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區塊鏈技術何時能實現大規模商用?

區塊鏈技術何時能實現大規模商用?

區塊鏈技術因為其安全透明、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性和智能合約的應用,獲得眾多金融和科技領域人士的關注,從百度指數顯示,區塊鏈在15年底開始受到關注,且關注人數呈上升趨勢,16年高速發展後今年的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項目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這三年都被選為「區塊鏈元年」,而當前爭論哪年是區塊鏈「元年」已經沒有意義,因為在區塊鏈概念大熱和騰訊、阿里等巨頭進場的情況下,我們還是沒看到有什麼大規模的商業應用。

狂熱之餘,我們不僅會想:為什麼被廣泛看好的技術未能大規模商用,是其概念太新導致沒有人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么?在比特幣穩定運行8年的情況下,這些喜歡冒險與創新的商業精英們不應該會集體變得這麼謹慎。

市場方面,騰訊可信區塊鏈和阿里螞蟻區塊鏈的相繼推出標誌著兩巨頭對區塊鏈的認可和其戰略布局,很多傳統行業的高管們都謹慎地關注著區塊鏈行業的發展,今年相繼籌滿的天價ICO也表明了大眾投資者們對領域的熱情,在市場情緒高漲的情況下區塊鏈未能得到大規模商用,可見大家都在等待著一個項目去突破區塊鏈的技術壁壘。

我們來通過《區塊鏈——從數字貨幣到信用社會》回顧一下區塊鏈存在哪些問題:

1、區塊鏈體積過大問題

隨著區塊鏈的發展,節點存儲的區塊鏈數據體積會越來越大,存儲和計算負擔將越來越重。以比特幣區塊鏈為例,其完整數據的大小當前已達約71GB(圖),用戶如果使用比特幣核心客戶端進行數據同步的話,可能三天三夜都無法同步完成,並且,區塊鏈的數據量還在不斷地增加,這給比特幣核心客戶端的運行帶來了很大的門檻。

2、區塊鏈數據確認時間的問題

目前的區塊鏈系統,尤其是金融區塊鏈系統中,存在數據確認時間較長的問題。以比特幣區塊鏈為例,當前比特幣交易的一次確認時間大約需要10分鐘(圖),6次確認的情況下,需要等待約1小時,當然對於信用卡動則2至3天的確認時間來說,比特幣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了,但距離理想狀態仍有較大距離。

3、處理交易頻率問題

區塊鏈系統面臨交易頻率過低的問題。還是以比特幣區塊鏈為例,每條交易的平均大小約為250個位元組(Byte),如果區塊大小限制在1MB,那麼可以容納的交易數量為4000條。按照每10分鐘產生一個區塊的速度計算,每天可以產生144個區塊,也就是能容納576000條交易,再除以每天的秒數86400,比特幣區塊鏈最高每秒處理6.67筆交易。目前,比特幣區塊鏈上每天的實際交易量已經接近系統瓶頸,如果擴容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可能造成大量交易的堵塞延遲。

相比之下,Paypal 在 2013 年第三季度的總體交易筆數為 7.29 億筆,平均每秒為 93.75筆交易。全球最大的支付卡VISA的官網信息顯示,VisaNet在2013年的測試中,實現了處理每秒47000筆交易。比特幣區塊鏈比起支付寶等幾大支付網路,從交易處理頻率來看,更像是一個剛出生的嬰兒。當然,這也是中本聰早期故意為之的設計,比特幣區塊大小被限制在了1MB,以此避免流氓礦工的惡意行為,對人們造成不良的影響,比特幣區塊鏈支付網路之所以能夠成長到如今價值數十億美元,就在於它的去中心化。

4、區塊鏈發展受到現行制度的制約

一方面,區塊鏈去中心、自治化的特性淡化了國家監管的概念,對現行體制帶來了衝擊。比如,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不但對國家貨幣發行權構成挑戰,還影響到貨幣政策的傳導效果,削弱央行調控經濟的能力,導致貨幣當局對數字貨幣的發展保持謹慎態度。另一方面,監管部門對這項新技術也缺乏充分的認識和預期,法律和制度建立可能會滯後,導致與運用區塊鏈相關的經濟活動缺乏必要的制度規範和法律保護,無形中增大了市場主體的風險。

