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南方科技大學80後教授造出全球最准基因測序儀

南方科技大學80後教授造出全球最准基因測序儀

中美科學家15日聯合在生物醫學雜誌BioRxiv上發表論文稱,他們用深圳瀚海基因GenoCare第三代單分子測序儀完成了對大腸桿菌的基因組測序,準確率達99.7%。18日,這款桌面式測序儀研髮帶頭人——南方科技大學80後教授賀建奎告訴記者,這是目前準確率最高且唯一可用於臨床的第三代測序儀。

賀建奎介紹,第一代DNA測序技術2001年完成首個人類基因組圖譜,耗時3年花費數十億美元。二代測序技術將時間和費用分別降至1周以內和1000美元。而他們的三代測序儀可在24小時完成上述工作,費用僅為100美元。

賀建奎說,瀚海基因GenoCare第三代基因測序儀的核心技術為單分子熒光測序。他們在光學技術實現突破,使用全內反射成像方法,能夠實現對單個熒光分子的檢測,無需像二代那樣靠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擴增,將待測基因擴增幾十萬乃至上百萬倍來提高基因診斷的靈敏度。瀚海基因GenoCare測序儀讓基因測序成本大幅度下降。憑藉這個「絕技」,瀚海基因自主研發的通用測序試劑盒已通過審核完成備案,成為首個通過我國醫療器械註冊備案的三代單分子測序系統試劑盒。

賀建奎向記者展示用瀚海基因GenoCare測序儀繪製的自己的基因圖譜,這些圖譜列印出來足足有100卷,每卷588頁,每頁51000多字,共計30多億字。科技日報記者 劉傳書攝

北京基因組研究所于軍研究員說:「這款設備不僅克服了單分子測序相對低通量的缺點,同時也提供了RNA直接測序的可能性。其應用將覆蓋科研和臨床兩個領域,商業前景無限。」

據了解,這是深圳本土原創的一項國際級重大科技成果,其創始團隊平均年齡只有28歲,他們已拿到包括哈佛、斯坦福等研究機構和全球領先醫療機構的700台訂單,三年發展,公司估值達15億元。

編輯:王小龍

審核:管晶晶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眼紅前蘇聯0.2克樣本拍出44萬美元?美私企自籌資金去月球挖礦
大戰前夕,靜得像平安夜 科學家黃大年小故事之一
比之前認為的要少的多!新研究稱人類功能性基因佔比最多25%
濮存昕、歐陽自遠、江曉原的「火星論戰」
黃大年執著一輩子的事:讓中國人看透地球

TAG:科技日報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獲2019年度伍德獎
牛津大學教授計劃推出全球首個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大學
「全球史與中國2018」系列講座第4講(總第52講)│教學與研究——19世紀德國大學的學生、教授和科學
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汪宏講席教授課題組招博士後/研究助理教授
中科大潘建偉教授獲美國光學學會2019年度伍德獎
與日本設計大師小坂竜親密接觸,領教日本藝術院校教授授課風範!IYDA2018專屬定製日本遊學項目新鮮出爐
2018年中華醫學科技獎擬授獎項目公示,鄒曉平教授團隊獲二等獎
於文強教授:全基因組DNA甲基化檢測新方法,揭示腫瘤發生機制
HC2018第三天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教授談人工智慧理論新方向:深度學習、神經科學以及量子計算
西北工業大學教授利用3D列印設計仿生骨骼
「80後」正教授履新大學副校長
匯聚30年手術治療經驗積累—髖部外科學張長青教授主編新書首發!
清華大學教授到達州開講座 傳授教學方法和藝術
浙江大學80後教授團隊繪製全球首張哺乳動物細胞圖譜!
《細胞》子刊:準確預測CAR-T療效,康奈爾大學劉東方教授課題組成功開發了新方法|奇點猛科技
華克勤教授團隊項目榮獲中華醫學科技獎三等獎
「X教授」主持奧斯卡科學技術獎 向造夢師致敬
陳永勝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入選「2017中國光學十大進展」
臘碧士:教學與研究——19世紀德國大學的學生、教授和科學
於文強教授團隊開發了全基因組DNA甲基化檢測新方法,揭示腫瘤發生和轉移新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