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用樸實的語言去建築——基於高黎貢山百花嶺遊客服務中心概念設計隨感

用樸實的語言去建築——基於高黎貢山百花嶺遊客服務中心概念設計隨感

摘要:文章通過高黎貢山百花嶺遊客服務中心概念方案創作過程中的一些思考,借鑒舞蹈家的例子和建築大師作品的分析,來闡釋在雲南的本土環境下,以及面對複雜的基地環境和特殊的自然環境下,通過汲取樸實的設計語言來實現建築地域化的概念方法。

關鍵詞:野性;樸實;隱喻;融入與隱藏;共生;地域建築

中國人善於幹革命,我們用30年時間實現了工業革命,而歐洲人用了200年。所以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發生的變化是天翻地覆狀的,也是急促的,變化的速度之快以至於讓人們一時間似乎感到難以適應,但是人們對這種變化卻是喜聞樂見的,人們適應於這種變化也鍾愛於「革命」帶來的優異的成果。很自然地,在工業革命大潮下,中國的建設工地也即成為了「世界大工地」,在這個大工地里一直以來建築師們也不凡缺少探究精神,一開始是中國的土建築師在探索著建築的路,「師夷長技」被當做了首選出路,後來洋建築師也蜂擁而來,在現代化建設大背景下,中國這片大工地一時間被當做了試驗場,一系列大型項目被創造了出來引領著潮流,但其中不凡大多數為「貴、怪、大、洋」。在最後我們在各個領域拼盡了一切,資源消耗了環境污染了,霧霾遮擋住了藍天。當我們回過頭來發現,在建築領域推陳出新後,我們的大多數建築卻缺少了特定的民族精神和特性的建築風格,留下的只是千篇一律的建築和千城一面的現實。

(圖1)在當下逃離北上廣主題之下,或許我們的思想也需要一場逃離,去再次追尋建築的語言

雲南位於中國西南邊陲,縱觀歷史經濟發展一貫是相對落後的,但對於建築現代化建設的追求卻是不甘落後的。許多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已漸漸地被現代建築同質化,或尚存有情懷的,也敗於了商業化,留下的只是不土不洋的城鄉結合產物。難道我們為了雲南的現代化而必須漸漸失去我們擁有的地域傳承和文脈嗎?當然不是,其實建築師們也一直在追尋著雲南的地域文化和文脈特質,只不過追尋的方向不同而已。

雲南是貧窮落後的,比高樓大廈的現代化程度比不過北上廣;雲南是土的,比高大上比不過沿海發達地區的姿態。但云南擁有的自然資源,其他地方卻未必有得起,那就是雲南的野性元素,雲南的鮮花、空氣、湖泊和原始森林……雲南的石頭會唱歌,水草會跳舞,大青樹會戀愛,泥土會作畫……

而這些正是雲南擁有的獨有元素,是我們雲南共同的DNA。在利用上述資源上,本土的舞蹈藝術家楊麗萍走到了最前面,她獨創出了原生態舞蹈藝術,她的舞蹈用樸實的生活場景表達出。內心的豐富情感,藝術表現主題不離自然和諧與真實的生命生活。在楊麗萍的意識中,大自然是最美、最真實、最深刻的體現,通過感悟,她力爭用自己樸實的語言去構架人類最美的夢想。所有看楊麗萍舞蹈的人,都會進入她構架的如詩如畫的意境,都會情不自禁被她所表現出來的美所認同所動容。

(圖4)同樣地,那我們在建築創作過程中是否也能借鑒楊麗萍的方式,把雲南的野性之美通過建築形式表現出來呢?又怎樣去提取這些自然的語言去表達建築呢?說到這裡必須向幾位建築大師學習

首先是西班牙建築大師高迪,高迪十分熱愛觀察大自然,他對一切生物都深深敬仰,尤其是植物與樹木,它們常常成為高迪審美和技術創造的語言。他的作品中時常出現對植物王國的表現,比如聖家族大教堂尖頂頂端的麥穗花紋;

