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歷史文人軼事:千古名將,勇破匈奴

中國歷史文人軼事:千古名將,勇破匈奴

千古名將,勇破匈奴

西漢千古名將衛青,是漢武帝第二任皇后衛子夫的弟弟,也是黎民百姓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常勝將軍」。漢武帝在位時,衛青官至大司馬大將軍,封長平侯,曾率領大軍與匈奴作戰數年,最終擊退匈奴,是世人所敬仰的英雄人物。

在衛青十年的戎馬生涯里,首次出征匈奴就大破龍城,揭開了漢匈戰爭中漢朝反敗為勝的序幕。他還曾七戰七捷,收復河朔、河套地區,擊破單于,為北部疆域的開拓做出重大貢獻。衛青善於以戰養兵,用兵敢於深入,為將號令嚴明,對將士愛護有恩,對同僚大度有禮,位極人臣而不立私威。

衛青出身低微,他的父親是平陽侯曹壽家裡當差的。衛青長大以後,在平陽侯家當了一名騎奴。後來,因為衛青的姐姐衛子夫進宮,受到漢武帝的寵幸,衛青的地位才漸漸顯貴起來。就在李廣於戰鬥中被匈奴兵俘虜後又逃回的那年,漢軍四路人馬,三路都失敗了,只有衛青打了個勝仗,龍城大捷,打破了自漢初以來「匈奴不可戰勝」的神話,標誌著漢初以來對戰匈奴的首次勝利,大大鼓舞了漢軍士氣,為以後漢朝的進一步反擊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礎,衛青也因此被封為關內侯。

公元前124年,衛青率領騎兵三萬出兵高闕,追到長城外,匈奴右賢王以為漢軍還離開很遠,一點也沒防備,在兵營里喝酒作樂,喝得酩酊大醉。衛青在夜色的掩護下,急行軍六七百里,包圍了右賢王。漢兵從四面八方衝進匈奴營地,打得匈奴部隊四面逃竄,亂成一團。此時,右賢王正在帳中擁著美妾飲酒,忽聽帳外殺聲震天,火光遍野,右賢王驚慌失措,抱著愛妾和帶著幾百壯騎向北逃去。

奇襲高闕這一仗,衛青的人馬一共俘獲了一萬五千多個俘虜,其中匈奴的小王十多人,牲畜達千百萬頭。這次戰爭,右賢王(匈奴的左右賢王,只比單于低一級)全軍覆沒,對匈奴單于是一個很大打擊。漢武帝得到捷報,立刻派使者拿著大將軍印,送到軍營,宣布衛青為大將軍,連他的三個還沒有成年的兒子也封為侯。衛青推辭說:「我幾次打勝仗,都是部下將士的功勞。我那三個孩子還都是娃娃,什麼事都沒幹過。要是皇上封他們為侯,怎麼能夠勉勵戰士立功呢!」漢武帝經他這一提醒,就封了衛青部下的七名將軍為侯。

第二年,漢武帝又派衛青率領六個將軍和大隊人馬去對付匈奴。衛青有一個外甥,叫霍去病,那時候才十八歲,非常勇敢,又會騎馬射箭,這次也跟著衛青一道去打匈奴。匈奴聽到漢軍大批人馬來進攻,立即往後逃走。衛青派四路人馬分頭去追趕匈奴部隊,一定要把匈奴主力打敗。到了晚上,四路兵馬一無所獲地回來了,而霍去病這個做了校尉還是第一次出來打仗的小夥子,帶領著他八百名壯士,滿腔熱血、毫無顧忌地一路向北跑了幾百里路。遠遠望見匈奴兵的營帳,他們偷偷地繞道抄過去,瞅准一個最大的帳篷,猛然沖了進去。霍去病眼明手快活捉了匈奴貴族,並俘虜了兩千多匈奴兵,才趕回大營,立下了豐功偉績,漢武帝便封他為冠軍侯。

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又封霍去病為驃騎將軍,率領一萬騎兵,從隴西出發,進攻匈奴。霍去病的兵馬跟匈奴接連打了六天,匈奴兵抵擋不住,節節向後敗退。霍去病和他的騎兵越過了燕支山,追擊了一千多里地,俘虜了渾邪王的王子和相國,把休屠王祭天的金人也拿回來了。漢武帝為了慰勞霍去病,要替他蓋一座住宅。霍去病推辭了,他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匈奴還沒消滅,哪兒顧得上安家呢!短短八個字,斬釘截鐵、擲地有聲,充滿了為國舍家的耿耿忠心和豪邁慷慨的英雄氣概,體現了他血性悍勇,堅毅果決的精神。「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因此霍去病也成了愛國將領的表率。

