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繪畫與電影:同源藝術的滲透,多彩世界的展現

繪畫與電影:同源藝術的滲透,多彩世界的展現

繪畫在一千多年的歷史中一直是主流的藝術門類,對包括電影在內的其他藝術形式都有著深刻的影響;相比之下,電影則是一門年輕的藝術,至今不過一百多年歷史。但因電影藝術的綜合性和與現代科技的融合,似乎在當代超越了繪畫等傳統藝術形式,並對社會帶來了更為廣泛的影響。這兩類藝術雖然在表現形式上一動一靜,但在畫面、色彩、光線、構圖、空間、視角、氣氛、情感等方面二者的美學原則有著許多一脈相承之處,都蘊含著對社會的觀察、人性的探討和哲學的思辨。繪畫藝術的基本元素主要是線條、結構和色彩,這些反映在電影藝術中就是造型、色彩、光影等因素,這些也正是電影美術屬性的主要表現形式。從這一角度來說,二者對於美的形式法則的運用是一致的。今天,本文希望從這個角度切入,一探電影與繪畫之間的互溶性及其產生的影響。

繪畫藝術對電影的促進

電影藝術所涉及的色彩、構圖以及造型元素與西方繪畫的形成要素是一脈相承的。從色彩角度來說,繪畫藝術對於色彩的關注與研究是最為系統而成熟的。當電影從黑白進入彩色階段後,色彩就作為一種特定的表現形式,出現在電影創作中。

不過在彩色電影的創作初期,色彩僅僅用於滿足電影觀眾對於現實世界還原的需求。但是發展到後期,色彩在電影藝術中的應用已經不單單是傳統意義上的現實情境刻畫,更多的是具備了一種象徵性的表現意義。正如馬賽爾·馬爾丹所說:「電影色彩的真正發明應該從導演們懂得了下列事實的那一天算起,即色彩並不一定要真實,必須根據不同色調的價值和心理與戲劇含義去運用色彩。」

在由維托里奧·斯托拉羅拍攝的《舊愛新歡》中,色彩的應用具備了表達隱喻語言的作用,增強了影片的藝術表現力。影片中,各個場景均有著與之相對應的象徵性色彩,這種色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電影男女主人公各自的性格特徵,當代表綠色色彩的男主人公以及代表粉紅色色彩的女主人公出現劇烈爭吵的場景時,電影畫面當中綠色與粉紅色強烈的色彩對比更是加重了整部電影的情節節奏與畫面張力,將色彩作為電影敘事中隱喻語言的典型載體也逐漸成為電影藝術不可獲取的組成部分。

在此基礎上,繪畫藝術在電影角色的造型、化妝,場景的構圖設計以及舞台美術等方面,都有著直接的應用,其對鏡頭下光影藝術的影響是顯而易見且不可缺少的。正因如此,很多電影在拍攝前都會參考一些繪畫作品中有關聯性的人物造型和場景,或用繪畫的方式進行鏡頭或場景的「預覽」。例如克里斯托弗·諾蘭就將著名科學版畫家埃舍爾的《上升與下降》搬到了他的電影《盜夢空間》中。

《上升與下降》(左)與《盜夢空間》劇照(右)

又如,希區柯克電影《驚魂記》中充滿不詳徵兆的旅館的原型,來自美國著名畫家愛德華·霍珀的經典畫作《鐵道旁的屋子》。這是霍珀本人最有名的畫作之一,它描繪了人被自己設計的屋子所困,同時也象徵了精神上的困境。

《鐵道旁的屋子》(左)與電影《驚魂記》劇照(右)

除了前文所述的影片場景設計,人物造型的塑造同樣是電影創作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在這方面,也無處不透露著繪畫藝術的影響,許多電影會直接從經典畫作中汲取靈感。譬如,復仇電影《被解放的姜戈》中,姜戈在到達種植園時身著鮮亮藍色禮服的造型就脫胎於托馬斯·庚斯博羅的繪畫《穿藍色衣服的男孩》。

《穿藍色衣服的男孩》(左)與《被解放的姜戈》劇照(右)

作為藝術創作的靈魂,電影界的許多大師也往往有很高的繪畫藝術功底。例如在科波拉、大衛·林奇、希區柯克等著名導演的電影作品中,幾乎任何一個經典鏡頭靜止下來,都能構成一幅有味道的繪畫作品。這就是為什麼希區柯克的電影現在看起來視覺效果仍然很好的原因——他是個極其強調畫面感的導演,喜歡用故事板逐幀描繪電影畫面,類似於連環漫畫。即使實拍過程中細節有所改變,整部電影仍舊是事先以一系列圖畫的方式精心構思而成。即使是在現代數字電影製作中,也大量運用了基於繪畫藝術的遮罩繪畫等技術。科幻大片《指環王》、《金剛》中的大量虛幻龐大的場景和背景就完全是藉助於數字繪畫藝術創造出來的。

