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

中國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也稱大佛寺,位於絲綢之路重鎮甘肅武威市城南約40多公里處,地處中路鄉燈山村,創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北朝、隋唐、西夏到明清相繼營建,距今約有1600年歷史,隨著考古研究的進展,史學家基本判定天梯山石窟是史籍中多有記述的十六國時期北涼王室所開鑿的「涼州石窟」,它是我國早期石窟藝術的代表。

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雲霄,山有石階,拾級而上,道路崎嶇,形如懸梯,故稱天梯山。山巔常年積雪,俗稱「天梯積雪」,為涼州八景之一。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腳下碧波蕩漾,薄雲纏繞其身,構成了一幅山、水、佛、雲渾然一體的壯觀奇景,是涼州頗負盛名的旅遊勝地。

天梯山大佛窟

大佛窟,為天梯山石窟編號第13窟,也是天梯山唯一開放的洞窟。始建於唐代,高達近30米,是所有洞窟中最高最大的一個。洞窟頂部為穹窿式。

天梯山石窟最早為北涼王沮渠蒙遜所開鑿創建,北涼是草原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權,或許洞窟的建築形狀受此影響。

窟內現存石胎泥塑七身,正中是一身巨大的大佛坐像,在大佛兩側緊貼壁面上,從裡向外分別雕造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大佛的背面與石窟後壁緊緊地連接在一起。高23米的主尊大佛,靠壁倚坐,左手扶膝,右手齊肩舉起,掌心向外,作施無畏印。

雖經歷代多次重修,但從整體還可看出一定的唐代風韻。據說1927年大地震時,曾將大佛的頭部震落,現在的頭部是重新補塑的。

洞窟頂部及正壁的泥層幾乎全部脫落,只有左右二側壁的上部還留有明代所繪的幾塊壁畫。右部側壁繪有雙鹿、白馬、墨虎、菩提樹,馬背上經卷閃閃發光,另外還繪有牡丹花卉等。左部側壁繪有大象、雄獅、鹿,大象背部馱有熠熠發光的經卷,另外還繪有猛虎和樹木花卉等。整個壁畫筆觸清新,色澤艷麗,形象逼真。

大佛前面修築了一條弧形混凝土防水長堤,以抵擋外面水庫的水進入。遊人在有護欄的棧道上既能近距離地觀賞湖光水色,同時更能近距離地觀看大佛,這與其他地區都是由下仰望大佛的情況完全不同,多了幾分親近感。棧道兩側還修有通到大佛腳下的梯子,為遊人到下面朝拜大佛提供了方便,而在下面仰望大佛則又是另外一種感覺,讓人倍感自己的渺小。

在通往天梯山的道路上

甘肅博物館展出的幾尊天梯山造像

石窟文物搬遷史略及修復進展

天梯山石窟修復前

1959年,天梯山石窟勘察搬遷工作隊部分人員在第13窟大佛前合影

工作人員在測量第18窟

工作人員在測量天梯山石窟總立面

工作人員在修複壁畫

塑像殘件-菩薩面部

1958年,為解決黃羊河流域萬畝土地的灌溉問題,官方決定在天梯山石窟附近修建黃羊河水庫。為挽救珍貴的石窟文物,甘肅決定對天梯山石窟窟內部分文物進行搬遷保護。除大佛窟外,距地表幾十米高處的小石窟內的數十尊造像、三百餘平方米壁畫、及25箱文物殘片,被運回甘肅省博物館保存。

據悉,由敦煌研究院和天梯山石窟管理處共同組成的工作組計劃修複壁畫327.4平方米,塑像76身,預計2018年將可基本完成。這批珍貴文物預計將在修復後安置回天梯山原址保存和展出。這意味著被歷史文獻考證為「中國石窟鼻祖」的天梯山石窟與藏於此的文物將告別長期的「分居生活」。

(此部分信息來源:敦煌研究院)

為何被稱為中國石窟鼻祖

公元460年,師賢法師去世,涼州高僧曇曜法師繼其職,改道人統為沙門統,繼續主持造像工作,並在平城近郊開鑿雲岡石窟。他只用短短几年(460~465年)就完成雲岡石窟的代表作品「曇曜五窟」的建造,其第五窟大佛是雲岡石窟最宏偉的雕像與代表作。

