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深圳東弘:宋代,誠尋大收藏家

深圳東弘:宋代,誠尋大收藏家

關於秘色瓷,現在還有許多未解之謎。秘色瓷在唐代中晚期及之後的文獻、詩詞中多有記載,由於開始人們並不知道什麼是秘色瓷,世人對秘色瓷的存在還有懷疑。直到1987年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秘色瓷與文獻記載完全一致時,才正式確認秘色瓷的存在。經過考古界將實物與出土瓷片比對分析,秘色瓷就是越窯上林湖窯區生產的,可奇怪的是,在唐代,越窯所在地區所有資料文獻,均沒有提到過秘色瓷。

秘色瓷的創新發展史實際上是一部越窯演化史,秘色瓷的產生把越窯帶入一個嶄新發展的時代,而秘色瓷的消失加速了越窯走向衰敗。

關於越窯之美。晚唐詩人陸龜蒙一句詩「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把秘色瓷器的清新之美,勾畫到了極致,唐代之後的許多文人墨客騷士也寫了不少關於越窯器之美的佳句頌詞,其中有的發自內心的讚美,有的卻是為附庸風雅而牽強附會。比如剛愎自用、審美觀不高的乾隆皇帝一句「李唐越器人間無,趙宋官窯晨星稀」,讓人渾身起雞皮疙瘩。那麼,到底應該如何欣賞越窯之美呢?越窯制瓷技術的擴散。越窯作為最早創燒出瓷器的窯,在中國陶瓷史上佔有獨佔鰲頭的地位,在當時已經形成一種文化現象,並隨著產品貿易和技術擴散,輻射性地影響著並極大促進了中國陶瓷和世界陶瓷的發展,同時也不同程度影響著越窯本身的生存環境。

漢至北宋初期,多以越瓷為載體進行傳播,稱作「器物外形模仿製作』』階段,不同窯場根據自身制瓷發展的需要有目的地吸收越瓷的造型、色澤和裝飾工藝,使自己生產的青瓷更有創意,達到佔領市場的目的,如耀州窯五代末起使用的刻花裝飾,景德鎮黃泥頭窯的碗、盤、執壺的造型、裝飾和釉色,臨汝窯青瓷製品的造型和釉色等都借用了越瓷裝飾技術;窯具也一樣,北宋汝窯使用的環行支釘是受東晉越窯齒口盂形間隔具的啟發。模仿階段其他窯場學到的是越窯制瓷業的基礎技術,是越瓷外在的東西,因此,這段時間,市場上其他窯場的製品不會對越瓷產生激烈的競爭,相反,秘色瓷的品牌永遠是其他窯場努力追求的方向。

越窯對北方瓷窯的影響。越窯在東漢就已經燒制出瓷器,而北方最早的瓷窯——邢窯,直到南北朝時期才燒制出瓷器(主要為白瓷),而且燒制技術主要由越窯青瓷傳到中原發展而來。北方邢窯的發展很快,到唐代時,已經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從發展上看,越窯對邢窯,有先後和一定的傳承關係。這一點我在《中國陶瓷文化略談》第七集里有比較詳細的描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藏·薦 東弘國際:青花釉里紅龍紋大罐誠尋大收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