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若哪天累了,就守著岷縣這個小城終老……

若哪天累了,就守著岷縣這個小城終老……

若哪天累了,就守著岷縣這個小城終老……

如果給你一個機會,

讓你告別朝九晚五的格子間,

你最想去哪裡?

若哪天累了,就回岷縣這個美麗的小城終老...

若哪天累了,就守著岷縣這個小城終老……

若哪天累了,就守著岷縣這個小城終老……

岷縣隸屬甘肅定西市。位於甘肅省南部、定西市西南部,洮河中游,地處青藏高原東麓與西秦嶺隴南山地接壤區,介於蘭州、西安、成都三個頂點形成的平面正三角形的中心區和定西、天水、隴南、甘南幾地中心。國道212線貫通南北,省道306線橫貫東西,是「西控青海、南通巴蜀、東去三秦」的交通要道。

夏日避暑的最佳目的地——馬燁倉景區

↓↓↓↓

若哪天累了,就守著岷縣這個小城終老……

馬燁倉位於岷縣縣城西南約75公里處,屬秦許鄉,景區內林草茂盛,滿目青翠,山峰奇異,空氣清新,有成群的牛羊騾馬,星星點點的藏包炊煙,溪水潺潺,鳥語花香,實乃避暑、旅遊之勝地。天空湛藍,白雲悠悠,群山隱約,草長鷹飛。大地一望無際,牛如巨象,羊似卧石。野菊花遍地開放,微風習習,花香瀰漫,不時從幽遠的山巒間飄出幾段高亢的「啊嘔令」,火辣辣,熱騰騰,如山風野火,撩人情懷。

若哪天累了,就守著岷縣這個小城終老……

草原之行的最佳選擇——狼渡濕地草原

這裡還能看一種俗稱低軲轆車的交通工具(古代戰車),這種車由二牛牽拉,通體運用三角的穩定性原理,選用地方特有的木材經匠人加工而成,駕駛平穩安全,特別適合草原丘陵地帶使用。就是在交通工具相當發達的今天,這種低軲轆車因其獨特的使用價值仍被當地居民廣泛使用。 岷縣歷史悠久,秦始皇八年始建臨洮郡即今岷縣,始皇三十三年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修建萬里長城,西起臨洮(即今岷縣),岷縣便是秦長城的西端起點。因而一些秦文化相應的被遺留下來,低軲轆車就是典型的代表。

近年來,閭井鎮政府多方籌措資金,購置了旅遊設施,把狼渡濕地草原作為精美旅遊景點開發、推介。2005、2006年五月十七花兒會期間縣委、政府在狼渡濕地草原連續兩次成功舉辦了旅遊觀光考察推介會。狼渡濕地草原作為休閑避暑景點在省內知名度高、影響大,特別是隴南、天水、臨夏、蘭州、西安等周邊地區遊客多次來游,將該草原作為每年休閑避暑的樂園,遊玩的勝地。

若哪天累了,就守著岷縣這個小城終老……

若哪天累了,就守著岷縣這個小城終老……

若哪天累了,就守著岷縣這個小城終老……

體驗紅軍長徵文化——三十里鋪紅軍長征紀念館

岷州會議紀念館建於1997年,位於岷縣城西十五公里處的十里鎮三十里鋪村,為正處級事業單位。該紀念館分為三個部分: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會議舊址、甘肅省蘇維埃政府舊址、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會議紀念館陳展中心,佔地面積6070平方米,建築面積1698.8平方米。是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黨史教育基地。2009年5月,被中宣部命名為第四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若哪天累了,就守著岷縣這個小城終老……

若哪天累了,就守著岷縣這個小城終老……

佛教聖地——秦許吉祥寺

若哪天累了,就守著岷縣這個小城終老……

吉祥寺俗稱龐家寺,屬於佛教喇嘛教黃教派。位於岷縣城西南二十五華里的小西路溝,尼地族村之上,烏麻橋村之下,依山襟河,風景優美。

始建於元代,是藏傳佛教薩迦派寺院,在清朝嘉、道年間最為鼎盛,成為當時規模最大的一座寺院。清朝後期隨著藏傳佛教的衰敗逐漸沒落,最終毀於連年戰火,1872年重修,但規模已無法和以前相提並論。且經堂和廂房都生了塵,無復昔日香火,一塊民國時代的匾額隨意擱在門口,與時光一起被遺忘了。這樣的安靜反而越發平和,所以人影寂寂的院子里花木格外蔥蘢,吉祥寺就像一個慈祥的老人,任你再怎麼端詳,他的滄桑都深深隱匿在背後,只露出「花徑未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的微笑。我一時倦極,靠在樹下睡著了,清風在鼻端拂過淡淡花香,依稀有蔡琴的歌聲在唱,「是誰在敲打我窗,是誰在撩動琴弦,那一段被遺忘的時光,漸漸地回升出我心坎……

