳大利亞民歌

首屈一指的澳大利亞民歌

摘要:

澳大利亞是個神奇的國家,有許多「另類」的地方。在很多方面,澳大利亞既不跟英國相同,也不跟美國一樣。單就國歌這一點,澳大利亞就夠另類的。美國國歌是《星條旗永不落》,英國國歌是《上帝保佑女王》,而澳大利亞的國歌差一點用了《流浪漢之歌》……

筆者認為,澳大利亞是個奇特的國家,很「另類」。比如:中國處於夏季時澳大利亞正值冬季,澳大利亞跟中國季節相反;就地貌而言,澳大利亞地勢平坦,一望無際,看起來像一塊巨大的披薩餅;澳大利亞原住民不是居住在人造房屋之中,而是以天為蓋,以地為廬,基本是在露天條件下繁衍生活了數萬年;澳大利亞有些地方曾經是英國罪犯的流放地;澳大利亞領土面積跟中國差不多,但人口還沒有北京多……

以上所述固然是澳大利亞的另類之處。然而,筆者想強調的卻是澳大利亞人心態方面的另類。因為心態上的不同才是澳大利亞人與美國人和英國人最大的區別。搞清楚澳大利亞的特殊之處,反過來有助於了解美國和英國。今天要給大家講一個關於澳大利亞人心態的故事。通過這個故事,澳大利亞人的另類之處或許可見一斑。

很多中國人熟悉澳大利亞民歌《羊毛剪子嚓嚓響》,也叫《剪羊毛》。它的英文名稱是Click Go the Shears。這是個倒裝句,也就是「羊毛剪子」shears加連繫動詞go,再加擬聲詞「嚓嚓嚓」click,click,click。

在澳大利亞,最著名的民歌並不是《剪羊毛》。比《剪羊毛》更有名的是《流浪漢之歌》,英文名稱Waltzing Matilda。有中國人根據Waltzing Matilda的發音,把歌名音譯為「華爾茲瑪蒂爾達」;也有人根據歌名含義將其翻譯成「走四方」或「背起行囊走四方」。在漢語中,澳大利亞民歌Waltzing Matilda至今沒有公認的、確定的中文譯名。

Waltzing Matilda主旋律(melody)很好聽,很悅耳,很有名。有美國人聲稱樂曲出自美國民歌,也有英國人認為樂曲源自英國,但澳大利亞人堅持認為Waltzing Matilda的樂曲就屬於澳大利亞。不過,美國人和英國人都承認Waltzing Matilda歌詞的作者是澳大利亞詩人帕特森(亦譯「佩特森」)。

澳大利亞人帕特森的英文全名是Andrew Barton Paterson (1864-1941) ,人送雅號Banjo Paterson(卓琴手帕特森)。卓琴是班卓琴的簡稱,讀作[ b?nd???],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流行的彈撥樂器。姓氏Paterson中的字母a讀作[?]。

班卓琴(四弦琴)

帕特森是澳大利亞文學界著名作家和詩人。他當過律師,也做過記者。他的詩集《來自雪河的人》(The Man from Snowy River and Other Verses)於1895年出版。敘事長詩《來自雪河的人》被拍成了同名電影(1982),人們因此也稱帕特森為「來自雪河的人」。作為澳大利亞的重要人物,澳大利亞貨幣(10澳元)上還印有他的肖像。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稱讚他是澳大利亞的吉普林(Rudyard Kipling,英國著名作家)。作為《悉尼先驅晨報》的記者,帕特森於1901年在中國結識了澳大利亞人莫理循。莫理循時任泰晤士報駐華首席記者,後任中華民國總統政治顧問。這也算是帕特森與中國的一點聯繫吧!

澳元中的帕特森

帕特森還因為民歌Waltzing Matilda在澳大利亞家喻戶曉。帕特森於1895年完成《流浪漢之歌》的初稿,並於1917年正式出版。那時,澳大利亞剛從英國的殖民地變成一個獨立的國家(1901年),還沒有自己的國歌,於是便把英國國歌《上帝保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當作澳大利亞國歌。但很久以來,澳大利亞人都把《流浪漢之歌》當作澳大利亞的「非正式國歌」(unofficial national anthem)。

其實,在1984年之前的「奧運會」上以及其他重要國際場合中,代表澳大利亞的歌曲都是《流浪漢之歌》,而不是《上帝保佑女王》。直到1984年,澳大利亞才將國歌改為現在的《前進,美麗的澳大利亞》(Advance Australia Fair)。Advance Australia Fair用了詩意的倒裝句,為祈使句,表示期望美麗的(Fair)澳大利亞(Australia)向前進(Advance),這首歌由澳籍蘇格蘭裔作曲家Peter Dodds McCormick創作。

確定澳大利亞國歌很不容易,可謂一波三折。為確定國歌,澳大利亞曾舉行過兩次全民公決(national referendum)。第一次投票是三選一:《上帝保佑女王》、《流浪漢之歌》和《前進,美麗的澳大利亞》。結果沒有一個達到半數,第一輪投票無效,不得已進行第二輪投票。第二輪投票去掉了得票最少的《上帝保佑女王》,投票在「流浪」和「前進」之間進行,結果《前進,美麗的澳大利亞》以勉強達到半數(大約是百分之五十多對百分之四十多)的得票成為澳大利亞國歌。

郵票中的Waltzing Matilda

為什麼澳大利亞人如此看重《流浪漢之歌》?讓我們先來看一下歌詞大意: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在野外休息時偷偷抓了一隻小綿羊並藏在自己的破袋子里,不巧被牧主發現,因不願被抓而跳水自殺。對,就這麼簡單。為什麼澳大利亞人特別同情這個流浪漢?為什麼許多澳大利亞人願意把《流浪漢之歌》作為自己的國歌?世界上還有哪一個國家敢把這樣的歌曲作為國歌?這是不是「另類」?

