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塵世瑣碎歲月紛繁,我們用什麼定義永恆

塵世瑣碎歲月紛繁,我們用什麼定義永恆

貳手記

我只是詩意的搬運工

01

最近耽於俗事,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跟大家文縐縐的歪歪唧唧了,一是塵世瑣碎,二是歲月紛繁,對此我深表遺憾。

這種俗稱忙碌的狀態,口頭上我們常常以忙為借口。忙是現代人的常態,有空一起喝茶,有空出去吃飯,有空過來坐坐,有空成了一個我實在沒辦法一起玩的借口。天空里一場雨,這個炎夏被淋濕了帶來一場清涼。

很久前有首著名的短詩,全詩除標題生活兩個字外,正文只有一個字:網。這極可能是是二十年前的鄉村生活狀態,網囊裹了零碎生活的一切,現在早已大不同以前了,如今網也是生活里不可脫離的一種物質,過去的人際網成為了一根根數據傳輸的線條。這張網偶爾消失,手機信號突然變得不好,每一個人都能如同孤獨的困獸。

02

我在微信上說的話不少,但那些都不是什麼生活狀態,一段段的狀態心情就像喉舌一樣,只負責發聲,不負責表達,真實的細節越來越羞於提起。有句話叫冷暖自知,這個三伏天很多人都快要中暑,我難道不知道?

在我看來,生活應該是一場場的潮起潮落。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泡在水裡軀體,不時滑動著手臂以免沉入水底。我也算是個會游泳的人,雖然泳姿不美,還不至於能被淹死,在水面上下長時間做著狗刨狀,那片曾經湮沒我的水面,稍微用力一蹬,我又呼吸到了新鮮的氧氣。

於是來來回回的形成了固定的姿態,甚至某個時間水已退去,我還渾然不覺的做著划水狀,在身旁嘈雜的私語中,我恍然發現自己置身於身旁眾人的目光之中,人群對著我的花褲衩指指點點,才猛然察覺一場戲已經結束,該準備下一場了。

03

戲,現代人身處其中,本色出演。有人戲份不多,卻是主演,有人戲份不少,卻全是床戲(打石膏從第二集躺倒大結局那種)事實上每個人在二十四小時里,戲份都是一樣的,主角和配角的交替登場,呈現在「屏幕」上的時間不同,每個角色的生命細胞並沒有結構上的區別,大家都是演員。

演戲,本質上屬於浪漫主義,回到生活的本身,我們粉墨在朋友圈、微博上的面容,戲又有一種美化、理想化的力量,於是情感上的矯情,用誇張的表情渲染愛和恨,歡樂和痛苦,卻又容易變成了現實主義的通病。比如電影里的蜘蛛俠,戴著面具,不斷的跳躍,在寫字樓之間找存在感。可是,要是蜘蛛俠去了農村,就沒有什麼好蹦躂了。

七月,一年剛好過去一半,敏感的中年人果然又開始感受到別樣的年中危機,和一直縈繞在大家心上的中年危機一樣,心有戚戚的提起,大家在艱難的生活里騰出一點點的小情懷,彷彿經歷一場法事後陰鬱不散的情緒。

04

6月是一種告別。其實不止6月,我們每時每刻都在告別,和故土,和親人,只是現代科技與情感的互相滲透,人的情感越來越如蟬翼,越來越脆弱,顯得不堪一擊。米蘭昆德拉在《告別的聚會》里說過: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我們都不擅長告別。我覺得,其實當代人已經很擅長了,也習慣了。小說里還有一段大概這個意思的話:最好的告別,就是你倆話正說到一半,突然有個事把你叫走了。話頭還撂在那兒,原打算待會兒繼續的,卻就此天人永隔。

這種告別,像時間一樣,把昨天推向不可逆轉的死亡。於是,有了回憶這個詞,回憶是人的天性,因為被定格了,所有的心驚肉跳或膽戰心驚都已成為過去,因此往往容易被戴上美好的光環。以前,大大小小的告別總要希望變得儀式化,一些過往日子,一些紀念日,在急速的節奏里開始雲淡風輕了。

05

最近是香港回歸二十周年,那裡的天空再次點燃起燦爛的煙花。二十年前我還小,香港給我的記憶只是一些電影和偶像歌手,現在電影我們在網上在電影院都還能看到,那些偶像老是老了,但那些熟悉的名字甚至從遙遠的記憶轉到廣州某個活動、某個演唱會現場——原來他們也是人,不是神。就這樣,告別了我的青蔥幻想。

生活瑣碎,歲月紛繁,我們當下的一瞬間,可能成為不朽的回憶,也可能被湮沒在紛擾的塵世,我們不但習慣告別,還習慣了遺忘。張奶強說過,在宇宙的永恆里,瞬間微不足道。想明白這個,有利於我們理解分別。

時光流逝,如車輪滾滾,媽蛋,一天的歡樂豆又輸光了。

2017.7.1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貳手記 的精彩文章:

TAG:貳手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