吉樣寺從元朝初年建立以來,歷經元、明、清三代,約四百年,至康熙年間,戰火連綿,殃及寺院,殿堂屋舍,多被焚毀,寺院建於衰敗,香火無人供給,僧眾所剩無幾。

雍正初年(約公元1723年)有個人稱「背躬羅漢」重建寺院,當時岷州城裡,有一龐姓富戶人家,夫妻二人年老無子,吃齋念佛,人稱「龐善人」,為了求得佛的保佑,便將寺院周圍的一大片土地,施捨給寺院僧人。寺院又為龐家誦經念佛,因而俗稱為「龐家寺」。同時,周圍泥地族、許家莊、寧壩、張哈寨、包家族、扎那、大族七大堡信仰佛教的群眾意欲祈福禳災,也為寺院舉心布施,所以這個寺院,既是龐家的寺院,又是七大堡人的寺院。其後龐施主家老夫婦相繼謝世,房下後輩子孫中,出了一個「龐撥貢」,倚宮協勢,反目不認,要想奪回施捨給寺院的土地,行成官司,當時寺院和七大堡人聯合出面,最後寺院勝訴,土地得以保留,寺名又恢復為「古樣寺」。因為人們對龐家寺的稱呼叫慣了,所以至今還叫「龐家寺」。

舌尖上的美食 — 岷縣特色小吃

↓↓↓↓

岷縣燒雞肉香湯凍凍兒



若哪天累了,就守著岷縣這個小城終老……

興起於民國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抗日戰爭時期。當時與大老李的清湯羊肉、耿懷遠的小籠包子等一起活躍於市場,其中以白升福的燒雞肉凍凍最為馳名。白升福原先經營雞蛋、油炸豆,以後專門就地取材做凍凍。凍凍的主要原料,還是山坡野地里的薺薺菜,揀凈洗 清後剁成細末,摻入粉面中,在鍋里煮成糊狀,冷凍後,切成小方塊,仍保持薺薺菜的清香雋永。吃凍凍時,調上加工好的原雞湯,將鹵好的雞蛋劃為四牙子,放入碗中,別有一番風味,確實一種美的享受。



岷縣釀皮

若哪天累了,就守著岷縣這個小城終老……

釀皮是在麥面中摻和一定數量的蓬灰和敷料,用溫水調成硬麵糰,再幾經揉搓,等麵糰精細光滑後,再放入涼水中連續搓洗,洗出澱粉,麵糰成為蜂窩狀物時,放進蒸籠蒸熟,這叫「麵筋」,再將沉澱了澱粉糊舀在蒸盤中蒸熟,這便叫「蒸釀皮」。蒸熟了釀皮,從盤中剝離,切成長條,配上麵筋,澆上醋、辣油、芥茉、韭菜、蒜泥等佐料,吃起來辛辣、涼爽、口感柔韌細膩,回味悠長。

別覺得釀皮子不起眼,綿軟潤滑、酸辣可口、爽口開胃,是蘭州特色風味小吃中最受歡迎的品種之一,男女老少都愛吃,對喜歡喝酒的人來說,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尤其是受到女人們的青睞,一年四季生意紅火,夏天更是旺季,釀皮子不但是一張桌子,幾條板凳的街頭小吃,而且也是登得上大雅之堂的各種大飯店、飯莊、酒樓宴席常設的涼盤品種。外地來蘭州的人們,若要乘飛機返回,定要帶上幾份回去再拌作料的釀皮子,讓親朋好友或家人品嘗一下。進入夏暑期,品嘗一盤黃亮柔韌、細膩爽滑、清涼舒心的釀皮,一定會感到胃口大開,回味無窮。如此能上能下,皆因其獨特的風味



岷縣黃酒泡饃

若哪天累了,就守著岷縣這個小城終老……

岷縣大南門上早晨的黃酒好喝。黃酒的歷史已經很久遠了。明清時期,《岷州竹枝詞》中說:「西川禾老家家釀,閭井魚肥處處筌。」禾老,指當地青禾成熟,家家都在釀酒。這種酒,原先是黃酒,以後發展成為烈酒了。古時岷州人在清明時節釀酒,用黃酒祭祖,把自己的一片赤誠灑向黃土,祈求吉祥如意,這是特有的風俗。黃酒性味平和、清香爽口,人稱「液體蛋糕」,喻之為「酒的精魂」。用黃酒泡饃吃早餐,對身體大有補益。岷縣的風味與各地不同,所泡的饃,除了花糕,還有一種油鍋兒,這是南關回民特意製作的。裡面入油,鍋鏊炕黃,吃起來又脆又酥,泡在碗內像棉花團樣散開,別有一番滋味。



岷縣瞎瞎肉

若哪天累了,就守著岷縣這個小城終老……

瞎瞎,又名中華鼢鼠,屬哺乳綱鼴鼠科。其肉細膩而清香,瞎瞎骨、肉均可食用,尤以其骨民間視為「虎骨」,有明目提神、驅風散寒的功能。每逢春季,鄉民在山坡荒地用弓弩捕捉,以生、熟兩種上市。生的烹調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塗上清油,加花椒、鹽沫用木炭火烤黃,食時骨脆肉香;二是清蒸,用籠隔水蒸之,蒸熟,蘸以花椒、醬油、辣子,清爽可口,老少皆宜,贊口不絕。