為進一步了解歌詞內容,我們先來看看《流浪漢之歌》的10個關鍵詞:

waltz:四處遊盪(華爾茲,舞步)

Matilda:瑪蒂爾達(女子名)

swagman:流浪漢(隨身帶著破布袋)

billabong:水溝、水庫(土著語)

coolibah tree:庫勒巴樹(桉樹,土著語)

billy:熬茶用的洋鐵罐兒

jumbuck:綿羊(源於土著語)

tucker:能吃的東西;食物

squatter:大牧場主(有錢人)

thoroughbred:(雜交)良種馬

Waltzing Matilda的本義是「背著袋子(揀食物)四處遊盪的流浪漢」;也指「跳舞的瑪蒂爾達」,比喻流浪漢身上背的袋子,走起來一晃一晃的,像是流浪漢的舞伴,名叫瑪蒂爾達。《流浪漢之歌》共分為四段,每段前四句是主歌詞,後四句是副歌詞。在後三段中,每一段的第一行都是倒裝句:Down came a jumbuck就是A jumbuck came down,……,Up jumped the swagman就是The swagman jumped up。

下面是Waltzing Matilda的歌詞:

(版本之一)

Once a jolly swagman camped by a billabong.

Under the shade of a coolibah tree,

And he sang as he watched and waited till his billy boiled:

「You』ll come a-waltzing Matilda, with me.」

Waltzing Matilda, waltzing Matilda

You』ll come a-waltzing Matilda, with me

And he sang as he watched and waited till his billy boiled:

「You』ll come a-waltzing Matilda, with me.」

Down came a jumbuck to drink at the billabong.

Up jumped the swagman and grabbed him with glee.

And he sang as he shoved that jumbuck in his tucker bag:

「You』ll come a-waltzing Matilda, with me.」

Waltzing Matilda, waltzing Matilda

「You』ll come a-waltzing Matilda, with me」

And he sang as he shoved that jumbuck in his tucker bag:

「You』ll come a-waltzing Matilda, with me.」

Up rode the squatter, mounted on his thoroughbred.

Down came the troopers, one, two, three.

「Whose that jolly jumbuck you』ve got in your tucker bag?

You』ll come a-waltzing Matilda, with me.」

Waltzing Matilda, waltzing Matilda

「You』ll come a-Waltzing Matilda, with me」

「Whose that jolly jumbuck you』ve got in your tucker bag?

You』ll come a-waltzing Matilda, with me.」

Up jumped the swagman and sprang into the billabong.

「You』ll never catch me alive,」 said he.

And his ghost may be heard as you pass by that billabong:

「You』ll come a-waltzing Matilda, with me.」

Waltzing Matilda, waltzing Matilda

「You』ll come a-waltzing Matilda, with me」

And his ghost may be heard as you pass by that billabong:

「You』ll come a-waltzing Matilda, with me.」

主歌詞譯文:

(一)

從前有個快活的流浪漢,露宿在水溝旁,在一棵桉樹的樹蔭下,他一邊哼著小曲,一邊盯著鐵皮罐,等待裡面的東西熬成茶,「我要你,跟著我,去流浪」。

(二)

一隻小綿羊,喝水來到了水溝旁,流浪漢起身抓住了羊,心裡喜洋洋。一邊唱,一邊把羊塞進了食品饢,「我要你跟我一起去流浪」。

(三)

突然來了牧場主,騎著高頭大馬,還有跟隨他的三個警察:「你袋子里那是誰家的羊?你跟我們走一趟」。

(四)

流浪漢一驚而起,縱身跳進了水中央。「你們永遠別想抓到我!」倘若路過那水溝旁,你還會聽到:「我要你,跟著我,去流浪」。

假如你有機會問澳大利亞人,澳洲最著名的民歌是哪一首?答案幾乎百分之百是Waltzing Matilda。但如果你問一個中國人,中國最著名的民歌是哪一首?答案可能會有很多種。那麼,為什麼澳大利亞人如此厚愛《流浪漢之歌》?是同情弱者的心態?是渴望平等的心態?還是對恃強凌弱者的鄙視心態?

引自中文圖書《英語發展史》

(張勇先,外研社,2014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英語發展史 的精彩文章:

英語發展史上的21位「威廉」
英語成語VS漢語成語

TAG:英語發展史 |

您可能感興趣

出手了普京這次劍指澳大利亞,這一招又是絕殺,澳大利亞國民震驚!
澳大利亞富豪排行榜,誰是澳大利亞的首富?
澳大利亞、紐西蘭一瞥
移民國家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移民大全
中方:讚賞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積极參与「一帶一路」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移民澳大利亞?
介紹一下註冊澳大利亞公司的五大優勢
新郵快報——澳大利亞:鳥——澳大利亞的雀
澳大利亞第二大城市墨爾本,有著「花園之州」之稱的維多利亞州的首府!
澳大利亞的首都,為何在兩大城市悉尼和墨爾本之間?
世界城市志;澳大利亞首都悉尼
成天黑中國的澳大利亞大媒體,剛被澳大利亞政府「抄家」了!
讓我第一眼就愛上的國家-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粉紅湖
國別報告—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為什麼選擇美國?
澳大利亞乾旱
澳大利亞隨拍,美麗的國家
在澳大利亞賞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