5、區塊鏈技術與現有制度的整合成本較大

對於任何創新,現有機構都要保證既能創造經濟效益,又要符合監管要求,還要與傳統基礎設施銜接。特別是當部署一個新型基礎系統時,耗費的時間、人力、物力成本都非常大,現有傳統機構內部遇到的阻力也不小。

其中第4條現行制度來說我們國家目前透露的意思就是支持區塊鏈技術發展,同時不承認法幣以外的所有貨幣。換言之,通過深耕區塊鏈技術通過ico發行的幣作為系統內流通代幣而不是數字貨幣,風險就會小很多,而且根據將於10月1日施行的《民法總則》來看,我們的虛擬資產還可以藉助制度來進行保護。剩下的問題就是技術壁壘了,除卻分散式的內存佔用後,主要為確認時間和交易頻率的問題,現在的區塊鏈平台都在軟體層面對其進行優化,目前已經遠超比特幣的tps 7時代,然而TPS 3000成為行業的共同的瓶頸,使得區塊鏈在高價值的高並發業務領域無法落地。

日前發現區塊鏈行業佈道者汪曉明老師發起的一個項目很有意思,項目名為HPB(High-performance Blockchain),他表示要做一個高性能的區塊鏈平台,經過介紹後,HPB的特色讓我眼前一亮——不同於現有的區塊鏈平台,其為包含底層硬體和軟體的全新區塊鏈架構,通過硬體晶元加速,每秒可以支持數百萬個交易,且達到秒級確認。由於硬體層面和區塊鏈技術相關的人才稀缺,個人認為HPB將是一個難以複製的項目。

除了過硬的技術外,團隊的市場合作方面也做的很出色。根據官方給出的消息,金融大數據公司銀聯智惠在聽取了 HPB 的設計理念後,已經加入到 HPB 的合作夥伴研發隊伍,共同探索金融大數據和高性能區塊鏈平台的技術實踐中。銀聯智惠目前處理了中國 80%的銀行交易數據,年交易額達到 80 萬億人民幣。HPB 會攜手銀聯智惠,一起服務海量銀行、保險、零售企業、金融科技公司等全行業合作夥伴。

貨幣是否會向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發展,沒人能確定。但區塊鏈技術能否大規模商用,在了解NEO的資產確權和讓區塊鏈適用於高並發業務領域的HPB項目後,你自己就會得到答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區塊鏈趣事 的精彩文章:

TAG:區塊鏈趣事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什麼要用區塊鏈技術實現智能合約?
將區塊鏈作為第五大核心技術。螞蟻金服:實現大規模的商業規模
搜狗:神經機器翻譯技術已達臨界點 可實現大規模商用
區塊鏈技術能否幫助實現版權保護?
區塊鏈技術如何在醫療行業實現其價值?
優仕鏈曹輝寧:區塊鏈要實現大規模應用,實名鏈是唯一路徑
區塊鏈牽手AI,能否實現技術爆發
區塊鏈並非「顛覆性」技術,真正的行業變革需要多年才能實現
區塊鏈技術能夠實現隱私絕對私密嗎?
貝殼找房將實現不動產領域大規模VR應用
側鏈:區塊鏈技術革命時代的跨鏈創新,價值網路實現的關鍵
區塊鏈技術將確保物聯網的普遍實現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或迎來大發展 德國研究所已實現區塊鏈技術應用
沃爾瑪新專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包裹的智能交付
PHP也能實現區塊鏈?基礎結構篇
工程機械領域的大數據應用實踐!機械指揮官實現智能管理!
北京銀行將運用區塊鏈等金融科技實現全面數字化轉型
物聯網結合區塊鏈,未來能夠更好的實現供應鏈金融
如何巧用隔斷,實現功能分區?
區塊鏈的場景應用如何與內容服務結合實現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