岷縣姜粉魚

若哪天累了,就守著岷縣這個小城終老……

早在清光緒年間,縣城大南門一帶就有人經營,延至今日,在小南門、洪家橋、西郊藥材商場、鐘樓口一帶就有20多戶人家設點出售。其具體作法是大豆澱粉溶水,倒入開水鍋中煮成糊狀,用漏勺滴珠,浸入冷水,呈小魚狀。然後撈出放入涼水中浸泡,再用開水煮沸。食用時,調上用姜粉拌的生蔥花或蒜苗絲、鮮醋、油潑 辣子、食鹽、味精即可食用。吃的時候,泡一把油絲(又叫麻花),就更清爽可口了。姜粉魚以姜為主,姜性散發,溫中暖胃,豆粉營養豐富,人人喜歡。經常喝可以使人身體健壯,長壽不衰。一到隆冬,喝的人多,銷售量高。



岷縣羊肉糊糊

若哪天累了,就守著岷縣這個小城終老……

一般俗寫為「糊糊」,來源於古代的「肉羹」,歷時很久了,做糊糊的原湯是帶骨髓的羊骨頭熬成的。其作是將羊肉切碎成小片,摻入上等粳米,用文火入湯燜焌 ,成糊狀稀粥。調和以胡椒為主,突出一個「辣」字。一般在冬季早晨開鍋,經過數小時熬煎,回味無窮。吃起來香噴噴,辣呼呼,熱流涌遍全身,非常舒適。近年來有牛肉代羊肉製作的,其味不如羊肉鮮美,但如果配料精當,食用起來也不失岷州風味。



岷縣拉麥索兒

若哪天累了,就守著岷縣這個小城終老……

岷縣婦女每年在六月間,青稞即將成熟的時候,做「麥索兒」。她們把麻黃 色的青稞,割芒截桿,留禿穗頭,放在籠里蒸熟,搓取禾衣,磨成二、三寸長的繩索狀物,即是「麥索兒」了。吃時,盛入盤、碗中,澆上清油,加上蒜泥和鹽,清香柔軟,非常可口,是地地道道的綠色食品。岷縣北路地區和卓尼、臨潭的親友,互相都有「送麥索兒」的風俗,年年來往不斷。有幾句童謠說得好:「山裡人對著干,提上麥索兒去換蒜,你送我麥索兒我送你蒜,蒜拌麥索兒賽過干拌面……」。在外地的岷縣遊子,回歸故鄉,都對麥索兒懷著深厚的感情,念念不忘,有些詩人說的:「舊俗戶戶種青稞,甜醅煮酒勸君酌,而今店鋪尚有酒,遊子歸來憶麥索。」



岷縣花糕

若哪天累了,就守著岷縣這個小城終老……

岷縣的麥面花糕,非常精巧。花糕有發糕、蜜糕、層層糕、筒筒糕、水波浪、萬卷書六種。發糕可用雜糧,蜜 糕蘸蜂蜜,其他捲入玫瑰花、苦豆兒、薑黃、紅山丹等,以它們為佐料,分層轉圈捲動,做法非常細緻,看起來似一種精美的藝術品。花糕不但做法精巧,而且還重視形狀的切法。切法有方塊、斜角、牙牙子三種,方塊是春節時用的,斜角是九九重陽節切的,牙牙子隨便家常食用,這些都要求剝皮。可是八月十五中秋節,送親戚的一般不切,叫做「一團兒」,取吉祥團圓之意。不剝皮的花糕,糕皮上用竹籤夾成「花好月圓」、「富貴牡丹」、「龍鳳呈祥」,寓意深刻,表達著美好的願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便民通 的精彩文章:

TAG:便民通 |

您可能感興趣

岷縣人還用這種方式教育孩子嗎?母親用充電線勒死五年級孩子後自殺,究竟是什麼原因?
【岷縣夜聽】我們的感情
岷縣80後,正處在死都不能死的年紀
禮縣、宕昌和岷縣交界的密林里,藏了座最後的原始村落
岷縣包老師說家庭矛盾與子女教育!諞的真正干!
岷縣:搶險救災一線的黨員突擊隊
探尋真正的「岷縣當歸」
岷縣警方偵破一起27年命案積案 嫌疑人持刀殺人後逃亡
岷縣,向全世界發出邀請!
女孩在岷縣地震中成遺孤 如今考上舞蹈學院
甘肅岷縣學前教育緊追猛趕
寫生之苦樂,惟山水畫家知之——王建軍岷縣寫生記
岷縣洪澇風雹災害人道救援行動
訪岷縣博物館記
襟帶入畫 洮水有約岷縣 臨洮 寫生作品交流展作品選