以及為了支撐門廊的重量,高迪構想出巨大的斜形立柱,狀似針葉樹紅杉的樹榦;再比如在教堂內部的立柱猶如鬱鬱蔥蔥向上生長的森林。

另一位是墨西哥建築大師路易斯·巴拉干,各種色彩濃烈鮮艷的牆體的運用是巴拉干設計中鮮明的個人特色,這種彩色的塗料並非來自於現代的塗料,而是墨西哥市場上到處可見的自然成分染料。這種染料是用花粉和蝸牛殼粉混合以後製成的,常年不會褪色。巴拉干對於材料的忠實呈現,因應當地的建築特色,在建築物內部所呈現的光影變化,活潑的色彩隨著水景的倒影產生的律動,創造出一種貫穿建築與景觀的寂靜氛圍。

還有便是賴特,西塔里埃森被賴特設計成一個在混凝土台地上被大量地矮牆體包圍著的小型沙漠營地,有其獨特的建築形式和與環境融合的特徵。怎樣運用天然的材料去營造建築而不用打磨或消減;怎樣花費最少的開銷和人力去完成這樣一項工程,這是賴特在建造時所充分考慮到的。「只要基地的自然條件有特徵,建築就應象在他的基地自然生長出來那樣同周圍環境相協調」。在斯科茨代的沙漠中,賴特發現她的美,更運用建築認知和強調了這種美:它有起伏的山脈,於是便有了依山就勢的建築形態;它有一望無際的平坦,於是就有了低緩的屋頂,厚重的牆體;它有強烈的陽光,粗獷的風沙,於是便有了帆布的遮擋與傾斜的屋架;它有旖旎的沙漠風光,於是便有了開場的空間———一切都源於自然,一切又設計得如此巧妙,這就是西塔里埃森的魅力所在。

而在近期,我們對高黎貢山百花嶺遊客服務中心項目也開展了概念方案的設計,在此過程當中,也對如何利用雲南的野性元素,在建築的形式上如何傳承雲南當地地域文化的問題進行了淺顯的探索,在此與大家交流分享。

眾所周知,高黎貢山屬於中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三江併流世界自然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國際意義的陸地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是具有國際重要意義的A級保護區。

而高黎貢山也是戶外愛好者的一個強磁場地帶,是徒步愛好者的天堂,她的博大豐厚在不同領域等同於許多有力的名詞:科考、寶庫、史書、探險。保護區內經典的驢友徒線路有四條,百花嶺作為一個地理位置,位於其中的南線穿越線上,也就是沿南方古絲綢之路高黎貢山段徒步跋涉古老的驛道,以保山為起點,翻越整個高黎貢山,抵達終點騰衝。這條穿越線路,是茶馬古道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一段,也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交通要道。這是保山鏡內穿越高黎貢的一條精華線路。行程20多公里,途經保山—百花嶺—南齋公房(海拔3250米)—林家鋪——騰衝。

而百花嶺遊客服務中心正是專門為此條經典徒步路線設立的場所,近82畝的用地除了滿足遊客服務中心本身的售票、諮詢等功能外,還要滿足餐飲、休閑、娛樂、住宿、展覽和培訓等功能。

由於項目用地位於高黎貢山東側山腳處,古絲綢之路百花嶺徒步路線東側起點上,用地最高點與最低點高差約20米,區內平均坡度為10%-15%。場地高差成為設計的難點,也是特點所在。而用地西側的高黎貢山山形陡峭,峰巒起伏,東側的怒江大峽谷雄奇壯麗,兩側的山坡上布滿層層疊疊的梯田;古絲綢之路以百花嶺為起點不遠便是古時候的舊街子遺址,一個古時繁華的商業集點;用地腳下不遠有著傳統村落。

這樣在概念方案的規劃構思中,首先自然而然地就要把這些樸實的生活場景運用起來,方案把建築單體之間,順著地形高差相互連接的平台和棧道形成的流動空間,隱喻為高黎貢山腳下樸素、渾厚的,在自然主宰下和諧安靜的古街,在富饒美麗的潞江壩子里迤邐險峻的「古絲綢之路」,建築組群便是古村落的化身。

其次,利用高黎貢山隨處可見的巨石,把建築體量溯源至高黎貢山在遠古時期造山運動留下的巨石,然後經過滄海桑田,巨石散落在在森林中靜靜地休憩,傾聽者風吹樹梢的聲音,現如今已然成為未雕琢的玉石。玉石經過精雕細琢化作為一件件容器,我們只不過把它用作成建築空間,玉石變身為遊客服務中心的一部分。建築體量生成過程從簡單體塊入手,體現出大山的情懷(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牅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老子《道德經》第十二章)。

