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釗:方寸間 核雕萬千世界

王釗:方寸間 核雕萬千世界

青島財經日報 記者 王雯

核雕是中國傳統民間微型雕刻工藝,以桃核、杏核、橄欖核等果核及核桃雕刻成工藝品,已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核舟記》中對核雕藝術品的描述讓人記憶深刻。如今,這般「奇巧人」王釗帶著他的「梅、蘭、竹、菊」來到我們眼前,當真是「技亦靈怪矣哉」。

與核雕的結緣

果核,在一般人的眼裡是品嘗鮮果後的棄物,可這一枚小小的果核到了核雕師的手中就會化腐朽為神奇,在毫釐之間雕鏤出萬千世界,與核雕結緣的王釗就拿著一把神奇的刻刀在雕刻著自己的人生。

王釗1988年出生於山東德州,自幼喜愛雕刻。葫蘆、木頭、雞蛋殼、竹子、椰殼、牛角、桃核等都被他拿來當做雕刻材料。2009年大學期間,時逢橄欖核雕在國內興起。王釗一下子被深深地震撼與吸引住了,從此他便與核雕結緣,走上核雕藝術之路。

大學畢業後,王釗並沒有像想像中的那樣邁入核雕藝術的道路,而是簽約了一家船舶服務公司,成為了一名船員。艱苦的工作環境沒有中斷他對核雕的熱愛。他告訴記者:「無論風平浪靜還是驚濤駭浪,只要有空閑我都會拿出刻刀練習核雕。」是核雕陪他度過了海上漂泊的日日夜夜。2012年,再也按耐不住對核雕藝術的嚮往之情,王釗毅然辭去工作全身心投入到核雕的創作之中,並於2014年末成立「守藝堂精雕藝術工作室」,專心鑽研核雕技藝。

繼承和保護傳統技藝

「桃核雕最難的是桃核表面的紋路,由於每一顆桃核都是天然形成的形態各異,所以不是想雕什麼題材就能完美地呈現出來,這需要根據桃核本身的紋路去設計,並且要保證作品的合理性。」王釗講道。王釗稱自己從事作品創作時,一般雕刻前構思的時間會比整個雕刻的時間要長。因為如果雕刻的過程中如果出現意外,那個整個作品就需要在這個基礎上重新構思。

與傳統核雕相對的是機器核雕,其對於傳統手工藝的衝擊是巨大,王釗向記者坦誠:目前整個核雕行業面臨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機器化帶來的衝擊。在2010年以前,橄欖雕還沒有出現機雕,然而現在市面上80%左右的作品都是機雕,很多橄欖雕師傅已經轉而做桃核雕。對此,王釗沉痛地說:「雖然目前桃核還做不到機雕,但不能保證未來做不到。機雕作品的大量出現會導致消費者在沒有辨別能力的情況下不敢輕易購買從而失去興趣,導致消費群體的流失,也使傳統手工藝遭到巨大衝擊。」

帶著對傳統核雕手工藝的熱愛,背負著機雕帶來的行業衝擊,王朝釗開始了鑽研和創新之路。他表示,整個核雕行業只有不斷地學習,與不同藝術門類藝術的相互交流才能有更大的創新和發展。目前,核雕作品由於體積較小大多是用來把玩,觀賞性相對較弱。王釗考慮到可以把這項技藝跟其他技藝相融合,嘗試做成組合和場景形成一個系列。「就像眼前這套『梅、蘭、竹、菊』的作品就是一個系列,它增強了作品的觀賞性。」王釗介紹說。現在,他正在構思用水晶滴膠和桃核做結合,這樣既可以保證堅固,又能夠使觀賞性更強。

作為傳統核雕藝術的「守護者」,王釗對於傳統手工藝的痴迷讓人感動不已。他說,傳統手工藝需要保護,需要更多的年輕人來繼承和學習,他相信未來會有更多想要學習傳統手工藝的人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讓傳統手工藝一直流傳下去,保住這一份古樸、深厚的記憶」是他最大的願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界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醫改因參議員接受手術押後表決
北京新規出台 滑雪規範發展迎來新契機
北京一日賣地113億元 房企開啟補庫存模式
計提內退福利超去年凈利 沱牌捨得為何如此「捨得」?
高鐵外賣試點開訂,在線外賣開拓新戰場

TAG:金融界 |

您可能感興趣

方寸間的世界:核雕
橄欖核雕:盈寸之間意萬千
桃核雕刻:方寸之間展現大千世界
核雕方寸小核中見姿態萬千
山東核雕藝人花費4天 在方寸桃核上雕「迷你版」世界盃
一核一世界:核雕
核雕』方寸之地,競能雕刻出另一個世界
橄欖核雕中的傳世四寶!
小火爐:橄欖核雕手串《十八羅漢》欣賞,太美了
看著有點暈,千奇百怪橄欖核雕!
核雕名家的匠心世界,成就文玩人的夢想!
百匠訣核雕-為什麼說水晶核是橄欖核中之王呢?
東岸桃核雕花
核雕的代言人——舟山
《小鬼侍鍾馗》桃核雕刻
《鍾馗》桃核雕刻吊墜款
一雙巧手一個桃核,此人用六十年的時間傳承和守護著閻良核雕技藝
自學核雕羅漢雕刻二
「非遺」核雕:方寸之間韻味無窮,曾有皇帝親自操刀製作
東陽核雕-橄欖核雕十八羅漢的價格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