為了根除匈奴的侵犯,到了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經過充分準備之後,再次派衛青、霍去病各帶五萬精兵,分兩路合擊匈奴。衛青從定襄郡出塞,穿過大沙漠,行軍一千多里,與匈奴的伊稚斜單(chán)於率領精兵進行對抗,一路乘勝追擊,大而破之。而另一路,霍去病也橫越大沙漠,前進兩千多里,大破匈奴左賢王的兵馬,一直追到狼居胥山下。追到狼居胥山是個什麼概念呢?狼居胥山是匈奴安葬祖墳之地,另外再提到一點,狼是少數民族的圖騰,狼居胥山的少數民族去世後有著不同於其他民族的葬送方式,他們採取天葬,他們認為拿「皮囊」來餵食胡兀鷲(jiù)是最尊貴的布施,可以魂歸天際,這樣人們的身心才會得到解放。說到這,大家應該了解這次鼎鼎有名的漠北戰役的偉大功績之處了吧。這場漠北戰役被列入『中國歷史十大戰役』,是漢朝規模最大、進軍最遠的一次追擊,也是衛青、霍去病以弱勝強,正奇兼善的代表之作,出現了「漠南無王庭」的現象。意思是打那以後,匈奴撤退到大沙漠以北,沙漠南面就沒有匈奴的王庭了。

霍去病威臨狼居胥山的事迹也常為後人提及,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的辛棄疾在《永遇樂》中有寫道:「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意思是說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間興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業,由於草率從事,結果只落得自己回顧追兵,倉皇失措。這裡的「狼居胥山」,就是霍去病曾率領大軍到過的地方,他們的軍隊曾在那裡立了一塊石碑留作紀念,並舉行了祭天地的典禮。這不僅是一個祭天地的儀式,更是戰士們消滅匈奴的一種決心。

後人對衛青和霍去病將軍仰慕和崇敬的情結,不光是對少年英雄的敬仰與懷念,更重要的本質內容其實是對尚武精神的推崇與嚮往。他們是一種精神象徵的豐碑,整個漢民族為之驕傲,它鼓舞著感召著一代一代的漢族兒女,那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豪言壯語更讓無數性情漢子血脈噴張。正因為如此,衛青和霍去病成為了古代士人與將領的共同偶像,人們競相歌詠、崇敬、緬懷他們,自古至今延綿千年。

成功源於堅持和足夠的勇氣,正因為衛青、霍去病小時候都歷經了磨難,他們堅守著誓死報國的信仰,所以他們才會一直堅持不懈的努力,迎刃而上,出人頭地,為後人所敬仰。而作為我們新時代的少年們就更應該奮發向上、堅持夢想、努力學習、勇於拼搏,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路做出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麓山妙筆作文 的精彩文章:

中國歷史文人軼事: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中國歷史文人軼事:獨立不遷,上下求索

TAG:麓山妙筆作文 |

您可能感興趣

漢朝軼事:草根逆襲的愛國富豪,從羊倌做到御史大夫
大漢軼事之四:戚夫人
朱幸福:文人軼事
古代名人與蘭花的趣聞軼事
「古今名人」的口吃軼事
民國文人軼事:胡適的圈子
韓國文學廣場:罈子軼事—雜詩
戰國軼事:秦滅六國中,哪國最冤?非楚國
猜猜誰將入選《中國古代名人軼事》小演員
名人軼事:選美時代的連戰夫人
沒稱帝卻像皇帝的中國最後女強人慈禧太后軼事
古代名人起名改名的軼事
民國文人軼事15則
牆根故事:莒縣元朝鄒狀元軼事,千年狐仙吐金珠助惟新求學
二戰中的奇聞軼事,當黑色幽默的英國人遇到嚴謹傲嬌的德國人
武林軼事:津門大俠霍元甲的成名一戰!
巨匠軼事 | 楊廷寶:中國建築第一人和他的「多彩」人生
歷史名人那些趣聞軼事
民俗軼事:中國最「厲害」的家族,後代沉寂千年,他們卻改變了大半個中國!
宋朝軼事:舌戰契丹、中年喪子,包拯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