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德國除了「柏林電影節」外,還有這些值得中國電影學習

德國除了「柏林電影節」外,還有這些值得中國電影學習

今年是中德建交45周年,對於中德兩國的電影行業來說,今年是拓展對方市場、加強合作的良好機會。

德國電影發展環境:起步早,政府大力支持

每年2月,熱愛電影的人都爭相湧入一個地方——柏林。柏林國際電影節與威尼斯電影節、戛納電影節並列為世界三大藝術電影節。能獲得「金熊獎」「銀熊獎」是每個影人的驕傲,張藝謀、李安、王全安等多個導演都曾抱得金熊歸。

其實,除了柏林電影節,德國還擁有很多電影節展。1952年,曼海姆-海德堡國際電影節誕生,60多年來,這個電影節專註於發掘具有個人風格的導演,重視新銳導演在作品中的創新、突破與藝術性。克日什托夫 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法斯賓德(Rainer Fassbinder)等人都曾藉此影展嶄露頭角。1954年創立的奧伯豪森國際電影短片節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短片節,次年創辦的萊比錫國際紀錄片與動畫電影節已成為紀錄片電影製作人的重要匯聚地。慕尼黑電影節則是德國規模第二大的電影節,僅次於柏林電影節。

根據Statista的數據,2016年德國票房為11.7億美元,在全球票房市場位列第八。

2016年全球票房市場Top 10(單位:10億/美元)

(數據來源:Statista)

實際上,德國電影行業起步很早,且有著輝煌的歷史。1895年11月,斯克拉達諾夫斯基兄弟用自己發明的放映機在柏林冬宮首次放映了自己製作的活動畫面——而盧米埃爾兄弟在法國巴黎卡普辛大道14號大咖啡館的地下室展開的「活動影戲」是在近兩個月後的1895年12月28日完成。之後,「室內劇電影」「表現主義電影」,從上世紀六十年代持續到八十年代的「新德國電影」,都為世界電影的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

但從八十年代後期至今,德國電影稍顯沉寂,國內電影行業規模、影院收入、觀影人數等都增長緩慢。

2003-2019年德國電影市場規模(單位:百萬/歐元)

1999-2016年德國影院收入、觀影人數

德國政府意識到這個問題後,開始大力扶持電影發展。2007年10月,德國聯邦政府公布「文化創意產業倡議」,提出增強公眾對文化產業重要性的認識、挖掘文化產業增長和就業潛力、提高文化產業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三點倡議。針對電影行業,2007年德國聯邦電影基金成立,截至2013年底,基金總計發放3.56億歐元電影支持資金,資助了642部德國影片的製作和放映。除了聯邦層面,各州還建立了電影基金和電影促進機構,以扶植本地區電影產業發展。此外,德國對大多數的文化產品實行7%的增值稅率,但對書籍、報刊、文化活動門票、電影等徵收較低稅率,以求減輕文化消費者的負擔。

「嚴謹」的德國人鍾愛喜劇,追捧好萊塢大片

根據德國聯邦電影委員會2月份公布的數據,德國本土電影佔據2016年總票房的22.7%,而2015年這一數字是27.5%。德國本土電影市場近年來嚴重萎縮,好萊塢電影幾乎全面稱霸。2016年,德國票房Top10影片全部來自好萊塢。

在美國大片的重壓之下,喜劇成為德國本土電影的一抹亮色,票房較高的本土電影全是喜劇片。《歡迎光臨哈特曼一家》(Willkommen bei den Hartmanns)是2016年本土電影的票房冠軍,在上面的榜單中排在第十一位。

(來源:時光網)

提起德國,人們往往想到「嚴謹」「死板」「理性」……但德國人卻十分中意喜劇,早在「室內劇電影」時期,這種以小市民生活為特點的偏喜劇作品就深受喜愛。這一點在電視領域表現也非常突出,據Statista調查,德國觀眾最喜愛的電視節目類型為喜劇,比例高達61%。國內的喜劇短片《屌絲男士》就是源自德國喜劇《屌絲女士》。

德國觀眾最喜愛的電視節目類型

中德合作契機:戰爭,當然還有體育

在票房網站Box Office Mojo上,1980年至今的全球外語片(非英語)票房Top 100中,德國電影共有六部。

全球外語片票房Top 100中上榜的德國電影

除了都由德國出品,這幾部電影還有非常明顯的相似之處,即主題幾乎都與戰爭有關。《從海底出擊》《何處是我家》《帝國的毀滅》講述的是二戰期間的故事,《竊聽風暴》《再見列寧》則關於兩德統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給全世界,包括德國都帶來了巨大傷痛。戰後德國湧現出一大批思考戰爭的影片,除了剛才提到的幾部,還包括《斯大林格勒戰役》《鐵十字勳章》《浪潮》《我們的父輩》《布達佩斯之戀》等。這些影片正視歷史、情感克制,對人性進行細緻描繪而不追求大場面,即使是豆瓣評分最低的《鐵十字勳章》也有7.9分,《我們的父輩》則高達9.6分。

反觀國內,「手撕鬼子」等抗日神劇頻出,這種情況下,中國影人、製作公司更應該學習德國的拍攝手法。再加上二戰造成的共同心理創傷,在戰爭類型片的合拍上,中德合作潛力巨大。2009年,中德合拍的《拉貝日記》就是良好示範。

當然,足球、賽車作為「德國品牌」一直都是合拍片的重要組成。目前中德已有的合拍片基本都集中在這種類型上,比如《失控 幽靈飛車》《夢之隊》和正在籌備的《情追不舍》等。而且合拍片也得到了德國政府的大力支持,《情追不舍》獲得巴伐利亞州政府授予的150萬歐元電影扶植基金。

5月的德國電影回顧展上,德方代表表示,熱切期待中德雙方展開全方位的電影交流,並認為《中德電影合作協議》預計在這兩年內面世。

作者:Ilaria

編輯:樺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 的精彩文章:

北京:灰色的路側停車收費
樂視網與賈躍亭徹底切割,孫宏斌能救起爛攤子嗎?
貴州發現特大磷礦 資源量達8.01億噸
新能源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迪拜都可能會風光不再
本田:我們已經判了雅閣雙門轎跑的死刑,因為一年也賣不出幾台

TAG:界面 |

您可能感興趣

這個國際A類電影節,最看重中國電影
上海國際電影節片單 除了《小偷家族》,還有這些電影不得不看!
這是中國最好的電影節
這部國產電影成世界評分最低的電影,還有臉參加戛納電影節?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丨這三天,讓世界聚焦中國電影
國產電影史上最爛電影入圍戛納電影節,這事兒不是一般的滑稽!
中國電影產業的春天 因為北京國際電影節更加絢爛
羅馬國際電影節,認識這些影星,才稱得上電影」行家「!
哪些國產VR電影入圍了威尼斯電影節?
在戛納電影節上,中法兩國電影人這樣對話
中國三大國際電影節影帝圖鑑
中國電影-慕尼黑國際電影節
什麼樣的中國故事能把老外感動哭,同時獲得柏林電影節影帝影后?
戛納電影節紅毯上的中國女星,只有一位吸引了外國攝影師
我們的電影入圍柏林電影節啦!
前所未有!中國演員包攬柏林電影節「影帝、影后」兩座大獎
《未來的你》入圍馬德里國際電影節 成為中國純愛電影界一股清流
《未來的你》入圍倫敦國際電影節獎,內地浪漫純愛電影英國首映
中國電影《地久天長》主演成為柏林電影節影帝影后
威尼斯電影節即將閉幕,錯失大獎的中國電影又該如何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