這些宏大精美雕塑,是雕塑家們智慧和藝術才華結晶,而涼州僧人及工匠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在佛教文化與石窟寺藝術方面,北涼與北魏是源流關係,即北涼為源,北魏為流。

據《魏書?釋老志》記載,馳名中外的龍門石窟是繼雲岡石窟之後開鑿。太和十八年,北魏孝文帝遷都到洛陽,從這時起,歷經東魏和西魏、北齊直至明清,營建規模宏大的龍門石窟群,同時還開鑿鞏縣石窟和附近的幾座石窟。龍門石窟建造藝術風格,無不體現著天梯山石窟和雲岡石窟特點,具有強烈的南朝文化與中原傳統漢文化色彩,又有濃厚的北方文化因素。因此,天梯山石窟稱為石窟之鼻祖是當之無愧。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人們往往從年代上確定石窟藝術在佛教史和美術史上的地位。這當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更重要的是看其在石窟中的影響。如果單從年代上看,新疆的許多石窟都比敦煌石窟和中原石窟要早,但它對中原石窟沒有產生直接影響或影響甚微。

按史料記載,莫高窟始創於前秦建元二年,即前涼昇平十年(366),炳靈寺石窟169號的題記是公元420年,天梯山石窟創建於412~439年。從年代上看天梯山石窟比莫高窟遲一些, 與炳靈寺石窟基本相當。但這兩個石窟尤其是莫高窟影響非常大,一提石窟,必稱莫高窟和雲岡、龍門。但北魏時期的莫高窟並不有名,也沒有對雲岡、龍門產生直接影響,反而是涼州僧人及其天梯山石窟,聲名顯著,對莫高窟和敦煌佛教的發展產生過一定影響。

專家們一致的看法是,莫高窟雖為中國內地最早的石窟藝術開創地,但它正式開窟建寺的時間要從420年北涼滅西涼之時算起。莫高窟歷史上出現的開鑿盛期是北魏孝明帝時(516~528年)。這時隨著洛陽的一批官宦、僧侶和工匠的進入,中原漢風在這裡開始流行。而這已經是天梯山石窟開鑿100年以後的事。

從以上的簡單敘述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石窟的影響過程應當是:天梯山石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敦煌石窟。

從影響和源流關係上探索出中國石窟的一種發展脈絡,真正影響中原石窟風格的非天梯山石窟莫屬。

(此部分信息來源:百度)

來源 |南山供秀

歡迎您關注十方叢林微信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覺居士 的精彩文章:

修正法師:末法之世弘法護法為兩難
觀世音菩薩,我可以叫你媽媽嗎
世界各地寺院「觀世音菩薩」對聯
孫儷信佛後,為什麼要帶著鄧超和兒女一起信佛?
憨山大師開悟前後的三次夢境

TAG:明覺居士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
石窟鼻祖——武威天梯山石窟遊記
天龍山精美石窟
「石窟鼻祖」有證據:甘肅天梯山石殘像或為漢地最早石窟造像
雲岡石窟:與龍門石窟、莫高窟齊名,是中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
【邯鄲石窟】 響堂山石窟
雲岡石窟: 與龍門石窟、莫高窟齊名,是中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
開鑿於南詔大理國年間的劍川石鐘山石窟是中國南方最具代表性的石窟之一
帶你遊走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北魏平城雲岡石窟
珍貴的天龍山石窟民國老照片
龍山石窟:道教中國化的見證
寧夏中寧:尋訪石空寺石窟
曾江:天梯山石窟彩塑坐佛與脅侍菩薩
構成中國石窟史的一百座石窟寺
佛教石窟的鼻祖,就是位於印度西南部的阿旃陀石窟
被盜國寶、天龍山石窟21窟第7尊石雕菩薩座像身後的愛情故事
麥積山:空中的石窟
滏口陘和響堂山石窟
永遠的痛!天龍山石窟
禪露 游雲岡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