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芽杯科普大賽獲獎作品展播:瞧那「小樣兒

春芽杯科普大賽獲獎作品展播:瞧那「小樣兒

瞧那「小樣兒

――北京協和醫院在讀博士 許可

這裡講的「小樣兒」可不是罵人的口頭語,而是筆者門診的「常客」之一,足月小樣兒也叫小於胎齡兒(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SGA)。它是指出生體重低於同胎齡、同性別、同種族平均體重的第10百分位數,或低於同胎齡平均體重的2個標準差的新生兒。目前我們比較常用的,也是大家比較好理解的概念是妊娠37~42周出生的足月小樣兒,其出生體重多低於2500克。

這些孩子在嬰兒期可表現為較瘦小,伴皮膚鬆弛、易脫屑,以及肌肉質量和皮下脂肪組織的減少。面部呈典型的萎縮或「乾癟」外觀,臍帶往往較細。可存在胎糞污染。長大些後可表現為矮小,生長遲緩,有些孩子還可伴有面貌畸形表現,如低耳位、眼球突出、三角臉、小下頜、齶弓高等。此外還可有乳頭突出,腹脹,膽汁淤積,肝纖維化,並有感染傾向。

哪些媽媽們更容易生出小於胎齡兒寶寶?

年齡:大於35歲的產婦為高危產婦,孩子與母親面臨多種風險,其中就包括了SGA的發生。國內外權威調查明確報道,孕母年齡大於35歲是SGA的獨立危險因素,其分娩SGA的可能性較小於35歲的孕婦要高很多,年齡大於40歲的孕婦其生育「小」孩子的風險更會成倍的增高。此外,還有一些研究證明,母親年齡小於18歲,其孩子的體重也會偏小。因此,對於高齡媽媽及早育媽媽來講,孕期更需要定期產檢,關注胎兒預測出生體重相關指標,如頂骨徑(BPD)、腹圍(AC)、大腿骨長度(FL)。

孕次:初產婦往往比經產婦更易發生SGA。早在2000年左右,相關研究就報道了初產婦分娩SGA的幾率更高,其具體發生機制尚未明確。上海市的一項大型研究曾明確(1999-2008年)新生兒出生體重情況及其影響因素,發現出生體重隨著孕次的增加而增加。

體重指數:有研究表明女性孕前體重影響妊娠結局,不管是消瘦組還是肥胖組妊娠晚期胎兒死亡以及早期新生兒死亡均較正常體重組高,母親身材矮小(BMI<20),以及母親出生時也為SGA孩子,其子女發生SGA的風險升高4.7倍。而肥胖或體重過低都會影響內分泌腺體功能,影響精子和卵子的發育、成熟,降低生殖能力。因此,肥胖或體重過低都不利於妊娠。

還有很多相關影響因素,如目前教育狀況、母親經濟情況等對於SGA的發生率的影響都有明確的研究報道。文化程度低的母親更容易生育低出生體重兒,可能因為文化程度低的孕婦獲得孕期保健與營養相關知識的機會少,或者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對醫療保健資源利用的程度相對較差所致。母親的社會經濟地位低下如職業為農民的母親,其低出生體重兒發生率遠遠高於其他職業的母親,可能與農村醫療衛生條件差,孕期和圍產期保健工作開展得不如城市廣泛,在孕期即使出現了妊高征或是早產徵兆也不能及時治療和干預等原因有關。

小於胎齡兒有什麼危害?

小於胎齡兒們不僅有 「遠慮」,也有「近憂」。他們在娘胎里就可能受到影響,按發生率高低依次為:吸入性肺炎、顱內出血、低血糖症、新生兒窒息、呼吸暫停、高膽紅素血症、電解質紊亂、餵養困難、低體溫等。有些甚至能導致SGA兒童的死亡。

出生之後,SGA患兒由於長時間在宮內不能得到良好的生長環境,其身高和體重的增長可能會受到影響,甚至是不能進入正常的生長軌道。不僅是體格發育、甚至是智能發育也有可能落後於足月健康的新生兒。

近幾年的研究還發現,SGA患兒成年後很有可能通過多種因素導致胰島素抵抗,從而使得SGA是發生2型糖尿病和成年代謝綜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高危人群。有國內外學者的研究表明,小於胎齡兒(SGA) 發生MS的風險是適於胎齡兒的7一10倍。

小於胎齡兒防大於治

母親作為胎兒生命孕育之源,無疑是預防SGA發生的關鍵環節。可是有些作為準媽媽的女性,在懷孕時,依然追求保持未孕時的身材,過分的控制了自己的飲食,不能全面健康的攝取各種營養物質,只為了能夠保持良好的身材。殊不知這樣可能害了肚子里的寶寶。作為母親,不僅要適齡婚育,還要在孕期維持增重,至少要在9kg以上,保證BMI要盡量在18.5以上。不僅如此,孕期的生活習慣也與腹中胎兒的生長發育息息相關。孕母要適當進行鍛煉,保證有規律的生活作息,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必須戒煙、戒酒,減少咖啡的飲用量。

有些准媽媽可能會比較大意,感冒或者一些看似很小的疾病,自己找了些葯服用,並沒有尋求醫生的幫助,這也是懷孕期間的大忌。孕婦們要盡量避免感染性疾病、妊娠期併發症如臍帶異常、胎膜早破的發生,一旦發生,也不可隨便用藥,若有需要必須遵從醫囑。

更重要的是,高危因素的孕婦,比如患有糖尿病的孕母、妊高症的孕母等,一定不要漏過每次產檢,更不要忽略每一個細節,要做重點監測並及時進行糾正疾病,控制疾病的進展。因為這些高危疾病的進展很有可能對腹中胎兒的生長發育造成嚴重的打擊。只有嚴密監測,及時就診,不麻痹大意,才能從准媽媽們自己做起,為寶寶的健康保駕護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搜狐健康 的精彩文章:

癲癇複查,你認真做了嗎?
英國大媽戴27層隱形眼鏡?十法「躲」過角膜炎
桑拿天,猝死季!冠心病人最要警惕

TAG:搜狐健康 |

您可能感興趣

昭通天麻丨科普大賽獲獎作品展播
新媒體大賽獲獎作品展播
第二屆中國科普攝影大賽獲獎作品欣賞
攝影大賽獲獎作品揭曉
第三屆哈姆丹國際攝影大賽獲獎作品
中國牡丹及四季專題插花大賽獲獎作品,太漂亮了
兒童攝影大賽獲獎作品公布,融化你的心
大賞!風光攝影大賽獲獎作品
首屆「駙馬杯」全國詩詞大賽獲獎作品
國際野生動物攝影大賽獲獎作品欣賞 棕熊捕魚奪冠
智能手機第七屆攝影大賽獲獎作品
首屆「亞泰·蓮花山杯」國際陶藝大賽獲獎作品出爐
最美酒瓶設計大賽——獲獎作品欣賞!
英食物攝影師大賽獲獎作品展示
建築的藝術攝影大賽獲獎作品 | 獎項
水下攝影大賽獲獎作品
一波獎品來襲!第二屆兒童消防繪畫作文大賽落幕,你家孩子獲獎了嗎?
當浮華褪盡之後——黑白兒童攝影大賽獲獎作品一賞
三星堆博物館文創設計大賽獲獎作品
「君子風 中國竹 流杯雅韻」全球華人詩書畫創作大賽獲獎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