第三,由於有高黎貢山這一自然資源作為大背景,建築要做到不張揚,以謙遜、樸素的姿態,讓建築消隱在高黎貢山自然山地的環境之中,利用自然坡地,讓建築體量順應自然等高線的走勢,盡量減少挖填方,在充分尊重自然環境下與之融合在一起。再把建築隱藏在環境中,要最大限度地保護現有用地之中的樹木及充分利用地形特徵,讓建築在樹林與地形之間時隱時現。採用簡單建築結構、易於建造的地方材料,使得中國造園的詩意化園林隱居思想在此再現。

第四,尊重自然環境,讓建築和自然都給予同等價值,建築是應當是自然環境所生的產物。尤其百花嶺遊客服務中心位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所以通過把建築內部空間外部化和把外部空間同質化,排除內外之間、自然與建築之間雙重約束的領域,促使內部與外部之間的相互滲透。

再設計出共生的要素,有意識的把建築和自然、人文要素混合在一起,目的讓建築產生多重性含義。選用傳統或歷史性建材,本次建築外牆大量選用毛石干掛和本地木材,也是出於同樣的考慮。把傳統和現代技術有意識的交織在一起,讓建築生長在自然環境當中,與自然環境實現共生。

最後,通過建築外立面天際線的構圖,屋頂漸變曲折的韻律與高黎貢山變化的橫斷山脈山脊相呼應,在密林之中屋頂隱隱凸顯出來,使之成為高黎貢山自身的一道風景標識。

再於入口景觀區的營造上,直接移植怒江峽谷兩側樸素的梯田景觀,從而使建築成為大自然最真實的反映。最終讓遊客中心成為景區與遊客,景觀與建築,功能與環境的和諧載體。

綜上所訴,雲南有著豐富的地域文化元素,等著我們在建築設計過程當中去挖掘。無論是一塊石、一棵樹、一株草或是一片泥土,都可以成為我們建築的樸素語言,或許在建築形式的表現上對比沿海及發達地區,我們缺乏流暢的現代高科技手段,但我們可以通過隱喻、象徵等手法,提取雲南的野性元素加上傳統工藝的手段,或許建築領域也會產生出另一個楊麗萍出來。

參考文獻:

1.《建築學報》2004年第10期,2006年第9期,2007年第2期

2.克里斯.亞伯著《建築與個性——對文化和技術變化的回應》,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3.《弗蘭克·勞埃德·賴特:經典作品集》,電子工業出版社

4.《建築解析之西塔里埃森》高珊珊,《山西建築》2007年第14期

5.《路易斯·巴拉乾的作品與思想》,中國電力出版社

6.《高迪建築設計作品欣賞》中文版,特朗格勒畫冊出版有限公司

作者簡介:趙建新,男,雲南省設計院集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南省設計院集團 的精彩文章:

TAG:雲南省設計院集團 |

您可能感興趣

綏寧黃桑生態旅遊區遊客中心建設如火如荼
大涼山裡的原生文化及彝族村民活動中心設計
雁盪山真際寺靜心文化中心奠基禮成
故宮文化服務中心隆重推出宮喜禮故宮文創珠寶品牌 「八大喜禮」
譚俊榮:「藝文薈澳」助力世界旅遊休閑中心建設 打造大灣區文化交流合作基地
航拍寧夏吳忠黃河文化體育會展中心,造型獨特與眾不同
文化中心建築創意之美
西藏重大佛事活動中心的大昭寺,輝煌壯觀具有唐代建築風格
因地制宜巧借勢,整合資源挖潛力——馮家鎮中心學校紅色文化和傳統文化教育紀實
敦煌市旅遊集散中心
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亞洲海事技術合作中心助力綠色航運發展
荷蘭海牙中國文化中心舉辦「歡樂春節精彩江蘇」慶祝活動
製造業創新中心 大灣區樞紐城市
建築探訪丨消失在城市中心的美術館
傳承與創新——王昌楷水墨作品展在正見陽光藝術中心開幕
高水平建設科創中心
應城楊嶺鎮中心衛生院開展「與愛同行」志願服務活動
集艾設計:綠地梓灣國際康養度假區售樓中心
廣西師範大學成立湘江戰役與紅色文化研究中心
貴州安龍國家山地戶外運動示範公園遊客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