電影藝術對繪畫的促進

從20世紀到21世紀,電影、繪畫和攝影這幾種藝術形式相互滲透、影響、促進,可謂齊頭並進。第八類藝術——電影引人注目的發展,使得繪畫藝術開始借鑒電影的表現方式和創作語言來展示自己的觀察與思考。兩者之間的差異在特殊條件下摩擦迸發出新的靈感火花。畫家彼得·多伊格對此深有體會,一直將電影和攝影作為自己創作的源泉之一。多伊格曾受電影《十三號星期五》的啟發畫了一批畫,甚至直接借用了電影場景的意境。

不單是藝術靈感,繪畫藝術也從電影藝術的蒙太奇表現手法中得到啟示。庫列紹夫提出的電影蒙太奇理論表明,將活動的圖畫按時間線索銜接起來,鏡頭畫面之間的切換可以用來創造情感,體現邏輯,表達智慧。而這一過程則依賴於大量畫面的銜接,與現代美術中達達主義的照片拼貼技術極為相似,即以不同圖片的碎片重新組織,拼貼成一幅新的畫面,並創造出原鏡頭所不具有的新的意義。

如達利的《醒前一瞬間圍繞著一個石榴飛舞的野蜂引起的夢》畫面中有老虎、女人體、大象軀體以及石榴等,藝術家把不同的物像放到畫中,使這幅繪畫超越了這些物像所具有的意義,讓作品具有獨特的意味。

《醒前一瞬間圍繞著一個石榴飛舞的野蜂引起的夢》

除了對蒙太奇手法的移植,繪畫還借鑒電影藝術多時空、多畫面的特點,於是出現了更多的「組畫」、不同的形式,使得繪畫主題更鮮明,也能更好地提高觀看者的興趣。例如,畫家賀加斯的《時髦婚姻》和陳丹青的《西藏組畫》的成功就是很好的例子,多幅畫敘述般的表現形式無疑增添了藝術品的感染力。

組畫《時髦婚姻》

結語

繪畫和電影,一個靜態、一個動態,雖然基於同源的美學原則,卻因物質載體、創作工具等不同之處,有著各具特色的藝術魅力。從19世紀末電影問世至今,繪畫的大眾藝術地位逐漸被電影藝術超越,當前電影院的數量和規模在很多區域已超過了美術館。作為大眾藝術,電影從繪畫藝術中繼承了美學的表現力,同時又憑藉自身的媒介屬性契合了當代受眾的審美需求。當我們追根溯源分析兩者的異同及發展,就能發現電影與繪畫藝術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對於優秀電影人來說繪畫藝術功底和鑒賞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與此同時當代繪畫藝術家也不排斥從電影作品中汲取靈感。繪畫與電影,作為客觀世界在人的意識領域的審美反映,從來就不曾、以後也不會分離。

(圖片、數據及有關資訊源於網路,歸其權利人所有)

參考資料:

楊先平、李明: 《繪畫與電影的藝術交融》

佘醒、房遠: 《西方繪畫表現形式對電影藝術的影響》

李春艷: 《淺析西方繪畫表現形式對電影藝術的重要影響》

???鳳凰藝術:最好的抄襲叫致敬:那些從繪畫中尋找到的電影靈感

http://art.ifeng.com/2015/0826/2490232.shtml??

龔雯莉、塗波: 《電影藝術與繪畫藝術形式的比較與思考》

大衛·霍克尼、馬丁·蓋福德: 《圖畫史——從洞穴石壁到電腦屏幕》

同章節附註

轉載須知

本文系華誼兄弟研究院出品。轉載須在文首署名華誼兄弟研究院(微信公眾號:HBresearch)。如有侵權,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保留採取相應行動的權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誼兄弟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眾說紛紜的電影市場期中考,成績到底如何?

TAG:華誼兄弟研究院 |

您可能感興趣

書畫同源的色彩的表現力
李白山水詩與畫同源的意境
為什麼說「茶為萬病之葯」,淺析茶與葯的文化同源
繪畫 淺談書畫同源
葯食同源 神奇的生薑
展訊-心語同源——六人鋼筆畫展
國畫:書畫本同源 以書入畫自得妙趣橫生
常見的八種葯食同源的中藥,是健康生活的好幫手
《山海經》里的上古凶獸,一隻與龍同源,一隻是黃帝的兒子
軍史雜談:同宗同源的蘇30,為何中國版本不如印度版本
大洋洲為何和中國同源?150件藝術品講述神秘太平洋島國故事
這6件文物證實,三星堆或與夏朝同源,或是夏朝文化的延續和發展
具有利尿、清熱、明目、祛痰功效的田野植物——葯食同源之車前草
瀏覽器的同源策略
西方龍就是大蜥蜴?這幾張壁畫的出土說明,也許西方龍和中國同宗同源!
書畫同源之線條的魅力
非洲一對兄弟國,同宗同源,一樣的國名,一樣的窮困,卻勢同水火
舌尖上的健康新寵——葯食同源正流行
明·張瑞圖《後赤壁圖卷》,「書畫同源」表現得淋漓盡致!
蒙古國與內蒙古同宗同源,百年前選擇獨自發展,現今兩地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